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针针刺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明 鲁赛帅 +6 位作者 孟凡迅 黄凯 常爽 陶松 石诚 杜文俊 汪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52-3153,共2页
目的通过手针针刺不同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了解合适的针刺时程在建立针刺动物实验模型以及临床针刺治疗中的科学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SD大鼠"后三里"穴5,10,15,20,25 min,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检测... 目的通过手针针刺不同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了解合适的针刺时程在建立针刺动物实验模型以及临床针刺治疗中的科学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SD大鼠"后三里"穴5,10,15,20,25 min,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检测大鼠针刺前后的痛阈,利用统计学STATA 10.0处理分析数据。结果①针刺5 min,针刺前痛阈值(6.12±0.26)针刺后痛阈值(7.95±0.27);针刺10 min,针刺前痛阈值(5.31±0.51)针刺后痛阈值(9.27±0.44);针刺15 min,针刺前痛阈值(5.44±0.24)针刺后痛阈值(10.57±0.45);针刺20 min,针刺前痛阈值(5.29±0.22)针刺后痛阈值(10.34±0.34);针刺25 min,针刺前痛阈值(4.55±0.32)针刺后痛阈值(9.87±1.01);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p<0.01)。②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0.27)与针刺10 min后痛阈值(9.27±0.44)配对t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5);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0.27)与针刺15 min后痛阈值(10.57±0.45)配对t检验比较,具有显著意义的改变(P<0.05)。③针刺15min后痛阈值(10.57±0.45)与针刺20 min后痛阈值(10.34±0.34)以及针刺25min后痛阈值(10.8±0.89)分别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658 3;P=0.686 2)。结论手针平补平泻针刺大鼠"后三里"腧穴15 min、即可达到较佳的调节大鼠痛阈的针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三里 针刺 甩尾测痛 痛阈
下载PDF
VEGF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鲁赛帅 倪昊生 +2 位作者 刘浩 章建国 刘益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4例喉癌、5例不典型增生及5例声带息肉组织中VEGF...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4例喉癌、5例不典型增生及5例声带息肉组织中VEGF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VEGF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和肿瘤间质血管内皮。VEGF总阳性率为70.2%。不同分化程度喉癌间的表达有差异;不同分期喉癌间的表达有差异;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癌细胞存在VEGF的自分泌,VEGF过表达能直接刺激肿瘤细胞增殖。VEGF的表达水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由早变晚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增高,提示其可作为喉癌恶性程度增高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高危因素护理对策
3
作者 鲁赛帅 《交通医学》 2013年第5期564-565,568,共3页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研究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VAP发生,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及时有效的清除人工气道的分泌物;加强内源性感染的控制,保持口腔的清洁和预防胃内...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研究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VAP发生,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及时有效的清除人工气道的分泌物;加强内源性感染的控制,保持口腔的清洁和预防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结果:VAP发生在机械通气3天内4例,4~7天21例,〉7天35例。VAP 60例检出病原菌分类:革兰阴性杆菌46例(76.7%)、真菌9例(15.00%)、革兰阳性球菌3例(5.0%)、革兰阳性杆菌2例(3.3%)。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29例(48.3%)。发生VAP后,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加强护理措施,治愈49例,死亡11例。结论:VAP是ICU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困难,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控制并发症流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肺炎 颅脑外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