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定河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1
作者 杨倩楠 高海东 +2 位作者 韩勇 李占斌 鲁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5-242,共8页
基流是干旱区河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无定河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对优化黄土高原水资源配置意义重大。基于无定河流域1960—2019年逐日降水量、径流量数据,... 基流是干旱区河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无定河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对优化黄土高原水资源配置意义重大。基于无定河流域1960—2019年逐日降水量、径流量数据,利用数字滤波法、小波变换、双累积曲线及弹性系数法等,分析了降水量与基流深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量与基流深的时频域关系及基流对降水的时滞效应,并明确了降水—基流关系的变化方向。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年基流深和年基流指数分别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01)和不显著增大趋势(p<0.1),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3.83 mm和0.67。基流深和基流指数值在春秋两季较大,夏冬两季较小;夏秋季降水对基流的控制能力在高能量和低能量区均明显强于春冬季;基流对降水的年均时滞时长为3.2天,月均(5—10月)时滞时长均在7天内。在过去60年间,流域基流储量增加7倍以上;降水量与基流深的关系发生2次变化,变化点分别为1971年和2000年;2000年后基流对降水的敏感性减弱,二者关系变化的方向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以期为黄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 降水 小波变换 时滞效应 无定河流域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申草 任宗萍 +4 位作者 李鹏 王凯博 鲁克新 任正龑 魏小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7-1536,共10页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下的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的研究,对建立适宜当地生态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宁夏为研究区,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项主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并进行价值化表达;综合考虑...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下的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的研究,对建立适宜当地生态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宁夏为研究区,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项主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并进行价值化表达;综合考虑各区县生态补偿优先级和生态脆弱性指数,对全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空间识别。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2020年宁夏水土保持价值分别为2478.9×10^(8)元、2661.7×10^(8)元、2958.5×10^(8)元,总体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最高值位于泾源县,最低值位于金凤区;全区20a来水土保持优先补偿区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补偿优先区主要位于生态价值高、经济落后的南部地区,而生态补偿次级优先区则位于中部和北部生态价值较低、经济水平较高区域。对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补偿能够有效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优先区 水土保持 InVEST模型
下载PDF
清水河流域不同尺度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3
作者 黄康 鲁克新 +3 位作者 申震洲 张国军 任宗萍 李鹏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3-98,共6页
【目的】揭示清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为黄河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70—2019年清水河流域上、中、下游水文站的实测水沙数据及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Pettitt检验法对流域内不同尺度的... 【目的】揭示清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为黄河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70—2019年清水河流域上、中、下游水文站的实测水沙数据及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Pettitt检验法对流域内不同尺度的水文气象序列进行趋势性分析和突变检验,基于Budyko弹性系数法、双累积曲线法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流域不同尺度水沙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1970—2019年,清水河流域年径流深呈显著增加趋势,年输沙模数呈不显著减少趋势,流域上中游区域的年径流深和年输沙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与突变前相比,人类活动对上游区、上中游区和全流域的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99.9%~114.3%、77.5%~104.0%和-117.4%~-74.0%,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104.7%~116.4%、110.2%~132.2%和113.0%~139.0%。【结论】引黄灌溉、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是影响清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 水沙变化 弹性系数法 双累积曲线法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
下载PDF
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研究--以岔巴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鞠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是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了基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两个流域次暴雨洪水特征参数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利用岔巴沟曹坪水文站1959至1990年间历年实测的次暴雨洪水径流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 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是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了基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两个流域次暴雨洪水特征参数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利用岔巴沟曹坪水文站1959至1990年间历年实测的次暴雨洪水径流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该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和验证了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岔巴沟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模型验证期的次暴雨输沙模数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次暴雨 输沙模数 径流侵蚀功率 模型
下载PDF
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1 位作者 张霞 于国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14,共5页
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引起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开展黄土区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研究可为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研发奠定基础,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的坡面侵蚀产沙、径... 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引起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开展黄土区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研究可为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研发奠定基础,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的坡面侵蚀产沙、径流、入渗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裸坡坡面下,雨强是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径流贡献率为87%;坡度是影响产沙的主要因素,产沙贡献率为76%;在大雨强或陡坡条件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含水量以坡面中下部最大,坡面中部居中,坡面上部最小。坡面植被覆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大于坡度因素的影响;相同覆盖度条件下,植被空间位置对水沙调控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坡底>坡中>坡顶。随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总量呈幂函数减小趋势,产沙总量和径流含沙量呈指数函数减小趋势,植被对水沙调控作用逐渐增强。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流域径流产流产沙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的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模拟降雨 植被格局 水蚀过程 调控机理
下载PDF
不同空间尺度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降雨侵蚀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1 位作者 鞠花 程圣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4-208,214,共6页
【目的】提出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对比分析降雨侵蚀力和径流侵蚀功率在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上的优劣。【方法】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2个重要的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利用岔巴沟流域团山沟径... 【目的】提出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对比分析降雨侵蚀力和径流侵蚀功率在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上的优劣。【方法】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2个重要的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利用岔巴沟流域团山沟径流场和纸坊沟流域2个不同空间尺度实测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对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结果】径流侵蚀功率可以更好地表征坡面和流域尺度的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更能体现天然降雨和下垫面特性对次暴雨侵蚀产沙的综合影响。【结论】与通用的降雨侵蚀力相比,径流侵蚀功率更适宜用作坡面、流域尺度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的侵蚀动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侵蚀功率 降雨侵蚀力 空间尺度 侵蚀动力因子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坡沟系统降雨型滑坡侵蚀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2 位作者 邹兵华 袁洁 于国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7,共6页
通过野外对坡沟系统分峁坡和沟坡采样,及原状土室内干密度测定和不同含水量下抗剪强度力学实验,得到了峁坡和沟坡土壤干密度随高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小流域坡沟系统土体的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计算和降雨型... 通过野外对坡沟系统分峁坡和沟坡采样,及原状土室内干密度测定和不同含水量下抗剪强度力学实验,得到了峁坡和沟坡土壤干密度随高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小流域坡沟系统土体的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计算和降雨型滑坡侵蚀预报模型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坡沟系统 滑坡侵蚀 干密度 含水量
下载PDF
岔巴沟流域三维地貌多重分形特征量化 被引量:4
8
作者 鲁克新 王民 +1 位作者 李占斌 崔灵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48-254,共7页
流域三维地貌形态的科学量化研究是地貌学研究和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针对流域三维地貌所具有的明显各向异性和三维立体特征,根据多重分形理论,构建了基于GIS的流域三维地貌多重分形计算模型及其实现方法;并以此... 流域三维地貌形态的科学量化研究是地貌学研究和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针对流域三维地貌所具有的明显各向异性和三维立体特征,根据多重分形理论,构建了基于GIS的流域三维地貌多重分形计算模型及其实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分析了岔巴沟5个研究子流域的三维地貌多重分形谱及其主要参数,探讨了流域三维地貌多重分形特征及其流域地貌表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基于GIS的流域三维地貌多重分形计算模型可实现流域三维地貌多重分形谱及其特征参数的直接量化;岔巴沟5个研究子流域的三维地貌具有显著的多重分形特征;流域三维地貌多重分形谱及其主要参数可以更加敏感、更加全面地对流域三维地貌的总体特征进行描述,能够分层次地刻画流域内部的精细结构,从而更加突出地表现异常局部地貌变化特征。该文研究成果为流域三维地貌复杂形态的科学准确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学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流域 三维地貌 多重分形
下载PDF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发生初期跌坎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63,共5页
在坡面侵蚀细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径流流路上跌坎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跌坎形成标志着细沟开始在坡面上形成,同时也标志着坡面侵蚀方式开始由面蚀转为沟蚀。在综述了有关跌坎形成机理的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坡面径流滚波运动... 在坡面侵蚀细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径流流路上跌坎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跌坎形成标志着细沟开始在坡面上形成,同时也标志着坡面侵蚀方式开始由面蚀转为沟蚀。在综述了有关跌坎形成机理的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坡面径流滚波运动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了跌坎的形成机理。在坡面滚波相互叠加的地方.水深的局部增加导致径流侵蚀切应力的剧增。在水流纵向上的切应力激增点处,强烈的径流侵蚀作用导致了跌坎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面 跌坎形成机理 滚波 径流侵蚀力
下载PDF
径流侵蚀功率理论在不同尺度坡面侵蚀产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鞠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洪峰流量模数2个的重要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用以描述坡面次暴雨水蚀动力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以岔巴沟流域团山沟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场历年实测次暴雨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径流场... 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洪峰流量模数2个的重要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用以描述坡面次暴雨水蚀动力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以岔巴沟流域团山沟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场历年实测次暴雨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径流场次暴雨侵蚀模数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适用于坡面次暴雨侵蚀产沙计算的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坡面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次暴雨侵蚀模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径流侵蚀功率可以较好地表征坡面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坡面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侵蚀动力因子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侵蚀功率 尺度 坡面侵蚀产沙 次暴雨 侵蚀模数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重力侵蚀稳定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于国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551,共7页
在应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对黄土高原小流域概化模型塑性屈服区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基于FLAC3D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简化一次二阶矩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流域概化模型重力侵蚀稳定可靠度和破坏概率。结果表明:小流域剪... 在应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对黄土高原小流域概化模型塑性屈服区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基于FLAC3D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简化一次二阶矩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流域概化模型重力侵蚀稳定可靠度和破坏概率。结果表明:小流域剪切塑性区域主要分布于坡面和沟坡大部分区域,张拉塑性区域主要分布于梁峁顶和梁峁坡上部;小流域边坡整体破坏概率达到28.6%,高于1%,表明流域重力侵蚀处于高破坏概率范畴之内,处于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需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以提高其稳定性;采用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相结合的二元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和评价边坡稳定性,能获得更为合理、可靠的分析结果。相关数值模拟和稳定可靠度分析结果可应用于流域重力侵蚀研究中,为推动流域侵蚀产沙时空规律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侵蚀 流域 稳定性 简化一次二阶矩法 可靠度
下载PDF
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马勇勇 李占斌 +5 位作者 任宗萍 李鹏 鲁克新 李聪 汤珊珊 王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0-176,共7页
为研究坡面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在模拟降雨条件下,选取地形收敛指数和地形湿度指数作为结构连通性指标、简化水文曲线和相对地表连接函数作为功能连通性指标分析了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坡面中上、中、中下、下部)... 为研究坡面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在模拟降雨条件下,选取地形收敛指数和地形湿度指数作为结构连通性指标、简化水文曲线和相对地表连接函数作为功能连通性指标分析了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坡面中上、中、中下、下部)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结果表明: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的连通过程影响不同。植被布设越靠近沟坡部分产流时间越长;植被布设在中下坡位、下坡位比中坡位和中上坡位的总径流量小,对径流汇集影响大。中上坡位布置植被比其他位置有较好的结构连通性,其降雨后的地形更利于水系连通。不同格局地形收敛指数分布类似正态分布,地形湿度指数分布符合正偏态分布。中上坡位布置植被降雨后地形比其他格局更利于汇流;中上坡位布置植被降雨后的地形湿度指数均值比降雨前减少10.59%,整体变化最大,也更利于产流。植被布设越靠近坡顶部分其功能连通性越好,但对于降水的储蓄能力较差。中上坡位布置植被相比其他格局需要较少的水量达到产流,功能连通性最好。降雨停止时,中下部和下部坡位布设植被约有70%的总降雨量用于储蓄,而中上部和上部仅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径流 侵蚀 结构连通性 功能连通性 地形收敛指数 地形湿度指数
下载PDF
陕北子洲县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和降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魏霞 李占斌 +2 位作者 沈冰 李勋贵 鲁克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84,共5页
淤地坝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其坝系优化布局、相对稳定性及坝地效益等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淤积过程研究甚少。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淤地坝进行调查,典型坝淤积过程剖面的观测及取样分析,结合库容曲线和每个... 淤地坝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其坝系优化布局、相对稳定性及坝地效益等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淤积过程研究甚少。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淤地坝进行调查,典型坝淤积过程剖面的观测及取样分析,结合库容曲线和每个淤积层的淤积厚度求出分层淤积量。根据暴雨产沙过程原理及淤积过程降雨资料,反演淤地坝各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建立层淤积量与相应次侵蚀性降雨指标的相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坝地淤积物中层淤积量和次侵蚀性降雨的降雨侵蚀力呈幂函数关系,层淤积量和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 m in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经检验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淤地坝 淤积过程 淤积过程反演
下载PDF
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与像元尺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朱永清 李占斌 +1 位作者 鲁克新 崔灵周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338,共6页
本文论述了用分形信息维数(FID)表征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基于GIS平台流域地貌特征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模型;并利用Avenue语言开发了基于Arcview环境下流域地貌特征分形信息维数计算软件。以长江弹子溪小流域为例进行地... 本文论述了用分形信息维数(FID)表征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基于GIS平台流域地貌特征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模型;并利用Avenue语言开发了基于Arcview环境下流域地貌特征分形信息维数计算软件。以长江弹子溪小流域为例进行地貌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依据计算数据就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与像元尺度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地貌分形信息维数可以较好地作为流域复杂地形地貌形态特征综合性、整体性和科学性的量化指标;像元尺度对地貌分形信息维数的无标度区间确定十分关键;跨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计算与评估应以统一像元尺度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地貌形态特征 分形信息维数 GIS 像元尺度
下载PDF
坡面细沟发生临界水动力条件初探 被引量:20
15
作者 丁文峰 李占斌 +1 位作者 鲁克新 丁登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2-828,共7页
通过玻璃水槽试验和土槽放水冲刷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动力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面径流在顺坡向下流动过程中以滚波形式运动并发生叠加是造成侵蚀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径流流动过程中发生滚波叠加 ,造成... 通过玻璃水槽试验和土槽放水冲刷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动力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面径流在顺坡向下流动过程中以滚波形式运动并发生叠加是造成侵蚀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径流流动过程中发生滚波叠加 ,造成在径流流路上出现局部水深增加 ,导致侵蚀切应力激增 ,当切应力大于该处的土壤抗蚀力时便发生侵蚀 ,并最终造成细沟沟头的出现。通过对土槽冲刷试验的结果分析 ,运用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径流能耗和径流侵蚀产沙率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给定土壤条件下坡面细沟侵蚀率估算模型。结果表明 ,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界条件 ,当径流能耗大于 7 3 8(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 细沟侵蚀 发生 临界水动力 坡面径流 滚波运动 土壤抗蚀力
下载PDF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84
16
作者 李占斌 鲁克新 丁文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49,共4页
通过玻璃水槽试验和径流冲刷试验 ,初步研究了陡坡坡面水流的流速分布和坡面薄层水流冲刷剥离土壤的过程。研究表明 :陡坡薄层水流流速在坡面上并非是呈直线分布 ,而是呈波浪式分布的 ;坡面水流的剥蚀率(Dr)与坡面径流通过坡面的能量损... 通过玻璃水槽试验和径流冲刷试验 ,初步研究了陡坡坡面水流的流速分布和坡面薄层水流冲刷剥离土壤的过程。研究表明 :陡坡薄层水流流速在坡面上并非是呈直线分布 ,而是呈波浪式分布的 ;坡面水流的剥蚀率(Dr)与坡面径流通过坡面的能量损耗 (ΔE)的关系比其与坡面水流的平均切应力 (τ) 的关系密切 ,建立了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估算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面 土壤侵蚀 径流能耗 临界能量条件 薄层水流试验 放水冲刷试验
下载PDF
文安驿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及其与地貌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程圣东 李占斌 +2 位作者 鲁克新 李鹏 张林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从流域尺度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定量分析其与地貌间因子的关系。以文安驿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测算植被覆盖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地貌因... 从流域尺度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定量分析其与地貌间因子的关系。以文安驿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测算植被覆盖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地貌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文安驿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比2002年恢复的幅度更大;流域植被覆盖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植被覆盖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少,相对1999年,2007年在大于25°坡度范围的植被覆盖度比2002年的增幅大;流域植被覆盖度北坡相对较高,南坡相对较低,各个坡向的植被覆盖度大小呈现一致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流域植被覆盖度 地貌因子 时空分异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淤积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魏霞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鲁克新 李勋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31,共5页
在调查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采集土样的基础上,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量。根据大水对大沙的原则,反演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通过层淤积量与其相应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 在调查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采集土样的基础上,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量。根据大水对大沙的原则,反演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通过层淤积量与其相应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平均降雨强度I等4个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泄洪设施的淤地坝坝地每层淤积量与次侵蚀性降雨的I30,P,R关系密切,并建立了淤积量与I30,P,R的三元回归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从而为淤地坝水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坝地淤积物 层淤积量 次侵蚀性降雨 淤积过程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动力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1 位作者 郑良勇 鲁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9,共4页
分别利用坡面径流剪切力、坡面径流能耗和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理论对坡面土壤侵蚀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坡面径流平均输沙率与坡面径流平均剪切力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试验的土壤抗蚀性参数为178 5g/(Pa·min),... 分别利用坡面径流剪切力、坡面径流能耗和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理论对坡面土壤侵蚀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坡面径流平均输沙率与坡面径流平均剪切力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试验的土壤抗蚀性参数为178 5g/(Pa·min),径流临界剪切力为0 54Pa。根据径流能耗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径流单宽输沙率和单宽径流能耗之间具有如下的线性关系式:Dr=14 61(ΔE-0 37),表明试验的土壤可蚀性参数为14 61g/J,临界单宽径流能耗为0 37J/(min·cm)。根据径流功率理论的计算结果,坡面径流功率与径流平均输沙率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径流功率的增加,坡面径流输沙量明显增加,二者的线性关系为:Y=8942 2x-68 676。总体来说,3种理论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各有优势,其中坡面径流能耗理论相对简便并且误差较小,更利于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剪切力 径流能耗 径流功率 坡面侵蚀
下载PDF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算法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沈中原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鲁克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5-391,共7页
为研究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量化指标,提出基于高程分布概率的多重分形计算模型,结合大理河岔巴沟流域和大堡岔流域DEM数据进行多重分形计算,对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的表征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可... 为研究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量化指标,提出基于高程分布概率的多重分形计算模型,结合大理河岔巴沟流域和大堡岔流域DEM数据进行多重分形计算,对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的表征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可以更加敏感、更加全面地对流域地貌形态的总体特征进行描述;多重分形谱的顶点对应简单分形的容量维,多重分形谱的宽度可以定量表征流域表面的起伏程度,多重分形谱的端点维数的差别可以间接地反映流域峰谷数目的比例;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能够分层次地刻画流域内部的精细结构,从而更加突出地表现异常局部地貌变化特征;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谱的无标度区间的合理范围,应该确定为DEM像元尺度到流域最大高程值的1.5倍左右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地貌形态 多重分形算法 无标度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