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表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1
作者 魏清川 奚颖 +2 位作者 马惠 贾程森 高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观察体表电刺激(ES)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排尿障碍治疗的新方法、新思路。方法:将95例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留置或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共43... 目的:观察体表电刺激(ES)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排尿障碍治疗的新方法、新思路。方法:将95例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留置或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共43例;ES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耻骨上区、第2骶孔至第4骶孔体表投影区电刺激治疗,共5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排尿日记、膀胱容量测定、生存质量(QOL)评分、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LUTS),并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72h尿频次均低于治疗前(P<0.05),单次尿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ES组72h尿频次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低(P<0.05),而单次尿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ES组膀胱容量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残余尿量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LUT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治疗后ES治疗组QOL评分、LUTS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ES治疗组中尿潴留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68.75%,P<0.05);ES治疗组中尿失禁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29%,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62.96%,P<0.05)。结论:对耻骨上区、第2骶孔至第4骶孔体表投影区行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疗效肯定,给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无创、简单、方便、经济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排尿障碍 电刺激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魏清川 李懿 +1 位作者 何成奇 杨霖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6期373-376,381,共5页
低频脉冲电磁场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骨折、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以及软骨损伤等的临床辅助治疗。最近有研究表明,除了具有促进骨折愈合、加速软骨细胞的增殖、增加骨密度等作用外,低频脉冲电磁场还... 低频脉冲电磁场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骨折、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以及软骨损伤等的临床辅助治疗。最近有研究表明,除了具有促进骨折愈合、加速软骨细胞的增殖、增加骨密度等作用外,低频脉冲电磁场还能够有效地治疗和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及其神经损伤症状。本文就近年来脉冲电磁场对脑卒中、帕金森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和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脑卒中 帕金森病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强 关敏 +2 位作者 吴志刚 何成奇 魏清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5-907,共3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出现的身体症状,如瘫痪、言语及智能障碍等及生活的突然改变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忧郁、担心、恐惧等心理状态,也会成为患者家属强大的心理应激源,使家属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在...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出现的身体症状,如瘫痪、言语及智能障碍等及生活的突然改变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忧郁、担心、恐惧等心理状态,也会成为患者家属强大的心理应激源,使家属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在脑卒中急性期,由于患者及家属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使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急性期 家属焦虑 状况调查 心理状态 心理应激源 人类健康 身体症状
下载PDF
个体化桥式运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强 关敏 +2 位作者 奚颖 魏清川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桥式运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对80例发病2-12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和个体化桥式运动强化训练组(B组),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桥式运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对80例发病2-12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和个体化桥式运动强化训练组(B组),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B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个体化桥式运动强化训练较常规运动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桥式运动 康复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建华 魏清川 +3 位作者 胡秀茹 叶赛青 闫志宇 高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区域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3周,治疗前后,DTI测量梗死灶及对侧相应部位,患侧和健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各向异性... 目的探讨不同区域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3周,治疗前后,DTI测量梗死灶及对侧相应部位,患侧和健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各向异性分数(FA),计算双侧FA比(rFA)。同时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FMA-UE评分显著增加(t=9.074,P<0.001)。梗死灶FA与rFA显著升高(t>14.519,P<0.001)。治疗前后各部位患侧FA和rFA差值均与FMA-UE评分差值正相关(r=0.445~0.565,P<0.05),以患侧内囊后肢相关性最强。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脑内FA的改变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相关,尤其是内囊后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上肢 弥散张量成像 康复
下载PDF
其他痉挛肌联合胫骨前肌肉毒毒素注射改善偏瘫稳定期患者足内翻步态的1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强 范子言 +2 位作者 李程 魏清川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6-837,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2013年5月5日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7+h,跌倒1次”入我院神经内科。 现病史:7+h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起床时突然感右侧肢体无力,跌倒1次,头部着地,当时意识清楚,无头昏、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二便失...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2013年5月5日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7+h,跌倒1次”入我院神经内科。 现病史:7+h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起床时突然感右侧肢体无力,跌倒1次,头部着地,当时意识清楚,无头昏、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二便失禁等不适,自行坐起,但不能站立,约10min后被家人发现,扶起后不能独自站立及行走,家属发现其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立即送入当地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患者 足内翻 肉毒毒素 步态分析 现病史 胫骨前肌 言语不清 口角歪斜 二便失禁 背屈
下载PDF
躯干控制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建华 魏清川 +2 位作者 胡秀茹 董继革 张如锋 《中国康复》 2020年第11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核心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躯干训练组和联合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躯干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入躯干控...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核心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躯干训练组和联合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躯干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入躯干控制训练,联合治疗组在躯干控制训练的同时辅以肌内效贴。治疗前后使用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对患者躯干功能进行评估,次要结局指标的平衡、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Rivermead指数(MRMI)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3组TIS、BBS、MRMI、MBI评分均提高(P<0.01)。3组间比较,躯干训练组和联合治疗组所有结局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又优于躯干训练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躯干控制训练可进一步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及平衡功能,联合使用肌内效贴可增加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内效贴 核心稳定 平衡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响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贾程森 李然 +1 位作者 魏清川 黄斌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868-1870,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于5年前发现走一段路程后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诊断为"间接性跛行";4年前发现口角歪斜入住我院,诊断为"脑梗死",以神经节苷脂,血塞通及针灸理疗等治疗2~3个月后生活可自理出院;3年前又突然无法行走,稍有口角...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于5年前发现走一段路程后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诊断为"间接性跛行";4年前发现口角歪斜入住我院,诊断为"脑梗死",以神经节苷脂,血塞通及针灸理疗等治疗2~3个月后生活可自理出院;3年前又突然无法行走,稍有口角歪斜,立即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全身动脉硬化"行"双侧颈内动脉支架治疗”,1个月后发现双下肢疼痛,血液循环差,根据双下肢血管B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运动疗法 双下肢疼痛 口角歪斜 支架治疗 神经节苷脂 临床资料 下肢麻木
下载PDF
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参与能力方面康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孟琳 魏清川 +1 位作者 都天慧 屈云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549-550,共2页
目的调查改良Barthel指数(MBI)不同的卒中患者康复需求情况,以及康复治疗师和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ADL)及社会参与能力方面的康复需求情况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106名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水平,同时由经治... 目的调查改良Barthel指数(MBI)不同的卒中患者康复需求情况,以及康复治疗师和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ADL)及社会参与能力方面的康复需求情况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106名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水平,同时由经治作业治疗师(OT)分析患者的康复需求水平。结果卒中患者对ADL的需求与其MBI值有关(P<0.01);在ADL的康复需求方面,患者和OT评定结果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穿衣、床上翻身、站立和购物分项上有差异;在社会参与能力的康复需求方面,患者和OT评定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在体育锻炼、旅游、探访亲友、聚会分项上存在差异。结论当卒中患者的MBI≥40分时功能障碍越严重的患者对ADL的康复需求程度越高。同时,患者与家属对于高级活动的改善有着更高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需求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能力
下载PDF
高频电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腰腿痛的影响
10
作者 贾程森 何成奇 +2 位作者 汤颖珍 魏清川 吴涛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患者 高频电疗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腰腿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颅脑损伤后 脑脊液检查 不同程度 根性疼痛 对照观察 脑内血肿 神经外科 脑室出血 纳入标准 腰腿疼痛 下肢活动 正常值 蛋白质 白细胞 神经根 腰骶丛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
11
作者 贾程森 魏楠楔 +2 位作者 汤颖珍 刘沙鑫 魏清川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442-443,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急性期颅脑损伤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7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 4 2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外科治疗 ,治疗组加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 ,并对每例...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急性期颅脑损伤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7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 4 2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外科治疗 ,治疗组加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 ,并对每例患者进行深入观察和 3个疗程后测试两次 ,Glasgowcomaseain(GCS) [1] 。结果 治疗组两次评定分别为9 74± 2 60 ,11 88± 2 48,对照组为 9 81± 2 5 9,10 3 1± 2 5 1,两组中前组无显著差异 ,后组有显著差异。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 :治疗组 1个月后意识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 3 0天后的意识障碍具有促进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期 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 意识障碍
下载PDF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被引量:27
12
作者 雷从杰 钟慧 +2 位作者 沈晓华 魏清川 高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58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组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 n=27)和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组(B组, n=31)。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58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组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 n=27)和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组(B组, n=31)。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B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肩胛带控制训练 康复
下载PDF
运动贴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汉宏 叶赛青 +3 位作者 梁邱 魏清川 张楚雪 高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贴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训练前使用运动贴布贴扎,训练后取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 目的观察运动贴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训练前使用运动贴布贴扎,训练后取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肩峰下缘至肱骨头中心的距离(AH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AHD,以及VAS、FMA-UE和FCA评分均显著改善(Z> 3.508, t> 4.544, P <0.001),治疗组VAS、FMA-UE和FC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Z=-3.151, t> 2.843, P <0.01)。结论运动贴布能缓解脑卒中后肩部疼痛,促进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运动贴布
下载PDF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规范化三级康复策略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婷婷 魏清川 +2 位作者 马锡超 屈云 何成奇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749-756,共8页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体系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着眼于在各时期及各级医院中脑卒中物理治疗...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体系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着眼于在各时期及各级医院中脑卒中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的选择方法和具体流程,旨在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三级康复策略作一总结,为各级医院、社区的脑卒中分级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康复目的,获得同质化的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三级康复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原文传递
51例芦山地震颅脑损伤伤员早期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程森 魏清川 +5 位作者 何竟 何成奇 李莎莎 康霞 马惠 乐趣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20"芦山地震震后2周颅脑损伤伤员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为应急医学救援中颅脑损伤伤员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对2013年4月20日~5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 目的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20"芦山地震震后2周颅脑损伤伤员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为应急医学救援中颅脑损伤伤员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对2013年4月20日~5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92例芦山地震伤员进行筛查,由脑外伤康复治疗前移组对其中的颅脑损伤伤员进行床旁评估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Rancho Los Amigos(RLA)认知功能分级情况。采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1例颅脑损伤伤员,年龄范围3~84岁。颅脑损伤类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41.2%)、颅内血肿(33.3%)和混合型(33.3%),其严重程度与颅脑损伤类型相关。脑震荡GCS评分较高(13.25±0.62),弥漫性轴索损伤GCS评分较低(4.50±0.71)。100%伤员出现日常生活能力受限,74.51%伤员出现认知知觉功能障碍,9.80%伤员出现言语障碍,还有7.84%伤员出现吞咽障碍。经早期康复治疗后,伤员的ADL评分(治疗前34.82±20.58分,治疗后69.63±22.29分)和RLA认知知觉功能分级(治疗前4.16±1.24,治疗后7.20±1.69)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山地震颅脑损伤伤员的脑损伤类型多样,且常合并存在,其严重程度与颅脑损伤类型相关。所有伤员常伴多种临床问题和功能受限。早期康复治疗安全有效,可迅速改善伤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0 ”芦山地震 颅脑损伤 临床特征 早期康复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重症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余佳丹 喻鹏铭 +9 位作者 魏清川 贾程森 谢薇 苏建华 杨梦璇 周亚馨 李磊 姜花 王娇 何成奇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207-1212,共6页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重症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其残存的功能障碍问题对患者、患者家庭以及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负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并显著增加患者对后续康复治疗的需求。重症康复可在患者尚处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重症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其残存的功能障碍问题对患者、患者家庭以及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负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并显著增加患者对后续康复治疗的需求。重症康复可在患者尚处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就对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并可防治并发症,预防功能退化和功能障碍,改善功能性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和总住院时长,降低医疗支出。目前已有国内外专家共识认为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故康复可以且应当尽早介入重症患者。但重症康复的推广目前仍受限于治疗安全参数的设定、ICU文化、重症康复专业人员的匮乏以及患者的生理和精神认知状态等。目前国内外都在不断实践ICU中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康复 重症医学 重症监护病房 康复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本科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蒙利娇 戈岩蕾 +4 位作者 魏清川 彭盼星 庞小凡 杨永红 杨霖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构建本科康复治疗相关专业中的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23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计算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和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7%(22/23)和91.3%(21/2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目的构建本科康复治疗相关专业中的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23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计算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和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7%(22/23)和91.3%(21/2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79,协调系数分别为0.410和0.262(均P<0.05)。最终建立了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本科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需求,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儿童康复 本科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尹玲茜 魏清川 王静静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年第6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VR技术训练(1次/d,7次/周),观察组给予VR技术(1次/d,7次/周)+核心稳定训练(1次/d,5~7次/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采用简化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The lower section of Fugl-Meyer assessment,FMA-LE)评估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平衡能力,采用GaitWatch三维步态分析仪测定步行能力,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前FMA-LE评分、BBS评分、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6周后FMA-LE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步频、步速、步幅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6周后步频、步速、步幅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VR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可增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改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虚拟现实技术 核心稳定训练 下肢功能
原文传递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姿势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江汉宏 魏清川 高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2-476,共5页
姿势控制是一项复杂的运动任务,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尤为重要。一般认为,姿势控制主要由皮质下神经网络和脊髓网络参与调节。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在姿势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额叶和顶叶。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主要是通过检测... 姿势控制是一项复杂的运动任务,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尤为重要。一般认为,姿势控制主要由皮质下神经网络和脊髓网络参与调节。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在姿势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额叶和顶叶。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主要是通过检测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来反映神经活动,具有方便简单、实时检测等优势,是研究脑功能连接的重要工具,且其成像深度主要在皮质表面。衰老、脑卒中和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的姿势控制自动化调节水平降低,其机制和表现上有所不同。本文综述了fNIRS在姿势控制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姿势控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姿势控制 预期性姿势调节 脑机接口
原文传递
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20
作者 江汉宏 魏清川 +5 位作者 叶赛青 蒙利娇 张静 何琳 陈意 高强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680-687,共8页
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central pathway and postural control,CPPC)技术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研发的神经康复物理治疗技术。该技术以姿势控制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为核心,运用神经科学理论解释与分析患者... 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central pathway and postural control,CPPC)技术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研发的神经康复物理治疗技术。该技术以姿势控制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为核心,运用神经科学理论解释与分析患者的功能障碍。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显示,CPPC技术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该文主要阐述了CPP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念、常用的评估和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及应用推广,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 姿势控制 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