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鲁召欣 高翠翠 +6 位作者 张明 张众慧 姜志明 杨君 徐拥庆 李涛 解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530-253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通...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等量煎药用水灌肠,均每日2次.PCR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菌DNA片段,分光光度法监测其血清D-乳酸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脓毒症患者ARDS、MODS的发生.结果:治疗7d与14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有显著降低(6.04±1.06μg/Lvs8.83±0.73μg/L;3.89±0.86μg/Lvs7.18±0.90μg/L,均P<0.01);治疗14d后,较对照组尿L/M水平有明显降低(0.0499vs0.0709,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细菌DNA片段转阴率增高、ARDS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71.4%vs33.3%;17.6%vs50%;0%vs22.2%,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能改善脓毒性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脓毒症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腑逐瘀方 灌肠疗法 脓毒症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正气观
2
作者 鲁召欣 《国医论坛》 2008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正气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姜志明 鲁召欣 +6 位作者 张明 孙楠楠 张众慧 杨君 徐拥庆 李涛 解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3期16-17,21,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S发生率的情况。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14天D-乳酸水平、L/M值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及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6.02±1.01)μg/L vs(8.86±0.75)μg/L、(3.77±0.82)μg/L vs(7.20±0.91)μg/L](P<0.01);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尿L/M值水平明显降低(0.048 0 vs 0.071 3)(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RDS及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17.2%vs 50.0%、0 vs 25.0%)(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10.3%vs 32.1%)(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雷 鲁召欣 +5 位作者 林琳 姜志明 张世贵 张明 王建伟 石立会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9期1519-1520,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过程中均监测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过程中均监测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S发生率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第7、14日D-乳酸水平、L/M值的变化。结果治疗7d及14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14d后较对照组尿L/M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RDS及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益气通腑逐瘀方 灌肠疗法
下载PDF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鲁召欣 宋永欣 +5 位作者 闫志兴 王君 安朋朋 韩洁 姜志明 解建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2期247-248,251,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中药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日、第10...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中药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日、第10日,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P<0.05);且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中TNF-α、IL-6、IL-8均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益气通腑逐瘀方 灌肠疗法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治疗脓毒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鲁召欣 宋永欣 +4 位作者 安朋朋 宋东庆 姜志明 赵德民 解建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5期703-704,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将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对照组加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治疗2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愈显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有效率均高...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将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对照组加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治疗2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愈显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8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脓毒症,可改善患者病情,降低28 d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益气通腑逐瘀方 灌肠疗法
下载PDF
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锐 林琳 +4 位作者 鲁召欣 韩洁 李正光 邱志鹏 赵海蓉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4期524-525,577,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大承气汤液灌肠,B组予安慰剂灌肠。两组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日...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大承气汤液灌肠,B组予安慰剂灌肠。两组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日及第7日的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和循环D-乳酸质量浓度。结果治疗组尿(L/M)和循环D-乳酸的下降大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可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肠黏膜屏障功能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D-乳酸 大承气汤
下载PDF
通窍活血巴布剂对血瘀证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明 安朋朋 +3 位作者 姜韫赟 任志珍 鲁召欣 张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1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巴布剂作为外用剂型对血瘀证大鼠血流变学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血瘀模型组、通窍活血汤组、通窍活血巴布剂组3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备成中医血瘀证大鼠模型,监测...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巴布剂作为外用剂型对血瘀证大鼠血流变学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血瘀模型组、通窍活血汤组、通窍活血巴布剂组3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备成中医血瘀证大鼠模型,监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通窍活血巴布剂组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值均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P<0.05),但高于通窍活血汤组;通窍活血巴布剂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血瘀模型组(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P<0.01);通窍活血巴布剂组在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方面与通窍活血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通窍活血汤组明显优于通窍活血巴布剂组(P<0.01)。结论通窍活血巴布剂具有明显改善血瘀证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血液的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巴布剂 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胃肠承气洗消溶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永欣 袁杰 +7 位作者 闫志兴 安朋朋 李鹏 王君 丁明罡 徐晓文 苏轶媚 鲁召欣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1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观察胃肠承气洗消溶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组采用一般治疗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治疗2组采用一般... 目的观察胃肠承气洗消溶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组采用一般治疗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治疗2组采用一般治疗以及胃肠承气洗消溶液鼻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胆碱酯酶上升较对照组快,且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以及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较低,入住ICU治疗时间较短,病死率低,且治疗2组疗效优于治疗1组(均P<0.05),但两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0日TNF-α、IL-6、TGF-β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12 h后、第5日、第10日后各细胞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同一治疗时间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各细胞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10天,治疗2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1组(P<0.05)。结论胃肠承气洗消溶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较好,其机制除早期清除毒物以外,还可能与血液净化治疗清除炎症介质,中药胃肠承气洗消溶液抑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胃肠承气洗消溶液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永欣 安朋朋 +5 位作者 闫志兴 鲁召欣 张毅 官庆华 王君 丁明罡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5期916-91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常规组常规西药治疗;小剂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50 m L参附注射液静脉治疗,中剂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80 m L参附注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常规组常规西药治疗;小剂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50 m L参附注射液静脉治疗,中剂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80 m L参附注射液静脉治疗,大剂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100 m L参附注射液静脉治疗。观察各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心率、呼吸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各剂量参附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而大剂量组优于中、小剂量组(P<0.05);4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前有下降(P<0.01),各剂量参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大剂量组优于中、小剂量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君 何亚萍 +5 位作者 安朋朋 邱志鹏 鲁召欣 张森 张毅 宋永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7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C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收治的138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亚低温(32~3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C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收治的138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亚低温(32~34℃)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再静脉输注100 mL的参附注射液。心肺复苏后30 min、2 h、12 h和24 h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氧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S100B蛋白(S-100B);CA 12、24、48、72 h检测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包括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的昏迷状态;统计复苏有效率和病死率。结果与复苏后30 min比较,对照组复苏2、12、24 h,SOD和NO水平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复苏后30 min比较,观察组复苏2、12、24 h,SOD水平明显下降,NO和MD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复苏后30 min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后2、12、24 h,NSE和S-100B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复苏后2、12、24 h观察组SOD和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NSE和S-100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CA 12 h比较,两组患者CA 24、48、72 h,SjvO2水平和GCS评分明显升高,而Ca-jvO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CA 24 h CERO2水平明显高于12 h,CA 48、72 h CERO2水平明显低于1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CA 48、78 h观察组Ca-jvO2、CERO2水平和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jv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对CA患者心肺复苏心肌组织和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明显,能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参附注射液 氧自由基代谢
下载PDF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永欣 鲁召欣 +4 位作者 李鹏 闫志兴 王君 安朋朋 韩洁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3期431-432,438,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中药灌肠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日、第10日...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中药灌肠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日、第10日,检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77.50%高于对照组的52.50%(P<0.05)。两组治疗10 d后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能够促进脓毒症患者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度、防止血液溶解、促进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益气通腑逐瘀方 灌肠疗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误诊34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雷 鲁召欣 +2 位作者 姜志明 张明 解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884-884,共1页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误诊率很高,文献[1]报道,国内误诊率达80%。现结合我们收治的34例PE患者,分析误诊原因,并探讨误诊...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误诊率很高,文献[1]报道,国内误诊率达80%。现结合我们收治的34例PE患者,分析误诊原因,并探讨误诊防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脓毒症36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召欣 张雷 +4 位作者 姜志明 张明 徐拥庆 李涛 解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9-820,共2页
关键词 脓毒症患者 灌肠治疗 瘀方 通腑 益气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一起灰花纹鹅膏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召欣 李雪 +3 位作者 何亚萍 方崇涛 宋永欣 王君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7-609,共3页
误采、误食毒蘑菇可引起急性中毒,2020年8月青岛市中医医院处置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对所有中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可疑食物、临床表现、临床化验结果和治疗情况等资料,对蘑菇进行形态学鉴定后,鉴定为灰花纹鹅膏中毒。该起事件共... 误采、误食毒蘑菇可引起急性中毒,2020年8月青岛市中医医院处置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对所有中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可疑食物、临床表现、临床化验结果和治疗情况等资料,对蘑菇进行形态学鉴定后,鉴定为灰花纹鹅膏中毒。该起事件共有6人进食灰花纹鹅膏,其中4人发病,潜伏期6~12 h,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肝肾损伤,经过对症支持治疗、血液灌流或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等救治方案后,患者均治愈出院。建议加强针对毒蘑菇中毒的科普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毒蘑菇鉴别与临床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毒蕈 灰花纹鹅膏 调查
原文传递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鲁召欣 宋永欣 +5 位作者 解建 王君 安朋朋 韩洁 袁杰 姜志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8期2819-2821,共3页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 h的64例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 h的64例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64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11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82.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4%,鲍曼不动杆菌19.8%,肺炎克雷伯菌13.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3.8%,大肠埃希菌10.3%.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偏低,仅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超过6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最为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65.2%,其他药物敏感率较低.多数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耐药较重,产ESBLs阳性菌株占67.9%(19/2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及其他大多数药物耐药,仅对喹诺酮类、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有限的敏感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所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6.7%,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仍保持高度敏感.结论 该院EICU内VAP患者经验性用药建议覆盖革兰阴性杆菌,选用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碳青酶烯类治疗成功概率会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急性辛硫磷中毒致横纹肌溶解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佳宁 王澈 +3 位作者 王君 宋永欣 何亚萍 鲁召欣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多因呼吸抑制、呼吸衰竭死亡, 其并发横纹肌溶解发病率相对较低, 但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本文对1例急性辛硫磷中毒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分析, 患者在治疗第3天出现重度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肌酸激酶超过正常值300倍(最高... 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多因呼吸抑制、呼吸衰竭死亡, 其并发横纹肌溶解发病率相对较低, 但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本文对1例急性辛硫磷中毒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分析, 患者在治疗第3天出现重度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肌酸激酶超过正常值300倍(最高达103 510.65 U/L), 且出现肾功能衰竭。经临床积极解毒、血液净化、脏器支持、维持内环境治疗, 患者横纹肌溶解持续, 病情进行性加重, 最终家属放弃治疗, 患者死亡。提示有机磷中毒救治过程中, 应警惕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 及时行血液净化技术可能是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辛硫磷 横纹肌溶解 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毒蘑菇中毒致急性肝衰竭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亚云 何亚萍 +3 位作者 王澈 王君 宋永欣 鲁召欣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报道1例食用毒蘑菇后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随之出现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过程,虽经药物及血液净化等治疗,预后不佳。提示早期识别及规范化治疗在毒蘑菇中毒救治中十分重要。
关键词 蘑菇中毒 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原文传递
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对血瘀证大鼠血流变学、ET及NO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朋朋 唐明 +2 位作者 姜韫赟 任志珍 鲁召欣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作为外用剂型对血瘀证大鼠血流变学、血管内皮紧张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作用。方法将观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组、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组3组,检测各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内... 目的研究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作为外用剂型对血瘀证大鼠血流变学、血管内皮紧张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作用。方法将观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组、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组3组,检测各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等指标。结果 1.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组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均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P<0.05)。2.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血瘀模型组(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P<0.05)。3.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组可显著降低血清ET含量(P<0.05),并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NO含量(P<0.05)。结论加减通窍活血巴布剂可明显改善血瘀证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具有确切的活血化瘀、改善血瘀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巴布剂 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中医
原文传递
口服美托洛尔及苯海拉明致重度休克1例救治体会
20
作者 鲁召欣 闫志兴 +4 位作者 袁杰 安朋朋 徐晓文 王君 宋永欣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83-184,共2页
报道1例口服美托洛尔及苯海拉明所致重度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治疗前及时留取血、尿标本,及时进行毒物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尽早行血液净化清除毒物在救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美托洛尔 苯海拉明 重度休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