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朗矿山聚矿槽降雨入渗边界的改进与出矿口涌水量预测
1
作者 黄恒 成群智 +4 位作者 赵明亮 牛向东 徐柱园 魏银鸿 侯克鹏 《采矿技术》 202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在普朗矿山聚矿槽降雨入渗的数值模拟中,传统的降雨边界不能准确地反映坡面积水深度变化对坡面实际入渗率的影响。基于运动波径流方程改进了传统的降雨边界,使得降雨条件下坡面积水深度动态变化可以和实际入渗率进行耦合计算,并通过Lim... 在普朗矿山聚矿槽降雨入渗的数值模拟中,传统的降雨边界不能准确地反映坡面积水深度变化对坡面实际入渗率的影响。基于运动波径流方程改进了传统的降雨边界,使得降雨条件下坡面积水深度动态变化可以和实际入渗率进行耦合计算,并通过Lima斜坡试验验证了改进边界的可靠性。将改进边界用于普朗矿山聚矿槽渗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降雨边界可以实现降雨条件下流量边界与压力水头边界的实时动态转换;雨季初始阶段约一个月时间内(即5月份),降雨入渗的雨水主要进行渗透和浸润,6月才会出现涌水情况,出矿口涌水量会在7月中旬达到第一个峰值,涌水量为8.05 m^(3)/d,8月中旬达到第二个峰值,涌水量为8.12 m^(3)/d;剩余未封堵的出矿口正常排泄的总涌水量为350.42 m^(3),排泄失效下的总涌水量为471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边界 渗流 运动波径流方程 动态转换 涌水量
下载PDF
普朗铜矿出矿口封堵分渗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黄恒 牛向东 +3 位作者 杨朝义 侯克鹏 魏银鸿 郭祖江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236-241,共6页
过滤能力和过滤效果是地下矿山出矿口封堵分渗材料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选择分渗材料类别的主要理论依据。为研究不同分渗材料(单一级配碎石、草席和棕垫)的过滤能力和过滤效果,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不同分渗材料的室内物理模型的过滤试... 过滤能力和过滤效果是地下矿山出矿口封堵分渗材料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选择分渗材料类别的主要理论依据。为研究不同分渗材料(单一级配碎石、草席和棕垫)的过滤能力和过滤效果,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不同分渗材料的室内物理模型的过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分渗材料的平均过滤能力为碎石>草席>棕垫,且3种分渗材料的平均过滤速率之间呈现出较强的对数关系;3种分渗材料的泥水过滤效果中,棕垫材料过滤效果最好,草席材料过滤效果次之,碎石材料过滤效果最差;推导并计算确定了矿山出矿口尺寸的最低有效过滤能力,可为矿山根据出矿口实际渗出泥浆水量的大小来选择分渗材料提供判断依据。研究成果对于地下矿山出矿口封堵分渗材料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采矿法 出矿口封堵 分渗材料 相似理论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矿山地表沉降与放矿高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银鸿 彭张 +3 位作者 沙文忠 黄正高 黄恒 刘明武 《云南冶金》 2021年第5期7-10,共4页
利用放矿管理系统模拟聚矿槽放矿高度,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地表沉降值,通过长期统计对比二者在不同剖面之间的关系,分析地表地势、地质构造以及放矿速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为各区域合理制定放矿速度提供数据参照,以期达到缓解地表不... 利用放矿管理系统模拟聚矿槽放矿高度,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地表沉降值,通过长期统计对比二者在不同剖面之间的关系,分析地表地势、地质构造以及放矿速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为各区域合理制定放矿速度提供数据参照,以期达到缓解地表不均匀沉降和保证地压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地表沉降 模拟放矿高度 放矿速度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诱发井下泥石流降雨临界阈值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志钧 牛向东 +5 位作者 曾庆田 侯克鹏 李争荣 吴明 彭张 魏银鸿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年第5期79-85,共7页
诱发井下泥石流灾害的降雨阈值是矿山井下泥石流防控重要参数。为获得普朗铜矿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临界阈值,以室内试验为研究方法,开展矿区不同降雨强度工况下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阈值及暴发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当雨强为0.563 mL/mi... 诱发井下泥石流灾害的降雨阈值是矿山井下泥石流防控重要参数。为获得普朗铜矿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临界阈值,以室内试验为研究方法,开展矿区不同降雨强度工况下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阈值及暴发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当雨强为0.563 mL/min时发生破坏性较大井下泥石流概率较大,当雨强为0.293 mL/min时诱发井下泥石流概率较小,当雨强为0.186 mL/min时则不易形成井下泥石流;降雨强度0.293 mL/min是井下泥石流发生的极限临界状态,是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阈值;降雨强度0.563 mL/min时,3#、4#和2#不同放矿口诱发井下泥石流的暴发时间分别为240、260和220 min;降雨强度0.293 mL/min时,3#、4#和2#放矿口诱发井下泥石流的暴发时间分别为180、200和220 min;最后基于水量总量原理验证了试验确定降雨临界阈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为普朗铜矿及类似矿山井下泥石流的预防和管控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细粒冰碛物 井下泥石流 降雨临界阈值 暴发时间
下载PDF
基于BLSS-PE与FLAC3D耦合建模技术的采区溜井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驰 彭张 +4 位作者 冀虎 张达 沙文忠 陈凯 魏银鸿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9,共8页
针对矿山溜井空间形态复杂、探测难度较大、传统测量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溜井三维模型、从而导致数值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采用BLSS-PE空区探测系统对普朗铜矿N3-2溜井开展了三维扫描,得到了实测三维模型,并确定了垮塌... 针对矿山溜井空间形态复杂、探测难度较大、传统测量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溜井三维模型、从而导致数值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采用BLSS-PE空区探测系统对普朗铜矿N3-2溜井开展了三维扫描,得到了实测三维模型,并确定了垮塌区域;进一步耦合得到溜井数值计算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井壁周边均存在不同大小的拉应力,井筒上方、底部以及垮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应力集中,井筒内壁位移变形较大,长期放矿对井壁造成的冲撞和摩擦使井筒进一步垮塌的风险增加。数值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有利于提升其在矿山工程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可视化分析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源监测参数的崩落法顶板崩落规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强 黄正高 +4 位作者 蔡永顺 彭张 王平 沙文忠 魏银鸿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00,共6页
在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崩落高度、崩落速度等规律尤为关键,直接影响着后续采矿的进度和安全。目前单一的监测参数已经不能满足大范围、高精度顶板崩落监测的需求,针对该问题采用微震、时域反射、钻孔电视等多源监测参数对普朗铜... 在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崩落高度、崩落速度等规律尤为关键,直接影响着后续采矿的进度和安全。目前单一的监测参数已经不能满足大范围、高精度顶板崩落监测的需求,针对该问题采用微震、时域反射、钻孔电视等多源监测参数对普朗铜矿顶板崩落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微震监测参数圈定出顶板崩落的宏观范围,并以时域反射、钻孔电视等监测参数确定的顶板崩落位置为基准对顶板崩落的宏观范围进行修正,进而有效预测了大范围顶板崩落,保障了矿山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崩落 微震监测 时域反射 钻孔电视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顶板稳定性监测分析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强 魏银鸿 +2 位作者 王平 彭张 蔡永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96,共6页
为有效预警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大面积崩落,确定顶板失稳预警期,基于微震、时域反射、钻孔电视等综合监测数据,研究岩体失稳过程点监测数据及微震活动性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多源参数可有效预警顶板失稳事件,但点监测无法... 为有效预警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大面积崩落,确定顶板失稳预警期,基于微震、时域反射、钻孔电视等综合监测数据,研究岩体失稳过程点监测数据及微震活动性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多源参数可有效预警顶板失稳事件,但点监测无法兼顾整个采区顶板,大尺度区域性监测主要依靠微震监测系统;根据顶板失稳事件前后b值、累积视体积、能量指数、施密特数等微震活动性参数变化特征,确定普朗铜矿顶板失稳预警期为24 d。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整个采区其他区域顶板稳定性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失稳 微震监测 活动性参数 预警期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表沉降实时监测与预警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晶 蔡永顺 +4 位作者 彭张 王平 沙文忠 袁本胜 魏银鸿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开采会引发顶板崩落及地表沉降,地表均匀稳定的沉降尤为关键,因此实时掌握地表沉降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普朗铜矿地表沉降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得出了重点监测区域的...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开采会引发顶板崩落及地表沉降,地表均匀稳定的沉降尤为关键,因此实时掌握地表沉降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普朗铜矿地表沉降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得出了重点监测区域的平均沉降速度,为底部结构放矿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该矿实时监测地表沉降规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地表沉降 三维激光扫描 实时监测与预警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放矿量与底部结构应力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彭张 刘强 +2 位作者 魏银鸿 沙文忠 黄正高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0年第2期1-4,共4页
普朗铜矿运用自然崩落法进行开采,未放出的矿体作用在底部结构之上,易导致矿柱产生受压破坏,威胁底部结构稳定性。利用地压监测手段及时掌握开采过程中底部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可锁定底部结构应力集中区域,并通过研究放矿量与底部结构... 普朗铜矿运用自然崩落法进行开采,未放出的矿体作用在底部结构之上,易导致矿柱产生受压破坏,威胁底部结构稳定性。利用地压监测手段及时掌握开采过程中底部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可锁定底部结构应力集中区域,并通过研究放矿量与底部结构应力分布的变化关系,优化和平衡各放矿口的放矿计划,调节底部结构应力分布,从而减少应力集中对底部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结构 地压监测 放矿量 应力分布
下载PDF
普朗铜矿采区溜井精细化扫描及建模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沙文忠 张驰 +2 位作者 彭张 魏银鸿 陈凯 《矿冶》 CAS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针对目前溜井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垮塌、处置较为困难的现状,开展了基于BLSS-PE矿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溜井精细扫描及高精度建模技术研究,确定了采用分高程垂直下放扫描、实时数据分析以及高精度距离控制相结合的精细化扫描方式以及以BL... 针对目前溜井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垮塌、处置较为困难的现状,开展了基于BLSS-PE矿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溜井精细扫描及高精度建模技术研究,确定了采用分高程垂直下放扫描、实时数据分析以及高精度距离控制相结合的精细化扫描方式以及以BLSS-PE数据处理软件和Geomagic逆向工程软件为核心的高精度建模手段,得到了溜井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其体积计算、垮塌边界分析以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从而为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数据拼接 建模技术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拉底爆破对底部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兴隆 李争荣 +3 位作者 刘强 沙文忠 魏银鸿 黄正高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391-394,共4页
在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集中拉底爆破作业产生的震动影响底部结构岩体稳定性。利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并鉴别出爆破和微震事件,对爆破前后监测到的微震事件精确定位。通过分析爆破前后底部结构岩体的微震活动,圈定出爆破震动范围和底部... 在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集中拉底爆破作业产生的震动影响底部结构岩体稳定性。利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并鉴别出爆破和微震事件,对爆破前后监测到的微震事件精确定位。通过分析爆破前后底部结构岩体的微震活动,圈定出爆破震动范围和底部结构围岩薄弱区域。结果表明,爆破后底部结构附近微震事件数量明显增加,距离爆破中心120m范围内均为地压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底爆破 底部结构 微震监测 岩体破裂
下载PDF
断层穿过巷道固帮控底稳顶支护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兴隆 李争荣 +3 位作者 者亚雷 彭张 魏银鸿 沙文忠 《中国矿山工程》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普朗铜矿底部结构巷道破坏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断层纵横交错地点,采用简单的喷锚网支护不能满足巷道稳定性要求。通过大量现场破坏情况调查,对出矿穿脉的破坏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以此提出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 普朗铜矿底部结构巷道破坏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断层纵横交错地点,采用简单的喷锚网支护不能满足巷道稳定性要求。通过大量现场破坏情况调查,对出矿穿脉的破坏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以此提出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现有双层喷锚网支护及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得出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对断层穿过出矿穿脉时,具有控制围岩协同变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巷道支护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寒环境下湿喷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兴隆 沙文忠 +3 位作者 者亚雷 魏银鸿 李志钧 黄正高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2年第10期15-19,24,共6页
湿喷混凝土支护是高寒地区矿山安全开采中重要的支护手段。在常年高寒的恶劣环境影响下,湿喷混凝土极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以普朗铜矿为研究对象,利用鱼刺图分析高寒环境下湿喷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其中料浆的配合比是这些影响因素的... 湿喷混凝土支护是高寒地区矿山安全开采中重要的支护手段。在常年高寒的恶劣环境影响下,湿喷混凝土极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以普朗铜矿为研究对象,利用鱼刺图分析高寒环境下湿喷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其中料浆的配合比是这些影响因素的集中反映。为减少试验工作量,在不考虑减水剂影响的情况下开展了配合比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较小时,混凝土流动性较差,水灰比应不低于0.42;灰砂比不宜过大,否则易导致混凝土出现不密实、不均匀和收缩大等问题。在配合比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流动性、黏结性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强,灰砂比较大时,坍落度越大,减水剂用量越少;水灰比和灰砂比较小时,对减水剂的需求量增加,但减水剂的掺量不宜超过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环境 鱼刺图 湿喷混凝土 配合比 影响因素 低温 流动性 减水剂
下载PDF
家畜狂犬病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彦军 魏银鸿 +5 位作者 王永红 张全文 李晓婷 张红芳 蒋玉军 祁军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第5期161-161,共1页
狂犬病(俗称恐水症、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人或动物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脏器经受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潜伏期波动很大,6天~10年不等。一旦发病,多数在3~5d发生死亡,死亡率100%。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急性传染 患病动物 黏膜感染 恐水症 临床症状 种群密度 不明原因死亡 流行病学调查 消毒灭源
下载PDF
阿拉善右旗羊蚜虫中毒的诊治
15
作者 李彦军 魏银鸿 +3 位作者 吴红星 李晓婷 祁军业 张桂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101,共2页
1发病情况2014年8月15日,我旗巴彦高勒苏木萨布日台嘎查牧民李某某、潘某某、黄某某家羊发生1种以角根、脊背部发生丘疹、出血为特征的疾病,请求诊治。接到疫情报告后,我站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这... 1发病情况2014年8月15日,我旗巴彦高勒苏木萨布日台嘎查牧民李某某、潘某某、黄某某家羊发生1种以角根、脊背部发生丘疹、出血为特征的疾病,请求诊治。接到疫情报告后,我站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这3家牧民在同一草场放牧,现有羊1 065只,从月初到现在陆续发病876只,死亡56只,发病率达82%,死亡率达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右旗 疫情报告 彦高 木萨 嘎查 专业技术人员 日光照射 效应物质 感光过敏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内蒙古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明洋 王冠玉 +10 位作者 阿拉腾和力 王万新 桂佳勇 张全文 魏银鸿 许炜迪 涂忠忠 张岩 刘婷芳 涂长春 冯烨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发生了多起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疑似狂犬病疫情,给当地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利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2014—2016年内蒙古自治...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发生了多起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疑似狂犬病疫情,给当地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利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2014—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生的5起野生狐狸、牛、骆驼和犬的疑似狂犬病疫情进行诊断。经确诊,上述疫情均为RABV引起的。通过RT-PCR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6株病毒全长N基因序列,使用DNAStar和MEGA等软件将上述序列与周边省份和临近国家的流行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株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8%~99.9%,6株毒株均属于世界群草原型RABV,该型毒株在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的野生狐狸、狼群中广泛传播,本研究首次发现该型毒株已经由野生狐狸传播至犬群。进一步研究发现,内蒙古动物狂犬病传播来源包括野生狐狸、貉、犬等,流行的毒株类型包括亚洲1群、世界群和北极相关群,这些使得内蒙古成为我国狂犬病疫情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增加了该地区狂犬病防控难度。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内蒙古动物狂犬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内蒙古动物狂犬病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家畜 狂犬病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稳定性监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强 沙文忠 +4 位作者 王平 彭张 蔡永顺 魏银鸿 黄正高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了掌握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底部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微震监测与应力监测技术对普朗铜矿底部结构进行监测,分析出矿过程中底部结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拉底推进、构造应力对底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评估底部结构发生失稳的风险程度。结果... 为了掌握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底部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微震监测与应力监测技术对普朗铜矿底部结构进行监测,分析出矿过程中底部结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拉底推进、构造应力对底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评估底部结构发生失稳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断层构造是影响普朗铜矿底部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断层下盘为开采过程中地压风险程度较高的区域;聚矿槽放矿作业不及时、不均衡将导致底部结构局部区域产生应力集中,通过增加放矿量可以调节底部结构应力分布;拉底推进线前方45 m范围内易产生应力集中,是需要强化支护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采矿法 底部结构 地压监测 放矿作业 拉底推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