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东城区2009—2019年蝇类生态学监测结果分析及其预测方法探讨
1
作者 魏绪强 李秋红 +3 位作者 马卓 阙燃 王云波 周小洁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 掌握北京市东城区2009—2019年蝇种类、密度、分布及其季节消长规律,探讨基于生态学监测的蝇类密度预测方法,为东城区蝇类预测与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东城区2009—2019年蝇类生态学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利用MATLAB R2018... 目的 掌握北京市东城区2009—2019年蝇种类、密度、分布及其季节消长规律,探讨基于生态学监测的蝇类密度预测方法,为东城区蝇类预测与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东城区2009—2019年蝇类生态学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利用MATLAB R2018b软件构建的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对2019年4—10月的蝇类密度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比较,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2009—2019年东城区各生态学监测点蝇类年平均密度为7.09只/笼,优势蝇种为麻蝇科,占捕获蝇总数的56.82%,占比超过5%以上的蝇种类依次为厩腐蝇(11.74%)、家蝇(10.17%)、丝光绿蝇(8.99%)和大头金蝇(6.93%);不同生境中,宾馆饭店蝇类密度最高,为11.86只/笼,餐饮外环境最低,为2.20只/笼,麻蝇科在不同生境中均为优势种群;蝇类密度高峰主要出现在7月和8月。基于历史生态学监测数据构建的最优模型SARIMA(0,1,4)(2,1,3)12预测2019年4—10月的蝇类密度与实际密度基本一致,实际监测值均落在预测值95%置信区间内,模型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379和1.014,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2009—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以麻蝇科为优势种群,宾馆饭店是蝇类防控的重点场所,活动高峰主要出现在7—8月;通过对SARIMA模型效果评价,该方法可用于蝇类密度短期变化趋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密度 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预测 密度监测
下载PDF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蚊媒密度分析
2
作者 马卓 阙燃 魏绪强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2年蚊种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_(2)诱蚊灯法于2020—2022年每年5—10月对东城区10个监测点进行蚊密度监测。Excel 2007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GraphPad Pris...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2年蚊种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_(2)诱蚊灯法于2020—2022年每年5—10月对东城区10个监测点进行蚊密度监测。Excel 2007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G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2020—2022年共捕获蚊虫7488只,蚊密度为1.73只/(灯·h)。不同年份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87,P=0.1476)。淡色库蚊为东城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7.71%,白纹伊蚊次之;蚊总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上旬和8月下旬;不同蚊种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均呈单峰型;不同生境中居民区蚊密度最高,为2.37只/(灯·h),不同生境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6,P=0.2148)。结论东城区应根据蚊虫密度、种类构成、季节消长规律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制措施,以居民区为重点场所,在高峰来临前开展灭蚊工作,防止蚊媒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密度 监测
下载PDF
溴敌隆成品毒饵在北京市东城区的灭鼠效果现场评价
3
作者 魏绪强 阙燃 +2 位作者 王云波 李明华 白玉国 《首都公共卫生》 2023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分别观察和评价0.005%溴敌隆成品毒饵的适口性和大规模灭鼠后现场灭鼠效果。方法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用0.005%溴敌隆成品毒饵对小白鼠进行实验室的有选择摄食试验,选择农贸市场和居民区两类重点场所进行现场... 目的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分别观察和评价0.005%溴敌隆成品毒饵的适口性和大规模灭鼠后现场灭鼠效果。方法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用0.005%溴敌隆成品毒饵对小白鼠进行实验室的有选择摄食试验,选择农贸市场和居民区两类重点场所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观察。结果在室内药效试验中,小白鼠于投药后第3天时出现死亡,5 d内全部死亡,实验室校正死亡率为100%,小白鼠对0.005%溴敌隆毒饵的摄食系数为1.71。在现场灭效试验中,农贸市场和居民区现场校正灭鼠率分别为85.05%和87.89%。结论0.005%溴敌隆成品灭鼠毒饵对实验鼠和家栖鼠类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适口性较好,可以在城市社区和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灭鼠活动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敌隆 灭鼠效果 摄食系数 适口性
下载PDF
基于UWB与PDR的井下人员融合定位方法
4
作者 贾宇涛 李冠华 +3 位作者 潘红光 陈海舰 魏绪强 白俊明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2,135,共8页
现有超宽带(UWB)与行人航位推算(PDR)融合定位方法大多忽略了非视距(NLOS)环境下的定位误差校正,以简单的阈值划分作为NLOS环境判断依据,而阈值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与定位场景及场地大小相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考虑NLOS环境的基于UWB... 现有超宽带(UWB)与行人航位推算(PDR)融合定位方法大多忽略了非视距(NLOS)环境下的定位误差校正,以简单的阈值划分作为NLOS环境判断依据,而阈值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与定位场景及场地大小相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考虑NLOS环境的基于UWB与PDR的井下人员融合定位方法。首先,利用UWB技术进行井下人员位置解算,通过三边定位算法得到人员初步位置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位置进行优化,通过多项式拟合实现NLOS环境下基站和标签之间实际值和测量值之间的拟合,减小NLOS环境下的测距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其次,采用PDR算法对步态进行识别和分析,PDR算法使用惯性导航传感器采集的步态数据,通过步态识别、步长估计和方向估计,实现目标位置的更新;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分析信道脉冲响应(CIR)特征,实现视距(LOS)/NLOS识别,解决NLOS环境判断存在场景限制的问题;最后,根据LOS/NLOS识别结果确定融合系数,实现UWB和PDR定位结果融合。测试结果表明:多项式拟合后UWB平均测距误差降低0.59 m;LOS/NLOS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95.3%,召回率和F1分数均在90%以上,验证了CNNLSTM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融合定位方法的平均误差为0.31 m,较UWB降低1.57 m,较PDR降低1.4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定位 UWB 行人航位推算 PDR 融合定位 非视距环境 最小二乘法 多项式拟合 CNN-LSTM LOS NLOS
下载PDF
基于PDR算法与伪平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飞 潘红光 +3 位作者 魏绪强 陈海舰 郭齐 白俊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为了降低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算法在进行井下人员定位时产生的累积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PDR算法与伪平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首先,采用惯性导航传感器获取井下人员的步态信息,通过线性步长估计模型和四元... 为了降低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算法在进行井下人员定位时产生的累积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PDR算法与伪平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首先,采用惯性导航传感器获取井下人员的步态信息,通过线性步长估计模型和四元数法实现步长估计和方向估计,利用PDR算法推算人员的位置;其次,使用井下人员活动区域以及预设的标记点构建伪平面,并将井下人员位置映射到伪平面坐标上,为降低PDR算法的累积误差做准备;最后,采用SVM进行井下人员活动检测,通过转弯活动判断其是否处于特殊标记点,将PDR解算的位置与伪平面内已知转弯位置标记点进行相关性分析,完成伪平面信息与工人位置的匹配,校准并更新PDR位置,降低累积误差。结果表明:井下工人在完成单个转弯活动过程中,传统PDR算法解算位置平均误差为0.98 m,而进行伪平面修正后平均误差降低到0.31 m;在完成区域性多活动过程中,采用伪平面技术修正后的PDR平均定位误差从1.08 m降低到0.38 m。因此,所提出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有效提高了PDR算法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定位 惯性导航 PDR算法 伪平面技术 位置修正
下载PDF
针刺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彭艳斌 魏绪强 +1 位作者 王珂 周嘉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1147-1153,共7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机制复杂,而针刺作为一种独特的辅助治疗手段,有着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安全环保和广泛适应性等优点,能通过多种途径、靶点和环节对ACS进行治疗,且具有显著的疗效。尽管...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机制复杂,而针刺作为一种独特的辅助治疗手段,有着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安全环保和广泛适应性等优点,能通过多种途径、靶点和环节对ACS进行治疗,且具有显著的疗效。尽管针刺已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但其辅助治疗急危重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关于针刺辅助治疗ACS的报道非常有限。该文基于广泛的前期研究发现,针刺在治疗ACS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因此,该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对针刺辅助治疗ACS的相关效用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氧化应激损伤、调控炎性因子、调控心肌细胞凋亡与自噬、改善离子通道功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神经系统及神经递质和改善能量代谢等诸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 机制研究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羧酸酯酶与北京市不同城区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魏绪强 钱坤 +1 位作者 曾晓芃 高希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研究羧酸酯酶在不同品系德国小蠊中的活性以及其在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对有机磷杀虫剂敏感品系(SS)及采自北京市宣武区(XW)、昌平区(CP)、顺义区(SY)和石景山区(SJS)的德国小蠊野外品系为试虫材料,利用生物测定、... 目的研究羧酸酯酶在不同品系德国小蠊中的活性以及其在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对有机磷杀虫剂敏感品系(SS)及采自北京市宣武区(XW)、昌平区(CP)、顺义区(SY)和石景山区(SJS)的德国小蠊野外品系为试虫材料,利用生物测定、生化分析及增效剂试验等方法研究羧酸酯酶与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关系。结果增效剂TPP对马拉硫磷、敌敌畏的增效比在敏感品系中分别为1.86和1.51倍,TPP对马拉硫磷的增效比在XW、CP、SY和SJS品系中分别为5.79、20.08、15.26和4.74倍;TPP对敌敌畏的增效比在XW、CP、SY和SJS品系中分别为2.00、1.67、2.16和4.81倍。德国小蠊野外品系与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的Km、Vmax分别为0.1580 mmol/L和58.4225μmol/(mg pro.min);野外品系(XW、CP、SY和SJS)羧酸酯酶的Km、Vmax分别为0.1279、0.1071、0.1080、0.1095 mmol/L和307.2550、338.5755、340.3300、212.4570μmol/(mg pro.min),2个品系的羧酸酯酶对马拉硫磷和敌敌畏的抑制作用也不同,2种有机磷药剂对敏感品系的抑制中量I50分别为17.64 mmol/L和0.91μmol/L,对野外品系(XW、CP、SY和SJS)的I50分别为80.48、35.49、83.24、82.29 mmol/L和15.35、7.89、11.52、8.60μmol/L。结论羧酸酯酶解毒代谢活性的增加是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羧酸酯酶 有机磷杀虫剂 抗性机制
下载PDF
利用正交试验法建立德国小蠊羧酸酯酶的最佳反应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魏绪强 钱坤 +1 位作者 曾晓芃 高希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为了系统地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CarE)的性质,确定其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及其抗性水平,建立适宜的快速、准确的酶活性检测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液浓度、底物浓度、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德国小蠊C... 目的为了系统地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CarE)的性质,确定其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及其抗性水平,建立适宜的快速、准确的酶活性检测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液浓度、底物浓度、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德国小蠊CarE活性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优的条件组合。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德国小蠊CarE比活力的5个因素中各因素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因素(酶浓度)的最优水平是酶的浓度为0.35只/ml;B因素(底物浓度)的最优水平是底物浓度为0.6mmol/L;C因素(反应时间)的最优水平是反应时间为5min;D因素(反应温度)的最优水平是酶反应温度为40℃;E因素(反应体系的pH值)的最优水平是酶液反应体系的pH值为6.5。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4B3C1D4E2是最优组合,利用此组合测得的CarE比活力最高为37.286μmol/(mgpro.min)。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酶浓度>pH值。结论确定了测定德国小蠊CarE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酶浓度为0.35只/ml;底物浓度为0.6mmol/L;反应时间为5min;反应温度为40℃;酶反应体系的pH值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羧酸酯酶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最佳条件
下载PDF
家蝇溴氰菊酯抗性发展规律及其交互抗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绪强 鲁艳辉 +3 位作者 李宗麟 张淑芬 白玉国 潘京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发展规律及对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水平,为延缓家蝇抗性的产生及制定抗性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抗性选育的方法获得抗性品系,通过生物测试法测定抗性品系对供试药剂的交互抗性。结果经过21代... 目的探讨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发展规律及对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水平,为延缓家蝇抗性的产生及制定抗性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抗性选育的方法获得抗性品系,通过生物测试法测定抗性品系对供试药剂的交互抗性。结果经过21代的室内选育,相对于实验室的敏感品系,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上升2 197.55倍。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前7代的抗性发展非常缓慢,从第8代开始迅速上升,筛选后期逐渐趋于平缓。家蝇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对供试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家蝇产生的交互抗性顺序为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联苯菊酯,对氯氰菊酯不同异构体交互抗性明显不同,对高效氯氰菊酯交互抗性高达121.32倍。对残杀威和仲丁威的交互抗性分别为7.61和4.56倍,而对敌敌畏、毒死蜱、阿维菌素和吡虫啉交互抗性均比较低。结论长期大量使用一种杀虫剂易产生抗性,并对作用机理相同的其他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在用药时应注意种类的选择和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杀虫剂 抗性发展规律 交互抗性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蚊密度调查及西尼罗病毒携带情况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绪强 刘婷 +2 位作者 周小洁 李秋红 张勇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于城区不同生境的最佳蚊媒密度监测方法,了解城区内西尼罗病毒(WNV)潜在蚊媒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带毒情况,为制定、评价和调整蚊虫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并为WNV的传入与出现进行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储备。方法通过比较3种不同成... 目的探讨适合于城区不同生境的最佳蚊媒密度监测方法,了解城区内西尼罗病毒(WNV)潜在蚊媒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带毒情况,为制定、评价和调整蚊虫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并为WNV的传入与出现进行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储备。方法通过比较3种不同成蚊密度监测方法对不同生境的蚊虫诱捕效果,筛选最佳的监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城区内不同生境的WNV潜在蚊媒进行调查并进行蚊虫采集;利用Vec Test抗原分析试剂盒和Ramp分析系统2种快速检测方法对采自城区内的蚊虫进行WNV检测。结果 3种监测方法对不同生境的蚊虫诱捕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密度高低顺序依次为:人帐诱法[4.167只/(帐·h)]>CO2诱蚊灯法[2.214只/(灯·h)]>诱蚊灯法[0.577只/(灯·h)],CO2诱蚊灯法诱捕种类多于其他2种方法;城区内共监测到3种西尼罗病毒潜在蚊媒,分别为淡色库蚊(占71.28%)、白纹伊蚊(占27.21%)和三带喙库蚊(占1.51%)。全年平均蚊密度为0.853只/(灯·h),蚊虫高峰期发生在7月上旬,为2.196只/(灯·h);对连续2年诱捕的1 515只蚊虫进行WN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CO2诱蚊灯法可作为蚊媒传染病发生时期进行传播媒介的调查及需要采集大量雌蚊进行相关病原体检测时捕获蚊虫的方法;明确了城区内不同生境的WNV潜在蚊媒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未检测到不同生境中的蚊虫携带W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蚊 密度监测 西尼罗病毒检测
下载PDF
增效醚在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对残杀威和毒死蜱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绪强 李秋红 周小洁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增效醚对残杀威和毒死蜱在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的增效作用,探讨抗性机制,为延缓抗性及其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增效醚对残杀威和毒死蜱在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的增效作用。结果Ⅵ周龄若虫对残杀威和毒死... 目的通过测定增效醚对残杀威和毒死蜱在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的增效作用,探讨抗性机制,为延缓抗性及其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增效醚对残杀威和毒死蜱在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的增效作用。结果Ⅵ周龄若虫对残杀威和毒死蜱的抗性高于其他虫期,致死中量(LD_(50))分别为5.168和2.021μg/只,Ⅳ周龄若虫对两种药剂的抗性最低,LD_(50)分别为1.080和0.118μg/只。PBO对两种药剂在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PBO对残杀威在Ⅳ周龄若虫中的增效作用最高达2.31倍,在Ⅴ周龄若虫中的增效作用最低为1.11倍;而对毒死蜱在雄性成虫中增效作用最高为2.73倍,在Ⅴ周龄若虫中最低为1.69倍。结论多功能氧化酶可能参与了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对残杀威和毒死蜱的抗性,在实际防治中可结合滞留喷洒加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增效醚 增效作用
下载PDF
敌敌畏和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德国小蠊种群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绪强 李宗麟 +1 位作者 乾坤 曾晓芃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65-169,共5页
要评价敌敌畏和高效氯氰菊酯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德国小蠊种群繁殖力的影响。室内测定了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德国小蠊F。代成虫的干扰作用,通过组建两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影响下德国小蠊F。代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系统分析了药剂对德国小... 要评价敌敌畏和高效氯氰菊酯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德国小蠊种群繁殖力的影响。室内测定了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德国小蠊F。代成虫的干扰作用,通过组建两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影响下德国小蠊F。代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系统分析了药剂对德国小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敌敌县和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的德国小蠊每代平均产卵荚数及产卵数分别为2.67、2.33枚和38.oo、34.33只,对照组德国小蠊平均产卵荚数和产卵数分别为3.67枚和42.00只;对照组德国小蠊雌虫寿命、产卵前期和产卵间隔期分别为120,30、27.07和24.57天,处理组(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德国小蠊雌虫寿命分别为112.30、93.73天,而产卵前期、产卵间隔期分别为31.63、30.37和28.80、31.77天,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实验室条件下两种药剂对德国小蠊F。代是通过缩短成虫寿命、减少雌虫产卵量和延长产卵间隔期来影响F。代种群数量的。而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胁迫下对德国小蠊F。代种群动态的后续影响表现为F。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降低,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德国小蠊具有持续控制作用,不存在刺激德国小蠊增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亚致死剂量 生命表 敌敌畏 高效氯氰菊酯
下载PDF
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衰退及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绪强 李秋红 阙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衰退及恢复情况,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育的抗高效氯氰菊酯白纹伊蚊品系第25代,在不接触任何杀虫剂条件下观察其对高效氯氰菊酯及其他3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衰退情况,同时对抗... 目的探讨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衰退及恢复情况,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育的抗高效氯氰菊酯白纹伊蚊品系第25代,在不接触任何杀虫剂条件下观察其对高效氯氰菊酯及其他3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衰退情况,同时对抗性衰退过程中的白纹伊蚊施加高效氯氰菊酯选择压,观察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的恢复情况。结果停止施加杀虫剂选择压力后,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衰退表现为前9代衰退较慢,LC_(50)值从21.92×10^(-3)mg/L降低至18.89×10^(-3)mg/L,从第10代抗性快速下降,LC_(50)值在第19代降低至1.90×10^(-3)mg/L,第19代后又逐渐趋于平缓,第24代LC_(50)值降低为0.61×10^(-3)mg/L。随着抗性逐渐衰退,白纹伊蚊抗性品系对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也随之增加。杀虫剂选择压力恢复时,抗性很快恢复,第4代时基本恢复到初始种群的水平。结论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药性后,通过停用或轮换药剂等策略很难达到重新启用该药剂的目的,因此应高度重视对现有药剂的使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高效氯氰菊酯 抗性衰退 抗性恢复
下载PDF
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绪强 张德清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刀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应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4周后,用膝关节关节疼痛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刀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应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4周后,用膝关节关节疼痛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严重性指数量表(Index of severity for osteoarthritis,ISO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止痛效果、严重性指数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和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均可明显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缓解疼痛,且针刀整体松解术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刀整体松解术 运动疗法 电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肩周炎4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天民 姚宪宝 +3 位作者 龚重九 王宗佼 任海涛 魏绪强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根据肩关节的解剖特点设计一种针刀闭合性手术术式应用于临床并观察疗效。方法解剖10具经防腐固定的成人肩关节标本,设计"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术式,应用于临床45例肩周炎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5例,显效6例... 目的根据肩关节的解剖特点设计一种针刀闭合性手术术式应用于临床并观察疗效。方法解剖10具经防腐固定的成人肩关节标本,设计"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术式,应用于临床45例肩周炎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5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0例。结论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能准确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的针刀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解剖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微创
下载PDF
城市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时空分布与刺叮节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静 阎婷 +2 位作者 魏绪强 佟颖 周小洁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0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索城市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时空分布及刺叮节律。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和人诱停落法定期、定点对白纹伊蚊密度进行持续监测。结果北京市城区环境全年白纹伊蚊密度消长呈单峰规律,7月上旬及之前密度低于1只/(灯·h),随后迅... 目的探索城市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时空分布及刺叮节律。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和人诱停落法定期、定点对白纹伊蚊密度进行持续监测。结果北京市城区环境全年白纹伊蚊密度消长呈单峰规律,7月上旬及之前密度低于1只/(灯·h),随后迅速上升,在8月中旬密度达到全年最高,为4.657只/(灯·h),随后密度逐步降低,在10月下旬下降至0。居民区密度最高,全年平均密度为2.435只/(灯·h),其次为医院0.417只/(灯·h)、公园0.373只/(灯·h),旅游景点密度最低,为0.214只/(灯·h)。8月北京城区白纹伊蚊的刺叮节律呈双峰规律,05:00为全天最高水平,06:00-8:00处于较高水平,停落指数为6~9只/(人·15 min),随着日照强度增加,停落指数迅速降低并维持到13:00,随后从14:00密度逐步升高,17:00升高至下午时段最高水平,并一直维持较高的叮咬强度至19:00,而在20:00迅速降低。结论北京市城区环境白纹伊蚊密度呈单峰型季节消长规律,居民区密度水平高于其他环境类型;刺叮节律呈双峰规律,基于上述规律可指导伊蚊密度监测与个人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季节消长 刺叮节律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绪强 《学苑教育》 2023年第18期57-58,61,共3页
双减政策的推出,使得初中化学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教师们不断优化设计,减少作业总量,降低重复训练类作业,增加探究性作业、实践类作业和分层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双减政策的推出,使得初中化学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教师们不断优化设计,减少作业总量,降低重复训练类作业,增加探究性作业、实践类作业和分层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并在作业布置上进行创新。基于“双减”的指导思想,深入探讨双减政策对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化学作业设计和布置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初中化学 作业设计 策略思考
下载PDF
2014—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蚊密度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卓 魏绪强 阙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了解东城区2014—2016年成蚊种类构成、密度动态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2014—2016年共捕获蚊虫2427只,蚊密度为0.80只/(灯·h),淡色库蚊为东城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 目的了解东城区2014—2016年成蚊种类构成、密度动态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2014—2016年共捕获蚊虫2427只,蚊密度为0.80只/(灯·h),淡色库蚊为东城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70.58%,其次是白纹伊蚊;蚊总密度高峰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不同蚊种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不同,其中淡色库蚊呈双峰型,白纹伊蚊呈单峰型;不同生境中以公园绿地密度最高,为0.95只/(灯·h),其次为居民区,为0.94只/(灯·h)。结论基本掌握了东城区蚊密度、种类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蚊虫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下载PDF
臭虫:不容忽视的“深夜幽灵”
19
作者 魏绪强 《健康》 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
臭虫曾经是20世纪40至50年代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应用以及人们卫生意识的不断增强,臭虫曾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但近20年来,随着国际间旅游贸易的频繁往来、二手物品的频繁交易等因素,臭虫呈现“死灰复燃”态势,... 臭虫曾经是20世纪40至50年代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应用以及人们卫生意识的不断增强,臭虫曾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但近20年来,随着国际间旅游贸易的频繁往来、二手物品的频繁交易等因素,臭虫呈现“死灰复燃”态势,令人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杀虫剂 卫生害虫 臭虫 二手物品 卫生意识 死灰复燃 不容忽视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子 魏绪强 +6 位作者 冯寿全 顾群浩 李璟 冯晨晨 裴丽娟 王珂 周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7-877,共11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M...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AMSTAR 2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并应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等级。结果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PRISMA得分均在15.5-26分之间,方案与注册、研究偏倚、其他分析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不足;AMSTAR 2评价提示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纳入的32个结局指标中共有7个为中等质量,15个为低质量,10个为极低质量。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疗效肯定,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良好,方法学与证据质量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应用证据时需谨慎,相关临床试验及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术后肠梗阻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系统评价再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