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餐就餐情况分析
1
作者 黄梨煜 魏潇琪 +7 位作者 于博 赵耀 金庆中 喻颖杰 屠瑞莹 张炎 邵兵 沙怡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3期60-68,77,共10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餐就餐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中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据,分析三餐就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每日三餐的比例为77.5%,每日早餐为8... 目的:了解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餐就餐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中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据,分析三餐就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每日三餐的比例为77.5%,每日早餐为86.5%,每日午餐为88.1%,每日晚餐为92.4%。60岁及以上老年人早餐、午餐及晚餐最主要食物均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分别为82.1%、81.8%、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腰围不适宜者、每日身体活动时间≥30 min/d及不饮酒的老年人每日三餐的比例高(均P<0.05);年龄越高早餐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高(P<0.05);家庭月收入越高、高密度脂蛋白不正常者及不饮酒的老年人午餐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高(均P<0.05);不饮酒的老年人晚餐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高(P<0.05)。结论: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日三餐的比例和三餐食物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均较低,急需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让更多的老年人每日三餐都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餐 营养 就餐情况 老年人 北京市
下载PDF
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及预后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佳玺 赵丽云 +4 位作者 于冬梅 魏潇琪 房红芸 伍星星 琚腊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2期5-10,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及预后结局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儿童食物过敏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汇总。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主要致敏食物及多重... 目的:了解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及预后结局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儿童食物过敏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汇总。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主要致敏食物及多重食物流行情况及其预后结局。结论:不同年龄不同诊断方式报告的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不同。牛奶、鸡蛋是儿童最主要致敏食物。牛奶和鸡蛋耐受形成较早,多重食物过敏以及花生、坚果、海鲜等引起患儿持续过敏或并发症更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食物过敏 流行情况 预后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桂平 郑炜平 +2 位作者 郑圆圆 魏潇琪 林帆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临床营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膳食组和口服营养制剂补充(ONS)组,干预3...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临床营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膳食组和口服营养制剂补充(ONS)组,干预3个月,分别在基线及干预3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和比较。结果基线时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ONS组的微型营养评价(MN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膳食组,优势手握力及步速均高于常规膳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营养补充可以改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的营养状态、虚弱和行动迟缓状态,建议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可适当口服营养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 营养
下载PDF
Kisspeptin对胰岛β细胞的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敏 姜锋 +3 位作者 魏潇琪 王小易 林燕清 郑炜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研究Kisspeptin对胰岛β细胞的凋亡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6只SD大鼠胰腺组织分为4组:1)对照组:在20%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培养;2)Kp组:在20%葡萄糖生理盐水培养液中加入1μmol/L Kisspeptin;3)PD组:在20%葡萄糖生理盐水培养液... 目的研究Kisspeptin对胰岛β细胞的凋亡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6只SD大鼠胰腺组织分为4组:1)对照组:在20%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培养;2)Kp组:在20%葡萄糖生理盐水培养液中加入1μmol/L Kisspeptin;3)PD组:在20%葡萄糖生理盐水培养液中加入50μmol/L 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4)Kp+PD组:在20%葡萄糖生理盐水培养液中加入1μmol/L Kisspeptin和50μmol/L PD98059。各组在恒温CO2培养箱培养48h后制作TUNEL染色切片,每组随机取3张切片采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IPPS 6.0软件计算每个胰岛组织β细胞凋亡指数,比较每组平均β细胞凋亡指数差异。结果与对照组[(4.08±0.42)%]、PD组[(4.10±0.42)%]、Kp+PD组[(4.11±0.47)%]凋亡指数相比较,Kp组[(3.11±0.46)%]明显下降(P均<0.01);PD组与对照组、Kp+PD组与对照组、Kp+PD组与PD组之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sspeptin对β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ERK1/2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SSPEPTIN ERK1/2 糖尿病 凋亡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许桂平 魏潇琪 +2 位作者 王小易 林燕青 郑炜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临床甲亢)与心房颤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诊断为亚临床甲亢的住院患者388例,随机选取住院期间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各388例作为甲...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临床甲亢)与心房颤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诊断为亚临床甲亢的住院患者388例,随机选取住院期间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各388例作为甲亢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间一般情况、TSH水平和房颤发病率;根据是否房颤,将入组患者分为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两组间TSH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SH水平与房颤发病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对房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房颤发病率三组间差异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2%vs.17.78%vs.12.90%,P均<0.05);②房颤组的TSH水平明显低于非房颤组[0.14(0.13,0.23)vs.0.20(0.09,2.59),P<0.01];③Spearman秩相关分析,TSH水平与房颤呈负性相关,r=-0.162(P<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亚临床甲亢、糖尿病3个指标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9、2.03、1.79(P均<0.05)。结论亚临床甲亢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亚临床甲亢患者早期行相关检查对房颤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亢 房颤 促甲状腺激素 发病率
下载PDF
左房内径与房颤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消融术后心功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振盛 魏潇琪 +2 位作者 王小易 姜锋 郑炜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17-320,325,共5页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与房颤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消融治疗术后心功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2例于我院住院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并于一年后于我院行心脏超声随访的房颤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消融治疗组,同期药物治疗52例房颤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与房颤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消融治疗术后心功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2例于我院住院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并于一年后于我院行心脏超声随访的房颤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消融治疗组,同期药物治疗52例房颤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一年后心脏射血分数(EF)值变化,消融治疗组中高左房内径亚组与低左房内径亚组内EF值变化以及消融治疗组EF值变化与治疗前左房内径的相关系数。结果消融治疗组EF(%)变化值高于药物治疗组[(8.87±3.50)vs.(3.28±1.22),P<0.01];消融治疗组中低左房内径亚组术后EF(%)变化值明显高于高左房内径亚组[(10.84±2.93)vs.(6.88±3.46),P<0.01];消融治疗组EF(%)变化值与术前左房内径值相关性r=-0.73,P<0.01。结论左房内径值与消融治疗后心功能EF值改善呈负相关,术前左房内径越大的患者消融治疗术后心功能获益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环肺静脉消融 射血分数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MD2-TLR4结合介导心脏衰老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潇琪 王小易 +3 位作者 林燕清 陈志海 游濠乐 郑炜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衰老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否能够通过髓样分化受体2(MD2)-toll样受体4(TLR4)途径介导慢性炎症,导致心肌重构、慢性心衰。方法根据月龄,12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月龄3个月)与老年组(月龄24个月)各6只。对比两组心肌Mas... 目的探讨衰老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否能够通过髓样分化受体2(MD2)-toll样受体4(TLR4)途径介导慢性炎症,导致心肌重构、慢性心衰。方法根据月龄,12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月龄3个月)与老年组(月龄24个月)各6只。对比两组心肌Masson染色结果,判断心肌排列情况及纤维化程度。对比二者心脏彩超结果,评价心功能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对比二者AGEs-MD2、IL-6、NT-pro-BNP表达差异。心肌组织行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判断年轻组与老年组心肌MD2、TLR4及其下游信号表达情况。结果老年组血清AGEs-MD2复合物在450nm处吸光度较对照组增高(P<0.01)。血清IL-6和NT-pro-BNP表达较年轻组明显增高[(87.36±16.28)ng/Lvs.(53.36±12.26)ng/L,P<0.01和(486.26±36.58)ng/L vs.(126.38±26.12)ng/L,P<0.01]。心脏彩超结果显示老年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E/A值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过度纤维化。蛋白水平上,老年组心肌组织AGEs、MD2、TLR4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mRNA水平上,老年组心肌组织TLR4的胞内衔接蛋白髓样分化因子88升高,心肌组织IL-6含量也增高(P<0.05)。结论AGEs在心脏衰老过程中可在心肌组织中大量集聚,并通过AGEs-MD2-TLR4途径介导慢性炎症、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肌重构、慢性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受体2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国内外老年人膳食模式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潇琪 赵丽云 +1 位作者 于冬梅 琚腊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2期58-65,共8页
膳食模式是直接影响老年人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老年人群膳食模式与健康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营养与健康领域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对国内外老年人常见膳食模式、不同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膳食模... 膳食模式是直接影响老年人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老年人群膳食模式与健康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营养与健康领域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对国内外老年人常见膳食模式、不同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老年人群的健康膳食模式建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膳食模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6~17岁学龄儿童在校就餐两种膳食调查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魏潇琪 赵丽云 +4 位作者 于冬梅 房红芸 周晨 赵方蕾 琚腊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通过小样本调查,利用称重法和评估法获取学校食堂带量食谱,比较两种方法食物摄入量、能量及主要营养素的相关性与差异性。方法:2019年6—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扶绥县、吉林省辽源市、公主岭市的10个学校食堂中,使... 目的:通过小样本调查,利用称重法和评估法获取学校食堂带量食谱,比较两种方法食物摄入量、能量及主要营养素的相关性与差异性。方法:2019年6—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扶绥县、吉林省辽源市、公主岭市的10个学校食堂中,使用称重法和厨师评估法获取学校食堂连续2天的带量食谱,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摄入量、能量及主要营养素,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称重法与厨师评估法得出的结果相似,能量和营养素方面,除α-维生素E外,其他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与称重法的相对差异均在10%以内,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量方面,评估法得出的摄入量较高的食物与称重法接近,大米、谷类、薯类、大豆及其制品、蔬菜、畜肉类、禽肉类、动物内脏、蛋类、鱼虾类、植物油、食盐、其他调味品的摄入量与称重法的相对差异均在15%以内,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获得的能量、营养素摄入量以及食物摄入量呈现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在0.58~1.00之间。结论:以称重法为标准的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厨师评估法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膳食调查,对于消费量较高的食物,其调查结果与称重法的相关性较好,并建议学校或供餐单位制定营养带量食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法 评估法 食物摄入量 带量食谱
下载PDF
中国18~49岁育龄妇女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潇琪 琚腊红 +1 位作者 于冬梅 赵丽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评估中国18~49岁女性的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CNNHS 2015)。本研究对15839名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24 h膳食回顾调查和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等膳食调查,根据中国食物成分... 目的:评估中国18~49岁女性的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CNNHS 2015)。本研究对15839名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24 h膳食回顾调查和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等膳食调查,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2009版)计算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结果:我国18~49岁女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供能比在正常推荐范围,但是脂肪供能比较高,膳食结构偏向西方膳食模式。结论:育龄妇女面临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值得关注,特别是生活在西部地区的女性。建议我国18~49岁育龄女性合理选择食物,改善饮食结构,控制脂肪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膳食摄入 能量 宏量营养素
下载PDF
大型营养调查与监测的膳食调查方法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潇琪 李佳玺(综述) +1 位作者 赵丽云 琚腊红(审校)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9,共8页
膳食调查是了解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收集被调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膳食及营养素补充剂的摄入情况来进一步评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状况,进而评价被调查对象能量和营养素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目前常见的膳食调查方法都存... 膳食调查是了解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收集被调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膳食及营养素补充剂的摄入情况来进一步评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状况,进而评价被调查对象能量和营养素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目前常见的膳食调查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尚没有适用于所有研究的膳食调查方法,而新型膳食调查辅助工具能够显著减轻研究者和调查对象双方的负担,人们对其接受程度较高。因此,为了准确地测量人群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必要使用各种膳食调查辅助工具改进传统的膳食调查方法。本文描述国内外大型营养调查与监测使用的膳食调查方法现况,分析现阶段膳食调查辅助工具的应用,并从加强膳食调查辅助工具的研发、推动传统与新方法结合出发,以期有效提高膳食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营养调查与监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营养监测 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辅助工具
原文传递
中国0~5岁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琚腊红 赵丽云 +7 位作者 魏潇琪 房红芸 李佳玺 伍星星 许晓丽 蔡姝雅 公维一 于冬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7-823,共7页
目的描述我国0~5岁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75个监测点开展营养健康监测。最终纳入70107名0~5岁儿... 目的描述我国0~5岁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75个监测点开展营养健康监测。最终纳入70107名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食物过敏等相关信息。对数据经过复杂加权后计算食物过敏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过敏患病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0~5岁儿童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为4.81%,其中,0~5月龄、6~23月龄婴幼儿以及2~5岁学龄前儿童的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分别为0.81%、4.68%和5.26%。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6月龄至5岁、城市、西南地区、头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母亲的儿童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较高。常见的过敏食物为虾类、禽蛋类、蟹贝类、水果、奶类和鱼类,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55%、1.25%、0.99%、0.97%、0.87%和0.86%。过敏儿童中对单一食物过敏的比例为69.85%。结论我国0~5岁儿童的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常见的过敏食物为虾类、蟹贝类、鱼类、禽蛋类、奶类和水果等,大部分食物过敏儿童属于单一食物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儿童 患病率
原文传递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通过TLR4/MD2通路介导心肌细胞炎症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曹木根 游濠乐 +2 位作者 陈乐昀 魏潇琪 郑炜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通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2(MD2)通路介导心肌细胞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GEs牛血清白蛋白(0、100、200、400、800μg/mL)干预12、24、48、60、72 h,筛选最佳的AGEs干预H9c2细胞...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通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2(MD2)通路介导心肌细胞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GEs牛血清白蛋白(0、100、200、400、800μg/mL)干预12、24、48、60、72 h,筛选最佳的AGEs干预H9c2细胞的浓度和干预时间.将细胞分成4个组别:对照组、AGEs组、MD2抑制剂组及AGEs+MD2抑制剂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AGEs-MD2的浓度;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TLR4下游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水平;Real time PCR法测定心肌细胞炎性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量升高,AGEs-MD2在450 nm处光密度增高,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IL-6、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D2抑制剂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GEs组相比,AGEs+MD2抑制剂组的AGEs-MD2在450 nm处光密度降低,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IL-6、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Es可以通过TLR4/MD2通路激活MyD88下游的炎性因子介导心肌细胞炎症,这可能是体内AGEs长期积累引起心脏重构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受体2
下载PDF
2015—2017年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行为 被引量:15
14
作者 魏潇琪 于冬梅 +5 位作者 琚腊红 郭齐雅 房红芸 朴玮 蔡姝雅 赵丽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行为现状。方法利用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过去7天在外就餐行为数据,共纳入150 682名调查对象,其中2015年80 703名,2016—2017年69 979名。不同特征人群的就餐行为采用百分比进行... 目的分析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行为现状。方法利用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过去7天在外就餐行为数据,共纳入150 682名调查对象,其中2015年80 703名,2016—2017年69 979名。不同特征人群的就餐行为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并用χ;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5—2017年中国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为46.3%,6~11岁、12~17岁、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69.7%、84.6%、33.2%、19.8%和9.1%。城市和农村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52.8%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49.6%和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餐、午餐和晚餐的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31.4%、37.2%和21.4%,早餐、午餐和晚餐在单位/学校食堂就餐比例分别为17.3%、29.1%和15.1%。结论 2015—2017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比例较高,成人中18~44岁居民在外就餐比例最高,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在外就餐地点主要是食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餐行为 在外就餐 就餐地点
原文传递
中国2002—2015年≥18岁成人在外就餐行为变化趋势及其对肥胖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潇琪 琚腊红 +2 位作者 于冬梅 郭齐雅 赵丽云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0-576,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18岁成人2002—2015年在外就餐行为变化趋势及其对肥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和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中≥18岁成年居民在外就餐行为数据... 目的分析中国≥18岁成人2002—2015年在外就餐行为变化趋势及其对肥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和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中≥18岁成年居民在外就餐行为数据,采用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不同特征成人在外就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肥胖的影响。结果2002年、2010—2012年、2015年中国≥18岁成人过去1周3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7.2%、16.5%、20.2%,男性居民分别为9.8%、20.0%、25.1%,女性居民分别为5.0%、13.8%、15.8%。2002—2015年中国≥18岁成人在外就餐比例呈现增长趋势(P<0.0001),成年男性和女性在外就餐比例也均呈现增长趋势(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18~44岁、城市、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0元、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之外的其他在职人员、未婚的成人在外就餐的行为更加普遍。男性在外就餐组发生肥胖的风险约是非在外就餐组的1.166倍(P=0.002),女性在外就餐组发生肥胖的风险约是非在外就餐组的0.922倍(P=0.001)。结论2002—2015年中国≥18岁成人2002—2015年在外就餐比例呈现增长趋势,18~44岁、学历和收入较高的未婚职业男性在外就餐比例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在外就餐可以增加肥胖的风险;建议加强在外就餐营养宣传教育,制定不同人群在外就餐膳食指南,引导我国居民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外就餐 成年人 趋势 肥胖
原文传递
中国2016-2017年12~17岁走读生和寄宿生烹调油与烹调盐摄入比较分析
16
作者 琚腊红 于冬梅 +5 位作者 房红芸 郭齐雅 朴玮 蔡姝雅 魏潇琪 赵丽云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3-1269,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2016-2017年中国12~17岁走读生和寄宿生的烹调油与烹调盐摄入状况,为中国学校食堂及相关部门制定减油减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学龄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 目的比较分析2016-2017年中国12~17岁走读生和寄宿生的烹调油与烹调盐摄入状况,为中国学校食堂及相关部门制定减油减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学龄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75个监测点对7265名12~17岁儿童进行营养健康监测;采用食物秤称重记录家庭或学校食堂连续3 d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摄入量,同时记录用餐人次数,依据用餐人员的膳食能量比计算个体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摄入量。结果12~17岁走读生和寄宿生烹调油平均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31.1和30.6 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走读生和寄宿生的烹调油日均摄入量中位数在性别、城乡、南北方及东中西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走读生和寄宿生烹调油日均摄入量超出推荐值30 g的比例分别为52.4%和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走读生、寄宿生烹调盐平均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6.5和6.6 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走读生、寄宿生烹调盐日均摄入量中位数在性别、南北方及东中西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走读生城乡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走读生、寄宿生烹调盐日均摄入量超出推荐值5 g的比例分别为65.6%和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17岁走读生与寄宿生烹调油和烹调盐日均摄入量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的走读生和寄宿生烹调油和烹调盐均摄入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与健康监测 烹调油 烹调盐 学龄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