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译起点的多样性增加了人类短阅读框架组的复杂性 |
Masaaki
Oyama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2
|
侦讯疑似蛋白类型和功能的新技术 |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5 |
0 |
|
3
|
2008年生命科学10大发明 |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9 |
0 |
|
4
|
与生物技术业境遇相似的医疗器械业 |
Alla
Katsnelson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9 |
0 |
|
5
|
分析工具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Patrick
McGee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6
|
神经酰胺激酶对神经酰胺转移蛋白提供的神经酰胺的利用:在类二十烷酸合成细胞器中的定位 |
Nadia
F.Lamour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7
|
质谱分析揭示出细菌20S蛋白体组装途径中的迷失环节 |
Michal
Sharon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8
|
体内荧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
Jianghong
Rao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9
|
PolⅡ在转录启动中遇到的新难题——核心启动子的多态性如何与多种启动子识别因子相匹配 |
Ferenc
Mu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10
|
APP Aβ功能域的内在化抗体可以降低神经Aβ并抵御联会变化 |
Davide
Tampellini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11
|
胞和组织中甘油三酯的简易快速分析法 |
D.M.
Schwartz
N.E.
Wolins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
12
|
利用金纳米颗粒寻找造成静脉血栓的有关因子 |
Paul
J.
Jannetto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6 |
0 |
|
13
|
高密度微阵列在复杂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Greg
Yap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6 |
0 |
|
14
|
细胞培养生产过程的改进 |
Patrick
McGee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6 |
0 |
|
15
|
喇曼(Raman)光谱仪在多晶型分析中的应用 |
Patricia Henson Raman
Steve Lowry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6 |
0 |
|
16
|
基因组学开辟离体诊断新局面 |
Robert
Frederickson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5 |
0 |
|
17
|
欺骗成性的变形虫 |
Gad Shaulsky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8 |
0 |
|
18
|
消灭甘蔗蟾蜍 |
Lewis
Cantley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8 |
0 |
|
19
|
清除标签 |
Michele
Pagano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9 |
0 |
|
20
|
分析方法有效性挑战 |
Patrick
McGee
魏荣瑄(译)
|
《生物技术世界》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