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雪缘 沈伟健 +7 位作者 张睿 吴斌 沈崇钰 丁涛 邓晓军 陆慧媛 郭德华 王岁楼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686-692,共7页
维生素E是食用植物油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剂,主要包括α-、β-、γ-、δ-生育酚和相应的生育三烯酚等8种化合物。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组成及含量信息不仅可反映食用植物油的品质,还可用于鉴别其真伪。因此,建立食用植物油... 维生素E是食用植物油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剂,主要包括α-、β-、γ-、δ-生育酚和相应的生育三烯酚等8种化合物。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组成及含量信息不仅可反映食用植物油的品质,还可用于鉴别其真伪。因此,建立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溶剂稀释、皂化和固相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非水毛细管电泳等分析方法在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测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 维生素E 植物油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醇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魏雪缘 沈伟健 +3 位作者 沈崇钰 吴斌 张睿 王岁楼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2972-2978,共7页
脂肪酸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污染物,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在脂酶作用下可水解释放出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氯丙醇类物质,食用油中氯丙醇酯污染已成为新出现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建立准确、可靠、高灵敏的检测食用油中氯... 脂肪酸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污染物,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在脂酶作用下可水解释放出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氯丙醇类物质,食用油中氯丙醇酯污染已成为新出现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建立准确、可靠、高灵敏的检测食用油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不破坏氯丙醇酯结构直接检测,间接法将氯丙醇酯转化为游离氯丙醇,以测得的氯丙醇含量反推计算出样品中氯丙醇酯的含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氯丙醇酯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仪器条件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展望了氯丙醇酯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和检测结果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醇酯 食用植物油 缩水甘油酯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 被引量:9
3
作者 沈伟健 魏雪缘 +5 位作者 蔡理胜 张睿 吴斌 沈崇钰 赵增运 柳菡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4484-4489,共6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negative chemical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GC-NCI-MS)测定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3-MCPDE)含量的方法。方法植物油样品经甲醇钠-甲醇水解,硅藻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negative chemical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GC-NCI-MS)测定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3-MCPDE)含量的方法。方法植物油样品经甲醇钠-甲醇水解,硅藻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化后采用 GC-NCI-MS 在离子监测模式下对植物油中3-MCPDE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测定结果均以游离态的3-MCPD计,内标法定量。结果3-MCPD在0.5~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定量限为0.01 mg/kg,在0.10、0.50和1.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5%~81.7%,相对标准偏差为6.0%~9.2%。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植物油中3-MCPDE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负化学离子源 食用植物油 3-氯丙醇酯
下载PDF
两种离子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橄榄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魏雪缘 沈伟健 +8 位作者 余可垚 张建 陆慧媛 吴斌 沈崇钰 赵增运 柳菡 邓晓军 王岁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5,共7页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电离(PCI)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橄榄油中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3种甾醇烯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石油醚溶解,硅胶...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电离(PCI)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橄榄油中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3种甾醇烯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石油醚溶解,硅胶柱净化后,分别采用GC-EI/MS和GC-PCI/MS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测定,以3,5-胆甾二烯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较好。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分别在0.024~0.48、0.02~0.50和0.03~0.75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3个加标水平下,GC-EI/MS和GC-PCI/M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7%~99.5%、87.1%~109.2%,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超过8.3%。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 mg/kg(EI),0.03~0.10 mg/kg(PCI)。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EI能提供更多碎片离子和结构信息,而PCI中则主要为准分子离子及反应气加合离子。应用于样品中甾醇烯的测定时,PCI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EI。两种方法可相互补充和替代应用于日常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甾醇烯 电子轰击电离 正化学电离
下载PDF
小波包变换和加权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通信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菁 魏雪缘 +1 位作者 刘钊 徐瑞阳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小波包变换和加权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在通信中表现出的不同性能,在对2种变换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别对2种变换直接应用于通信以及结合变换域通信技术后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直接用于通信时,小波包变换的性能要优... 针对小波包变换和加权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在通信中表现出的不同性能,在对2种变换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别对2种变换直接应用于通信以及结合变换域通信技术后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直接用于通信时,小波包变换的性能要优于加权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而当与变换域通信结合以及考虑通信安全性时,加权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要优于小波包变换,二者在通信中的性能各有优劣,具体取决于应用的方式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加权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变换域通信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8种维生素E及其在芝麻油真伪鉴别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沈伟健 王红 +4 位作者 陆慧媛 余可垚 胡国绅 魏雪缘 吴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5-599,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等8种维生素E的分析方法。植物油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定容,在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分离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等8种维生素E的分析方法。植物油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定容,在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分离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8种维生素E可实现基线分离;在0.01~1 mg/L范围内,所有目标物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0.25 mg/kg和0.10~0.83 mg/kg;在芝麻油中分别添加10、50和250 mg/kg 3个水平的8种维生素E进行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87.5%~107.4%,相对标准偏差(RSD)≤7.5%。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且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植物油中8种维生素E的含量。采用上述方法对芝麻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棕榈油等7种共75个植物油样品中维生素E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芝麻油与其他6种植物油中的8种维生素E的组成和含量均有显著差异性,因此该方法可作为芝麻油掺入其他植物油的特征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 维生素E 芝麻油 真伪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