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紫甘薯色素染制玫瑰永生花工艺的优化
1
作者 杨红伟 杨蓉 +2 位作者 鲁元学 苏建兰 杨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5,共9页
为解决永生花化学染制的污染、不安全的问题,优化天然植物染永生花染色工艺,提升染色效果,以新鲜玫瑰花为试材,天然紫甘薯色素为染料,采用单因子试验及响应面法进行紫甘薯色素染制玫瑰永生花实验,通过测定天然紫甘薯色素的物质成分及染... 为解决永生花化学染制的污染、不安全的问题,优化天然植物染永生花染色工艺,提升染色效果,以新鲜玫瑰花为试材,天然紫甘薯色素为染料,采用单因子试验及响应面法进行紫甘薯色素染制玫瑰永生花实验,通过测定天然紫甘薯色素的物质成分及染色前后玫瑰永生花的颜色特征值和外观性状观测评估,优化玫瑰永生花的染制工艺。结果显示:紫甘薯色素直染制玫瑰永生花的最佳工艺为pH值5、染料浓度2.0%、染制温度20℃、染制时间6 h;媒染固色最佳工艺为用3%硫酸铜同媒染制3 h。在此条件下,玫瑰永生花上染效率最高,花朵外观形状较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色素 玫瑰 永生花 响应面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天然密蒙花黄色素染色玫瑰永生花工艺的优化
2
作者 杨红伟 杨蓉 +3 位作者 陈兴 苏建兰 鲁元学 杨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以玫瑰鲜切花为试材,以天然传统染料植物密蒙花为染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染液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对天然密蒙花黄色素染色玫瑰永生花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天然密蒙花染料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永生花的植物染色工艺奠... 以玫瑰鲜切花为试材,以天然传统染料植物密蒙花为染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染液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对天然密蒙花黄色素染色玫瑰永生花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天然密蒙花染料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永生花的植物染色工艺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天然密蒙花黄色素染色玫瑰永生花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液pH 7,染色时间7 h,染色温度35℃,染液浓度14 g/L。最佳染色工艺下,玫瑰永生花呈橙黄色,花形自然,质感柔软,花色鲜艳饱满,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色素 永生花 染色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紫草植物染料对玫瑰永生花的染色工艺研究
3
作者 杨蓉 樊淑淼 +3 位作者 鲁元学 陈兴 杨红伟 杨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6,54,共7页
为解决永生花化学染色污染、不安全的问题,以脱水脱色的玫瑰永生花为试材,利用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对其进行染色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紫草植物染料定性测试其最大吸收波长,并对花瓣的上染率以及染色后的花瓣的颜... 为解决永生花化学染色污染、不安全的问题,以脱水脱色的玫瑰永生花为试材,利用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对其进行染色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紫草植物染料定性测试其最大吸收波长,并对花瓣的上染率以及染色后的花瓣的颜色特征值、K/S值等进行定量测试并分析,以花瓣上染率和染色深度K/S值为指标,研究天然紫草染料染色玫瑰永生花的最佳工艺条件,解析不同染色条件对染色的玫瑰永生花的颜色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其他植物染料对永生花的染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天然紫草植物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2 nm。天然紫草植物染料染色玫瑰永生花的最佳工艺为:染色时间为7 h,染料浓度为0.2%,温度为40℃,pH=3。此外,不同染色工艺下,玫瑰永生花的颜色特征值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综上所述,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可应用于玫瑰永生花的染色中,整个工艺流程绿色环保、操作便捷,染色后的花朵色彩鲜艳、花型较好、整体效果逼真,可长久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花 玫瑰 植物染料 紫草 染色工艺
下载PDF
红花木莲有性繁殖和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鲁元学 武全安 +2 位作者 龚洵 张启泰 张彦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红花木莲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的种类,是我国珍贵的用材及观赏树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由于它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人为的破坏,成年植株逐渐减少,已陷人濒危的境地。本文探索了其种子生理及萌发特性,掌握了有性繁殖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红花木莲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的种类,是我国珍贵的用材及观赏树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由于它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人为的破坏,成年植株逐渐减少,已陷人濒危的境地。本文探索了其种子生理及萌发特性,掌握了有性繁殖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并通过引种栽培观测其生态生物学特性,认为在昆明引种栽培区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出了在扩大迁地保护的同时,将其一部分苗木返回自然生境中,进行种群重建,以扩大其种群,对保护和持续利用这一珍贵树种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木莲 有性繁殖 生态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云南十种苦苣苔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道 被引量:11
5
作者 鲁元学 孙先凤 +1 位作者 周其兴 顾志建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7-382,共6页
首次报道了产于云南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2族 7属 10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 ,1)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 2种 :显苞芒毛苣苔A bracteatus的染色体数目为 2n =32 ;黄杨叶芒毛苣苔A buxifolius 2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金平居群为... 首次报道了产于云南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2族 7属 10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 ,1)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 2种 :显苞芒毛苣苔A bracteatus的染色体数目为 2n =32 ;黄杨叶芒毛苣苔A buxifolius 2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金平居群为 2n =32 ,可能为二倍体 ,屏边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 2n =6 4,可能为四倍体。 2 )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1种 :吊石苣苔L pauciflorus为 2n =32。 3)珊瑚苣苔属Corallodiscus 1种 :石胆草C flabellat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 =4 0。 4 )唇柱苣苔属Chirita 3种 :圆叶唇柱苣苔Ch dielsii,大叶唇柱苣苔Ch macrophylla和美丽唇柱苣苔Ch speciosa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18。 5 )半蒴苣苔属Hemiboea 1种 :贵州半蒴苣苔H cavaleriei为 2n =32。 6 )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1种 :黄马铃苣苔O aurea为 2n =34;7)石蝴蝶属Petrocosmea 1种 :髯毛石蝴蝶P barbata为 2n =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苦苣苔科植物 染色体数目
下载PDF
红斑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2
6
作者 鲁元学 神户敏成 +1 位作者 管开云 李宏哲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132,共2页
1 植物名称 红斑秋海棠(Begonia rubropunctata S.H.Huang et Shui)。 2 材料类别 初展幼叶、叶柄切段。
关键词 秋海棠 植株再生 组织培养 红斑 植物名称
下载PDF
豹子花属植物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鲁元学 连守忱 +1 位作者 武全安 张彦萍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251-252,共2页
百合科的豹子花属(Nomocharis)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特有属,仅有9种1变型,除阿萨姆豹子花(N.synaptica)外,其余8个类群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邻近的缅甸东北部海拔2900~4000m的高山地带。因... 百合科的豹子花属(Nomocharis)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特有属,仅有9种1变型,除阿萨姆豹子花(N.synaptica)外,其余8个类群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邻近的缅甸东北部海拔2900~4000m的高山地带。因其较高的观赏价值而博得中外植物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豹子花属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云南吊石苣苔属一新种 被引量:1
8
作者 鲁元学 李锡文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吊石苣苔属 保山吊石苣苔 新种 云南
下载PDF
栽培红花山玉兰的传粉生物学 被引量:19
9
作者 龚洵 武全安 +1 位作者 鲁元学 张彦萍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89-93,共5页
研究了栽培红花山玉兰(Magnoliadelavayi)的开花生物学和传粉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红花山玉兰只开花而不结实的原因以及提高其结实率的技术措施。红花山玉兰的花被片为9,呈3轮排列。外轮花被片先张开,而内2轮花... 研究了栽培红花山玉兰(Magnoliadelavayi)的开花生物学和传粉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红花山玉兰只开花而不结实的原因以及提高其结实率的技术措施。红花山玉兰的花被片为9,呈3轮排列。外轮花被片先张开,而内2轮花被片仍紧密地包裹着雌雄蕊群,约24h后,内2轮花被片才张开。在外轮花被片张开而内2轮花被片未张开时,柱头就有授粉能力,但雄蕊尚未成熟。因内2轮花被片紧密地包裹着雌雄蕊群而阻碍了传粉者进入花内传粉。当内2轮花被片张开时,雄蕊成熟,花药裂开而散发花粉;柱头外露,但此时的柱头已变棕红色,完全失去了授粉能力。若外轮花被片刚张开时,去掉全部花被片,蜜蜂可成为有效传粉者,其结果率可达到53.3%;若去掉全部花被片,并施以人工异花授粉,其结果率可高达100%。研究结果表明,红花山玉兰是雌雄异熟的,且异花授粉是亲和;其开花生物学特性适合甲壳虫携带花粉进入花内传粉。红花山玉兰只开花而不结实的原因可能是其开花生物学特性所要求的携带花粉进入花内传粉的甲壳虫无法进入花内传粉或者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山玉兰 开花生物学 传粉生物学 木兰科
下载PDF
7种橐吾属植物的核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龚洵 顾志建 +1 位作者 鲁元学 张长芹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6-222,共7页
研究了7种橐吾属(Ligularia)植物的染色体和核形态。干崖子橐吾(L.kanaitzensis)的核型为2n=2x=58=26m+28sm+4st;窄头橐吾(L.stenocephala)的核型为2n =2x=... 研究了7种橐吾属(Ligularia)植物的染色体和核形态。干崖子橐吾(L.kanaitzensis)的核型为2n=2x=58=26m+28sm+4st;窄头橐吾(L.stenocephala)的核型为2n =2x=58=26m+32sm;细茎橐吾(L.hookeri)的核型为 20= 2x= 58=30m+ 26sm+ 2st;宽戟橐吾(L.latihastat)的核型为 2n=2x= 58=28m+26sm(2sat)+ 4st;网脉橐吾( L.dictyoneure)的核型为2n=2x=58=26m+28sm+2st+2t;鹿蹄橐吾(L.hodgsonii)的核型为2n=2x=58=28m+ 28sm+ 2t;棉毛橐吾( L. vellerea)的核型为 2n=2x=58=22m + 34sm+ 2st。虽然这 7个种的染色体数目相同,2n=58,核型主要由m和sm染色体构成,但各类的染色体数目在种间有差异。核型的对称性高,着丝点端化值(T.C)为61.45%~64.96%。除窄头橐吾和鹿蹄橐吾的染色体数与前人报道的相同外,其它5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橐吾属植物 染色体数目 核型 菊科
下载PDF
黄牡丹八个居群的Giemsa C-带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龚洵 肖调江 +1 位作者 顾志建 鲁元学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应用BSG方法对黄牡丹( Paeonia delavayivar.lutea ) 8 个居群的Giemsa C- 带进行了比较研究。8 个居群的所有染色体都在着丝点附近显示出了C- 带, 所有染色体的长臂上都没有显示C- 带, ... 应用BSG方法对黄牡丹( Paeonia delavayivar.lutea ) 8 个居群的Giemsa C- 带进行了比较研究。8 个居群的所有染色体都在着丝点附近显示出了C- 带, 所有染色体的长臂上都没有显示C- 带, 而短臂上的C- 带数量和位置在居群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花甸坝居群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显示了端带; 卓干山居群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显示了C- 带。在所研究的8 个居群中, 这两个居群的端部C- 带最多。而翁水居群的短臂上没有显示C- 带, 但第三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 且第五对染色体上的随体显示出了C- 带, 是8 个居群中端部C- 带最少的。土官村居群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 带。鲁甸居群的第二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带, 且第一和第四对染色体各有一条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 带, 表现出了异染色质的杂合性。尼西居群的第一、第三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显示出了端带。西山居群和梁王居群的C- 带式样完全相同, 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显示出了C- 带。8 个居群的Giemsa C- 带式样各不相同, 这种居群水平上的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牡丹 GiemsaC-带 变异式样 居群 C带
下载PDF
吊石苣苔和盾叶粗筒苣苔的种子萌发及染色体数目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大克 鲁元学 +1 位作者 石景峰 管开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cuciforus)和盾叶粗筒苣苔(Briggsia longgipes)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滤纸搭桥培养皿内萌发方法研究了其种子萌发特性;发现吊石苣苔在萌发过程中种皮颜色逐渐变淡,... 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cuciforus)和盾叶粗筒苣苔(Briggsia longgipes)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滤纸搭桥培养皿内萌发方法研究了其种子萌发特性;发现吊石苣苔在萌发过程中种皮颜色逐渐变淡,胚根的顶端优势不明显;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可消除二者萌发过程中的霉变现象;吊石苣苔种子成活率最高为95.00%,盾叶苣苔的45.00%。并观察了二者的染色体数目;吊石苣苔的为2n=32,盾叶粗筒苣苔的为2n=34,其中盾叶苣苔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石苣苔 盾叶粗筒苣苔 种子萌发 染色体数目观察
下载PDF
山玉兰中3~7个胚珠的发现 被引量:7
13
作者 龚洵 鲁元学 +2 位作者 张彦萍 武全安 岳中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73-176,共4页
通过对山玉兰(Magnoliadelavayi)两个居群各10个果的解剖,发现其心皮中的胚珠数目是变化的,1个果上的心皮中分别具有2~7枚胚珠,1心皮具有3、4、5、6和7枚胚珠的数目在木兰属中首次发现。在木兰科中,... 通过对山玉兰(Magnoliadelavayi)两个居群各10个果的解剖,发现其心皮中的胚珠数目是变化的,1个果上的心皮中分别具有2~7枚胚珠,1心皮具有3、4、5、6和7枚胚珠的数目在木兰属中首次发现。在木兰科中,心皮中所具有的胚珠数目是分属的重要依据之一,木兰属和木莲属是根据心皮中胚珠的数目来划分的,前者具2胚珠,而后者具4~16胚珠。木兰属中具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玉兰 心皮 胚珠 数目
下载PDF
珍稀植物古林箐秋海棠的资源状况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宏 李宏哲 +1 位作者 管开云 鲁元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37-339,共3页
对云南特有植物古林箐秋海棠(Begonia gulinqingensisS.H.Huang et Y.M.Shui)的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古林箐秋海棠仅在模式产地存在两个居群,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开垦等人为破坏活动导致生境破碎化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对云南特有植物古林箐秋海棠(Begonia gulinqingensisS.H.Huang et Y.M.Shui)的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古林箐秋海棠仅在模式产地存在两个居群,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开垦等人为破坏活动导致生境破碎化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保护对策,并对古林箐秋海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林箐秋海棠 资源状况 保护措施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圆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快繁和离体保存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南 何俊 +3 位作者 周庄 鲁元学 管开云 郁文彬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1192-1193,共2页
云南特有圆叶唇柱苣苔Henckelia dielsii(Borza)D.J.Middleton&Mich.Mller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岩石造景和庭院盆栽。研究比较8种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NAA 0.2 mg·L-1+6-BA 2.0 mg... 云南特有圆叶唇柱苣苔Henckelia dielsii(Borza)D.J.Middleton&Mich.Mller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岩石造景和庭院盆栽。研究比较8种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NAA 0.2 mg·L-1+6-BA 2.0 mg·L-1的增殖效果最好,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组织快繁的培养基;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均不发生增殖,生根效果均较好,其中1/10MS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的离体保存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唇柱苣苔 组织培养 离体保存
下载PDF
石蝴蝶属八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道 被引量:4
16
作者 季慧 管开云 鲁元学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4,共4页
观察了苦苣苔科石蝴蝶属(Petrocosmea)8种植物的染色体。发现它们的染色均属小型染色体,数目一致,皆为2n=34。
关键词 染色体数目 苦苣苔科 石蝴蝶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