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脑供血不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鱼丽萍 孔维 +1 位作者 赵锦华 邓美英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方法分别对50例CCCI患者(CCCI组)和5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及5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 C... 目的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方法分别对50例CCCI患者(CCCI组)和5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及5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 CCCI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52.0%(26/50),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0 mm者占24.0%(12/50),颈动脉狭窄率为22.0%(11/50),颅内血流异常率为60.0%(24/40),颅内血管狭窄率为20.0%(8/40),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0%(7/50),4.0%(2/50),4.0%(2/50),16.7%(5/30),3.3%(1/30);脑梗死对照组分别为82.0%(41/50),68.0%(34/50),48.0%(24/50),92.6%(25/27),51.9%(14/27),CCC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对照组与CCCI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CCCI组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斑块、不稳定斑块I、MT增厚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TCD检查的血流速度异常率、RI、PI等介于正常对照组与脑梗死对照组之间。结论 CCCI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一个阶段,是脑梗死的预兆。CCCI是血栓前状态,是脑梗死的后备军,斑块的不稳定性是急性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梗塞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突变的致死性青年椎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霍康 谭颖 +4 位作者 颜雪珍 镇磊 荐志洁 鱼丽萍 陈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头颈动脉夹层年发病率为2.5~3/10万,椎动脉夹层为1.0~1.5/10万,头颈动脉夹层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1],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8%~25%[2-3]。血管壁受到外力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动脉内膜撕裂是动脉夹层的重要病因[4]。本... 头颈动脉夹层年发病率为2.5~3/10万,椎动脉夹层为1.0~1.5/10万,头颈动脉夹层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1],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8%~25%[2-3]。血管壁受到外力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动脉内膜撕裂是动脉夹层的重要病因[4]。本文报道一例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突变的致死性青年椎动脉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 椎动脉夹层 青年卒中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鱼丽萍 闫西茹 张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4-885,共2页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临床 治疗体 慢性乙型肝炎 结核性胸膜炎 研究对象 发病年龄 亚急性
下载PDF
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文献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梁乐 鱼丽萍 +4 位作者 张迪 何青青 林睿娟 惠娇娇 朱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1年1月),收集甲巯咪唑致IAS的病例报告类文献,加上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病例,提...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1年1月),收集甲巯咪唑致IAS的病例报告类文献,加上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病例,提取相关数据,分析甲巯咪唑致IAS的特点。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64例,男性13例,女性51例;年龄15~76岁;其中95.31%的患者为Graves甲亢;51.28%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间无规律,血糖最低可降至0.70 mmol/L;93.88%的患者胰岛素/C肽摩尔比>1;57.28%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表现为神志不清或昏迷;9例患者发生IAS之前使用甲巯咪唑时出现皮疹的不良反应;98.36%的患者胰岛素自身抗体为阳性;大部分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确诊为IAS的患者中,63例患者停用甲巯咪唑,23例患者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64例患者低血糖症状均好转。结论服用甲巯咪唑时发生低血糖应警惕IAS,停用药物,视病情给予相应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低血糖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鱼丽萍 秦光明 康永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89-1690,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病因学 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夹脊电针刺激通过PKA/RhoA通路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孝敏 鱼丽萍 +1 位作者 李卓伦 丁天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95-302,共8页
目的:探究电针(EA)夹脊穴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蛋白激酶A(PK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通路表达的影响,并从PKA/RhoA通路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CI模型组(SCI)、电针干预组(S... 目的:探究电针(EA)夹脊穴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蛋白激酶A(PK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通路表达的影响,并从PKA/RhoA通路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CI模型组(SCI)、电针干预组(SCI+EA)。运用钳夹法建立SCI模型,SCI+EA组电针干预T_(9)和T_(11)两对夹脊穴。利用脊髓功能评分(BBB量表)检测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同时运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RT-PCR检测脊髓组织中蛋白激酶A(PK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SCI模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脊髓组织结构紊乱,伴较多出血点,而电针刺激后SCI大鼠脊髓组织结构较完整,出血点减少,后肢运动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夹脊电针刺激可显著提高SCI大鼠脊髓组织中PKA mRNA表达,(P<0.05)。同时,夹脊电针刺激后SCI大鼠脊髓组织中PKA、GAP-43蛋白以及磷酸化蛋白p-RhoA(ser188)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改善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减轻脊髓组织的病理学损伤;可能是通过调节PKA/RhoA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夹脊穴 电针 蛋白激酶A Ras同源基因家庭成员A 大鼠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脊髓损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孝敏 王强 +1 位作者 李卓伦 鱼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6-280,共5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除了致死致残外,常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同时,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复杂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对脊髓损伤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除了致死致残外,常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同时,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复杂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对脊髓损伤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不仅可以作为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以及部分并发症的生物标志物,而且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肠道菌群也是一个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15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闫西茹 鱼丽萍 +2 位作者 张志军 万琪 王洪典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浩 鱼丽萍 +2 位作者 杨霖崧 李文强 王小利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43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口服阿司匹林后测定AR,根据结果分为AR组与阿司匹林敏感(AS)组,分析脑梗死患者AR与复...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口服阿司匹林后测定AR,根据结果分为AR组与阿司匹林敏感(AS)组,分析脑梗死患者AR与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生AR患者38例,发生率为31.7%。AR组患者的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8例,复发率为21.1%,AS组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6例,复发率为7.3%,AR组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率明显高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率为50.5%,明显高于AS组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是脑梗死患者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部分患者存在AR;2型糖尿病是AR发生的危险因素,AR是脑梗死患者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抵抗 复发 缺血性血管事件 相关性
下载PDF
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胶促凝管联合SDS前处理与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菌膜应用MALDI-TOF MS快速鉴定最佳时间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宁 段雪红 +4 位作者 杨瑜 王媛媛 鱼丽萍 谢立民 王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32-138,共7页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胶促凝管联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前处理与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菌膜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胶促凝管联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前处理与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菌膜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快速鉴定的最佳时间。方法 收集2020年8月~2021年1月来源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微生物室的243瓶血培养阳性(单数菌)样本,采用MALDI-TOF MS技术对分离胶促凝管联合SDS前处理标本直接鉴定,同时对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6h内)菌膜鉴定,以传统培养(24h)方法鉴定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菌株的最佳方法和时间。结果 243瓶血培养阳性标本共鉴定出病原菌44种,分离率前五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SDS前处理法直接鉴定总符合率为75.72%(184/243),其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符合率分别为84.97%(130/153)和60.00%(54/90);固体培养基生长2h,4h和6h的菌膜鉴定总符合率依次为44.44%(108/243),72.02%(175/243)和90.53%(220/243),其中革兰阴性菌依次为59.48%(91/153),83.01%(127/153)和92.81%(142/153),革兰阳性菌依次为18.89%(17/90),53.33%(48/90)和86.67%(78/90)。金黄色葡萄球菌SDS前处理法直接鉴定和2h,4h生长菌膜鉴定符合率均高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χ^(2)=4.795,12.083,9.035,均P<0.01)。革兰阴性菌SDS前处理法直接鉴定和2h,4h生长菌膜鉴定符合率均高于革兰阳性菌(χ^(2)=17.880,37.808,24.758,均P<0.01)。结论 MALDI-TOF MS可对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主要病原菌进行快速直接鉴定,根据革兰染色结果联合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菌膜鉴定,可进一步缩短细菌鉴定时间,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早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分离胶促凝管 十二烷基硫酸钠 血培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锦华 李文强 +1 位作者 鱼丽萍 康永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PTE)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PTE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PTE)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PTE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抗癫痫药物(地西泮、苯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次,3次/d)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炎性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IL-6与血浆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CRP、TNF-α及IL-6与血浆NO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CRP、TNF-α、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对PTE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更好地减轻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促进脑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外伤性癫痫 联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鹏 贾丽娟 +1 位作者 鱼丽萍 程少强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969-197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IFN-γ水平,同时根据脑出血量将患者分为少量出血组(n=35)、中量出血量组(n=46)和大量出血组(n=25);根据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33)、中型组(n=46)和重型组(n=27);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60)和预后不良组(n=46)。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FN-γ、hs-CRP水平分别为(122.39±42.58)pg/mL、(11.63±3.5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6±21.79)pg/mL、(3.27±1.1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hs-CRP水平在少量、中量、大量出血组患者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hs-CRP水平在轻型、中型、重型神经缺损出血组患者中也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IFN-γ、hs-CRP水平分别为(148.75±44.56)pg/mL、(14.16±4.29)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94.46±28.34)pg/mL、(9.98±3.4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FN-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r=4.026,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检测血清IFN-γ、hs-CRP水平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干扰素-Γ 超敏C反应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浩 鱼丽萍 +2 位作者 杨霖崧 李文强 王小利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3132-3134,共3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7月期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7月期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用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的变化,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分别为(8.89±2.34)分、(64.57±17.6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13±2.69)分、(55.69±15.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IL-6水平分别为(11.36±3.21) mg/L、(19.54±6.18)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3±3.88) mg/L、(24.37±7.02) 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氟伐他汀 丁苯酞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疗效
下载PDF
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贾丽娟 陈鹏 +1 位作者 鱼丽萍 王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脑卒中治疗及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脑卒中治疗及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癫痫发作时昏迷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清相关蛋白水平变化,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改良Bathel量表(MBI)评分提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癫痫发作程度和发作时昏迷状况,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疾病归转,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癫痫 丙戊酸钠 乙拉西坦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LR4、TNF-α、IFN-γ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丽娟 李文强 鱼丽萍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601-2603,共3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82例、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外周血TLR4、TNF-α、IFN-γ水平,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TLR4、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TLR4、TNF-α、IFN-γ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组患者出院时的TLR4、TNF-α、IFN-γ水平分别为(27.43±14.53)μg/L、(19.80±2.64)ng/L、(366.33±18.77)pg/mL,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的(13.61±5.83)μg/L、(11.37±3.85)ng/L、(185.65±14.82)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出院时的TLR4、TNF-α、IFN-γ水平作为自变量,以患者预后情况(死亡及生存)为因变量,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R4、TNF-α、IFN-γ水平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LR4、TNF-α、IFN-γ水平均与其预后有关,且TLR4、TNF-α、IFN-γ水平为独立危险因素,故临床中可将脑出血患者的TLR4、TNF-α、IFN-γ水平变化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预后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康永刚 赵锦华 +3 位作者 鱼丽萍 孔维 杨霖松 齐君 《陕西中医》 2015年第8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与机制。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与机制。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注射治疗,两组都治疗14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C、LDL-C值都明显下降,而HDL-C值明显上升(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TC、LDL-C、HDL-C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与血浆粘度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与血浆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合理调节机体内血脂含量与促进血液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阿托伐他汀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康永刚 杨霖崧 +2 位作者 孔维 鱼丽萍 程少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3期124-125,共2页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06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根据应用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症状和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06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根据应用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症状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内,研究组复发病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西匹林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症状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维 康永刚 +1 位作者 赵锦华 鱼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TIA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TIA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IA血清CRP、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2...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TIA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TIA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IA血清CRP、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CRP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r=0.134,P=0.256>0.05)。结论血清CysC、CRP水平与TIA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TIA事件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胱抑素C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少见诺卡菌MALDI-TOF MS鉴定结果及临床感染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宁 谢立民 +2 位作者 段雪红 鱼丽萍 朱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1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少见诺卡菌中的鉴定价值,提高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诊治率。方法分析11例(12株)诺卡菌临床感染患者特征,以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MALDI-TOF MS鉴定的准确率。结果1...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少见诺卡菌中的鉴定价值,提高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诊治率。方法分析11例(12株)诺卡菌临床感染患者特征,以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MALDI-TOF MS鉴定的准确率。结果12株诺卡菌中10株(83.3%)准确鉴定到种。64%(7/11)的患者有1种及以上基础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为主。诺卡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为71.43%。结论MALDI-TOF MS可对少见的诺卡菌进行快速鉴定,当患者伴有基础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应考虑诺卡菌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菌 诺卡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高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跃进 鱼丽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4期3153-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初次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8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Hcy<10μmol/L)... 目的探讨高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初次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8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Hcy<10μmol/L)和试验组(Hcy≥10μmol/L),分别为33例和47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分析1年随访期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病人置入支架数(2.45±0.81)枚,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07±0.69)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1年随访期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3.40%,明显高于对照组15.15%(P<0.05);年龄、糖尿病及高半胱氨酸水平是影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增加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高半胱氨酸水平是影响该类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