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axion系统与热塑膜固定在脑恶性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洋 王绍波 +5 位作者 鲁仁财 王思宇 李浚利 郑虹 谢耩 侯黎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评估Fraxion系统与热塑膜在脑恶性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摆位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头部放疗固定的脑恶性肿瘤患者92例(采用Fraxion系统32例,热塑膜60例)为研究对象。将锥形束容积断层成像技术图... 目的评估Fraxion系统与热塑膜在脑恶性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摆位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头部放疗固定的脑恶性肿瘤患者92例(采用Fraxion系统32例,热塑膜60例)为研究对象。将锥形束容积断层成像技术图像与计划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匹配后获得线性摆位误差、3D矢量位移;根据外扩边界(Margin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MPTV)公式计算出计划靶区MPTV,比较Fraxion系统组和热塑膜组的摆位准确性。结果Fraxion系统组和热塑膜组的摆位误差在左右方向(X轴)分别为(0.79±0.45)mm和(1.60±1.00)mm,在头脚方向(Y轴)分别为(0.82±0.46)mm和(1.77±1.07)mm,在前后方向(Z轴)分别为(0.62±0.37)mm和(1.88±1.05)mm;3D矢量位移分别为(1.42±0.45)mm和(3.13±1.62)mm。Fraxion系统组的线性摆位误差、3D矢量位移均小于热塑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raxion系统组和热塑膜组在X轴、Y轴、Z轴方向的MPTV分别为0.64、0.66、0.52 mm和1.08、1.12、2.64 mm。结论Fraxion系统在脑恶性肿瘤放疗定位中摆位准确性优于热塑膜固定,可精准定位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肿瘤 放疗 摆位误差 Fraxion系统 热塑膜
下载PDF
肺部体循环动脉CTA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鲁仁财 赵卫 +3 位作者 姜永能 胡继红 易根发 张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目的 探讨肺部体循环CTA在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寻找靶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8例咯血患者根据介入栓塞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CTA组(n=27)和DSA组(n=21)。CTA组术前行肺部体循环CTA检查,将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MPR... 目的 探讨肺部体循环CTA在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寻找靶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8例咯血患者根据介入栓塞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CTA组(n=27)和DSA组(n=21)。CTA组术前行肺部体循环CTA检查,将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MPR、MIP和VR显示可能参与病灶区供血的动脉,根据CTA图像行DSA及介入栓塞治疗。DSA组直接行DSA及介入栓塞治疗。记录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时间、短期(1个月内)和长期(1个月~1年)复发率。结果 对48例咯血患者均成功栓塞。CTA组和DSA组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31.29±6.37)min、(36.61±7.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5)。CTA组和DSA组短期复发率分别3.70%(1/27)、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4,P=0.022);长期复发率分别为7.41%(2/27)、14.29%(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9,P=0.37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截瘫、皮肤局部坏死、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肺部体循环CTA可准确定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的出血动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短期复发率,为介入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微泡对比剂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鲁仁财 赵卫 +1 位作者 易根发 姚瑞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六氟化硫微泡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不同T_2WI信号强度子宫肌瘤疗效。方法 64例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术前MR检查结果分为T_2WI低信号组(n=24)、等信号组(n=22)、高信号组(n=18),术后1 d行MR检查评估消融效果,记... 目的探讨六氟化硫微泡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不同T_2WI信号强度子宫肌瘤疗效。方法 64例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术前MR检查结果分为T_2WI低信号组(n=24)、等信号组(n=22)、高信号组(n=18),术后1 d行MR检查评估消融效果,记录并比较各组治疗相关参数(治疗功率、辐照时间、治疗剂量)和疗效相关指标(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治疗时间)。结果 T_2WI低信号组、等信号组、高信号组体积消融率分别为(84.83±18.49)%、(78.72±17.76)%、(71.11±23.87)%,能效因子分别为(6.87±7.77)J/mm^3、(7.99±6.58)J/mm^3、(12.93±9.38)J/mm^3,治疗时间分别为(102.12±54.45)min、(153.86±66.04)min、(141.50±69.56)min,T_2WI高信号子宫肌瘤与低信号、等信号子宫肌瘤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治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共出现下腹痛6例(6/64,9.4%),全身酸麻3例(3/64,4.7%),下肢麻木1例(1/64,1.6%),所有患者未发生治疗区皮肤烧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六氟化硫微泡联合HIFU对T_2WI低信号、等信号子宫肌瘤疗效优于高信号子宫肌瘤,低信号子宫肌瘤治疗时间较等信号、高信号子宫肌瘤短,六氟化硫微泡是HIFU安全有效的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对比剂 微泡 磁共振成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能谱CT诊断直肠癌浆膜外浸润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淑娟 杨鹏飞 +3 位作者 鲁仁财 张夏 韩丹 赵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双能量成像诊断直肠癌浆膜外浸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62例,其中发生浆膜外浸润25例,仅浆膜受侵未突破浆膜37例。比较两种不同侵犯程度直肠癌肠周脂肪组织动、静... 目的探讨能谱CT双能量成像诊断直肠癌浆膜外浸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62例,其中发生浆膜外浸润25例,仅浆膜受侵未突破浆膜37例。比较两种不同侵犯程度直肠癌肠周脂肪组织动、静脉期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K),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价碘浓度及K值诊断直肠癌发生浆膜外浸润的效能。结果动、静脉期直肠癌浆膜外浸润组与仅浆膜受侵组肠周脂肪组织碘浓度及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动、静脉期碘浓度判断直肠癌浆膜外浸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动、静脉期K值;动、静脉期碘浓度判断直肠癌发生浆膜外浸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0.70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动脉期60.7%、95.2%;静脉期46.4%、90.5%。结论双能量成像测量动、静脉期碘浓度及K值对判断直肠癌发生浆膜外浸润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浆膜 肿瘤侵润
下载PDF
不同T2WI信号子宫肌瘤超声造影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鲁仁财 赵卫 +2 位作者 易根发 姚瑞红 张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89-493,共5页
目的对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的不同T2信号的子宫肌瘤行CEUS定量分析及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成像。方法对16例行HIFU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术前MRI T2WI信号不同分为高信号组(n=6)、等信号组(n=4)、低信号组(n=6),于HIF... 目的对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的不同T2信号的子宫肌瘤行CEUS定量分析及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成像。方法对16例行HIFU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术前MRI T2WI信号不同分为高信号组(n=6)、等信号组(n=4)、低信号组(n=6),于HIFU治疗前行CEUS并利用SonoLiver CAP软件对其行定量分析,以子宫肌瘤与周围肌层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行DVP参数成像构建。结果 3组峰值强度、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分别为:高信号组为(235.40±35.46)%、(22.80±3.16)s、(25.09±2.44)s、(125.78±27.63)s,等信号组为(71.97±2.43)%、(24.85±3.22)s、(32.81±3.92)s、(66.52±3.48)s,低信号组为(16.17±2.83)%、(25.42±2.66)s、(32.82±3.76)s、(64.27±3.33)s,3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信号、低信号组子宫肌瘤的DVP曲线主要表现为未消退型和负向型。结论 CEUS参数成像分析和DVP参数图可直观、动态、定量地反映不同T2信号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差异,为HIFU治疗子宫肌瘤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动态血管模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双能量CT评估喉癌喉软骨侵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淑娟 韩丹 +4 位作者 鲁仁财 江杰 张夏 沈莎莎 赵卫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技术判断喉癌喉软骨侵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喉癌60例,其中单侧喉软骨侵犯28例,无喉软骨侵犯32例,评价碘图与常规增强图喉癌喉软骨侵犯征象(喉软骨硬化、溶解、侵蚀及外咽肿... 目的:探讨双能量CT技术判断喉癌喉软骨侵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喉癌60例,其中单侧喉软骨侵犯28例,无喉软骨侵犯32例,评价碘图与常规增强图喉癌喉软骨侵犯征象(喉软骨硬化、溶解、侵蚀及外咽肿瘤扩散)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测量和比较动脉期、静脉期肿瘤、受侵软骨、正常软骨CT值、能谱曲线斜率及碘浓度。结果:碘图判断喉软骨溶解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6.7%,判断侵蚀的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1.8%,较常规CT图像高(P<0.05),判断喉软骨硬化、外咽肿瘤侵犯无差异(P>0.05)。肿瘤、受侵软骨、正常软骨不同时相CT值有差异(P<0.05),但AUC均<0.5。动、静脉期肿瘤、受侵软骨、正常软骨能谱曲线斜率及碘浓度有差异(P均<0.05),且肿瘤碘浓度高于受侵软骨及正常软骨。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AUC为0.970,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100%。静脉期AUC为0.944,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96.3%。动脉期碘浓度AUC为0.995,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100%,静脉期AUC为0.905,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88.9%。结论:双源CT双能量碘图及动、静脉期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对判断喉癌喉软骨侵犯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软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微泡对比剂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鲁仁财 赵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非侵袭性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医患的一致认可,但治疗时间长,消融效率低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关于HIFU增效剂的研究已有进展,超声微泡对比剂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HIFU增效剂,能有效缩短...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非侵袭性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医患的一致认可,但治疗时间长,消融效率低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关于HIFU增效剂的研究已有进展,超声微泡对比剂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HIFU增效剂,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消融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超声对比剂增强HIFU治疗作用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对比剂 微泡 治疗效果 影像引导
下载PDF
肾动脉球囊临时置入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1例
8
作者 鲁仁财 姜永能 赵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0,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检查发现左肾占位4d余”入院。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至我院急诊科行颅脑CT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提示左肾实质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发病以来无尿急、尿痛及肉...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检查发现左肾占位4d余”入院。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至我院急诊科行颅脑CT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提示左肾实质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发病以来无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入院后行腹部CT示左肾中部肿瘤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 肾肿瘤 腹腔镜 肾切除术 低温
下载PDF
三种术式大鼠肝外型胆汁淤积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思宇 张迎红 +3 位作者 刘林秀 鲁仁财 何宏 王绍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0,共7页
目的利用血清学、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3种术式大鼠肝外型胆汁淤积模型造模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1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改良组及电刀组,分别采用胆总管结扎法(n=5)、肝门区肝总管缝扎法(n=5)及胆总管高频电刀电凝法(n=5)进行胆... 目的利用血清学、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3种术式大鼠肝外型胆汁淤积模型造模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1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改良组及电刀组,分别采用胆总管结扎法(n=5)、肝门区肝总管缝扎法(n=5)及胆总管高频电刀电凝法(n=5)进行胆汁淤积手术造模,术前及术后进行CT平扫及体重测量,比较肝密度、胆管直径;术后7 d 3组大鼠进行采血,测量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采血结束后麻醉过量法处死大鼠,取部分肝组织使用4.2%~5.2%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3组大鼠造模后7 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及胆汁淤积。传统组较电刀组AST、TBIL、DBIL高(P<0.05),传统组较改良组AST、ALT、TBIL、DBIL高(P<0.05);传统组及电刀组ALT、改良组及电刀组AST、ALT、TBIL、DBIL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可见传统组在三组中胆管增生、胆管壁增厚程度最严重,改良组程度最轻,电刀组居于两者之间;CT扫描传统组扩张肝外胆管内径大于改良组和电刀组(P<0.05),改良组及电刀组两组之间胆管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组肝CT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改良组和电刀组肝CT值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刀法及改良法均较有效的延长大鼠胆汁淤积的病程,可以更好的模拟人部分肝外胆汁淤积类疾病,为动态观察胆汁淤积病理过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模型 胆总管结扎 肝总管缝扎 胆总管电凝法 大鼠
下载PDF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思宇 杨预祺 +2 位作者 吴明康 何宏 鲁仁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病例女,34岁,主诉:反复肩颈部、腰背部疼痛半年,加重2周。多次外院治疗,症状反复。既往史:“掌跖脓疱病”4年余,自行药物外用治疗,症状控制欠佳;有“重度骨质疏松”病史,余无特殊。查体:颈肩部、腰背部压痛伴活动受限;四肢掌跖可见脓疱... 病例女,34岁,主诉:反复肩颈部、腰背部疼痛半年,加重2周。多次外院治疗,症状反复。既往史:“掌跖脓疱病”4年余,自行药物外用治疗,症状控制欠佳;有“重度骨质疏松”病史,余无特殊。查体:颈肩部、腰背部压痛伴活动受限;四肢掌跖可见脓疱疹,余无特殊。患者血常规、肝功能、HLA-B7/B27(-);血沉92 mm/h;C-反应蛋白84.3 mg/L;CT示颈、胸、腰多个椎体多发增生及囊变,胸骨、双侧胸锁关节、骶髂关节多发病变。临床为明确病因及确定累积部位,遂进行核医学相关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小儿癫痫PET/CT检查前合理镇静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唐艺珂 鲁仁财 +2 位作者 季云海 佘波 卿艳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索自然睡眠法及药物镇静法对小儿癫痫患者检查配合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指导护理人员掌握2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PET/CT中心自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共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1~12岁)小儿癫痫患者资... 目的探索自然睡眠法及药物镇静法对小儿癫痫患者检查配合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指导护理人员掌握2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PET/CT中心自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共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1~12岁)小儿癫痫患者资料,所有患儿检查前均采用自然睡眠法及药物镇静法其中之一进行镇静,平静休息1 h后由麻醉师及护师对患儿进行配合程度评分(PSSS评分0~5分)并进行PET/CT扫描,扫描后由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融合,工作站自动计算图像偏移距离,2名影像医师对影像总体质量、病灶显著程度及图像背景噪声进行评价(Likert评分1~5分)。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2种镇静方法的差异。结果2组患儿仅血糖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重、身长、注射剂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PSSS评分分布、图像偏移距离及影像总体质量Likert评分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显著程度及图像背景噪声Likert评分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药物镇静法患儿PET/CT图像质量优于自然睡眠法,护理人员需要掌握2种方法的优缺点,才能配合监护人灵活应对患儿癫痫PET/CT检查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自然睡眠法 药物镇静法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小儿 癫痫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右肾包膜下脓肿^(18)F-FDG PET/CT显像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思宇 杨预祺 +2 位作者 鲁仁财 何宏 王绍波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患者女,5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伴畏寒及腰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大肠杆菌脓毒症,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因腹部超声提示右上腹脓肿可能,为进一步诊治至本院就诊。入院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白细胞和... 患者女,5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伴畏寒及腰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大肠杆菌脓毒症,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因腹部超声提示右上腹脓肿可能,为进一步诊治至本院就诊。入院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未见升高,铁蛋白481.58(4.63~204.00)μg/L,降钙素原>200.00(0~0.05)μg/L;血培养及骨髓培养:阴性;尿培养:屎肠球菌阳性。胸腹部CT示:双肺弥漫性薄壁囊性病变(性质待定),肝脏多发错构瘤,双肾错构瘤。腹部MRI示:肝脏多发错构瘤,双肾错构瘤、右肾包膜下脓肿(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培养 结节性硬化症 降钙素原 错构瘤 尿培养 腹部超声 肾包膜下 囊性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