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研究--以新乡市西牧村为实证
1
作者 赵成福 鲁小亚 姜黎黎 《科园月刊》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现状、原因以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现状、原因以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和科学的政策依据,以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失地农民 生活保障
下载PDF
结构功能视角下的校社合作模式及其长效机制
2
作者 王璐璐 鲁小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6-102,共7页
虽然校(学校)社(社会)合作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校社之间的互补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反而陷入名实分离困境。基于厦门大学“携手星星的孩子”大学生志愿者项目,笔者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对校社互动过程进... 虽然校(学校)社(社会)合作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校社之间的互补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反而陷入名实分离困境。基于厦门大学“携手星星的孩子”大学生志愿者项目,笔者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对校社互动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校社合作中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分工模糊,资源动员短期化导致大学生适应难,二是校社之间资源匹配不精准,缺乏调控机制导致目标实现难,三是校社之间缺乏反馈互动机制,导致资源整合难,四是校社之间未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导致效果维持难。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构建校社合作长效机制,一是打造长期志愿者服务品牌,二是社会组织要根据志愿者特质而设置服务事项,三是创造校社双方互动反馈机制,四是加强校社宣传,增强志愿者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校社合作 实践困境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野下中国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及未来治理——基于“社会结构—精神方式”分析路径 被引量:19
3
作者 鲁小亚 刘金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9,共9页
研究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是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本文借助马克思"社会结构—精神方式"的理论框架发现,中国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大致经历了一个一体化、再一体化到多样化的演变过程,其决定性因素... 研究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是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本文借助马克思"社会结构—精神方式"的理论框架发现,中国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大致经历了一个一体化、再一体化到多样化的演变过程,其决定性因素是家族、国家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现阶段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进入了转折期,其特征为内容多样化、表现常态化,关系复杂化、交互矛盾化,传统性有余、现代性不足,被动性为主、解离化明显,现实性较强、意识形态弱化。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文化振兴的方向在于维护农民思想观念多样化基础上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具有现代文明的公民意识、建立以农民为参与主体的、惠及民众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党团体系的文化组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精神文化 社会结构 互动逻辑 决定因素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繁荣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振兴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小亚 刘伟 《精神文明导刊》 2021年第11期12-13,共2页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目标是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领域的全面振兴,其中,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组织 产业振兴 全面振兴 乡村生态 生态宜居 党的十九大 乡风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