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虫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林凤 安凤芹 +5 位作者 魏志祥 崔宪国 张树洁 魏荣友 梁子美 张万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07-208,共2页
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自制的五虫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30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4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和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 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自制的五虫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30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4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和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虫胶囊 中风 后遗症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力 孙艳萍 +2 位作者 魏荣友 李淑贞 徐燕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9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对照组有两组,分别是单纯中药组(51例)和单纯西药组(50例),三组患者1周复查1次,4周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对照组有两组,分别是单纯中药组(51例)和单纯西药组(50例),三组患者1周复查1次,4周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6.08%)、总有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1.96%)及复发率(5.26%)与对照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 寒冷性荨麻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魏荣友 李东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7期54-55,57,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资料统计,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达60-90%。DPN严重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资料统计,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达60-90%。DPN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DP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的疗法。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心脑血管病 慢性并发症 DPN 人类健康
下载PDF
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魏荣友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5月诊治的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健脾益肺化痰中药...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5月诊治的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PIS(4.61±0.82)分、PaO2/FiO2(274.78±23.64)、中医证候评分(7.64±1.82)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8.82±2.03)d、机械通气(7.24±1.81)d、ICU治疗时间(6.32±2.04)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升氧合指数,降低肺部感染风险,缩短机械通气与抗生素使用时间,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健脾益肺化痰 中药 雾化吸入 疗效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辅治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魏荣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7期850-851,共2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治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积分评分低于对照...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治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积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治中风偏瘫效果较好,可降低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补阳还五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脑醒通脉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魏荣友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9期3054-3056,共3页
目的分析脑醒通脉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脑醒通脉汤治疗。对2组临床... 目的分析脑醒通脉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脑醒通脉汤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8.46±1.27)分明显比对照组(10.15±2.36)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9.80±4.32)分比对照组(64.52±3.1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脑醒通脉汤用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醒通脉汤 脑中风 后遗症 神经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荣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0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疏血通联合针刺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寿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进行治疗。比较... 目的研究疏血通联合针刺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寿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76.7%),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MSE、Fugl-Mey-er活动、Fugl-Mey-er平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患者通过疏血通联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能够提升其神经功能,改善颅内血流速度,安全性比较突出,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恢复期 疏血通注射液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0例疗效分析
8
作者 魏荣友 肖建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5期28-29,共2页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肿瘤转移到胸膜或原发于胸膜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约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是癌症晚期的重要表现之一。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肿瘤转移到胸膜或原发于胸膜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约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是癌症晚期的重要表现之一。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博来霉素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来霉素 药物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恩丹西酮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胸胁痛
9
作者 魏荣友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0-160,共1页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胸胁痛寿光市中医院(262700)魏荣友关键词胸胁痛外伤复元活血汤近年来,用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胸胁痛,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56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门诊病例,病因均为外...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胸胁痛寿光市中医院(262700)魏荣友关键词胸胁痛外伤复元活血汤近年来,用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胸胁痛,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56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门诊病例,病因均为外伤。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胁痛 外伤 复元活血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对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力 孙艳萍 +2 位作者 魏荣友 李淑贞 徐燕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51例)、单纯中药口服组(51例)、单纯西药组(50例)。中医综合治疗组给予口服散寒消疹饮联合中药熏蒸、温针疗法、...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51例)、单纯中药口服组(51例)、单纯西药组(50例)。中医综合治疗组给予口服散寒消疹饮联合中药熏蒸、温针疗法、隔药脐灸疗法治疗,单纯中药口服组给予口服散寒消疹饮治疗,单纯西药组给予赛庚啶和氯雷他定颗粒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100.00%,均高于单纯中药口服组的66.67%、86.27%和单纯西药组的56.00%、8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综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单纯中药口服组和单纯西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 寒冷性荨麻疹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荨麻疹中医外治法概况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力 孙艳萍 +2 位作者 魏荣友 李淑贞 徐燕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5期99-101,共3页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赤白游风""风疹块"。发病时皮肤或黏膜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典型皮损为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骤起骤消,消后不留痕迹,自觉瘙痒明显。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慢性者可迁...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赤白游风""风疹块"。发病时皮肤或黏膜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典型皮损为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骤起骤消,消后不留痕迹,自觉瘙痒明显。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慢性者可迁延数月、数年。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发病,10%~20%的人群一生中至少发作一次荨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外洗 外治 针刺 穴位贴敷 穴位注射 穴位埋线 自血疗法 刺络放血 拔罐
下载PDF
79例低血糖症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月奎 魏荣友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8期25-25,共1页
低血糖症是血液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因反复、严重低血糖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不可逆损害,故早期识别、及时处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3年来门诊及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症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 低血糖症 原因分 临床综合征 葡萄糖浓度 不可逆损害 低血糖发作 持续时间 早期识别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1例误诊分析
13
作者 董月奎 魏荣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21期156-157,共2页
患者,男,75岁,因胸闷、背痛半天,于2006年9月13日18时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1年,因无明显不适,平素未规则用药,血压控制不佳。于中午突然出现胸闷、背部疼痛、沉重、板滞不舒,呈陈发性发作,每次持续约10分钟后自行缓解。入... 患者,男,75岁,因胸闷、背痛半天,于2006年9月13日18时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1年,因无明显不适,平素未规则用药,血压控制不佳。于中午突然出现胸闷、背部疼痛、沉重、板滞不舒,呈陈发性发作,每次持续约10分钟后自行缓解。入院前发作3次,入院就诊时再次又发作,持续时间延长至40余分钟。急诊科测血压160/100mmHg,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诊断:①心绞痛;②高血压病。给予静滴硝酸甘油、舒血宁,口服依那普利、肠溶阿司匹林等药。至9月14日患者症状未见减轻,并呈持续性胸痛,憋气、背部疼痛、板滞感加剧。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查心肌酶、肌钙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多次复查心电图亦无动态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误诊分析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血压病史 血压控制不佳 静滴硝酸甘油 肠溶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史载祥运用升陷汤治疗杂病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月奎 魏荣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8-299,共2页
史载祥,(1942~),男,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内科疑难病及其机理研究。发表论著、译... 史载祥,(1942~),男,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内科疑难病及其机理研究。发表论著、译著近百篇,主编《实用血瘀证学》、《简明汉英日中医药词典》、《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等。编委或参编著作10余部。获部、局级奖3项及国家专利1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陷汤 杂病 辨证施治 经验 史载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