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铝系列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丁烷转化反应的性能 被引量:18
1
作者 魏迎旭 王公慰 +3 位作者 刘中民 孙承林 许磊 董振武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合成了AlPO 11,SAPO 11及其含杂原子Co或Mn的磷铝系列分子筛 .XRD结果证实 ,合成产物均具有AEL分子筛晶体结构 .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了晶体的元素组成 ,并用NH3 TPD考察了样品的酸性和酸分布 .在以合成的分子筛为基质所制备的催化剂上... 合成了AlPO 11,SAPO 11及其含杂原子Co或Mn的磷铝系列分子筛 .XRD结果证实 ,合成产物均具有AEL分子筛晶体结构 .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了晶体的元素组成 ,并用NH3 TPD考察了样品的酸性和酸分布 .在以合成的分子筛为基质所制备的催化剂上进行了丁烷异构化和一步异构脱氢反应 .结果表明 ,载 0 3%Pd的SAPO 11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丁烷异构化选择性 ,而在丁烷一步异构脱氢反应中 ,含金属杂原子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异丁烯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烷 异构化 异构脱氢 异丁烯 ALPO-11分子筛 SAPO-11分子筛 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
下载PDF
SAPO分子筛的酸性及孔道分布对丁烷异构脱氢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迎旭 王公慰 +2 位作者 刘中民 许磊 谢鹏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7-540,共4页
合成了四种磷铝及硅磷铝系列分子筛 ,并用XRD表征了分子筛的晶体结构 ,用X荧光光谱测定了其元素组成 ,用NH3 TPD和物理吸附考察了其酸性和孔道分布 .考察了以合成的分子筛为基质制备的催化剂上丁烷异构脱氢反应的性能 .结果表明 ,以弱... 合成了四种磷铝及硅磷铝系列分子筛 ,并用XRD表征了分子筛的晶体结构 ,用X荧光光谱测定了其元素组成 ,用NH3 TPD和物理吸附考察了其酸性和孔道分布 .考察了以合成的分子筛为基质制备的催化剂上丁烷异构脱氢反应的性能 .结果表明 ,以弱酸性的SAPO 5分子筛和孔口狭窄的SAPO 34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 ,它们的催化性能较差 ;以十元环的SAPO 11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同时 ,考察了不同分子筛催化剂上Pd金属粒子的分散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烷 异构脱氢反应 异丁烯 SAPO分子筛 酸性 孔道分布 金属分散度 催化剂 催化性能
下载PDF
SAPO-34和MeAPSO-34在氯甲烷转化制烯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魏迎旭 张大治 +3 位作者 许磊 何艳丽 Su Bao-lian 刘中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110-112,共3页
合成了具有CHA结构的SAPO-34和具有金属杂原子的MeAPSO-34(Me=Mn,Co和Mg)分子筛。采用XRD、XRF和NMR等方法表征了杂原子引入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骨架配位的影响。合成的分子筛除去模板剂后用于氯甲烷转化制备低碳烯烃... 合成了具有CHA结构的SAPO-34和具有金属杂原子的MeAPSO-34(Me=Mn,Co和Mg)分子筛。采用XRD、XRF和NMR等方法表征了杂原子引入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骨架配位的影响。合成的分子筛除去模板剂后用于氯甲烷转化制备低碳烯烃的反应,结果发现,杂原子引入的修饰作用对反应的稳定性和产物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 杂原子引入 氯甲烷转化 低碳烯烃
下载PDF
SAPO-11分子筛的制备和表征及负载Pd催化正丁烷转化生产异丁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迎旭 刘中民 +3 位作者 王公慰 何艳丽 许磊 谢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57-359,共3页
AlPO-11和不同Si引入量的SAPO-11分子筛被合成,并表征其晶体结构、骨架元素组成及表面酸性.尽管所有合成试样具有一致的晶体结构,但由于Si引入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表面酸性.这些分子筛产品被负载Pd制备成催化正丁烷一步异构脱氢反应... AlPO-11和不同Si引入量的SAPO-11分子筛被合成,并表征其晶体结构、骨架元素组成及表面酸性.尽管所有合成试样具有一致的晶体结构,但由于Si引入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表面酸性.这些分子筛产品被负载Pd制备成催化正丁烷一步异构脱氢反应生产异丁烯的催化剂.为获得更高的异丁烯选择性,一个复合的催化剂体系用于这个反应,并因此提高了异丁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 正丁烷 异丁烯
下载PDF
微波条件下结晶γ-Al_2O_3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魏迎旭 许磊 +1 位作者 齐越 王公慰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探讨 了在无机 合成中 引入 微 波加 热方 式, 利用 微 波辐 射制 备 结 晶 γ Al2 O3 . 微 波 条 件下所制备 的结晶 Al( O H) 3·x H2 O, 经55 0 ℃ 焙烧 后 所得 的 γ Al2 O3( M) 与 用通 ... 探讨 了在无机 合成中 引入 微 波加 热方 式, 利用 微 波辐 射制 备 结 晶 γ Al2 O3 . 微 波 条 件下所制备 的结晶 Al( O H) 3·x H2 O, 经55 0 ℃ 焙烧 后 所得 的 γ Al2 O3( M) 与 用通 常碱 沉 淀法 所 获 得的γ Al2 O3 相比,具 有规整 、清晰的晶 貌特 征. 这 是由 于在 微 波条 件 下,水 分 子 被激 活 形成 活 性 水分子,加速了 铝溶 胶 的 溶 解 从 而 促 进 了 体 系 中 结 晶 Al( O H) 3·x H2 O 的 生 成 所 致. 借 助 于 X R D, S E M , I R 及 N H3 T P D 等 手段, 考 察 了 结 晶 γ Al2 O3 的 性 能, 结 果 表 明, 在 微 波 条 件 下 合 成 的 γ Al2 O3( M) 具 有相对 均一的孔 分布、较 小的比表 面积和孔 体积以 及较弱的 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合成 氧化铝 氢氧化铝 结晶貌 载体
全文增补中
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研究Ⅱ.微波辐射合成法 被引量:37
6
作者 许磊 王公慰 +3 位作者 魏迎旭 齐越 刘宪春 包信和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采用 微波辐 射技术合 成了 M C M41 介孔分 子筛,并 用 X R D , S E M , I R, N M R 和吸 附等表征手段考 察了其 晶化过程 、晶体 形 貌和 稳定 性 等特 点. 结 果表 明, 微波 法合 成 M C M41 分 子 ... 采用 微波辐 射技术合 成了 M C M41 介孔分 子筛,并 用 X R D , S E M , I R, N M R 和吸 附等表征手段考 察了其 晶化过程 、晶体 形 貌和 稳定 性 等特 点. 结 果表 明, 微波 法合 成 M C M41 分 子 筛时诱导期 极短,晶 化速度很 快且在晶 化后期 无转晶现 象; 微 波法 合成 的 M C M41 试样 的吸 附容 量较低,但 具有较强 的耐热及 水热稳 定性和抗 酸碱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分子筛 微波法 合成 介孔分子筛
下载PDF
四丙基氢氧化铵改性纳米HZSM-5分子筛及其在甲醇制汽油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32
7
作者 何英萍 刘民 +4 位作者 代成义 徐舒涛 魏迎旭 刘中民 郭新闻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8-1158,共11页
采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溶液对纳米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27Al和29Si固体核磁、X射线光电子能谱、N2物理吸附脱附法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催化甲醇制汽油反应性能.结果表... 采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溶液对纳米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27Al和29Si固体核磁、X射线光电子能谱、N2物理吸附脱附法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催化甲醇制汽油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HZSM-5相对结晶度增加,晶体形貌更加规整,表面硅铝比增加,比表面积和微孔表面积增大,强酸位酸量增多.同时,TPAOH改性不仅可以使分子筛脱硅脱铝,而且伴有二次晶化补硅补铝,改变了分子筛的硅铝分布.改性的HZSM-5在甲醇制汽油反应中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其寿命由70h增至170h以上,随着TPAOH处理时间的增加,催化剂寿命增加,氢转移反应加快,导致油相产品中异构烷烃增多,烯烃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HZSM-5 分子筛 四丙基氢氧化铵 甲醇制汽油
下载PDF
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研究Ⅰ.水热合成法 被引量:28
8
作者 许磊 王公慰 +1 位作者 魏迎旭 齐越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7-250,共4页
以 十六 烷基 三甲 基溴 化铵 为附 加试 剂合 成了 M C M41 介 孔分 子筛, 并 用 X R D , S E M 和 I R 等 表征手段 考察了晶 化时间 、晶化温度 、物料 组 成和 附 加试 剂用 量 等对 其晶 化 过程 的影 响. 结... 以 十六 烷基 三甲 基溴 化铵 为附 加试 剂合 成了 M C M41 介 孔分 子筛, 并 用 X R D , S E M 和 I R 等 表征手段 考察了晶 化时间 、晶化温度 、物料 组 成和 附 加试 剂用 量 等对 其晶 化 过程 的影 响. 结果表明 , M C M41 介孔分 子筛的晶 化诱导 期较长,在 晶化后 期存在着 转晶现 象,而且有 一较适 宜的晶化温 度、物料 组成和附 加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分子筛 水热合成 介孔分子筛 合成
下载PDF
骨架富含Si(4Al)结构的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8
9
作者 许磊 杜爱萍 +6 位作者 魏迎旭 孟霜鹤 何艳丽 王莹利 于政锡 张新志 刘中民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7-732,共6页
通过在初始凝胶中加入HF合成了骨架富含Si(4AI)配位结构的SAPO-34分子筛。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和核磁共振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初始凝胶中HF的加入对合成SAPO-34分子筛的晶体结构、晶体形貌、元素组成以及骨架硅配位环境... 通过在初始凝胶中加入HF合成了骨架富含Si(4AI)配位结构的SAPO-34分子筛。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和核磁共振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初始凝胶中HF的加入对合成SAPO-34分子筛的晶体结构、晶体形貌、元素组成以及骨架硅配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凝胶中加入F离子后,合成的SAPO-34分子筛的晶体结构更加规整;随着初始凝胶中F离子含量的提高,合成的SAPO-34分子筛晶体骨架中Si(4AI)配位结构的数量增多,Si(n/AI)(n=3~0)配位结构的数量减少。将合成的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结果显示,SAPO-34分子筛骨架中富含Si(4AI)配位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反应产物中乙烯的选择性,同时能够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氟化氢 Si(4AI)结构 甲醇制烯烃反应
下载PDF
程序升温条件下甲醇转化反应及流化床催化剂SAPO-34的积碳 被引量:13
10
作者 袁翠峪 魏迎旭 +6 位作者 李金哲 徐舒涛 陈景润 周游 王全义 许磊 刘中民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7-374,共8页
在流化床反应条件下进行了SAPO-34催化的甲醇转化的程序升温反应,并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阶段的积碳产物.结合对反应流出物的检测结果和热分析及色质联用分析确定的积碳物种变化,解释了程序升温反应过程中甲醇转化特殊的变化趋势.在程序... 在流化床反应条件下进行了SAPO-34催化的甲醇转化的程序升温反应,并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阶段的积碳产物.结合对反应流出物的检测结果和热分析及色质联用分析确定的积碳物种变化,解释了程序升温反应过程中甲醇转化特殊的变化趋势.在程序升温甲醇转化的积碳产物中,除芳烃外,还有一种饱和的多环烷烃积碳物种,它的生成影响了烃池活性中心的形成并引起甲醇转化在低温反应阶段的失活.甲基取代苯和甲基取代金刚烷是低温条件下SAPO-34催化的甲醇转化产生的主要积碳产物,它们在升温过程中会向甲基取代萘以及稠环芳烃转变.积碳物种的演变对应了甲醇转化在起始反应阶段(300~325oC)的反应活性升高和此后(325~350oC)的失活以及在更高温度阶段(350~400oC)活性的恢复.在反应性能评价和积碳分析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与金刚烷类积碳物种生成相关的低温甲醇转化的失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转化 积碳 程序升温反应 烃池机理 失活 金刚烷类化合物
下载PDF
以一种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介孔模板剂通过转晶过程合成介孔ZSM-5分子筛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全义 魏迎旭 +13 位作者 徐舒涛 张默之 孟霜鹤 樊栋 齐越 李金哲 于政锡 袁翠峪 何艳丽 徐庶亮 陈景润 王金棒 苏宝连 刘中民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27-1739,共13页
将一种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Cl2(C18-3-18),作为介孔模板剂用于水热法合成介孔ZSM-5分子筛.结果表明,在130 oC低温晶化即可高效合成介孔ZSM-5分子刷.C18-3... 将一种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Cl2(C18-3-18),作为介孔模板剂用于水热法合成介孔ZSM-5分子筛.结果表明,在130 oC低温晶化即可高效合成介孔ZSM-5分子刷.C18-3-18的加入量可影响到所合成介孔ZSM-5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和织构性质,它的形成遵从一个转晶过程.在合成初期,凝胶中介孔模板剂C18-3-18的使用导向了介孔材料的生成;随后在TPABr的模板作用下,介孔材料慢慢转晶生成具有MFI结构的介孔ZSM-5;然后所合成的介孔ZSM-5晶粒进一步长大并聚集形成块状颗粒,同时产生晶间介孔.C18-3-18作为介孔导向剂不仅可用于合成介孔ZSM-5分子筛,也可用于其它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ZSM-5 双模板法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 晶间介孔 转晶过程
下载PDF
模板剂在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磊 王公慰 +1 位作者 魏迎旭 齐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8-251,共4页
以某些表面活性剂为附加试剂即“模板剂”调节凝胶表面张力或以酸碱调变凝胶pH的方法进行了高硅丝光沸石和MCM -4 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研究。结果显示 ,在分子筛晶化过程中 ,除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以外 ,作为胶体化学性质的表面张力和pH也... 以某些表面活性剂为附加试剂即“模板剂”调节凝胶表面张力或以酸碱调变凝胶pH的方法进行了高硅丝光沸石和MCM -4 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研究。结果显示 ,在分子筛晶化过程中 ,除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以外 ,作为胶体化学性质的表面张力和pH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表明“模板剂”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除起到“结构导向”作用以外 ,还可调节合成体系中凝胶的胶体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模板剂 分子筛 合成
下载PDF
氯甲烷在镁修饰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催化转化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大治 魏迎旭 +5 位作者 沈江汉 刘红超 王颖利 许磊 Bao-lian Su 刘中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镁修饰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氯甲烷可以被催化转化为烃类产品。分别采用了离子交换和浸渍的方法来修饰ZSM-5分子筛。离子交换的Mg-ZSM-5催化剂和浸渍的Mg/ZSM-5催化剂都可以提高反应产物中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降低烷烃的选择性,并... 在镁修饰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氯甲烷可以被催化转化为烃类产品。分别采用了离子交换和浸渍的方法来修饰ZSM-5分子筛。离子交换的Mg-ZSM-5催化剂和浸渍的Mg/ZSM-5催化剂都可以提高反应产物中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降低烷烃的选择性,并且保持较高的反应活性,但高的浸渍量对反应活性有一定的影响。NH3-TPD的结果表明,浸渍镁的ZSM-5催化剂的强酸中心数目明显减少。镁的修饰对催化剂酸性的影响导致了产物中低碳烯烃的增加。浸渍Mg的ZSM-5催化剂是潜在氯甲烷转化生成低碳烯烃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烷 低碳烯烃 分子筛 ZSM-5 Mg NH3-TPD
下载PDF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树树 徐舒涛 +1 位作者 魏迎旭 刘中民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3-447,共15页
甲醇制烯烃过程是由非石油路线生成低碳烯烃的重要途径之一.分子筛因具备独特的孔结构和可调变的酸性质,而成为甲醇制烯烃过程的核心催化剂.固体核磁共振(NMR)是鉴定物质结构、阐释催化反应机理的强有力的工具,在甲醇制烯烃的研究中被... 甲醇制烯烃过程是由非石油路线生成低碳烯烃的重要途径之一.分子筛因具备独特的孔结构和可调变的酸性质,而成为甲醇制烯烃过程的核心催化剂.固体核磁共振(NMR)是鉴定物质结构、阐释催化反应机理的强有力的工具,在甲醇制烯烃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原位固体NMR、多维多核NMR、脉冲梯度场NMR等固体NMR技术研究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取得的重要进展.原位固体NMR可以在真实反应条件下监测催化反应中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动态演变过程;多维多核NMR可以在不破坏催化剂结构情况下确定反应中间体结构信息,特别是^(129)Xe NMR可以很灵敏探测反应中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变化;脉冲梯度场NMR可用于测定孔道内分子的扩散系数,阐明分子筛的扩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固体核磁共振 脉冲梯度场 ^(129)Xe核磁共振 甲醇制烯烃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氯甲烷在H-ZS M-5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大治 魏迎旭 +4 位作者 许磊 王立刚 常福祥 Bao-lian Su 刘中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48,共4页
研究了氯甲烷在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产物以高级烷烃和芳烃为主,其分布随反应温度而改变。在400~450℃时,催化剂上结碳量最低,而更高温度的反应产生大量的结碳并导致催化剂迅速失活。FTIR和元素分析表明,产物中的HCl对催化... 研究了氯甲烷在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产物以高级烷烃和芳烃为主,其分布随反应温度而改变。在400~450℃时,催化剂上结碳量最低,而更高温度的反应产生大量的结碳并导致催化剂迅速失活。FTIR和元素分析表明,产物中的HCl对催化剂的骨架结构和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烷 转化 沸石分子筛 H-ZSM-5 烷烃 芳烃
下载PDF
不同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耦合的C6烷烃裂化反应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福祥 刘献斌 +3 位作者 魏迎旭 齐越 张大治 刘中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8-111,共4页
利用脉冲反应和IR技术,在500℃下,考察甲醇和正己烷在HY,BETA,HZSM-5,HZSM-35等4种不同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耦合反应,并与正己烷单独裂化的初始反应活性和产品分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由此分析了分子筛孔道结构和酸性质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利用脉冲反应和IR技术,在500℃下,考察甲醇和正己烷在HY,BETA,HZSM-5,HZSM-35等4种不同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耦合反应,并与正己烷单独裂化的初始反应活性和产品分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由此分析了分子筛孔道结构和酸性质对耦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耦合反应中,甲醇的加入改变了烷烃的活化方式,使烷烃的单分子引发几率减小,而双分子H-转移引发占主要地位.这种裂化途径的改变,最终形成了双分子机理的典型产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反应 耦合反应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分子筛
下载PDF
SAPO-3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冰 田鹏 +7 位作者 李金哲 陈景润 袁扬扬 苏雄 樊栋 魏迎旭 齐越 刘中民 《催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807,共10页
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硅含量的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5,并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固体核磁、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硅含量的SAPO-35分子筛在甲醇转... 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硅含量的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5,并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固体核磁、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硅含量的SAPO-35分子筛在甲醇转化制烯烃反应中的催化行为,同时对比分析了具有相近硅含量的SAPO-35和SAPO-34分子筛在甲醇转化反应过程中积炭物种随反应时间的演变特征,尝试将分子筛结构和其积炭失活行为进行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5 甲醇制烯烃 SAPO-34 积炭物种 失活
下载PDF
后处理法合成高热稳定性的中孔Ti-P-Al材料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子玉 魏迎旭 +1 位作者 齐越 刘中民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8-1032,共5页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中孔氧化钛原粉。再采用磷酸和氯化铝溶液依次对巾孔氧化钛原粉进行后处理,得到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中孔Ti—PAl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中孔氧化钛原粉。再采用磷酸和氯化铝溶液依次对巾孔氧化钛原粉进行后处理,得到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中孔Ti—PAl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氮物理吸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凝胶组成对样品的巾孔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当反应凝胶配比为Ti(SO4)2:CTAB:H2O=1:0.54:430,温度为363K,处理时间为10~20min时,所得的TiO2原粉具有较规整的中孔结构.此样品经过0.25mol/L的磷酸处理后有序。陀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将磷酸处理过的样品进一步用氯化铝溶液处理,得到了中孔结构的Ti-P-Al材料,此材料经过873K焙烧后仍具有典型的中孔特征。其比表面积为382m0/g,孔径为3.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孔材料 后处理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振荡天平结合微反研究程序升温条件下SAPO-34催化的甲醇转化
19
作者 袁翠峪 魏迎旭 +6 位作者 许磊 李金哲 徐舒涛 周游 陈景润 王全义 刘中民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8-770,共3页
利用结合振荡天平的固定床微反装置,对甲醇转化的气相产物和催化剂相的有机物种沉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由此建立程序升温过程中多相催化甲醇转化完整的碳资源走向图谱.
关键词 甲醇转化 程序升温反应 积碳 振荡天平 多相催化
下载PDF
Changing the balance of the MTO reaction dual-cycle mechanism: Reactions over ZSM-5 with varying contact times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默之 徐舒涛 +5 位作者 魏迎旭 李金哲 王金棒 张雯娜 高树树 刘中民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3-1422,共10页
The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reaction was performed over ZSM‐5 zeolite at 300℃ under various methanol weight hourly space velocity (WHSV) values. During these trial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i... The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reaction was performed over ZSM‐5 zeolite at 300℃ under various methanol weight hourly space velocity (WHSV) values. During these trial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in addition to the 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retained in the zeolite. Analysis of reaction effluents and confined organics demonstrated a dual‐cycle reaction mechanism when employing ZSM‐5. The extent of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a secondary reac‐tion in the MTO process, varied as the catalyst‐methanol contact time was changed. In addition, 12C/13C‐methanol switch experiments indicat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al‐cycle mechanism and the extent of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Reactions employing a low methanol WHSV in conjunction with a long contact time favored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to give alkene products and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retained organic species, such as aromatics and methylcyclopentadienes, which enhance the aromatic cycle. When using higher WHSV values, the reduced contact times lessened the extent of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and limited the genera‐tion of methylcyclopentadienes and aromatic species. This suppressed the aromatic cycle, such that the alkene cycle became the dominant route during the MTO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ol to olefins Dual-cycle mechanism ZSM-5 Contact tim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