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胃癌组织、血清中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鲁翀 徐惠绵 +5 位作者 任群 王振宁 敖阳 姜莉 罗阳 张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在检测胃癌组织、血浆中基因突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HPLC对39例胃癌组织及血清中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测序验证。结果:本研究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21%(8/39);其中肠型胃癌突变率40%(6/15)明显... 目的:探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在检测胃癌组织、血浆中基因突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HPLC对39例胃癌组织及血清中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测序验证。结果:本研究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21%(8/39);其中肠型胃癌突变率40%(6/15)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8.33%(2/24)(P<0.01);发现既往未见报道突变3例。血清标本中50%(4/8)可扩增出目的片段,但均未检出突变。结论:DHPLC是一项较好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基因突变的筛查方法,在血清中的应用仍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P53基因
下载PDF
胃癌术前TNM分期的CT诊断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鲁翀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CT一直作为术前诊断胃癌胃外侵犯的重要手段,但其作用存在争议。近年来,CT设备及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术前应用CT进行胃癌分期又重新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胃癌TNM分期的CT征象及技术进展。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分期 TNM分期 CT 诊断
下载PDF
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峥嵘 张静 +3 位作者 鲁翀 李国胜 王红岩 徐惠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胃上部癌(U组)73例,胃下部癌(L组)36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U组男性多于女性(P<0.01);肿块直径大于5cm者U组明显多于L组(P<0.... 目的对比分析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胃上部癌(U组)73例,胃下部癌(L组)36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U组男性多于女性(P<0.01);肿块直径大于5cm者U组明显多于L组(P<0.05);团块性生长L组明显多于U组(P<0.05),而弥漫性生长者U组明显多于L组(P<0.05);U组中早期胃癌病例数明显少于L组(P<0.01);U组中T1期明显少于L组(P<0.01),而T3和T4期明显多于L组(P<0.05);U组中N2+N3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明显多于L组(P<0.05);U组以低、未分化型癌为主,且明显多于L组(P<0.05);U组的手术根治度多以B级和C级为主,A级明显少于L组(P<0.05);U组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L组中位生存期为60个月;U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L组(P<0.01),两组生存曲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与胃下部癌比较,胃上部癌男性多于女性,肿块大、病期晚,以弥漫型生长,分级程度低为主要病理生物学特点;手术方式以相对根治和姑息切除为多,绝对根治者少,生存率低。因此,对胃上部癌治疗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胃上部癌 胃下部癌 对比研究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S蛋白候选细胞受体氨基肽酶N的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阳 姜莉 +8 位作者 敖雪 吕志 刘恒丹 徐岩 敖杨 任群 鲁翀 徐惠绵 张学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7-692,共6页
氨基肽酶N是人类冠状病毒HCoV 2 2 9E的细胞受体 ,可能为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S蛋白的受体。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技术筛查了正常无关个体中氨基肽酶N编码基因ANPEP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序列。对筛查中DHPLC峰型... 氨基肽酶N是人类冠状病毒HCoV 2 2 9E的细胞受体 ,可能为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S蛋白的受体。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技术筛查了正常无关个体中氨基肽酶N编码基因ANPEP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序列。对筛查中DHPLC峰型提示有基因变异存在的DNA片段行PCR产物直接测序 ,共发现 9种单核苷酸多态 (SNP) ,其中 4种为非同义SNP ,分别为T32 1M(96 2C >T)、S6 5 1L(195 2C >T)、S75 2N(2 2 5 5G >A)和G76 4R(2 2 90G >A) ;其余 5种SNP为T795T(2 385C >T)、IVS7+17G >A、IVS14 16A >G、IVS17+12C >G和IVS17+44C >T。这些SNP的发现 ,为SARS CoV的宿主遗传因素研究 ,特别是发现SARS CoV感染和SARS发病的易感基因或抗病基因 ,提供了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氨基肽酶N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单核苷酸多态
下载PDF
超声刀在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振宁 邢承忠 +1 位作者 鲁翀 徐惠绵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使用腹腔镜下超声刀与使用电刀的差异。方法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同一治疗组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9例,其中29例使用强生公司GEN300超声刀手术(超声刀组),另30例使用电刀手术作为对照(电刀组)。2... 目的探讨在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使用腹腔镜下超声刀与使用电刀的差异。方法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同一治疗组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9例,其中29例使用强生公司GEN300超声刀手术(超声刀组),另30例使用电刀手术作为对照(电刀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Dukes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超声刀组均采用较电刀组短的手术切口,直肠、乙状结肠癌自脐下部至耻骨上部,不绕脐向上延长切口;右半、左半结肠癌手术切口较电刀组短约3~5cm。所有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超声刀组和电刀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6和119min(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50(20~140)ml和90(40~200)ml(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后腹腔引流液由血性转为浆液性的平均时间为8(2~20)h,电刀组平均为48(16~80)h(P<0.05)。结论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使用腹腔镜下超声刀和相应手术器械操作,具有手术切口缩小、组织损伤降低等优势,深化了开放手术中的微创理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小切口 开放手术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STK15基因内两种非同义SNP的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析(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立 敖雪 +7 位作者 任群 王振宁 鲁翀 徐岩 姜莉 罗阳 徐惠绵 张学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1-336,共6页
STK15基因编码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细胞中其过量表达将导致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和细胞癌变。STK15基因外显子 3中有 3种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 (SNP),即: 91A→T(I31F)、169G→A(V57I)和 311C→T(S104L)。新近研究发现,... STK15基因编码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细胞中其过量表达将导致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和细胞癌变。STK15基因外显子 3中有 3种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 (SNP),即: 91A→T(I31F)、169G→A(V57I)和 311C→T(S104L)。新近研究发现, 91A→T与人类肿瘤遗传易感性相关。应用PCR RFLP技术确定了 91A→T(I31F)和 169G→A(V57I)两种SNP在中国人群中的基因型和单体型。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了193例正常个体的DNA样品,通过错配正向巢式内引物引入EcoRⅠ酶切位点。巢式PCR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AccⅡ双酶切消化,其中EcoRⅠ能酶切 91A,AccⅡ能切开 169G,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鉴定双酶切结果,发现了 4种可能的单体型中的 3种,其单体型频率分别为:p( 91A 169G) =68 65%,p( 91T 169A) = 10 88%,p(91T 169G) =20 47%,p(91A 169A) =0%;它们组成的 6种基因型及频率分别为: 91A 169G/91A 169G ( 46 11% ), 91A 169G/91T 169A( 14 51% ), 91A 169G/91T 169G( 30 57% ), 91T 169G/91T 169G(3 11% ), 91T 169G/91T 169A( 4 15% ), 91T 169A/91T 169A( 1 55% )。等位基因及单体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91A→T(I31F)和 169G→A(V57I)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K15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单体型 连锁不平衡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对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志丹 李鑫 鲁翀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2093-210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血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关于血中CRP和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文献,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5-05.使用Stata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风险...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血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关于血中CRP和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文献,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5-05.使用Stata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风险比(hazard risk,H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作为效应量.同时进行亚组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篇文献,包含4242例结直肠癌患者.我们的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血中CRP水平与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相关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总生存率:HR=1.89,95%CI:1.52-2.35(P<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2.08,95%CI:1.42-3.04(P<0.001);无病生存率:HR=1.44,95%CI:1.25-1.67(P<0.001).基于取样时间、样本量和研究区域的亚组分析也得到相似的结果.此外,敏感性分析证实了我们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血中CRP高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因此,CRP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结直肠癌 预后
下载PDF
胃癌组织和肿瘤细胞系中AGO基因突变和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敖杨 鲁翀 +5 位作者 任群 姜莉 王振宁 罗阳 徐惠绵 张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3-434,437,共3页
目的 :筛查胃癌组织中AGO基因突变 ,检测不同肿瘤细胞系中AGO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 2 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AGO基因 β型全部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多种不同肿瘤... 目的 :筛查胃癌组织中AGO基因突变 ,检测不同肿瘤细胞系中AGO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 2 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AGO基因 β型全部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多种不同肿瘤细胞系中AGO基因α和 β型转录本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所检全部胃癌组织中均未见AGO基因突变 ;AGO基因α和 β型转录本在所有不同肿瘤细胞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AGO基因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无关 ,AGO基因表达缺失在肿瘤细胞中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细胞系 AGO基因 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路 王鑫 +4 位作者 徐岩 孙哲 鲁翀 王振宁 邢承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1月至2012年7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诊断明确并施行根治性手术的T2期直肠癌320例,回顾性分析其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 目的探讨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1月至2012年7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诊断明确并施行根治性手术的T2期直肠癌320例,回顾性分析其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管血管浸润(P=0.000,OR=10.004,95%CI:2.855~35.065)、组织学类型(P=0.006,OR=1.518,95%CI:1.124~2.049)和浸润深度(P=0.039,OR=2.097,95%CI:1.038~4.237)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本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0.6%,浸润浅肌层和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2%和24.3%。结论淋巴管血管浸润、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对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T2期 淋巴结转移 局部切除
下载PDF
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151例分析
10
作者 李凤春 鲁翀 王晓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76,共2页
收集中青年人 (4 5岁以下 )和高龄老人 (70岁以上 )晚期肺癌 ,分别为 89例和 6 2例。采用CO CBP方案化疗 ,同时使用生物活性调节剂或高能营养治疗。中青年组有效率 77.1 4 %和 5 5 .1 7%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收集中青年人 (4 5岁以下 )和高龄老人 (70岁以上 )晚期肺癌 ,分别为 89例和 6 2例。采用CO CBP方案化疗 ,同时使用生物活性调节剂或高能营养治疗。中青年组有效率 77.1 4 %和 5 5 .1 7%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 ,老年组使用营养支持疗法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果表明晚期肺癌化疗同时采用综合治疗 ,对保持机体免疫的完整性 ,改善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物治疗 化疗
下载PDF
螺旋CT对进行期胃癌大体类型及局部侵袭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鲁翀 徐惠绵 张晓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进行期胃癌大体类型、浆膜及邻近器官受侵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的进行期胃癌 5 3例进行螺旋CT诊断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螺旋CT对胃癌大体类型、部位、大小判断准确率分别为 92 ....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进行期胃癌大体类型、浆膜及邻近器官受侵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的进行期胃癌 5 3例进行螺旋CT诊断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螺旋CT对胃癌大体类型、部位、大小判断准确率分别为 92 .5 %、88.7%和 81 1%。以胃外脂肪征象判断浆膜受侵准确率为 80 .5 % ,以CT浆膜轮廓征象判断浆膜受侵的准确率为 6 3.4%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通过螺旋CT征象可大致区分浆膜类型。螺旋CT对胰腺、脾脏、横结肠受侵判断准确率分别为 87.8%、87.8%和 90 .2 % ,特异性分别为 96 .7%、97.0 %和 96 .7%。结论 螺旋CT在胃癌大体类型、肿物大小、部位的判断上有较高的准确率 ;螺旋CT胃外脂肪间隙征象是判断浆膜侵出的较准确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侵袭 肿瘤分期 螺旋CT
原文传递
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翀 王振宁 +1 位作者 孙哲 徐惠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不同于中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57例青年(≤40岁)与1761例中老年(〉4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织分化不良、弥漫型生长方式、Borrm...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不同于中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57例青年(≤40岁)与1761例中老年(〉4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织分化不良、弥漫型生长方式、Borrmann4型及病变累及全胃者在青年组中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在青年女性组中比例更高。早期胃癌比例在青年组中亦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在青年男性组更高。青年男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青年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9);中老年男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中老年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58)。TNM分期、根治度、大体分型是青年人胃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女性胃癌分化差、病期晚者比例较高,总体预后相对较差;而青年男性胃癌早期比例较高,总体预后相对较好。在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中,病理分期、能否手术切除及手术根治程度是决定青年人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青年人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和腹腔冲洗液p53基因突变的DHPLC技术检测
13
作者 鲁翀 徐岩 +6 位作者 任群 王振宁 敖阳 姜莉 罗阳 张学 徐惠绵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应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胃癌组织、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并探讨该技术成为检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理想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应用DHPLC对45例胃癌组织及腹腔... 目的:应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胃癌组织、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并探讨该技术成为检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理想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应用DHPLC对45例胃癌组织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测序验证。结果:胃癌组织p53基因的突变率为20.0%(9/45),9例突变中有3例突变均未见报道;p53基因在肠型胃癌中突变率35.3%(6/17)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10.7%(3/28),P<0.01。腹腔冲洗液中检出p53基因突变2例,检出率为22.2%(2/9),经测序证实分别位于第5外显子(AAG>AGG,Lys132Arg)和第6外显子(CTG>CCG,Leu188Pro),均与原发癌组织中相同,这2例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DHPLC可应用于胃癌患者原发癌灶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的检测,而且如有效地联合检测多个指标,则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灌洗 基因 p53 色谱法
原文传递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238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宪东 鲁翀 +2 位作者 郭澎涛 王振宁 徐惠绵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3-643,共1页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近期疗效观察 全系膜切除 全直肠系膜切除 DUKES分期 组织学分化程度 传统手术 同期施行 临床资料 前切除术
原文传递
292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宝俊 鲁翀 +2 位作者 徐莹莹 郑新宇 徐惠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施行根治手术、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检取淋巴结总数在15枚以上的29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站、号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施行根治手术、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检取淋巴结总数在15枚以上的29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站、号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4.7%,其中黏膜内癌为6.4%,黏膜下癌为22.4%。多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站、号淋巴结转移率为:第Ⅰ站12.7%,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6、3、4、1、5号淋巴结;第Ⅱ站7.2%,频率依次为第7、8a 号淋巴结;第Ⅲ站0.34%。癌灶最大长径≤2.0 cm 伴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凹陷型;伴淋巴结转移的隆起型早期胃癌最大长径均≥3.0 cm。结论癌灶最大长径≤2.0 cm、隆起型、黏膜内癌应行缩小手术;癌灶最大长径≤3.0 cm 的凹陷型或>3.0 cm 的隆起型应行 D1_+第7、8a 号淋巴结清除术;对于>3.0 cm 的凹陷型癌应选择标准根治术(D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胃上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振宁 鲁翀 徐惠绵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1-612,共2页
目的 研究胃上部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在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胃上部癌病例 ,分析各组、站淋巴结转移的频度及其与胃癌浸润深度的关系 ,并比较不同淋巴结分级的术后 5年生存率... 目的 研究胃上部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在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胃上部癌病例 ,分析各组、站淋巴结转移的频度及其与胃癌浸润深度的关系 ,并比较不同淋巴结分级的术后 5年生存率。结果 pT2 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占 81% ,其中N1为 4 4 %、N2 为 37% ;pT3淋巴结转移占 83% ,N1为 30 %、N2 为 4 0 %、N3 为 13% ;而pT4则 10 0 %发生淋巴结转移。幽门上、下组 (N3 )转移率达 9%。不同转移淋巴结分级间术后 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进展期胃上部癌应行D2 以上的淋巴结清除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清扫术 胃上部癌 淋巴结转移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相关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惠绵 王振宁 +2 位作者 王剑峰 张建军 鲁翀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083-1084,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瘤 相关标志物 检测 诊断
原文传递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澎涛 徐莹莹 +2 位作者 鲁翀 王振宁 徐惠绵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200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共接受手术43例次)原发及复发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该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部包块...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200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共接受手术43例次)原发及复发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该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复发病例较原发病例生物学行为差,肿瘤侵袭力强,组织学亚型恶性程度高,手术完全切除率低。多次复发者复发间期逐渐缩短。难治性大出血是术后主要且致命的并发症。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易复发,很少转移,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完全切除者复发间期长,控制术中出血是减少术后死亡的关键。放、化疗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预后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章志丹 张君严 鲁翀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反映机体系统性炎症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否可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拟通过系统评价分析结直肠癌血中PLR与... 目的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反映机体系统性炎症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否可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拟通过系统评价分析结直肠癌血中PLR与预后的关系,探讨PLR作为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计算机电子系统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至2015-05。纳入评价PLR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使用风险比(hazard risk,H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作为研究的效应量,并进行发表偏倚、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应用Stata 1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含4 1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血中PLR高水平预示着不良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HR=1.394,95%CI为1.184~1.640,I2=38.2%)、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HR=1.246,95%CI为1.090~1.425,I2=38.8%)和肿瘤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RFS)(HR=1.366,95%CI为1.081~1.727,I2=16.3%)。Begg’s和Egger’s检验均提示,研究间存在的发表偏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即使在亚洲组中PLR与OS、DFS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他亚组结果均体现了结果的稳定性。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中PLR高水平提示患者具有更差的OS、DFS和RFS。PLR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不同淋巴结清除术的合理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宝俊 鲁翀 徐惠绵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 合理选择早期胃癌不同淋巴结清除术式。方法 以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325例早期胃癌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各站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不同淋巴结清除术的效率,并分析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4.8%... 目的 合理选择早期胃癌不同淋巴结清除术式。方法 以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325例早期胃癌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各站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不同淋巴结清除术的效率,并分析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4.8%,转移度为3.0%。胃下部癌第1站淋巴结转移率为14.5%,各号淋巴结均有转移;第Ⅱ站淋巴结转移率为6.9%,以No.7、8a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No.1、9、11P、12a和14v淋巴结几乎无转移。胃中部癌第Ⅰ站淋巴结转移率为13.8%,No.1、3、5、6淋巴结有转移;第Ⅱ站淋巴结转移率为6.9%,仅№.7、8a淋巴结有转移。大癌灶(〉3.0cm)、黏膜下癌、低分化和淋巴管癌栓阳性者的第Ⅰ、Ⅱ站淋巴结转移率较小癌灶(≤3.0cm)、黏膜内癌、高分化和淋巴管癌栓阴性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 单纯D,或D1+No.7淋巴结清除术适合于癌灶直径≤1.0cm或黏膜内癌;D1+No.7、8a淋巴结清除术适合于早期胃中、下部癌中直径〉1.0cm、凹陷型、黏膜下癌,其中癌灶直径〉3.0cm、淋巴管癌栓阳性者应加行No.1、9淋巴结清除;标准D:、D,淋巴结清除术应尽量避免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除术 合理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