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鱼亚琼 邱黛玉 +1 位作者 蔺海明 李应东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茎叶和根部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茎叶生理变化影响较大,根部相对不敏感。当归茎叶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缓增-剧增-... 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茎叶和根部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茎叶生理变化影响较大,根部相对不敏感。当归茎叶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缓增-剧增-降低"的变化趋势;茎叶和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总体呈"升-降-升"趋势,NAA处理含量高于CTK和GA3处理;茎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呈"M"形变化,根部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曲线呈双峰型,100 mg/L NAA处理的中苗促进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积累。说明在当归成药前期,100 mg/L NAA处理增加了中苗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利于早期抽薹的发生;100 mg/L GA3处理增加大苗可溶性糖含量,促进早期抽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外源激素 种苗大小 生理变化
下载PDF
种子类型和密度对直播当归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邱黛玉 蔺海明 +2 位作者 鱼亚琼 李应东 谢翠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共5页
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不同种子类型和密度对当归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当归直播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归叶片数增长呈"缓增-剧增-降低"趋势;当归株高受种子类型和密度影响显著,相同密度条件下正常头穗种子... 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不同种子类型和密度对当归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当归直播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归叶片数增长呈"缓增-剧增-降低"趋势;当归株高受种子类型和密度影响显著,相同密度条件下正常头穗种子直播生长速率最快,火药籽次之,正常二穗种子最慢,同一种子类型株高随密度递增呈下降趋势;直播当归单根鲜质量、干质量、主根长和根粗均以密度20cm×20cm直播正常头穗种子最高;正常头穗种子以密度10cm×20cm直播收获株数和产量最高,侧根数最少;直播当归药材中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正常头穗种子采用株、行距10cm×20cm种植适于当归直播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种子类型 密度 直播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种苗大小和外源激素对当归抽薹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蔺海明 鱼亚琼 +1 位作者 邱黛玉 李应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29,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GA3、NAA和CTK等3种外源激素处理当归大、中、小苗,研究种苗大小和外源激素对当归的抽薹率、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外源激素处理的小苗抽薹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抽薹率为14%;未经外源激素处理的中苗是主根长... 用不同浓度的GA3、NAA和CTK等3种外源激素处理当归大、中、小苗,研究种苗大小和外源激素对当归的抽薹率、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外源激素处理的小苗抽薹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抽薹率为14%;未经外源激素处理的中苗是主根长、收获株数和产量的最优处理,但种苗大小和外源激素对当归主根长影响差异不显著;50 mg/L CTK处理可促进大苗根部的膨大和伸长生长,有利于根部干物质的积累;50 mg/L GA3处理有利于中苗侧根数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种苗大小 外源激素 抽薹率 产量
下载PDF
温度对当归反季育苗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翠莲 方子森 +2 位作者 邱黛玉 张巫军 鱼亚琼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89,共5页
以当归为试材,采用设施反季育苗方式,在3种不同温度的设施环境中,研究了温度与当归苗期生长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归3叶期以前幼苗生长缓慢,之后生长明显加快.以3叶期为界,可将苗期划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当日均温稳定在15~18℃时,移栽... 以当归为试材,采用设施反季育苗方式,在3种不同温度的设施环境中,研究了温度与当归苗期生长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归3叶期以前幼苗生长缓慢,之后生长明显加快.以3叶期为界,可将苗期划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当日均温稳定在15~18℃时,移栽前(苗龄120d)15~20℃处理的当归苗从播种到适于移栽的苗龄需≥5℃的有效积温1 228℃,每片真叶长出需有效积温215.2~102.0℃,有效积温的变化呈递减趋势,当归的芦头直径、苗鲜质量、株高、小叶数及主根长平均分别可达6mm、1.12g/株、14.2cm、25.3枚和16.6cm,移栽后可以达到高产.因此该温度范围被认为是当归反季育苗的最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反季育苗 温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越冬作物覆盖保水效应及对后茬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峰 慕晶 +6 位作者 耿智广 唐小丽 武军艳 马骊 鱼亚琼 李可夫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为探索越冬作物冬油菜(Brassica rape)、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冬豌豆(Pisum sativum)的覆盖保水效应及对后茬大豆的影响,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生长季,在甘肃省镇原县以地膜覆盖和露地为对照,比较了5种处理的地表覆盖度... 为探索越冬作物冬油菜(Brassica rape)、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冬豌豆(Pisum sativum)的覆盖保水效应及对后茬大豆的影响,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生长季,在甘肃省镇原县以地膜覆盖和露地为对照,比较了5种处理的地表覆盖度、耗水特征及后茬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差异,分析了越冬作物耗水量与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出苗期到刈割期,冬小麦生物量分别较冬油菜和冬豌豆显著增加15.6%和130.5%(P<0.05),冬油菜和冬小麦具有更高的地表覆盖度,分别为89.2%和84.4%。冬油菜、冬小麦、冬豌豆的耗水量分别较地膜覆盖和露地增加50.4%和18.6%、150.2%和97.4%、41.6%和11.7%;冬油菜和冬小麦耗水量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和0.966,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表覆盖度相关性不显著,冬油菜耗水量与地表覆盖度间有负相关趋势。在相对干旱生长季,冬油菜和冬豌豆耗水量分别较露地减少6.7 mm和7.5 mm,具有保水效应,冬小麦和冬豌豆后茬种植大豆具有更高的籽粒产量,产量水平分别为2583.3 kg·hm^(-2)和2550.4 kg·hm^(-2),冬小麦后茬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 a的平均值为8.3 kg·hm^(-2)·mm。综合分析地表覆盖度、耗水量、土层水分变化、大豆籽粒产量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冬油菜、冬豌豆是西北旱作区冬季农田覆盖和土壤水分保持的有效措施,冬小麦是大豆种植的优势茬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作物 后茬大豆 覆盖保水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系)在甘肃省陇东地区的鉴定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峰 帅哲元 +4 位作者 付金元 徐小洲 浩立军 鱼亚琼 陈扬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6,共4页
研究不同谷子品种(系)的适应性对于区域育种和品种引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10个谷子品种(系)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田间表现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品种(系)间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差异。结果显示:来自河... 研究不同谷子品种(系)的适应性对于区域育种和品种引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10个谷子品种(系)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田间表现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品种(系)间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差异。结果显示:来自河北的冀谷系列品种(系)表现生育期长,株高、穗粗、出谷率均低于山西和陕西的品种(系);陕西和山西的谷子品种(系)生育期和当地对照品种黄毛谷差异不大,穗重、穗粒重和出谷率均显著高于当地对照,更适合于甘肃陇东地区生长;晋谷36号和延谷12两个品种的产量最高,较当地对照分别增产72.77%和67.05%,穗重、穗粒重等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陇东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谷子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品种(系) 田间性状 产量 鉴定
下载PDF
庆阳市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7
作者 李峰 慕晶 +1 位作者 鱼亚琼 李可夫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6期98-10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庆阳市大豆生产现状,分析了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强大豆安全生产意识;加快成果产出和应用步伐;调动大豆生产积极性;注重大豆饲草化发展等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大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庆阳市 大豆 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