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鲁小彬 《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第4期48-52,共5页
本文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中观的大学体制结构和大学教师内隐性社会角色冲突出发,对引起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因素及其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大学体制结构的反向趋势是引起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最主要因素;作为... 本文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中观的大学体制结构和大学教师内隐性社会角色冲突出发,对引起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因素及其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大学体制结构的反向趋势是引起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最主要因素;作为大学体制内在基本机制的晋升制度是造成大学教师心理压力与困惑的最主要原因;“知识分子的良心”与“面对市场经济的物质诱惑”之间的矛盾,这一当代大学教师内隐性角色冲突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程度也较高。文章同时认为,中心区位因素是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个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而生态区位因素则是大学教师这一群体心理压力和困惑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大学体制结构 内隐性角色冲突 反向趋势
下载PDF
当代中国熟人间的人际交往——对人际信任和交往法则变迁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鲁小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本文从陌生人发展为熟人的过程和模式、熟人间的信任及信任机制的变化、“人情法则”的变迁角度对当代中国熟人间的人际交往进行探讨。认为:从陌生人发展为熟人,经历礼遇-工具-感情的动态发展过程,呈现出由远及近的人缘-人情-人伦交往模... 本文从陌生人发展为熟人的过程和模式、熟人间的信任及信任机制的变化、“人情法则”的变迁角度对当代中国熟人间的人际交往进行探讨。认为:从陌生人发展为熟人,经历礼遇-工具-感情的动态发展过程,呈现出由远及近的人缘-人情-人伦交往模式;熟人间的信任是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的糅合,关系运作和法制约束是信任的建立机制;“做人情”的熟人对象,在关系内容范围泛化的同时,要求关系程度上的深化;在关系取向的中国,“利益法则”很大程度上与“人情法则”而非“公平法则”联系在一起,个体的现代性影响三法则的博弈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社会结构 信任 人情
下载PDF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鲁小彬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37-42,共6页
笔者从“知识分子”界定的讨论入手 ,探析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机制 ,认为 :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宏观动力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中观机制主要是教育机制和职业提升制度 ;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社会理性选择是知识分子社... 笔者从“知识分子”界定的讨论入手 ,探析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机制 ,认为 :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宏观动力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中观机制主要是教育机制和职业提升制度 ;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社会理性选择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微观动力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控制体系下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机制的内部作用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社会流动 知识与社会 职业提升制度 自主意识
下载PDF
试论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与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鲁小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4-140,共7页
本文着重探析了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机制。笔者认为 :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宏观动力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中观机制主要是教育机制和职业提升制度 ;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社会理性选择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微观动力 ;在... 本文着重探析了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机制。笔者认为 :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宏观动力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中观机制主要是教育机制和职业提升制度 ;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社会理性选择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微观动力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控制体系下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机制的内部作用力有所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代转型社会中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特点 ,即当前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呈现整体结构性向上、并具有相对滞后性特征 ,主要表现为主流体制与自由市场间流动、体制内升迁以及短期空间流动 ,自主性流动增加 ,但政治调配仍发挥一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知识分子 社会流动 动力机制 特征 职业提升制度 自主意识 宏观机制 教育机制 微观动力 市场
下载PDF
日趋“理性选择”的进城务工青年——对进城务工青年意识与行为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鲁小彬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5,6,共6页
关键词 理性选择 进城务工青年 行为取向 农民 知识取向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责任主体的实践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公办学校为例
6
作者 鲁小彬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法,在对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责任主体之一的公办学校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日常实践、与各方面的关系、期间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面对困难的种种创新性策略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 责任主体 日常实践 过程-事件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7
作者 江立华 鲁小彬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就学术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状况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整理,提出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包括“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和“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观点。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四多,四少"的... 本文就学术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状况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整理,提出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包括“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和“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观点。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四多,四少"的总结:一是描述性分析多,学理性研究少;二是对学校教育研究多,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研究少;三是制度性分析多,对文化隔离和歧视的现实关注少;四是关注现实的紧迫问题多,前瞻性研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下载PDF
浅析当代青年“我行我素”的个性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管雷 鲁小彬 江立华 《青少年研究》 2006年第1期21-22,共2页
本文从青年“我行我素”个性成长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我行我素”个性的三大表现:用自我的眼睛看世界,独立自主地思考做事,崇尚自由、乐于表现,希望得到社会认同。并强调呵护和关心青年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 当代青年 我行我素 个性特征
下载PDF
罗多弼谈“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观”
9
作者 鲁小彬 胡仲平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2期58-61,共4页
鲁小彬、胡仲平(以下简称“鲁、胡”):受汤一介先生的邀请,您这次在北京大学演讲的主题是《未来世界与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思想史的重写》。选择这两个题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关键词 中国文化观 全球视野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思想史 北京大学 汤一介
原文传递
人才流失掣肘西部人文社科研究
10
作者 鲁小彬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2,共2页
师资队伍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能力、引领科研发展方向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流失不仅使西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流失了“血液”,也失去了“造血”的机能。
关键词 人才流失 人文社科研究 西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 服务能力 科研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