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理论联系实际的几个问题——兼谈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47-50,共4页
-
文摘
加强和改革政治理论课教学,关键是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并正确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科学性和阶级性的辩证统一,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辩证统一,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的辩证统一。
-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德育功能
正确理解
智育功能
阶级性
系统性
科学理论
四个问题
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托陈取消派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87-92,共6页
-
文摘
本文所评论的,是陈独秀从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到一九三二年十月被捕之前这段历史。这一时期的陈独秀,历来有托陈取消派、叛徒、反革命之称。我认为,托陈取消派之说名符其实;叛徒,只能从叛离马列主义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同于张国焘那样的叛徒;反革命之说则实难成立。陈独秀是怎样走向取消主义的?又是怎样与托洛茨基主义相结合而成为托陈派的?党是怎样同托陈派进行斗争的?对这些问题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从中得出教训。
-
关键词
托陈取消派
取消主义
托洛茨基派
托洛茨基主义
反革命
陈独秀派
托派
叛徒
莫斯科
共产国际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 3
-
-
作者
魏知信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26-32,共7页
-
文摘
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转变问题,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肯定他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虽有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但不是主导的;第二种:五四运动后,他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并未完成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又向后转了,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三种:陈独秀始终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
关键词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
社会主义
公理
五四运动后
协约国
思想发展
资本主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过程和特点
- 4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3期66-71,共6页
-
文摘
毛泽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和同时代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以往一般评者大都依据毛泽东1936年和斯诺的谈话,认为毛泽东于1919年12月第二次到北京期间,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笔者认为,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完成则应是1919年底至1921年初.第一阶段从1911年至1918年,毛泽东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
-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
世界观转变
共产主义
陈独秀
革命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思想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毛泽东思想文化渊源刍议
- 5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3-7,108,共6页
-
文摘
毛泽东思想的文化渊源问题,国内研究者基本上有两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构成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和主干。为了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革命实际提出的问题,由此出发,推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选择和继承,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经过改造,用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形成过程
儒家思想
优秀成果
孔子
毛泽东思想
思想家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曾国藩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 6
-
-
作者
魏知信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
出处
《学海》
1996年第1期71-75,共5页
-
文摘
论曾国藩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知信青年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曾经受到古今中外各派思想家的多方面的影响。毛泽东于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而完满无缺,使之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独服”二字...
-
关键词
曾国藩
青年毛泽东
中国传统文化
唯心主义
杨昌济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救国救民
伦理学
黎锦熙
湖南一师
-
分类号
A75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略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 7
-
-
作者
魏知信
李巽和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89-93,共5页
-
文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之前,中国人民在1931—1939年已经进行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国大陆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对盟军度过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危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次大战反攻时期,中国军民的反攻作战,对欧战结束后同盟国迅速打败日本起了重大作用。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蒙受重大损失,作出巨大贡献,任何贬低中国抗日战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
关键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
中国抗战
中国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
日本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大陆
太平洋战争
重大作用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
- 8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7-23,共7页
-
文摘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党集体智慧的产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在全党全军同志流血牺牲、集体奋斗的基础上,经毛泽东同志的集中概括而逐步形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奠基于井冈山时期;形成于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时期;成熟于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
关键词
中国革命战争
中央苏区
抗美援朝战争
毛泽东同志
井冈山时期
红军
解放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
军队
孙子兵法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建党思想——学习新党章的一点体会
- 9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7-10,共4页
-
文摘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时强调指出,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之一。党的十二大不仅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方针任务,而且把新时期党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新局面
毛泽东同志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思想
历史时期
经济建设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6,共6页
-
文摘
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以下简称《阶级分析》),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该书一九四二年的修订本(见《六大以前》),同最初几个文本相比,在内容、观点、提法上都有许多修改。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论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增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关键词
无产阶级领导权
中国青年
革命领导权
周恩来
邓中夏
毛泽东同志
右倾错误
中国社会各阶级
阶级分析
毛泽东选集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陈独秀的思想演变
- 11
-
-
作者
魏知信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35-40,共6页
-
文摘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我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变成了“取消主义者”,在错误的道路上愈滑愈远,终于和敌人同流合污,成了托派、叛徒。陈独秀并不是天生的机会主义者。他的政治思想也有一个演变过程。本文试图对陈独秀怎样从激进民主主义者演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作一些分析,以就教于读者。
-
关键词
陈独秀
机会主义路线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
思想演变
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历史
机会主义者
右倾机会主义
李大钊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