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脆皮”现象:多维样态、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
1
作者 鲁宽民 杨怡雪 李运 《理论导刊》 2024年第9期77-83,共7页
“脆皮”现象是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出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通过娱乐戏谑的语言风格反映青年亚健康的现实境况与生存样貌。“脆皮”现象折射出青年群体情感上自嘲与自救并存、形象上理想与现实冲突、心理上求同与求异共生的多维矛盾样态。... “脆皮”现象是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出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通过娱乐戏谑的语言风格反映青年亚健康的现实境况与生存样貌。“脆皮”现象折射出青年群体情感上自嘲与自救并存、形象上理想与现实冲突、心理上求同与求异共生的多维矛盾样态。社会内卷化竞争、学校单向度育人、网络圈层式交往等社会现实问题是青年“脆皮”现象的生成之因。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青年健康问题的重视与引导,从健全社会支持机制、推进学校健康教育、规范算法推荐技术等方面精准施策,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皮”现象 亚健康 青年亚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2
作者 李运 鲁宽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基本问题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时代价值、弘扬路径及其... 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基本问题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时代价值、弘扬路径及其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系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要从深化学理研究、加强文本研究、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不断构筑新的学术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主动精神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鲁宽民 杨玉生 易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8-12,共5页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才基础。本研究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展了相关调查,对西安市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培养资源、培养模式...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才基础。本研究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展了相关调查,对西安市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培养资源、培养模式和培养效果都有待加强。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有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制和城乡差别,因此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引导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丰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实用人才 西安市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被引量:5
4
作者 鲁宽民 尹洁 杨文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4-155,共2页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表现,长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鼓舞着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文章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阐述高校开展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表现,长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鼓舞着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文章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阐述高校开展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提出了新时期要在高校中开展弘扬延安精神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好作风,塑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勇于成才的良好品质,努力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栋梁之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延安精神 大学生成才
下载PDF
网络时代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论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鲁宽民 易鹏 乔夏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诉求。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化,网络世界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兴场域和重要阵地。在网络境遇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客体、载体与环体面临着转换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诉求。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化,网络世界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兴场域和重要阵地。在网络境遇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客体、载体与环体面临着转换变化,要围绕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实现的实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灌输的力度;强化网络参与者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以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价值主体间的互动性,不断激发他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创造力;增强网络媒介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互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融合与创新,从而不断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价值实现
下载PDF
网络时代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 被引量:4
6
作者 鲁宽民 杨尚勤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5,共4页
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边缘化价值观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扩散和蔓延,深刻影响和侵蚀着青少年网民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网络中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探讨了边缘化价值观在互联网上扩散的原因,认为要以... 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边缘化价值观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扩散和蔓延,深刻影响和侵蚀着青少年网民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网络中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探讨了边缘化价值观在互联网上扩散的原因,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网络思想教育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青少年 边缘化价值观 侵蚀
下载PDF
当前大学生“知行不一”的理性审视 被引量:5
7
作者 鲁宽民 杨尚勤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133,137,共4页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的不统一,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脱节现象。深刻分析大学生"知行不一"现象存在原因,不断创新大学生...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的不统一,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脱节现象。深刻分析大学生"知行不一"现象存在原因,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是当前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知行不一 对策
下载PDF
高校学生管理引发的法律纠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鲁宽民 闵浩 张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9-52,共4页
高校学生管理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高校近几年和学生之间纠纷增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各种合法权益,坚持民主管理、法制管理,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强化... 高校学生管理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高校近几年和学生之间纠纷增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各种合法权益,坚持民主管理、法制管理,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强化大学生法律素质建设,使学生管理实现民主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教育权 法制化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青年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鲁宽民 易鹏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日前,针对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改善与落实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工作,无疑应是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且需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 日前,针对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改善与落实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工作,无疑应是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且需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实验性的探索,不断改革创新;最关键的是,要直面新问题、新挑战,做实事、讲实效。更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根本上走出"讲空话、好作秀、无实效"的困局,实现"说真话、动真情、出真效"的追求;同时,也要彻底告别"单一化、形式化、灌输化"的旧路径,进行"多维度、针对性、对话式"的新尝试。以下的一组论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思政教育工作 社会服务 大学生 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 青年 社会管理
下载PDF
网络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鲁宽民 徐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29,共3页
开放理念引领下的网络发展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也为开放理念引领下的网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统一于网络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正确把握开放理念引领下的网... 开放理念引领下的网络发展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也为开放理念引领下的网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统一于网络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正确把握开放理念引领下的网络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以及法治与德治并重的原则,这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也是新时期我国网络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理念 网络发展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宽民 易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4,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作为有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和运行模式,其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嬗变、演进和创新,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鲜活实践。萃取中西方关于权力制约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作为有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和运行模式,其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嬗变、演进和创新,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鲜活实践。萃取中西方关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精华和实践智慧,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力制约监督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权力制约监督理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精神滋养,其理论形态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为我国权力运行机制建设提供了伦理指向和实践路向。基于我国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的实践现状,要从权力运行的主体监督与制约机制、权力运行的过程监督与制约机制、权力运行的后果监督与制约机制三方面不断完善这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权力 制约与监督机制
下载PDF
网络媒体的娱乐恶炒与社会责任担当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宽民 乔夏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5,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网络媒体的恶意炒作事件屡见不鲜,对社会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兽兽门"等几个典型案例的回顾,揭示了网络媒体娱乐恶炒的危害,对网络媒体娱乐恶炒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针对网络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网络媒体的恶意炒作事件屡见不鲜,对社会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兽兽门"等几个典型案例的回顾,揭示了网络媒体娱乐恶炒的危害,对网络媒体娱乐恶炒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针对网络媒体的恶意炒作的负面效应,网络媒体应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担当的关系,严把内容关,用好话语权,提升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加强对公众的主流文化引导,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娱乐 恶炒 社会责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多维度分析——基于对西部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宽民 刘利鑫 鲁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对兰州市部分高校本科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定式型幸福感量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与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背景、社会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此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兰州市部分高校本科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定式型幸福感量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与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背景、社会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此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幸福指数 调查分析
下载PDF
诚信建设是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的必然诉求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宽民 乔夏阳 《征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29,共3页
时代变迁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展市场经济,既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原则,更要重视诚信为核心的信用机制建设,这样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可能良... 时代变迁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展市场经济,既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原则,更要重视诚信为核心的信用机制建设,这样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可能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伦理建设 诚信制度 信用机制
下载PDF
数字化生存中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培育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宽民 易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3,共2页
信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使人们在享受信息高速公路带给的生活便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信息污染等数字化生存的危机。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和人文关怀的主阵地,面对这种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时,应注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 信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使人们在享受信息高速公路带给的生活便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信息污染等数字化生存的危机。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和人文关怀的主阵地,面对这种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时,应注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引导和教育;加强网络伦理的研究与运用,提高数字化生存主体的道德修养;加强包括引导性和强制性规范在内的法律教育,促进数字化生存中的法治化,不断推进大学生在数字化生存中的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健康生活方式 培育途径
下载PDF
网络虚拟空间契约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8
16
作者 鲁宽民 吕遊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39,共2页
网络技术的兴盛与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革,而网络中消极、负面信息冲击着受众的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要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既要强化网络文明环境的营造,还要培育网络空间中的契约精神。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网络本... 网络技术的兴盛与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革,而网络中消极、负面信息冲击着受众的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要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既要强化网络文明环境的营造,还要培育网络空间中的契约精神。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网络本身的开放性环境以及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网络空间中契约精神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不断推进引领机制、规范化机制及环境建设,以培育网络空间的契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契约精神 培育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面对网络 被引量:5
17
作者 鲁宽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网络具有快捷、高效、信息量大、覆盖面宽的优势,它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但网上传播的信息 良莠不齐,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导而误入歧途。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开展形 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具有快捷、高效、信息量大、覆盖面宽的优势,它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但网上传播的信息 良莠不齐,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导而误入歧途。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开展形 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打造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网站或网页,进一步加强社 区网吧管理和监管力度,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予以清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 探索
下载PDF
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透视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宽民 易鹏 《未来与发展》 2011年第2期82-84,共3页
高校作为一个智力平台,较社会其他群体而言是影响社会及政治生活发展进程及其取向的强势群体,而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与高校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这些行为严重玷污了神圣的高等教育,也影响到高校在社会中的形象问题,治理... 高校作为一个智力平台,较社会其他群体而言是影响社会及政治生活发展进程及其取向的强势群体,而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与高校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这些行为严重玷污了神圣的高等教育,也影响到高校在社会中的形象问题,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高校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透视分析,提出要构建文化导向与人格诉求、道德教育与规范管理、社会监督与严肃处理、立法建设与制度完善相结合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行为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网络政治参与的正义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宽民 易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当今时代,网络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参与的结构和模式。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是扩大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的技术性力量,而且蕴含着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诉求,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正义作为中... 当今时代,网络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参与的结构和模式。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是扩大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的技术性力量,而且蕴含着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诉求,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正义作为中西文化思想探索与政治实践的价值聚焦,指引和规制着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在网络政治参与正义价值实现方面,良好的政治运行是前提,利益和需要是动因,广泛的实践是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正义 价值
下载PDF
人人网传播优势及对大学生交往方式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宽民 王佳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72,68,共3页
Web2.0时代造就网络奇迹。2005年,我国第一个基于"六度分离理论"开发的SNS网站——校内网"人人网"正式创立,到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SNS交友社区,在我国校园网络交往市场中用户群体十分庞大,且用户黏度大。... Web2.0时代造就网络奇迹。2005年,我国第一个基于"六度分离理论"开发的SNS网站——校内网"人人网"正式创立,到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SNS交友社区,在我国校园网络交往市场中用户群体十分庞大,且用户黏度大。本论文根据人人网多样化的功能和具有Web2.0特征的内容分析其在传播中的优势,探讨实名制规则下人人网的传播对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人网 传播特点 大学生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