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MnR中板热轧变形时再结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魏英立 卢育红 +4 位作者 张国滨 田亚强 任学平 刘文广 梁均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4,共5页
借助于理论分析与实验模型研究,模拟了16MnR中板热轧变形时奥氏体再结晶规律的演化过程,并根据实测结果对静态再结晶模型进行了修正。所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较好,作为将理论与实验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现场的初步尝试,为在生产实际中控制与... 借助于理论分析与实验模型研究,模拟了16MnR中板热轧变形时奥氏体再结晶规律的演化过程,并根据实测结果对静态再结晶模型进行了修正。所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较好,作为将理论与实验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现场的初步尝试,为在生产实际中控制与预报中板的组织与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MnR 中板热轧 再结晶模型
下载PDF
再结晶软化不充分对16MnR中板轧制负荷的影响
2
作者 魏英立 田亚强 +1 位作者 雷学东 王跃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再结晶软化不充分不仅影响热轧中板变形时的轧制负荷参数的准确预报,而且对中板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控制都至关重要。文章借助于理论分析与实验模型,在模拟16MnR中板热轧变形时奥氏体再结晶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再结晶软化不充分对轧制负... 再结晶软化不充分不仅影响热轧中板变形时的轧制负荷参数的准确预报,而且对中板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控制都至关重要。文章借助于理论分析与实验模型,在模拟16MnR中板热轧变形时奥氏体再结晶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再结晶软化不充分对轧制负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6MnR中板轧制变形时,各道次都为静态再结晶,且以部分静态再结晶为主;考虑再结晶软化不充分对轧制负荷的影响后,其预报值和实测值符合较好;对热轧中板轧制压力计算,对发生完全再结晶软化之后的道次适宜选用Sims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板热轧 16MnR 再结晶软化 轧制负荷
下载PDF
含盐体系铝系复合缓蚀剂的研究
3
作者 魏英立 芮玉兰 张红梅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将铝离子与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复配成新型铝系复合缓蚀剂,在1%的氯化钠溶液中,其缓蚀率最高可达78%;用铝系复合缓蚀剂对含盐体系中的碳钢进行预膜处理,然后再用SN进行封闭处理,碳钢缓蚀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铝离子 缓蚀剂 碳钢
下载PDF
中板轧制辊缝值的设定
4
作者 魏英立 田亚强 +1 位作者 雷学东 王跃华 《金属世界》 2010年第4期53-55,共3页
在热轧中板时,辊缝值的计算和设定不仅要考虑奥氏体再结晶不充分对轧制压力的影响,还应考虑轧辊的弹性压扁与轧制压力耦合对轧制压力的影响,再结合预压靠力和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即可给出中板轧制辊缝设定与预报的模型。经实践证明,本文给... 在热轧中板时,辊缝值的计算和设定不仅要考虑奥氏体再结晶不充分对轧制压力的影响,还应考虑轧辊的弹性压扁与轧制压力耦合对轧制压力的影响,再结合预压靠力和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即可给出中板轧制辊缝设定与预报的模型。经实践证明,本文给出的辊缝预设结果与实测符合得较好,将其作为中板控制尺寸精度的手段,能提高产品质量及负公差轧制的"命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板轧制 辊缝 轧制压力 弹跳值 弹性恢复 板带钢 轧件 厚度
下载PDF
论高校教师为人师表与廉洁从教之关系
5
作者 魏英立 田亚强 高月春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4期51-51,共1页
廉洁从教之基础——为人师表应注重自身素质修养,治学态度严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仪表整洁,廉洁从教;热爱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并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觉维护学校荣誉,团结同事,关心集体,加强高校主人翁意识。为人师表之集中体现——... 廉洁从教之基础——为人师表应注重自身素质修养,治学态度严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仪表整洁,廉洁从教;热爱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并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觉维护学校荣誉,团结同事,关心集体,加强高校主人翁意识。为人师表之集中体现——廉洁从教应做到树立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操和信念,应做到秉公执教,加强自律,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为人师表 廉洁从教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J55石油套管用钢带状组织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亚强 宋进英 +1 位作者 魏英立 陈连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为消除或减轻J55石油套管用钢带状组织,通过热轧试验研究变形温度、终轧温度、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压下率、轧后至卷取温度前冷速以及卷取温度等,对J55石油套管用钢带状组织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金相组织中带状组织... 为消除或减轻J55石油套管用钢带状组织,通过热轧试验研究变形温度、终轧温度、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压下率、轧后至卷取温度前冷速以及卷取温度等,对J55石油套管用钢带状组织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金相组织中带状组织呈逐渐减弱趋势,而且终轧温度较高可以减少带状组织的产生。采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大压下制度,不仅可以明显减少带状组织的产生,还可以细化晶粒。适当加大终轧后冷却速度,可消除或减轻铁素体+珠光体的带状组织。卷取温度对带状组织的消除或减轻无显著影响,建议适当降低卷取温度,以保证层流冷却的加速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55石油套管 带状组织 变形温度 压下率 卷取温度
下载PDF
配分时间对低碳高强Q&P钢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连生 赵远 +3 位作者 田亚强 宋进英 魏英立 杨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3-66,共4页
在普通C-Mn-Si系Q&P钢的成分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低碳的Q&P钢种,并通过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等对低碳Q&P钢的组织性能以及配分时间对低碳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用... 在普通C-Mn-Si系Q&P钢的成分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低碳的Q&P钢种,并通过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等对低碳Q&P钢的组织性能以及配分时间对低碳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经过Q&P处理后,在配分时间为30 s时得到最佳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340 MPa,伸长率为20%,强塑积达到最大26800 MPa·%;随配分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逐渐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在配分时间为30 s时达到最大值9.3%,随配分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分时间 Q&P钢 残余奥氏体 组织性能 强塑积
下载PDF
热浸镀55%Al-Zn-1.6%Si合金钢板镀层表面形貌及组织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田亚强 张源 +2 位作者 魏英立 宋进英 陈连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8,142,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SEM、EDS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i元素对热浸镀55%Al-Zn-1.6%Si板的镀层表面形貌、元素分布、成分组成、横截面相组成体积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Ti元素的1#镀铝锌产品表面锌花尺寸偏大且不均,Al、Zn、Si等元素在表面... 采用光学显微镜、SEM、EDS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i元素对热浸镀55%Al-Zn-1.6%Si板的镀层表面形貌、元素分布、成分组成、横截面相组成体积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Ti元素的1#镀铝锌产品表面锌花尺寸偏大且不均,Al、Zn、Si等元素在表面分布规律不明显,镀层总厚度在15-17μm之间,其中外镀层15μm,内镀层1.8μm,镀层截面由约65%的富铝相+35%的富锌相组成;添加Ti元素的2#镀铝锌产品镀层表面光泽比1#亮丽,立体感效果显著,锌花尺寸也更加细碎均匀,Al、Zn、Si等元素呈现较明显的规律分布,镀层总厚度在24.3-26.7μm之间,其中外镀层24.8μm,内镀层1.6μm,镀层截面组织由约76.2%的富铝相+22.7%的富锌相及少量的富硅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元素 镀层表面形貌 锌花尺寸 元素分布 相组成
下载PDF
低碳硅锰系Q&P钢增塑机制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连生 赵远 +3 位作者 田亚强 宋进英 魏英立 杨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0,共6页
采用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工艺对低碳硅锰钢进行处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等对该Q&P钢增塑机制及其组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经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传统Q&P钢;双相... 采用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工艺对低碳硅锰钢进行处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等对该Q&P钢增塑机制及其组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经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传统Q&P钢;双相区合理的保温时间可以减少室温组织中二次淬火马氏体含量,以保证更好的塑性;实验用钢经Q&P工艺处理后室温残余奥氏体含量为4.9%,而经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处理时,随着双相区保温时间的延长,室温残余奥氏体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双相区720℃保温1500s再经Q&P处理后残余奥氏体含量达到最大值7.3%,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钢 残余奥氏体 Mn配分 力学性能 强塑积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冶金锯片用65Mn钢表面氧化皮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亚强 杨子旋 +4 位作者 宋进英 魏英立 陈连生 卢珺玮 沈永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7,共4页
为了改善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皮质量,采用SEM和XRD衍射分析仪,研究了冷却速率、卷取温度和终轧温度对65Mn钢实验室热轧的钢板表面氧化皮结构及相组成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率较低时,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皮由Fe2O3和Fe3O4组成的双层... 为了改善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皮质量,采用SEM和XRD衍射分析仪,研究了冷却速率、卷取温度和终轧温度对65Mn钢实验室热轧的钢板表面氧化皮结构及相组成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率较低时,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皮由Fe2O3和Fe3O4组成的双层相结构,冷却速率较高时,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由Fe2O3、Fe3O4和FeO组成的三层相结构;卷取温度670℃时,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由Fe2O3和Fe3O4两相组成,卷取温度620℃时,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由Fe2O3和Fe3O4和FeO三相组成;终轧温度越高,65Mn钢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皮越厚,终轧温度860℃时,会导致氧化皮压入65Mn热轧板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MN钢 控轧控冷 氧化皮 相组成 冶金锯片
下载PDF
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I&Q&P处理后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连生 曹鸿梓 +3 位作者 田亚强 宋进英 魏英立 郑小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采用I&Q&P工艺和EPMA、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3种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区保温初期试验钢奥氏体长大由C配分控制,后期由合金元素Mn、Cu配分控制;双相区保温奥氏体化后,双相区配分后... 采用I&Q&P工艺和EPMA、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3种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区保温初期试验钢奥氏体长大由C配分控制,后期由合金元素Mn、Cu配分控制;双相区保温奥氏体化后,双相区配分后形成弥散分布的局部高浓度Mn、Cu区域仍保留富集效果,在随后的淬火-碳配分阶段易于形成残余奥氏体。经I&Q&P处理后,前驱体为P+F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较粗,原始奥氏体晶界并不明显;前驱体为F+M钢得到的马氏体板条有序细密;前驱体为M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更加细密。其中,前驱体组织为M的钢中残余奥氏体量最高,延伸率为24.1%,强塑积可达25 338 MPa·%,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u低碳钢 I&Q&P工艺 前驱体 残余奥氏体 性能
下载PDF
成分及偏析带对65Mn钢热处理后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亚强 张宏军 +2 位作者 宋进英 魏英立 陈连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18-220,223,共4页
研究了化学成分及偏析带对65Mn钢经淬火+中温回火处理后的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Si、Mn含量的65Mn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更明显,但较低Si、Mn含量的65Mn钢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Si、Mn含量高... 研究了化学成分及偏析带对65Mn钢经淬火+中温回火处理后的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Si、Mn含量的65Mn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更明显,但较低Si、Mn含量的65Mn钢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Si、Mn含量高的65Mn钢淬透性强,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物组成的回火屈氏体,而较低Si、Mn含量的65Mn钢,则得到回火屈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的混合组织;Mn偏析引起奥氏体相变过程中C的再分配,经过淬火+中温回火得到回火屈氏体+多边形铁素体组织,而原始组织均匀的65Mn钢则得到回火屈氏体组织;偏析带使热处理后65Mn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MN钢 化学成分 偏析带 热处理 组织性能
下载PDF
冷却工艺对SPHC热轧板卷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亚强 杨子旋 +4 位作者 宋进英 魏英立 陈连生 卢珺玮 沈永革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采用SEM、XRD观察并研究SPHC热轧板卷不同位置表面氧化铁皮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及其组成比,探讨冷却速率、环境因素对SPHC热轧板卷表面氧化铁皮的形貌和相组成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20m取样位置1/2处冷却速度较低、处于贫氧状态,SPH... 采用SEM、XRD观察并研究SPHC热轧板卷不同位置表面氧化铁皮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及其组成比,探讨冷却速率、环境因素对SPHC热轧板卷表面氧化铁皮的形貌和相组成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20m取样位置1/2处冷却速度较低、处于贫氧状态,SPHC热轧板表面氧化皮基本为Fe3O4单相,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FeO相逐渐增多,1/8处呈Fe3O4和FeO两相结构,相组成比约为Fe3O4∶FeO=66.9∶31.9,氧化铁皮厚度均为8μm左右;在1m取样位置1/2处冷却速度较低、处于富氧状态,表面氧化皮基本呈Fe3O4和Fe2O3两相,组成比约为Fe2O3∶Fe3O4=39.8∶56.5,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相组成转变为FeO、Fe3O4和Fe2O3,组成比约为Fe2O3∶Fe3O4∶FeO=25.3∶43.3∶31.4,氧化铁皮厚度均为12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C 热轧板卷 冷却工艺 氧化铁皮 相组成
下载PDF
初始组织对低碳钢IQ&P工艺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连生 胡宝佳 +4 位作者 宋进英 张健杨 郑小平 魏英立 田亚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采用双相区再加热-淬火-碳配分(IQ&P)工艺,研究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和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IQ&P-Ⅱ多相钢的组织形貌、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室温... 采用双相区再加热-淬火-碳配分(IQ&P)工艺,研究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和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IQ&P-Ⅱ多相钢的组织形貌、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室温组织中,铁素体和马氏体基本呈块状分布,块状残留奥氏体存在于铁素体与马氏体界面处,薄膜状只存在于马氏体内的板条之间,且残留奥氏体含量较少,TRIP效应不明显,其抗拉强度为957 MPa,伸长率只有20%,强塑积为19905.6MPa·%。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IQ&P-Ⅱ多相钢中铁素体和马氏体大多呈灰黑色的板条状或针状,且细小的针状马氏体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残留奥氏体只以薄膜状平行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体积分数达到了13.2%,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TRIP效应较明显,强塑积达到21560MPa·%,可以获得强度和塑性的良好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P工艺 多相钢 残留奥氏体 强塑积 瞬时加工硬化指数
下载PDF
焊瓶用HP295热轧带钢组织控制与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亚强 王纪周 +3 位作者 田飞 魏英立 宋进英 陈连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焊接气瓶用钢HP295的高温热塑性、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控制冷却工艺对HP295钢室温组织的影响规律;结合优化成分设计以及合理的冶炼和连铸工艺控制,开发出了满足技术要求的焊接气瓶用HP295热...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焊接气瓶用钢HP295的高温热塑性、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控制冷却工艺对HP295钢室温组织的影响规律;结合优化成分设计以及合理的冶炼和连铸工艺控制,开发出了满足技术要求的焊接气瓶用HP295热轧带钢。工艺参数为:出炉温度1150~1200℃,精轧进口温度1010~1050℃,终轧温度840~870℃。卷取温度630~670℃;在层冷前段强冷到700~720℃后,空冷3~4S,第二阶段以10~15℃/s冷却至卷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气瓶 HP295钢 热轧带钢 轧制工艺
下载PDF
高强度热镀锌家电板光整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亚强 张明山 +4 位作者 周亚罗 魏英立 宋进英 郑小平 陈连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165,170,共4页
以DX51D+Z热镀锌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热轧卷取温度进行了普通热镀锌家电板工艺优化,并对高强度热镀锌家电板的光整延伸率进行了优化,利用拉伸试验机及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由730℃降低到660... 以DX51D+Z热镀锌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热轧卷取温度进行了普通热镀锌家电板工艺优化,并对高强度热镀锌家电板的光整延伸率进行了优化,利用拉伸试验机及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由730℃降低到660℃而光整延伸率在0.8%~1.0%时,板材的屈服强度达280~290 MPa;热镀锌板钝化膜涂覆60 mg/m2时,腐蚀电位达到最大,腐蚀速率最小,耐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家电板 轧制工艺 力学性能 极化曲线
下载PDF
冶金锯片用65Mn钢轧制工艺参数的热模拟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亚强 张宏军 +2 位作者 宋进英 魏英立 陈连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96,共6页
为制定65Mn钢窄范围实验室控轧控冷工艺参数,采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终轧至卷取冷速以及卷取后冷速对其显微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65Mn钢硬度最显著的工艺参数为卷取后冷速;较高的开轧温度、... 为制定65Mn钢窄范围实验室控轧控冷工艺参数,采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终轧至卷取冷速以及卷取后冷速对其显微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65Mn钢硬度最显著的工艺参数为卷取后冷速;较高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使得65Mn钢原始奥氏体晶粒和再结晶晶粒长大,从而使轧制变形后的晶粒尺寸也较大,进而降低了最终产品的硬度和强度;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随着卷取后冷速降低,65Mn钢的平均晶粒尺寸明显变大,先共析铁素体含量有所增加;最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为开轧温度1 170℃,终轧温度890℃,卷取温度680℃,终轧至卷取冷速10℃·s-1,卷取后冷速0.05℃·s-1;在此工艺下试验钢的硬度为19.9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锯片 65MN钢 热模拟 控轧控冷 显微组织 硬度
下载PDF
奥氏体化时间对I&Q&P工艺处理低碳硅锰钢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跃华 李然 +3 位作者 宋进英 魏英立 代鑫 陈连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4-57,共4页
在不同奥氏体化时间下对低碳硅锰钢进行I&Q&P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时间对试验钢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奥氏体化不能完全消除之前锰元素在双相区的配分结果;奥氏体化时间达到300s后,试验钢的室温组织为板条状马... 在不同奥氏体化时间下对低碳硅锰钢进行I&Q&P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时间对试验钢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奥氏体化不能完全消除之前锰元素在双相区的配分结果;奥氏体化时间达到300s后,试验钢的室温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随奥氏体化时间延长,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可达1 267 MPa,但试验钢的伸长率则不断降低;刚完成完全奥氏体化时,晶粒尺寸较小,且碳、锰的聚集程度最佳,此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最高,形变过程中TRIP效应明显,使得伸长率的降低得以补偿;奥氏体化时间为300s时,试验钢的强塑积最高,可达30 34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分 奥氏体化时间 I&Q&P工艺 残余奥氏体 拉伸性能
下载PDF
罩式退火冷轧家电板的耐腐蚀性能及腐蚀机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亚强 吴健 +2 位作者 魏英立 宋进英 陈连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6,41,共5页
采用电化学加速模拟腐蚀试验、组织观察等研究了罩式退火冷轧家电板的耐腐蚀性能及腐蚀机理,并与连续退火冷轧家电板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连续退火冷轧板的耐腐蚀性能优于罩式退火冷轧板的;罩式退火冷轧板的保温时间长、... 采用电化学加速模拟腐蚀试验、组织观察等研究了罩式退火冷轧家电板的耐腐蚀性能及腐蚀机理,并与连续退火冷轧家电板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连续退火冷轧板的耐腐蚀性能优于罩式退火冷轧板的;罩式退火冷轧板的保温时间长、保温温度高,易产生锰、铬、硅等活性元素向其表面富集而生成颗粒状氧化物;以这些氧化物为负极、铁基体为正极构成的腐蚀微电池是罩式退火冷轧家电板表面锈蚀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电用冷轧板 电化学测试 罩式退火 锰元素富集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树果 魏英立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7,共3页
文章针对目前毕业设计质量不断下降的现状,提出了运用过程管理PDCA循环思想,加强对毕业设计管理的策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常规过程、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的规范管理,以期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管理 PDCA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