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世界范围内机器学习在药物警戒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开展机器学习在药物警戒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文献库中以“机器学习”“药物警戒”等为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1...目的探讨世界范围内机器学习在药物警戒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开展机器学习在药物警戒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文献库中以“机器学习”“药物警戒”等为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1日,利用R语言等软件定量分析该领域文献数据,对年度发文量、机构、国家、关键词等方面的特征开展聚类、共现和突现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04篇文献,文献发表量自1994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合作网络机构之间存在跨领域、跨地区、跨结构的合作。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中美在该领域的合作相对较密切。信号检测、社交媒体、电子健康记录是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机器学习在该领域主要围绕信号识别、非结构化文本挖掘分析和电子医疗信息的处理分析三方面开展研究,目前在信号识别、社交媒体信息挖掘、电子医疗信息非结构化的文本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拓宽了药物警戒的数据来源,提高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实时监测能力。结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器学习与药物警戒领域融合日益密切,技术交流合作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频繁,应先优化各种机器学习算法,提高其在药物警戒领域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加强对数据隐私和安全性的保护措施,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整合医学、数据科学、统计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以期推动药物警戒领域的技术进步。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二十多年来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评价应用中的现状与热点,为开展药品安全性监测评价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相关关键词,检索时限为2002年1月至2023年8月。利用R语...目的:探讨二十多年来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评价应用中的现状与热点,为开展药品安全性监测评价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相关关键词,检索时限为2002年1月至2023年8月。利用R语言等多个软件对年度发文量、机构以及关键词的聚类、归类、热点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907篇,二十多年来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波动上涨。目前不良反应和药品安全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在分析方法、数据来源、群体、应用等7个研究方向逐渐深入;数据挖掘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结论: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评价中的应用需通过多学科多机构跨区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展研究规模与深度,开拓更多真实世界数据的来源,加强真实世界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形成有效、互通互认、开放、可持续的药品安全性数据。另外,真实世界数据还需发挥对特殊群体用药安全评估和药物再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初步评价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Bsco、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纳入有关头孢曲松钠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根...目的初步评价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Bsco、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纳入有关头孢曲松钠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根据PRISMA指南,对不同国别、不同适应证、不同剂量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临床病例5 417例。Meta分析结果,本品AD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1.18,95%CI(1.02,1.35),Z=2.26,P=0.002],多个研究的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国外多项研究数据的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OR=1.20,95%CI(1.03,1.41),Z=2.33,P=0.02],本品常规剂量ADR发生率数据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Z=2.17,P=0.03),常规剂量组AD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受纳入研究方法学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某市自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居民用药素养现况,从公众角度探究其影响因素,降低居民ADR发生率、提高居民安全用药素养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依据与借鉴。方法自设问卷,于2022年6—8月对某市10个行政区,64...目的了解某市自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居民用药素养现况,从公众角度探究其影响因素,降低居民ADR发生率、提高居民安全用药素养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依据与借鉴。方法自设问卷,于2022年6—8月对某市10个行政区,642个社区居民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问卷星、线下面对面调查共13534人,其中自报ADR的共883人(6.52%)。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该市自报ADR居民安全用药素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83例ADR居民女性(75.76%)高于男性(24.24%);年龄以30~39岁(23.78%)及60岁以上人群(22.65%)为主;单因素卡方检验中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用药知识来源的ADR居民在用药认知素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慢性病罹患情况、用药知识来源的ADR居民在用药行为素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39岁(OR=0.588,95%CI=0.373~0.928)、大专文化程度(OR=0.361,95%CI=0.140~0.927)居民不良认知发生可能较低;60岁以上居民(OR=1.856,95%CI=1.177~2.927)存在不良认知现象较显著;40~49岁(OR=0.477,95%CI=0.282~0.806)、50~59岁(OR=0.430,95%CI=0.248~0.745)、60岁以上(OR=0.357,95%CI=0.210~0.607)、用药知识多渠道(OR=0.542,95%CI=0.324~0.906)的居民发生用药不良行为现象较低;罹患1种慢性疾病(OR=1.462,95%CI=1.026~2.082)、同时患两种慢性疾病(OR=2.215,95%CI=1.337~3.670)、患三种慢性疾病(OR=3.749,95%CI=1.395~10.076)的居民更可能发生不良用药行为。结论该市居民对安全用药有一定认知但安全意识淡薄,不良用药行为时有发生,安全用药素养水平丞需提高,对该市居民开展科学有效的安全用药健康干预刻不容缓。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全球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的相关文献,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24年5月...目的探讨全球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的相关文献,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24年5月1日,采用R语言等软件对年度发文量、机构以及关键词的聚类、细化、热点趋势等方面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0篇,英文文献654篇。全球对该领域的关注度不高,机构之间有待进一步加强合作。全科医学、全科医生、Beers标准、多重用药、初级保健、不适当用药、依从性、处方精简是全球该领域关注的重点方向。目前中文文献多从用药管理、干预措施等以临床实践角度开展研究;英文文献多从慢性疾病用药安全性、生命质量、药物依从性、慢性疾病用药风险等以患者角度开展研究。随着处方精简的研究热度上升,未来该领域用药管理研究将更加重视个性化和精准医疗。结论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需建立健全初级保健机制,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利用相关标准有效地对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多重用药的安全性、潜在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在不适当用药,做到处方精简,从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多病共患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世界范围内机器学习在药物警戒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开展机器学习在药物警戒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文献库中以“机器学习”“药物警戒”等为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1日,利用R语言等软件定量分析该领域文献数据,对年度发文量、机构、国家、关键词等方面的特征开展聚类、共现和突现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04篇文献,文献发表量自1994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合作网络机构之间存在跨领域、跨地区、跨结构的合作。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中美在该领域的合作相对较密切。信号检测、社交媒体、电子健康记录是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机器学习在该领域主要围绕信号识别、非结构化文本挖掘分析和电子医疗信息的处理分析三方面开展研究,目前在信号识别、社交媒体信息挖掘、电子医疗信息非结构化的文本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拓宽了药物警戒的数据来源,提高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实时监测能力。结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器学习与药物警戒领域融合日益密切,技术交流合作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频繁,应先优化各种机器学习算法,提高其在药物警戒领域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加强对数据隐私和安全性的保护措施,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整合医学、数据科学、统计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以期推动药物警戒领域的技术进步。
文摘目的:探讨二十多年来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评价应用中的现状与热点,为开展药品安全性监测评价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相关关键词,检索时限为2002年1月至2023年8月。利用R语言等多个软件对年度发文量、机构以及关键词的聚类、归类、热点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907篇,二十多年来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波动上涨。目前不良反应和药品安全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在分析方法、数据来源、群体、应用等7个研究方向逐渐深入;数据挖掘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结论: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评价中的应用需通过多学科多机构跨区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展研究规模与深度,开拓更多真实世界数据的来源,加强真实世界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形成有效、互通互认、开放、可持续的药品安全性数据。另外,真实世界数据还需发挥对特殊群体用药安全评估和药物再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文摘目的初步评价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Bsco、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纳入有关头孢曲松钠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根据PRISMA指南,对不同国别、不同适应证、不同剂量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临床病例5 417例。Meta分析结果,本品AD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1.18,95%CI(1.02,1.35),Z=2.26,P=0.002],多个研究的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国外多项研究数据的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OR=1.20,95%CI(1.03,1.41),Z=2.33,P=0.02],本品常规剂量ADR发生率数据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Z=2.17,P=0.03),常规剂量组AD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受纳入研究方法学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文摘目的了解某市自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居民用药素养现况,从公众角度探究其影响因素,降低居民ADR发生率、提高居民安全用药素养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依据与借鉴。方法自设问卷,于2022年6—8月对某市10个行政区,642个社区居民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问卷星、线下面对面调查共13534人,其中自报ADR的共883人(6.52%)。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该市自报ADR居民安全用药素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83例ADR居民女性(75.76%)高于男性(24.24%);年龄以30~39岁(23.78%)及60岁以上人群(22.65%)为主;单因素卡方检验中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用药知识来源的ADR居民在用药认知素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慢性病罹患情况、用药知识来源的ADR居民在用药行为素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39岁(OR=0.588,95%CI=0.373~0.928)、大专文化程度(OR=0.361,95%CI=0.140~0.927)居民不良认知发生可能较低;60岁以上居民(OR=1.856,95%CI=1.177~2.927)存在不良认知现象较显著;40~49岁(OR=0.477,95%CI=0.282~0.806)、50~59岁(OR=0.430,95%CI=0.248~0.745)、60岁以上(OR=0.357,95%CI=0.210~0.607)、用药知识多渠道(OR=0.542,95%CI=0.324~0.906)的居民发生用药不良行为现象较低;罹患1种慢性疾病(OR=1.462,95%CI=1.026~2.082)、同时患两种慢性疾病(OR=2.215,95%CI=1.337~3.670)、患三种慢性疾病(OR=3.749,95%CI=1.395~10.076)的居民更可能发生不良用药行为。结论该市居民对安全用药有一定认知但安全意识淡薄,不良用药行为时有发生,安全用药素养水平丞需提高,对该市居民开展科学有效的安全用药健康干预刻不容缓。
文摘目的探讨全球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的相关文献,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24年5月1日,采用R语言等软件对年度发文量、机构以及关键词的聚类、细化、热点趋势等方面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0篇,英文文献654篇。全球对该领域的关注度不高,机构之间有待进一步加强合作。全科医学、全科医生、Beers标准、多重用药、初级保健、不适当用药、依从性、处方精简是全球该领域关注的重点方向。目前中文文献多从用药管理、干预措施等以临床实践角度开展研究;英文文献多从慢性疾病用药安全性、生命质量、药物依从性、慢性疾病用药风险等以患者角度开展研究。随着处方精简的研究热度上升,未来该领域用药管理研究将更加重视个性化和精准医疗。结论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安全用药研究需建立健全初级保健机制,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利用相关标准有效地对多病共患老年人群多重用药的安全性、潜在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在不适当用药,做到处方精简,从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多病共患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