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观看宏福:凭什么执世界磷肥之牛耳
- 1
-
-
作者
魏荣钊
彭勇
-
机构
《当代贵州》记者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7年第15期20-22,共3页
-
文摘
"我们不仅要做中国第一,还要执世界磷化工产业之牛耳。"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董事长何浩明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企业发展的勃勃雄心。
-
关键词
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
世界
磷肥
观看
牛
磷化工产业
企业发展
董事长
-
分类号
F42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Q440.52
[化学工程—化学肥料工业]
-
-
题名拥抱职业技术教育的春天
- 2
-
-
作者
魏荣钊
-
机构
《当代贵州》记者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7年第13期47-47,共1页
-
文摘
“如果考不上大学,我还要复读,明年再考。我不能让父母失望,让考上大学的同学看不起我!”这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贵阳某中学小钟对记者说的话。小钟的话透视了一个社会问题:上大学并不完全是为了学习本身和增加知识才干,某种意义上,读大学变成了一种攀比和炫耀。
-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社会问题
大学
复读
同学
中学
高考
学习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同在蓝天下,喝水咋就这样难
- 3
-
-
作者
魏荣钊
-
机构
《当代贵州》记者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7年第11期46-46,共1页
-
文摘
五一黄金周正是大家休闲的时间,可贵阳市照壁巷29号相宝公寓100多户居民的快乐却被烦恼吞没了,因为他们又遇到了“水荒”。
-
关键词
社会现象
饮水问题
贵阳市
打渔寨提灌站
自来水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山水茅台
- 4
-
-
作者
魏荣钊
-
机构
《当代贵州》记者
-
出处
《当代贵州》
2007年第14期45-46,共2页
-
文摘
不过是从极富想象的茅台古镇路过几次,每次都是前去赤水河下游的贵州最远的那个城市——赤水市公干.但每一次从这儿经过时都无缘下车抚摸这片神奇的泥土,遗憾也就一直埋藏在心头。
-
关键词
茅台
山水
赤水市
赤水河
-
分类号
G127.73
[文化科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环保监管养殖业环境 畜禽排泄物须无害化处理
- 5
-
-
作者
游明华
段舰
贾华
魏荣钊
-
出处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2004年第3期43-43,共1页
-
文摘
从贵州省环保局获悉,省环保局将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管,严防生产过程中的畜禽排泄物、饲料残渣等污染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 省环保局要求各地要加强畜禽生产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监督养殖业做好粪便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冲洗粪便的废水必须消毒,实现达标排放;
-
关键词
环保监管
畜禽排泄物
生产过程控制
末端控制
饲料残渣
用水安全
固体废物
病死畜禽
贾华
魏荣
-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假币
- 6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滇池》
2014年第3期83-88,共6页
-
文摘
沈红登过去的几个朋友约他一起吃晚饭,这让沈红登百般感慨。沈红登过去是个小老板,也算有钱之人,老婆长得有姿有色,能说会道,夫唱妇随,生活如蜜。可就在他们筹划"播种"生子的时候,沈红登出事了。他为朋友打抱不平,把人给打成了重残,虽然他不是主犯,但也是帮凶,被判6年刑。结果,老婆跑了。他从监狱出来,什么都没有了,又成了一条一无所有的光棍汉。曾经的熟人、朋友大多离他远远的,而今有朋友看得起他,邀约他一起吃饭、喝酒,这对沈红登来说,
-
关键词
在路上
抱抱
感觉像
爬起来
我自己
就这样
各色人等
莫非是
铺上
人说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廖老柏
- 7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晚晴》
2008年第2期34-35,共2页
-
文摘
廖老柏这才回过神来去捡相机,顿时让我这个后生肚子都笑痛了……廖老柏真名廖国松,他写诗写小说写散文,也热爱摄影、书法、画画、收藏,虽说不上样样厉害,但"干嘛像嘛",这是没得说的,叫熟人和朋友都有些羡慕和嫉妒。我认识廖老柏多年了,后来才知道此老柏不是彼老伯,廖老柏是他的笔名。如今廖老柏虽说年近古稀,但精气神却像一个50多岁的汉子,大约因为他好玩的缘故,叫他廖老柏的人不分老小,想必有尊敬之意。
-
关键词
相机
碉堡
摄影
景观
经验
山顶
半山
大草原
文笔
天气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寻找另一种新闻——徒步乌江、赤水河采访体会
- 8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新闻窗》
2004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当好一名新闻记者的要素之一是激情,可人的激情是有限的,随着年龄、阅历、视野等方面的改变,激情会慢慢减退,当这种促使着我们"手勤、眼勤、腿勤"的东西变得"麻木"之后,如果继续这个职业,就得去找寻新闻园地中尚未开辟的风景线。2002年的秋天,我作为《贵州都市报》记者,选择了一次"远行"。
-
关键词
赤水河
都市报
采访
乌江
新闻报道
贵州
新闻记者
基本情况
系列报道
读者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教育,改革制度和改变观念的时候到了
- 9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人大论坛》
2014年第8期17-17,共1页
-
文摘
曾几何时,有人比喻医疗、教育、住房是压在当下老百姓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这实际说的是民生,人活在世上,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如果看不起医生,结果可想而知。学习、受教育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而且是人生活得有质量有希望的前提,试想,一个没有得到好的教育的人,何谈理想、追求和未来?杜甫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关键词
教育
改变观念
改革制度
老百姓
住房
寒士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目的地
- 10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黄河文学》
2013年第5期83-88,共6页
-
文摘
2012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六点,我登上了途经G市的144次列车.
坐火车前往Q市须在N市转乘汽车才能到达.我买的是卧铺,上铺,上铺意味着"低三下四",乘客们惯常都不乐意,我也不乐意.从G市到Q市是跨省路线,也有汽车直达,据女网友沈丁丁说,傍晚七点从G市出发,次日早上七点就到Q市,一个晚上时间.但我还是执意坐火车先到N市,再转乘两小时汽车去Q市.我宁可坐一个晚上火车,再坐两小时汽车,也不愿坐一个晚上的汽车.我喜欢坐火车"在路上"的感觉,喜欢听火车呜呜呜的长鸣和车轮与铁轨摩擦的吭哧吭哧的声音;喜欢看进站时人们涌动着,不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出站时作鸟兽散地各奔东西的忙碌;喜欢铁轨在荒野里无休无止的延伸,以及相拥在车厢里的人们的亲切而又疏离的感觉.
-
关键词
普通话
家具店
一毛钱
迷彩服
目的地
-
分类号
U4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U2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做一名无愧的记者
- 11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新闻窗》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
文摘
我加入《贵州都市报》记者队伍那年,报纸已经走过了5年的创业历程,而我已年过而立,7年多来,如果说我在都市报当记者取得了什么成绩的话,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个重要因素:激情、责任、超越。
-
关键词
记者队伍
创业历程
重要因素
都市报
报纸
-
分类号
G211
[文化科学—新闻学]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门道
- 12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滇池》
2015年第2期84-88,共5页
-
文摘
方向失控,车头重度摇晃,人吓得闭上了双眼。睁开眼,发现轿车已一百八十度调头,“死”在了高速路隔离带旁。使劲眨眨眼,觉得自己还活着。刚才像是一个瞬间梦魇。我本能地伸手去摸坐在副驾驶的军子,他也还活鲜鲜的,只摇着头说,好险,开『曼点开慢点……
-
关键词
高速路
“死”
轿车
驾驶
-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快乐都哪儿去了
- 13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人大论坛》
2014年第8期57-57,共1页
-
文摘
快乐的理由很多,如果问你为什么快乐为什么开心,也许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你回答的理由千差万别。快乐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衣食无忧是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快乐,领导赞赏是快乐,朋友信任是快乐,涨了工资是快乐,得到重用和提拔也是快乐……快乐的理由无穷无尽,可今天的人们为什么会这样问,你快乐吗?
-
关键词
乐都
快乐
时间
精神
-
分类号
B842.6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根子在哪儿
- 14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人大论坛》
2014年第7期57-57,共1页
-
文摘
发生车祸,堵车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高速路上的车祸,长龙似的排着,车堵,心也堵。更让人心堵的可能还不是堵车本身,那些从应急车道拼命冲向前方的,把本来可以用半小时疏通的道路增加到1小时,这才是最最让人气愤而堵心的。
-
关键词
高速路
车祸
堵车
道路
-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纸条
- 15
-
-
作者
魏荣钊
-
出处
《民族文学》
2013年第9期92-97,共6页
-
文摘
万老师是我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上课念课文一字一顿,讲解也有板有眼,如细雨绵绵,深入浅出。我一直尊敬万老师,不仅仅他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恩人。<br> 那年,我师范大学毕业没能在大城市谋到职业,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在社会上游荡,一年多后仍旧一事无成,最后被父母逼着回了县城。我不喜欢教书是事实,但此时我不去当教书匠就会沦落为县城的二流子。认识我的人说,像我这样有文化的人,当二流子太可惜,冤枉父母送我读大学。我听了替父母难过,就想浪子回头。我学的是教育学,没别的本事,只能教书,可是现在想去教书,还得去求教育局,即使教育局同意,也还要有学校接收。我父母都是工人,除了干活没别的本事。我想来想去,想不出找谁可以帮忙,最后很羞愧地想到了万老师。
-
关键词
仓管员
女儿家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小说的对话
- 16
-
-
作者
魏荣钊
冉正万
-
出处
《厦门文学》
2004年第10期43-44,共2页
-
文摘
魏:据我所知,现代文学中就其总量而言,还是小说的成就最大,你又是以写小说为主.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好小说?……
-
分类号
I218.5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