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的江垭水库生态调度需求研究
1
作者 徐薇 魏秘 +3 位作者 曹俊 蔡露 高少波 朱迪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为了修复河流水文情势、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通过环境DNA采样、IHA水文指标变动分析和文献资料总结等方法,开展了江垭水库坝下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需求关系研究,提出了水库生态调度需求与建议。结果显示,2021年9月在溇水干支流综合调... 为了修复河流水文情势、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通过环境DNA采样、IHA水文指标变动分析和文献资料总结等方法,开展了江垭水库坝下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需求关系研究,提出了水库生态调度需求与建议。结果显示,2021年9月在溇水干支流综合调查获得鱼类55种,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流水性种类在干流江段显著减少了51.35%;按照生态调度优先等级评估原则,确定江垭水库生态调度的主要目标物种为产漂流性卵的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和产粘沉性卵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江垭建坝前后下游水文情势变化较大,发生高度改变且对鱼类洄游产卵及鱼卵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水文指标包括年最大1日、3日平均流量指标、年出现高流量脉冲事件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连续日流量上涨率。研究表明,以促进坝下不同产卵类型的鱼类繁殖为目标,生态调度需要一定的高流量脉冲次数和历时,还需要控制下游水位的日降幅,通过泄放合理的生态流量来维持下游鱼类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繁殖 环境DNA 水文情势 生态调度 江垭水库
下载PDF
城市人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分析
2
作者 魏秘 王瑞 +7 位作者 王竹 周连凤 张俊芳 王辉 吕克强 韩增辉 彭增辉 胡菊香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探究梅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2020-2021年布设7个采样点按季度进行采样,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4个季度梅溪湖水... 探究梅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2020-2021年布设7个采样点按季度进行采样,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4个季度梅溪湖水体溶解氧、pH、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均处于Ⅱ类水质标准范围内,总磷处于Ⅱ~Ⅲ类水质标准,总氮在春秋冬季含量较高。共在梅溪湖检出浮游植物7门96种,其中以绿藻、硅藻和蓝藻种类数居多,共占总种类数的86.46%,主要优势种为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jista)、小环藻(Cyclotella sp.)、链状曲壳藻(Achnanthes catenata)和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优势种具有明显季节交替性。浮游植物年均密度为(23.97±9.95)×10^(6)个/L,各季度东部水域密度均高于西部水域;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梅溪湖水体处于中度污染和中-富营养状态,与水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基于转化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温、氧化还原电位、总氮和亚硝酸盐氮是影响梅溪湖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控制总氮等营养盐的输入是改善梅溪湖水质和营养状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泊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梅溪湖
下载PDF
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秘 朱爱民 +1 位作者 王瑞 胡菊香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8,共10页
基于2011-2016年春季对赤水河4个断面浮游植物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揭示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优势种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适应性,可为赤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6年间在赤水河共采... 基于2011-2016年春季对赤水河4个断面浮游植物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揭示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优势种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适应性,可为赤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6年间在赤水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68属、233种(变种),主要为硅藻,占比超过60%;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17.28~136.68)×10^(4)个/L,各段面浮游植物密度年际间变化无显著差异,群落组成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明显,时空方差分解显示,时间变异可解释总变异的24.5%,空间变异仅解释总变异的2.0%;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示,2014年和2016年赤水河处于轻污或无污染状态,2011-2013年和2015年受到中度人为影响。2011-2016年春季赤水河共出现优势种31种(变种),主要为广生态位和中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在同一门类物种中最高,在不同门类物种中最小。研究表明,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对水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水环境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生态位 群落结构 赤水河
下载PDF
金沙江上中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池仕运 王瑞 +5 位作者 魏秘 徐靖 戴逢斌 吕克强 李嗣新 胡菊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723-8738,共16页
研究将2010—2019年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旨在为金沙江上中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评估以及高海拔地区河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金沙江上中段大型底栖无脊椎... 研究将2010—2019年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旨在为金沙江上中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评估以及高海拔地区河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金沙江上中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上水生昆虫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主要由双翅目、蜉蝣目、毛翅目和襀翅目组成,软体动物占比较低,且以基眼目为主。就科级水平而言,四节蜉科、摇蚊科、扁蜉科和石蝇科为整个研究区域的常见分类单元,其中摇蚊科和四节蜉科在干支流和丰枯期均较为常见。干流和支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不受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影响。丰水期和枯水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不受干流和支流的局限。四节蜉(四节蜉属Baetis、二翼蜉Cloeon dipterum、花翅蜉属Baetiella和四节蜉科Baetidae)和石蝇(纯石蝇属Paragnetina和石蝇科Perlidae)以及纹石蛾(纹石蛾属Hydropsyche)是造成不同群组群落结构差异的关键分类单元。整个研究区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呈现较高的嵌套度,且嵌套度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支流高于干流。底栖物种丰富度和现存量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支流高于干流。β多样性干流高于支流,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基于近十年的观测资料,金沙江流域出现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较为丰富,观测物种数达148种,基于统计学的估计值也在200种左右变动,但就单次调查情况来看,干流丰水期和枯水期单站出现的物种数很少,群落结构十分简单,而支流单站出现的物种数相对较多,群落结构则相对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多样性评估 金沙江上中段 监测数据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易贡藏布江春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郝盟 张家波 +2 位作者 魏秘 胡子阳 马海鑫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64,共8页
为了解易贡藏布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2017年春季(4-5月)对易贡藏布江13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密度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与分析,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探讨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 为了解易贡藏布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2017年春季(4-5月)对易贡藏布江13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密度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与分析,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探讨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易贡藏布江段调查到(或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73种(属)。各采样点密度为930~6840个/L,生物量为2.124~13.210μg/L,易贡湖采样点的密度及生物量最高,夏曲点密度及生物量最低;浮游动物计4门、20种(属),各采样点密度为12.0~109.3个/L,生物量为1.08~12.56 mg/L,易贡湖点密度及生物量最高,夏曲点密度最低,八盖曲点生物量最低。易贡藏布江干流浮游动物的密度随着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而变化,浮游生物密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密度与水温具有正相关性,而浮游生物(除蓝藻门和轮虫外)密度与pH具有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贡藏布江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春季
下载PDF
生态治理技术在长沙市梅溪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小春 魏秘 +3 位作者 王辉 韩增辉 王瑞 胡菊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61,共7页
长沙市梅溪湖作为梅溪湖片区的绿心,是湘江新区核心区域的城市"海绵体",其水环境质量的稳定是片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但随着梅溪湖片区的集中开发,周边商业、餐饮业快速发展,人流量逐步增加,生态环境破坏风险加大,对梅溪湖... 长沙市梅溪湖作为梅溪湖片区的绿心,是湘江新区核心区域的城市"海绵体",其水环境质量的稳定是片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但随着梅溪湖片区的集中开发,周边商业、餐饮业快速发展,人流量逐步增加,生态环境破坏风险加大,对梅溪湖水生态环境和景观生态的维护带来了极大考验。为改善梅溪湖生态环境,采用生态优化处理、营养级串联调控、营养物生物过滤、营养物生物吸收等生态治理技术对梅溪湖景观水体实施净化工程。实施生态治理技术后,对梅溪湖湖区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梅溪湖水质由地表水Ⅳ类水提升至Ⅲ类水,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绿"的风景。梅溪湖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的成功实施为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水质 城市景观水体 梅溪湖 长沙市 湘江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牧场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池仕运 王瑞 +6 位作者 汪鄂洲 魏秘 任旺 莫震华 贺红川 胡菊香 阙延福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20-28,共9页
为掌握三峡库区忠县甘井河生态牧场养殖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按照季度对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态牧场底栖动物出现37种,主要由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组成,常见种和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水丝蚓... 为掌握三峡库区忠县甘井河生态牧场养殖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按照季度对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态牧场底栖动物出现37种,主要由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组成,常见种和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水丝蚓、前突摇蚊和多足摇蚊。寡毛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数量百分比高达66.67%,其次是水生昆虫,占31.63%。底栖动物平均密度72.58 ind./m^(2),平均生物量0.0926 g/m^(2),与非牧场的香溪河库湾相比,现存量处于较低水平。现存量和多样性夏秋季高于冬春季,空间分布格局为拦网内低于拦网外。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水温、盐度、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对寡毛类的密度有重要影响,氧化还原电位、pH和水温对寡毛类生物量有重要影响,pH和氧化还原电位对水生昆虫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季节变化 空间格局 环境因子 生态牧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