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真菌性败血症17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魏谋 唐娟 +4 位作者 瞿柳红 荣箫 袁媛 陈晓文 周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3-816,共4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的17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VLBWI(含超低出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的17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VLBWI(含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87例,确诊真菌性败血症17例,发生率为5.92%。17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在真菌感染前均接受过广谱抗生素和静脉营养治疗,14例曾机械通气,13例曾留置经外周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起病最早为生后7 d,最晚为生后51 d。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BG)均明显升高(46~8 285 pg/ml)。血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9例,克柔假丝酵母菌4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无名假丝酵母菌2例。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17例起初均予氟康唑治疗,其中8例因疗效欠佳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治愈13例,自动出院3例,1例死亡。结论 VLBWI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率仍较高,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医源性因素如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等不容忽视。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血浆BG检测可作为真菌性败血症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性败血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真菌性败血症 (1 3)-β-D葡聚糖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宁 司徒勋 魏谋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6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治疗前后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为危重组33例和非危重组45例。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检测血AST、CK、CK-MB、LDH。结果1治疗前危重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危重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治疗前后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为危重组33例和非危重组45例。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检测血AST、CK、CK-MB、LDH。结果1治疗前危重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危重组(P<0.01);2治疗后危重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仍显著高于非危重组(P<0.01);3非危重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下降显著(P<0.01),危重组治疗后心肌酶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时常合并心肌损害,测定心肌酶尤其是CK-MB,对诊断心肌损害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与转归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心肌酶
下载PDF
早产儿转运的临床效果评价
3
作者 赵宁 陈文琼 魏谋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6年第4期-,共2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转运的临床意义,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早产儿转运至我院NICU,比较转运与门诊收入院的早产儿低体温、低血糖、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3年间共转运早产儿302例,占转运新生儿的23.4%。转运早产儿... 目的探讨早产儿转运的临床意义,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早产儿转运至我院NICU,比较转运与门诊收入院的早产儿低体温、低血糖、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3年间共转运早产儿302例,占转运新生儿的23.4%。转运早产儿占同期住院早产儿的41.8%。转运组早产儿的低体温、低血糖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门诊收入组,但仍有部分患儿上述指标异常。结论早产儿转运占新生儿转运的三分之一,转运过程中仍要注意防止低体温、低血糖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转运
下载PDF
危重症手足口病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可鲁 杨思达 +2 位作者 陶建平 黄海 魏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8-1408,共1页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危重症 肢体震颤 体格检查 对光反射 既往史 家族史 颈抵抗
下载PDF
110例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依 魏谋 陈群娣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中PCT、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截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110例新生儿,按感染病原分为细菌组、支/衣原体组、病毒组,并截取30名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对比4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支/衣原体、...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中PCT、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截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110例新生儿,按感染病原分为细菌组、支/衣原体组、病毒组,并截取30名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对比4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支/衣原体、细菌、病毒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WBC计数对比健康儿童组升高(P<0.01),同时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CT、hs-CRP联合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均较PCT、WBC计数联合,hs-CRP、WBC计数联合诊断分别高出29.6%、26.9%,27.8%、58.3%。结论使用PCT、hs-CRP、WBC计数可作为新生儿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将hs-CRP、PCT联合诊断中,特异度、敏感度最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感染 新生儿
下载PDF
PCT在NICU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评价感染程度及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魏谋 唐娟 +2 位作者 林惠梅 罗晓玲 周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中降钙素原(PCT)对感染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129例,按入科后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死亡组对比存活...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中降钙素原(PCT)对感染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129例,按入科后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死亡组对比存活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低、PCT水平高、合并并发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CT临床检测方便、快速,可较准确反映NICU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可作为早产儿、低体重儿、小胎龄儿感染监测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革兰阴性菌 新生儿 感染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魏谋 苏衡 +1 位作者 刘宇轩 郑增鑫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继发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1月,选择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疗的CHD患儿75例。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n=45)有心力衰竭(HF)和...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继发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1月,选择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疗的CHD患儿75例。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n=45)有心力衰竭(HF)和左室射血分数<50%;B组(n=30)无HF且左室射血分数≥50%。另外,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n=40)。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使用人Gal-3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Gal-3水平。结果CHD患儿超声心动图测量显示,A组和B组EF%、FS%和LVES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和B组CHD患儿血清Gal-3水平较健康儿童(C组)升高,且A组患儿升高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1)。血清Gal-3水平与EF%(r=-0.61,P≤0.001)和FS%(r=-0.66,P≤0.001)之间呈负相关,与LVESD呈正相关(r=0.69,P≤0.003),但与LVEDD无相关性(r=-0.04,P=0.821)。Gal-3血清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呈正相关(r=0.68,P≤0.001)。血清Galectin-3水平在临界值10.4的敏感性为96.7%(P=0.028),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93.2%,曲线下面积(AUC=0.96)、准确性为93%。结论血清Gal-3水平对CHD患儿发生HF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9
8
作者 高媛媛 杨思达 +7 位作者 陶建平 邓力 郑可鲁 林海生 魏谋 钟发展 孙广超 龚四堂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典型的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丰富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内容。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典型的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丰富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内容。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比较重症组和危重症组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进展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88例,女54例;<3岁110例(77.5%)。重症组75例,危重症组67例。①高热82例(57.7%),热程(5.68±3.19)d;典型皮疹88例(62.0%);②神经系统主要表现:肢体震颤107例(75.4%)、精神差93例(65.5%)、烦躁86例(60.6%)、双膝反射活跃或亢进79例(55.6%)、惊跳78例(54.9%)、呕吐73例(51.4%);③循环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心率增快35例(24.6%)、CRT3~5s34例(23.9%)、呼吸浅快31例(21.8%)、呼吸节律不规则29例(20.4%)、血压升高21例(14.8%)、CRT>5s19例(13.4%)、肺出血9例(6.3%);④辅助检查:WBC>12×109.L-155例(38.7%)、血糖升高90例(63.4%)、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渗出性病变36例(25.4%);⑤危重症组颈抵抗、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抽搐、肢体无力、眼球运动异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CRT3~5s或>5s、呼吸浅快、呼吸节律不规则和肺部渗出性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重症组;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增快(OR=17.918,95%CI:4.634~69.284)、CRT>5s(OR=8.985,95%CI:1.568~51.488)、颈抵抗(OR=8.467,95%CI:1.964~36.513)和肺部渗出性病变(OR=7.692,95%CI:2.345~25.235)是重症患儿进展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⑦治疗和预后:6例死亡,136例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明显的智力落后、继发性癫及肢体瘫痪。结论肢体震颤、精神差、烦躁、惊跳、呕吐及膝反射活跃或亢进是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心率增快、CRT>5s、颈抵抗及肺部渗出性病变是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进展为危重症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阵列芯片技术在儿童畸形中的应用
9
作者 黄少玲 吴曙粤 魏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0期39-41,共3页
微阵列芯片技术是生命科学和信息工程相结合的高科技结晶,是高效率的核酸杂交分析技术,以其连续化、微型化、自动化等优势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基因组功能研究、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新药开发... 微阵列芯片技术是生命科学和信息工程相结合的高科技结晶,是高效率的核酸杂交分析技术,以其连续化、微型化、自动化等优势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基因组功能研究、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新药开发及药物筛选等方面,在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对该技术应用于儿童畸形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芯片技术 儿童畸形 应用
下载PDF
婴儿手足口病危重症1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思达 陶建平 +5 位作者 郑可鲁 魏谋 孙广超 钟发展 邓力 赖剑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救治体会 手足口病 危重症 婴儿 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医院 胃内容物 门诊治疗
下载PDF
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莉 牛会林 +4 位作者 黄蓉 赵宁 陈晓文 魏谋 周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提高对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GALD-NH)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的1例GALD-NH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尸检病理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文献复习总结该类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男,生后第2 d发病,肝功能... 目的提高对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GALD-NH)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的1例GALD-NH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尸检病理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文献复习总结该类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男,生后第2 d发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少尿,全身水肿(大量胸腔积液、腹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积极对症治疗无效,生后43 d死亡。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外组织(胰腺、甲状腺)铁染色阳性,肝组织膜复合攻击物C5b-9免疫组化阳性,确诊GALD-NH。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20日,12篇英文文献。报道的89例与本文病例合并后共90例NH,表现为胎儿水肿(17例)、羊水少(21例)、宫内发育迟缓(33例),生后出现铁代谢异常(65例)、肝功能衰竭(62例)、凝血机制异常(58例);肝外铁沉着阳性(48例),肝组织C5b-9免疫组化阳性14例;铁螯合剂+抗氧化治疗36例,单纯IVIG治疗4例,单纯换血治疗9例,IVIG+换血治疗20例,肝移植13例;死亡55例,存活35例,随访28例,均预后良好。结论 GALD-NH罕见,生后早期发病,以铁代谢异常、肝功能衰竭和凝血机制异常为主要表现,肝外组织铁沉着及肝活检为确诊依据,早期换血+IVIG治疗为病因治疗,病死率高,存活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 新生儿血色病 新生儿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三胎妊娠的3例新生儿同患Ⅴ型先天性成骨不全
12
作者 李雁彬 王玲 +3 位作者 陈晓文 苏衡 王萍 魏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7-779,共3页
本文报告了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5(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5,IFITM5)基因杂合变异导致的Ⅴ型先天性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的1家系3例患儿。该三胞胎患儿分别在生后21、16和17 d以气促和多发骨折起病,... 本文报告了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5(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5,IFITM5)基因杂合变异导致的Ⅴ型先天性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的1家系3例患儿。该三胞胎患儿分别在生后21、16和17 d以气促和多发骨折起病,入院体格检查时均见散在花斑纹、硬肿,三胞胎之二右手腕见数粒疱疹;三胞胎之小口腔可见散在疱疹、溃烂;合并新生儿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颅内感染。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三胞胎患儿致病变异位于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5(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5,IFITM5)编码基因的5'-非翻译区,1个碱基C转换成T(c.-14C>T)。IFITM5基因相关疾病为Ⅴ型OI,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合IFITM5基因变异所致临床表型,3例患儿确诊为Ⅴ型OI。经过呼吸支持、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三胞胎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至3岁,三胞胎营养状况良好,大运动发育稍迟缓,均再发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V型成骨不全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5 新生儿 三胎妊娠
原文传递
新生儿德朗热综合征6例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13
作者 张孝玲 黎帆 +3 位作者 吴玫瑰 魏谋 赵小朋 贺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8-194,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德朗热综合征(CdLS)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表型,并为临床医生提供识别和诊断CdLS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例新生儿CdLS患儿,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信息、... 目的探讨新生儿德朗热综合征(CdLS)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表型,并为临床医生提供识别和诊断CdLS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例新生儿CdLS患儿,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信息、发病年龄、确诊年龄、产前诊断信息、临床表现等资料。参照2018年德朗热综合征诊断及管理国际专家共识提供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基因诊断,对患儿进行评分。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父母Sanger测序验证基因变异。门诊及电话随诊评估患儿预后。结果在这6例患儿中,男1例,女5例,均在新生儿期确诊。4例患儿具有典型的外貌特征,包括连眉和(或)浓眉,短鼻、凹鼻嵴和(或)鼻孔前倾,长人中和(或)人中扁平,薄上唇和(或)嘴角下弯,小头畸形,多毛,1例合并猫叫综合征,1例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另外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通过基因分析确诊CdLS。其中4例完成了基因诊断,NIPBL基因突变2例,HDAC8基因突变2例。本研究中的6例患儿,有1例放弃治疗后,在医院内拔除气管导管后因呼吸衰竭死亡,有3例出院后死亡,1例失访,仅有1例出院后在我院门诊不规律随诊,生长发育迟缓,目前存活3岁3个月。结论新生儿CdLS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殊的外貌和多器官系统发育异常,可通过典型临床特征进行识别,并可通过基因分析确诊。临床医生应当了解Cdls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表型,进行早期的诊断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婴儿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 NIPBL基因 Sanger测序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红 周伟 +3 位作者 魏谋 卢伟能 张喆 陈晓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598,共3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10例,临床诊断11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 目的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10例,临床诊断11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量由0.1mg.kg-1.d-1开始,后每天或隔天加0.1mg.kg-1,每周复查1,3-β-D葡聚糖,结合临床继续增加至1~3mg.kg-1.d-1。同时每周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是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及长期应用抗生素。临床特征非特异性,各种体液培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血1,3-β-D葡聚糖检测均>1500pg.L-1。本组治愈17例,有效2例,放弃、死亡各1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日益增高,应重视其发病高危因素,血1,3-β-D葡聚糖监测非常必要,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SUCLG1基因突变相关的新生儿致死性酸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潘翩翩 吴玫瑰 +1 位作者 陈俊操 魏谋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03-510,共8页
目的探讨SUCLG1基因突变所致新生儿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9型(MDS)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新生儿脑肌病型MDS 9型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结果、辅助检查、尸体病理及基因... 目的探讨SUCLG1基因突变所致新生儿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9型(MDS)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新生儿脑肌病型MDS 9型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结果、辅助检查、尸体病理及基因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SUCLG1基因""甲基丙二酸尿症""甲基丙二酸""SUCLG1"等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linVar自建库至2023年5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其中仅13篇文章报道20例新生儿期发病的SUCLG1基因突变导致的MDS,本文总结新生儿脑肌病型MDS 9型的临床特点。结果本例患儿为足月小样儿,女,生后0.5 h起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尿甲基丙二酸和血氨轻度升高,予以禁食、呼吸循环支持、纠酸等治疗效果欠佳,生后5 d死亡。尸体病理见脑干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血肿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左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和左心室室壁增厚。外观及四肢未见畸形。血酰基肉碱提示C0含量极低,C3较正常高值升高3.7倍。尿液GC-MS见少量甲基丙二酸,全外显基因检测出SUCLG1基因c.901G>A(p.Gly301Arg)和c.315-316dup(p.Glu106GlyfsTer63)复合变异,确诊脑肌病型MDS 9型。共检索13篇文献20例新生儿期发病的脑肌病型MDS 9型患者,包括本例共21例,临床特征主要为新生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肌张力减低、喂养困难,伴有甲基丙二酸轻度升高,95%有高乳酸血症,80%有呼吸窘迫,累及呼吸、循环系统者更易出现致死性乳酸酸中毒,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示SUCLG1基因突变。治疗以支持为主,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新生儿期不明原因的肌张力减低、喂养困难、乳酸酸中毒、甲基丙二酸轻度升高应警惕新生儿脑肌病型MDS 9型,累及呼吸、循环系统者更易出现新生儿致死性酸中毒,基因测序可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 SUCLG1基因 婴儿 新生 酸中毒 基因突变 琥珀酰CoA连接酶类
原文传递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肠道菌群构成情况及对胆红素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雁彬 周伟 +8 位作者 袁伟明 唐娟 陈晓文 陶莉 魏谋 苏衡 赵宁 黄晓虹 张喆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42 μmol/L)新生儿肠道菌群的构成情况及其与胆红素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值〉3... 目的探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42 μmol/L)新生儿肠道菌群的构成情况及其与胆红素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值〉342 μmol/L的新生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肠道菌群构成,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临床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脑损伤组(26例)和无脑损伤组(28例),比较2组新生儿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血清和脑脊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结果脑损伤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463.51±110.62) μmol/L,无脑损伤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364.18±63.13) μmol/L,2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0,P=0.000 1)。脑损伤组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9.53±2.68) μmol/L,无脑损伤组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6.94±2.31) μmol/L,2组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2,P=0.000 3)。2组新生儿脑脊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无相关性(r=0.137、0.081,均P〉0.05)。脑损伤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丰度低于无脑损伤组,其中以Fusobacterium、Catabacter、Succinivibrio、Clostridium、Bacteroides这5类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相关,但可能更直接取决于新生儿脑脊液中胆红素的水平。胆红素脑损伤新生儿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低于无脑损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脊液胆红素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肠道菌群构成不同引起的胆红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脑损伤 肠道菌群 血脑脊液屏障 脑脊液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治疗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中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谋 唐娟 +2 位作者 林惠梅 罗晓玲 周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990-3992,共3页
目的探究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中通过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观察,以降低感染率。方法截取2012年1-12月共129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1组44例、试验2组35例、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间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 目的探究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中通过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观察,以降低感染率。方法截取2012年1-12月共129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1组44例、试验2组35例、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间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1组、试验2组均较对照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短、使用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停留时间短、NICU总费用少,试验1组与试验2组病情加重率、多药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82%与22.86%、11.36%与14.29%,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与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停药以PCT检测值0.25ng/ml作为指导,可减少抗菌药物疗程及治疗总量,减少细菌耐药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抗菌药物 革兰阴性菌 感染
原文传递
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血浆脂多糖测定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谋 唐娟 +2 位作者 林惠梅 罗晓玲 周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6期623-624,共2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测定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29例NICU患儿,入院后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并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79例(观察组),培养阴性新生儿50例(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第1、3天血浆脂多糖(lip... 目的探讨脂多糖测定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29例NICU患儿,入院后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并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79例(观察组),培养阴性新生儿50例(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第1、3天血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白细胞计数>20×109/L为标准,将对照组分为白细胞计数正常与异常组,分析白细胞计数与LPS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入院第1、3天LPS及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正常与异常患者PCT水平分别为(1.73±1.62)、(1.65±1.55)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LPS可在细菌培养结果空白期为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提供支持,且其检测结果不受白细胞计数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新生儿 脂多糖
原文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蔡岳鞠 瞿柳红 +21 位作者 李薇 冯雪 马丽亚 杨冰岩 王萍 唐娟 袁伟明 李雁彬 陈晓文 张喆 赵宁 黄晓虹 陶莉 魏谋 苏衡 邓伟驰 何康成 王义桐 冯晋兴 高镝 黄艳 周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6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NEC患儿资料,对早产儿和足月儿、早发型与晚发型NE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6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NEC患儿资料,对早产儿和足月儿、早发型与晚发型NE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449例符合入选标准患儿,病死率为23.6%(106/449例),其中早产儿组为24.6%(58/238例),足月儿组为22.7%(48/211例),早发型组为22.1%(45/204例),晚发型组为24.3%(57/235例);早产儿NEC发病时间中位数为出生后11 d,足月儿NEC为出生后6 d;足月儿NEC更多表现为腹胀(52.1%比42.0%,χ^2=4.597,P=0.032)、呕吐(36.5%比17.2%,χ^2=21.428,P=0.000)、血便(30.3%比21.4%,χ^2=4.653,P=0.031),症状明显,而早产儿NEC初期则主要表现为喂养不耐受(21.0%比12.8%,χ^2=5.309,P=0.021);足月儿早发型NEC组中病例大多为双胎或多胎(9.4%比1.1%,χ^2=6.226,P=0.013),并且手术治疗率更高(41.0%比27.0%,χ^2=4.395,P=0.036),足月儿早发型NEC发生前母乳喂养率低于晚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比32.6%,χ^2=9.500,P=0.002);早产儿早发型NEC组病例的出生胎龄以及出生体质量均较晚发型大[(33.8±2.5)周比(32.2±2.8)周,t=4.261,P=0.000]、[(2.1±0.5) kg比(1.7±0.5) kg,t=4.619,P=0.000],住院天数少于晚发型(18 d比26.5 d,t=4.73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足月儿NE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休克、腹膜炎及脓毒症;早产儿NE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小于胎龄儿、肺出血、休克、肠穿孔、脓毒症;足月儿早发型NEC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休克,晚发型组为休克、腹膜炎;早产儿早发型NEC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休克、脓毒症,晚发型组为肺出血、休克、肠穿孔、脓毒症。结论与早产儿比较,足月儿NEC的发病时间更早,临床表现更典型;早期识别并处理休克、腹膜炎、肠穿孔、脓毒症及肺出血可降低新生儿NEC预后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婴儿 新生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荣箫 +23 位作者 蔡岳鞠 王萍 唐娟 袁伟明 李雁彬 陈晓文 张喆 赵宁 黄晓虹 陶莉 魏谋 苏衡 周伟 瞿柳红 邓伟驰 李薇 何康成 王义炯 冯雪 冯晋兴 高镝 马丽亚 黄艳 杨冰岩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点及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6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Bell′s分期Ⅱ期及以上NEC患儿... 目的探讨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点及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6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Bell′s分期Ⅱ期及以上NEC患儿资料,分析前后五年(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足月儿NEC的临床特点及变化,并与同期早产儿NEC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足月儿NEC共365例(2005—2009年119例,2010—2014年246例),早产儿NEC共455例。2010—2014年足月儿NEC病例男婴比例、出生体重、入院日龄及病死率均低于2005—2009年[59.3%比76.5%,(3 010±595) g比(3 155±495) g,4(2,9) d比6(3,16) d,5.3%比16.8%],基础疾病中可疑感染/败血症比例和早发型NEC比例高于2005—2009年(31.7%比20.2%,62.6%比5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NEC常见死因为感染性休克(65.0%)、败血症(55.0%)。与早产儿NEC比较,足月儿NEC主要基础疾病为感染/败血症(27.9%),发病时间多在生后7 d内(58.6%),早产儿NEC主要基础疾病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1.0%),发病时间多在生后7 d以后(64.8%);发病时临床表现均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比例更高(23.1%比12.6%),足月儿NEC Bell′s Ⅲ期比例及病死率低于早产儿(21.9%比31.2%,9.0%比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NEC病例中女婴比例有上升趋势,基础疾病中感染和败血症比例有所升高。与早产儿NEC相比,足月儿NEC发病时间多在生后7 d内,临床表现较典型,发展至Bell′s Ⅲ期的严重病例较少,病死率较低,常见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疾病特征 足月分娩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