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珺谊 丁泽强 黄学敏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3-25,共3页
水性聚氨酯木器漆作为高环保要求背景下产生的新一代涂料产品,经不断改性发展,其综合性能堪比传统油性涂料。分析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研究现状及改性,指出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木器漆 改性
下载PDF
介孔碳有序度对其负载的CuCoCe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魏珺谊 高志华 +3 位作者 黄伟 艾培培 闫飞飞 游向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41-1749,共9页
采用软模板法,通过调变碳源甲醛和间苯二酚的摩尔比,制备了3种不同有序度的介孔碳;并以其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 Co Ce/介孔碳催化剂;考察了孔道结构有序度对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 采用软模板法,通过调变碳源甲醛和间苯二酚的摩尔比,制备了3种不同有序度的介孔碳;并以其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 Co Ce/介孔碳催化剂;考察了孔道结构有序度对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N2吸附-脱附实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介孔碳有序度的提高,催化活性呈增加趋势.以高度有序的介孔碳作为载体时,低碳醇的时空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849.96 mg·g-1cat·h-1和50.48%,醇产物中C2+OH比例达到90.31%.研究表明,孔道结构影响了活性金属在载体上的分布及存在状态.规整有序的二维六方直通孔结构有利于活性组分Cu Co的均匀分散并使其紧密结合,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电子转移,进而有效抑制了碳链的持续增长,使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并缩窄了醇产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 有序度 合成气 低碳醇 铜钴铈催化剂
下载PDF
碳纳米管担载CuCoCe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游向轩 樊金串 +2 位作者 黄伟 周由之 魏珺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94-1700,共7页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 Co Ce催化剂,考察了碳纳米管长度及羧基官能团对该系列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 Co Ce催化剂,考察了碳纳米管长度及羧基官能团对该系列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含有羧基官能团的、长度为0.5~2μm的碳纳米管为载体时,催化剂的低碳醇时空收率最高,达到783.72mg·gcat-1·h-1,醇产物中C2+醇选择性达到82.71%.研究结果表明,短纳米管有利于活性金属进入碳纳米管内部,并促使活性组分分散均匀,这对CO转化率和低碳醇时空收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碳纳米管上羧基官能团的存在促进了金属与金属、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醇产物中C2+醇选择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羧基 合成气 低碳醇 铜钴铈催化剂
下载PDF
Cu?Co比调变对合成气制低碳醇CuCoCe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游向轩 黄伟 +2 位作者 樊金串 周由之 魏珺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7-562,共6页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CoCe/CNTs催化剂,并对活性金属组分Cu/Co的质量比进行适当调节,考察了这种调变对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u/Co质量比为2时,CuCoCe/CNTs的低碳醇时空收率最高,达到...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CoCe/CNTs催化剂,并对活性金属组分Cu/Co的质量比进行适当调节,考察了这种调变对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u/Co质量比为2时,CuCoCe/CNTs的低碳醇时空收率最高,达到783.72mg·g^(-1)·h^(-1),选择性42.46%,同时,醇产物中甲醇选择性降到最低,仅有17.29%.研究表明,Cu/Co质量比为2时,催化剂的活性金属颗粒呈现出较好的晶型结构和高度分散性,且具有更好的氧化还原性能,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低碳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醇 合成气 CuCoCe催化剂 碳纳米管
下载PDF
高性能水玻璃/聚氨酯矿顶加固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5
作者 魏珺谊 郭旭青 +2 位作者 丁泽强 黄学敏 李飞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29,共4页
以多异氰酸酯PM-200、水玻璃、磷酸三丁酯(TBP)、十二至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AGE)和催化剂DMP-30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水玻璃矿顶加固复合材料。考察了TBP和AGE用量、放置时间对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 以多异氰酸酯PM-200、水玻璃、磷酸三丁酯(TBP)、十二至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AGE)和催化剂DMP-30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水玻璃矿顶加固复合材料。考察了TBP和AGE用量、放置时间对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光谱特征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磷酸三丁酯和稀释剂AGE用量分别为20份和5份(相对100份PM-200和100份水玻璃),得到的材料放置5 d时,抗压强度最高,达到50 MPa,拉伸剪切强度可高达9.1 MPa,且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水玻璃 加固材料 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催化剂对水玻璃/聚氨酯复合加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珺谊 丁泽强 +3 位作者 郭旭青 李飞 黄学敏 袁博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33-35,共3页
针对传统聚氨酯注浆材料存在的高成本、阻燃性能差等问题,对聚氨酯材料进行了改性。以多异氰酸酯(PM-200)、聚醚多元醇、水玻璃、增塑剂、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为原料,制备了水玻璃/聚氨酯复合加固材料。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材料凝固时间... 针对传统聚氨酯注浆材料存在的高成本、阻燃性能差等问题,对聚氨酯材料进行了改性。以多异氰酸酯(PM-200)、聚醚多元醇、水玻璃、增塑剂、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为原料,制备了水玻璃/聚氨酯复合加固材料。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材料凝固时间、最高反应温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调节了催化剂配比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1和N,N-二甲基环己胺结合使用,比例为3/4时,得到的浆液性能稳定,力学性能最佳,有望实现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水玻璃 加固材料 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浆状NiW催化剂加氢处理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闫飞飞 涂椿滟 +2 位作者 魏珺谊 毋肖卓 黄伟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1,共7页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以AlOOH-TiO_2为载体、Ni和W为活性组分的浆状加氢处理催化剂,以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作为反应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浆状NiW催化剂的浆态床加氢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TG)法、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FTIR)法及气相色...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以AlOOH-TiO_2为载体、Ni和W为活性组分的浆状加氢处理催化剂,以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作为反应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浆状NiW催化剂的浆态床加氢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TG)法、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FTIR)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原料和反应产物的馏分分布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80℃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性能,液体收率高达94.40%,氢碳物质的量比为1.56.本研究中萘的主要加氢路径可能为萘→苯基环烷烃(PCA)→苯基烯烃(PO),酚的主要加氢路径可能为酚(P)→苯(AB)→单环烷烃(MCA).在360℃~420℃温度范围内,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煤焦油中杂原子的去除及大分子的裂解,但不利于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液相法 中低温煤焦油 NiW催化剂 反应温度 反应路径
下载PDF
聚氨酯加固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旭青 魏珺谊 《山西化工》 2022年第2期44-45,51,共3页
聚氨酯材料以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众多化学材料中独占鳌头,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注浆材料之一,但尚存在反应温度普遍较高、阻燃性能差等问题。介绍了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层中的加固机理,总结了聚氨酯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 聚氨酯材料以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众多化学材料中独占鳌头,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注浆材料之一,但尚存在反应温度普遍较高、阻燃性能差等问题。介绍了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层中的加固机理,总结了聚氨酯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改性方向,最后对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加固材料 聚氨酯
下载PDF
PBAT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泽强 袁博 +2 位作者 李飞 黄学敏 魏珺谊 《山西化工》 2022年第5期39-40,59,共3页
介绍了PBAT应用及改性PBAT的研究进展,改性后的PBA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熔体黏度和尺寸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最后对PBAT行业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PBAT 可降解塑料 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