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单元多丝漂移室探测器系统研制
1
作者 黄鑫杰 尹小豪 +14 位作者 何周波 马朋 胡荣江 邹海川 邱天力 何志轩 秦智 秦雨浩 魏向伦 杨贺润 鲁辰桂 李蒙 杨远胜 李志杰 段利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为精确测量CSR外靶终端靶前入射粒子的径迹,研制了多套小单元多丝漂移室探测器,该探测器灵敏面积为80 mm×80 mm,每套探测器包括x、x′、y、y′4个探测电极面,每个电极面引出16个阳极丝信号。前端电子学采用基于SFE16芯片的放大器,... 为精确测量CSR外靶终端靶前入射粒子的径迹,研制了多套小单元多丝漂移室探测器,该探测器灵敏面积为80 mm×80 mm,每套探测器包括x、x′、y、y′4个探测电极面,每个电极面引出16个阳极丝信号。前端电子学采用基于SFE16芯片的放大器,数据读出系统采用基于HPTDC芯片的数据采集卡。采用两套小单元多丝漂移室对400 MeV/u的^(16)O束流位置进行了测试,探测器的工作气体为Ar(80%)+CO_(2)(20%),阳极丝电压为+900 V,场丝与阴极丝均接地,拟合得到的单层电极的位置分辨(拟合残差)为105.9μm,探测效率为99.3%,该指标可以满足现阶段CSR外靶终端大部分核物理实验对反应靶点的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单元 多丝漂移室 位置分辨 探测效率
下载PDF
采用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能量分辨研究
2
作者 尹小豪 魏向伦 +11 位作者 黄鑫杰 邹海川 邱天力 何周波 杨远胜 李志杰 李蒙 马朋 杨贺润 鲁辰桂 胡荣江 段利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搭建了一个基于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探测器,使其保留屏栅电离室屏蔽特性的同时具备雪崩放大功能,通过在探测器内部对原初电离信号进行预放大,以提高信噪比,改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利用241Am源详细测试了探测器在不同气压、沉... 搭建了一个基于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探测器,使其保留屏栅电离室屏蔽特性的同时具备雪崩放大功能,通过在探测器内部对原初电离信号进行预放大,以提高信噪比,改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利用241Am源详细测试了探测器在不同气压、沉积能量、阳极丝径时能量分辨率及增益随阳极电压的变化关系。探测器最佳能量分辨对应的工作电压与入射粒子在漂移区中沉积的能量有关,能量沉积越小,对应的最佳工作电压越高,探测器的增益越大。对于5.486 MeV的241Am α粒子源的能量分辨率可达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放大 信噪比 能量分辨率 空间电荷效应
下载PDF
^(17)F+p共振态弹性散射实验中PPAC性能测试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朋 鲁辰桂 +11 位作者 王建松 段利敏 耿朋 唐述文 鲁皖 梅波 严鑫帅 胡正国 张雪荧 杨彦云 李祖玉 张金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上进行的17F+p共振态弹性散射实验中,用到的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PAC)使用延迟线读出法,使得PPAC有着很干净的本底噪声和较好的信噪比。对实验所用的PPAC进行了性能测试,经分析,位置分辨好于1mm、... 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上进行的17F+p共振态弹性散射实验中,用到的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PAC)使用延迟线读出法,使得PPAC有着很干净的本底噪声和较好的信噪比。对实验所用的PPAC进行了性能测试,经分析,位置分辨好于1mm、时间分辨为0.29ns、探测效率为97%以上,达到了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延迟线读出法 位置分辨 时间分辨 探测效率
下载PDF
横向场气体电离室信号模拟
4
作者 章学恒 孙志宇 +3 位作者 李琛 胡正国 余玉洪 鲁辰桂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本文利用Geant4、Garfield和Magboltz程序模拟了横向场气体电离室的输出信号。通过比较模拟与实验结果,检验了模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模拟得出了不同工作气体对信号输出幅度的影响,其中,产生的信号幅度最大的气体为C4H10,这为以后改进... 本文利用Geant4、Garfield和Magboltz程序模拟了横向场气体电离室的输出信号。通过比较模拟与实验结果,检验了模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模拟得出了不同工作气体对信号输出幅度的影响,其中,产生的信号幅度最大的气体为C4H10,这为以后改进此类电离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场气体电离室 Geant4程序 Garfield程序 Magboltz程序
下载PDF
基于波形采样的PPAC数据处理
5
作者 马朋 马军兵 +10 位作者 魏向伦 杨贺润 王建松 杨彦云 张俊伟 鲁辰桂 段利敏 胡荣江 关远帆 胡强 白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82-2288,共7页
数字化波形采样技术在实验核物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取合适的采样频率非常重要。本文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和恒比定时方法对采样频率为100MHz^5GHz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信号进行了模拟分析,采样频率为250~500MHz时,使用脉冲... 数字化波形采样技术在实验核物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取合适的采样频率非常重要。本文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和恒比定时方法对采样频率为100MHz^5GHz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信号进行了模拟分析,采样频率为250~500MHz时,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可得到比较精确的位置信息,与传统获取系统定位的位置分辨的差别Sigma小于0.15mm,采样频率低于100MHz时信号定位误差较大。使用高速采样数字化仪可对信号幅度小于20mV的信号进行定时分析,与传统的PPAC获取系统相比,探测效率提升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采样数字化仪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脉冲幅度甄别定时
下载PDF
新型p^(+)深层扩散结构p-in-n硅微条核辐射探测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秀华 李海霞 +7 位作者 李占奎 李春艳 陈翠红 鲁辰桂 李荣华 祖凯玲 王柱生 刘凤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3-687,693,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p+深层扩散结构p-in-n硅微条核辐射探测器,介绍了该探测器的结构、工艺及性能测试结果.探测器为灵敏面积10 mm×10 mm的单面60条探测器,p+注入条宽64μm,栅宽96μm,p+注入条中心下方的p+深层扩散区宽10μm.测试内...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p+深层扩散结构p-in-n硅微条核辐射探测器,介绍了该探测器的结构、工艺及性能测试结果.探测器为灵敏面积10 mm×10 mm的单面60条探测器,p+注入条宽64μm,栅宽96μm,p+注入条中心下方的p+深层扩散区宽10μm.测试内容包括该探测器的电学特性(反向漏电流、耗尽电压、条间电容、条间电阻)和探测特性(能量分辨、条间串扰).该探测器在45 V全耗尽偏压下,各条的反向漏电流均小于1.3 nA.探测器对241Amα粒子的能量分辨率约为2.6%,相邻条之间的串扰率约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条探测器 P 深层扩散结构 能量分辨 条间串扰
下载PDF
RETGEM探测器的初步测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达 鲁辰桂 +13 位作者 段利敏 胡荣江 鲁彦霞 李祖玉 张金霞 胡正国 孙友梅 徐治国 马朋 耿朋 唐述文 杨贺润 王文昕 周建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带有阻抗性电极的TGEM——RETGEM(Thick GEM with Resistive Electrodes)探测器,阻抗性电极可以有效地保护探测器和前端电子学免于偶尔放电的损伤。对RETGEM探测器进行了初步测试,其中包括计数率、能量分辨、增益以及...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带有阻抗性电极的TGEM——RETGEM(Thick GEM with Resistive Electrodes)探测器,阻抗性电极可以有效地保护探测器和前端电子学免于偶尔放电的损伤。对RETGEM探测器进行了初步测试,其中包括计数率、能量分辨、增益以及打火率。结果表明,探测器达到了设计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GEM探测器 计数率 能量分辨 增益 打火率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triple GEM-Based Fast Neutron Detector
8
作者 王晓冬 张俊伟 +9 位作者 胡碧涛 杨贺润 段利敏 鲁辰桂 胡荣江 张春晖 周健荣 杨磊 安旅行 罗文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
A detector for fast neutrons based on a 10 × 10 cm^2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GEM) device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eutron converter, which is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layer, is combined wi... A detector for fast neutrons based on a 10 × 10 cm^2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GEM) device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eutron converter, which is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layer, is combined with the triple GEM detector cathode and placed inside the detector, in the path of the incident neutrons. The detector is tested by obtaining the energy deposition spectrum with an Am Be neutron source in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IMP) at Lanzhou. In the present work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 test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f simulations. The transport of fast neutr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in the detector are simulated with the GEANT4 code,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etector displays a clear response to the incident fast neutrons. However, an unexpected disagreement in the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response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pectra is observed. The neutron sources used in our simulation include deuterium-tritium (DT, 14 MeV), deuterium-deuterium (DD, 2.45 MeV), and Am Be sourc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among the secondary particles generated by the incident neutron, the main contributions to the total energy deposition are from recoil protons induced in hydrogen-rich HDPE or Kapton (GEM material), and activation photons induced by neutron interaction with Ar atoms. Their contributions account for 90% of the total energy deposition. In addition, the dependence of neutron deposited energy spectrum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as mixture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 Simulation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triple GEM-Based Fast Neutron Detector
下载PDF
MICROMEGAS探测器初步测试 被引量:2
9
作者 鲁辰桂 段利敏 +6 位作者 杨贺润 马朋 唐述文 耿朋 胡荣江 张金霞 李祖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鱼线做放大区间隔的MICROMEGAS探测器,灵敏面积为50 mm×50mm。在Ar+CO2(10%)气体条件下,利用55Fe源5.9 keV的X射线对MICROMEGAS探测器进行了初步测试:计数率大于103Hz的条件下,计数率坪长达到280 V;当栅极电压在800 ... 介绍了一种利用鱼线做放大区间隔的MICROMEGAS探测器,灵敏面积为50 mm×50mm。在Ar+CO2(10%)气体条件下,利用55Fe源5.9 keV的X射线对MICROMEGAS探测器进行了初步测试:计数率大于103Hz的条件下,计数率坪长达到280 V;当栅极电压在800 V时能量分辨为30%;当增益高于104时打火率低于10-4;PCB板读出条周期为400μm条件下的位置分辨好于120μm。结果表明,研制的MICROMEGAS探测器达到了初步设计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数率坪曲线 能量分辨 增益 打火率 位置分辨
原文传递
利用MICROMEGAS探测器测量第一汤逊系数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辰桂 段利敏 +4 位作者 杨贺润 胡荣江 张金霞 李祖玉 张秀林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利用新型的MICROMEGAS探测器测量了6种不同比例的Ar+CO2混合气体中第一汤逊系数α的两个实验参数A和B。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电子在栅极的透过率在75%时,α的测量误差小于13%,而探测器增益的涨落造成的α的测量误差小于8%。
关键词 第一汤逊系数 MICROMEGAS探测器 气体探测器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RIBLL2的纵向场多次取样型电离室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述文 段利敏 +6 位作者 孙志宇 马朋 鲁辰桂 杨贺润 张金霞 胡正国 徐瑚珊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兰州第二条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研制了一台用于ΔE测量的纵向场多次取样型电离室。利用3组分α源(239Pu为3.435MeV,241 Am为3.913MeV,244Cm为4.356MeV)对取样单元进行了测试,确定了电离室的最佳工作电压为-500V,沉积能量为3.435MeV时... 为兰州第二条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研制了一台用于ΔE测量的纵向场多次取样型电离室。利用3组分α源(239Pu为3.435MeV,241 Am为3.913MeV,244Cm为4.356MeV)对取样单元进行了测试,确定了电离室的最佳工作电压为-500V,沉积能量为3.435MeV时,取样单元的能量分辨为271.4keV(FWHM)。利用Geant4对此电离室的整体性能进行了模拟,表明可以对Z≥4的离子实现较好的粒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室 能量分辨 粒子鉴别 模拟
原文传递
用于高能轻粒子探测的延迟线PPAC(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朋 段利敏 +6 位作者 马朋 鲁辰桂 徐瑚珊 王建松 唐彬 徐治国 鲁皖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气体探测器有成本低廉、制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方便使用等特点。研制了一种5层板结构的延迟线平行板雪崩电离室(PPAC),用于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的实验。在57.6MeV/u的6He束流条件下测试了这种探测器对高能轻粒子的适用性,得到... 气体探测器有成本低廉、制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方便使用等特点。研制了一种5层板结构的延迟线平行板雪崩电离室(PPAC),用于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的实验。在57.6MeV/u的6He束流条件下测试了这种探测器对高能轻粒子的适用性,得到了位置分辨为1.8mm(FWHM),时间分辨为2.6ns,以及可靠的探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板雪崩电离室 中能轻粒子 探测效率 位置分辨
原文传递
MICROMEGAS一维位置编码读出初步测试
13
作者 胡荣江 段利敏 +5 位作者 杨贺润 鲁辰桂 靳根明 马朋 李祖玉 张金霞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3,共5页
介绍了微型网状结构的气体探测器一维位置编码读出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设计了一块灵敏面积为10cm×10cm的一维位置编码PCB读出电极。测试表明:感应读出是可行的,电荷按1∶2分配最为理想;利用55Fe放射源X射线通过200μm狭缝对准... 介绍了微型网状结构的气体探测器一维位置编码读出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设计了一块灵敏面积为10cm×10cm的一维位置编码PCB读出电极。测试表明:感应读出是可行的,电荷按1∶2分配最为理想;利用55Fe放射源X射线通过200μm狭缝对准读出电极PCB板的正面中任意一条,位置编码读出能很好地再现源所在狭缝的位置。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了一维位置分组编码读出技术,以解决相邻多条同时点火的情况。使用该读出技术,使一维读出电子学路数节省量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网状结构的气体探测器 一维位置编码 读出电子学
原文传递
在线环境氡浓度测量的离子脉冲电离室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天力 李蒙 +8 位作者 魏向伦 杨贺润 马朋 鲁辰桂 段利敏 胡荣江 何周波 梁珺成 张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
氡(Rn)及其子体对人体呼吸器官有严重危害,为避免有害辐射,需准确测量环境空气中的氡浓度。氡及其子体衰变放出的α粒子能将空气分子电离,据此研发了一套基于离子脉冲电离室的探测器系统,实现对单个辐射粒子的信息记录和空气中的浓度准... 氡(Rn)及其子体对人体呼吸器官有严重危害,为避免有害辐射,需准确测量环境空气中的氡浓度。氡及其子体衰变放出的α粒子能将空气分子电离,据此研发了一套基于离子脉冲电离室的探测器系统,实现对单个辐射粒子的信息记录和空气中的浓度准确测量。该探测器通过双屏蔽结构来有效抑制噪声,并采用离子脉冲收集方式,通过示波器波形采样来获取数据。探测器的工作电压区间为-400~-1 200 V,对241Am衰变产生的α粒子的能量分辨半峰全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达到了17%,并在不同地点对空气中的氡含量进行了测量,得到有效信号和计数。测量结果表明:该地点符合GB/T 50325-2020对室内氡浓度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测量 离子脉冲电离室 计数 α 粒子
原文传递
基于LC延迟电路的双层多丝正比室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兴 胡荣江 +8 位作者 鲁辰桂 杨贺润 马朋 张俊伟 关远帆 魏向伦 段利敏 王建松 郑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1-597,共7页
描述了为兰州放射性粒子束流线(RIBLL II)上测量束流径迹而研制的一种基于LC延迟电路的双层多丝正比室(MWPC)。该探测器的探测灵敏面积为100 mm×80 mm,位置信号由阴极丝引出并通过LC延迟电路读出。探测器由两套完整的多丝正比室组... 描述了为兰州放射性粒子束流线(RIBLL II)上测量束流径迹而研制的一种基于LC延迟电路的双层多丝正比室(MWPC)。该探测器的探测灵敏面积为100 mm×80 mm,位置信号由阴极丝引出并通过LC延迟电路读出。探测器由两套完整的多丝正比室组成,每套的阳极丝夹在两层平行的阴极丝之间,阳极丝和阴极丝相互垂直。两套阴极丝相互垂直给出入射粒子的二维位置信息。为了增大感应信号以提高探测效率,将每套位置对应的阴极丝合并成一路接入LC延迟电路。用^(55)Fe-5.9 keV X射线源均匀照射探测器的灵敏区域,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位置灵敏一致性。用X射线源通过准直狭缝扫描整个探测器的灵敏区域,得到X,Y层的位置线性度均好于0.999;其位置分辨(σ)分别为199.9μm和154.0μm,目前,该探测器已成功用于RIBLL II的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多丝正比室 LC延迟电路 位置灵敏一致性 位置线性度 位置分辨
原文传递
用于核天体物理实验的活性靶时间投影室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志超 张宁涛 +18 位作者 鲁辰桂 蒲天磊 张金龙 陈涵 段利敏 高丙水 李阔昂 李宇田 千奕 茹龙辉 唐晓东 王新雨 徐晓栋 赵红赟 蔡紫葳 姬彬斐 李奇特 许金艳 林炜平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6-642,共7页
发生在中子星壳层内的丰中子熔合反应对中子星演化以及X射线超级爆等现象均会产生影响。受限于放射性束流强度和反应机制的复杂性,实验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有效约束理论模型。基于活性靶技术的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将... 发生在中子星壳层内的丰中子熔合反应对中子星演化以及X射线超级爆等现象均会产生影响。受限于放射性束流强度和反应机制的复杂性,实验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有效约束理论模型。基于活性靶技术的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将工作气体作为反应靶,具备近4π立体角接受度和三维径迹重建能力,能够实现对反应事件的全记录,显著提高了探测效率,大幅降低了熔合反应截面测量对束流强度的要求。我们研制了240路信号读出的TPC,并使用放射性束流^(16)N对探测器进行了测试,探索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反应产物径迹,对反应事件做出更好的筛选,进一步发展了1024路信号读出TPC,并开展了^(12)C+^(12)C库仑位垒附近熔合反应截面测量实验,初步实验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合反应 活性靶 时间投影室
原文传递
一种大型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远杰 马朋 +12 位作者 王建松 段利敏 杨贺润 胡荣江 鲁辰桂 张俊伟 肖志刚 王仁生 张嫣 黄艳 吕黎明 程文静 易晗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772,共5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气体探测器组研制了一种大型位置灵敏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它主要由中心阴极和X,Y位置阳极构成,灵敏面积为244 mm×284 mm,阴极为双面镀金1.5μm厚的Mylar膜,阳极为直径20μm,间距1 mm的镀金钨丝。...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气体探测器组研制了一种大型位置灵敏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它主要由中心阴极和X,Y位置阳极构成,灵敏面积为244 mm×284 mm,阴极为双面镀金1.5μm厚的Mylar膜,阳极为直径20μm,间距1 mm的镀金钨丝。位置读出选用延迟块读出法。这种探测器经测试在灵敏面积内位置分辨小于4 mm,时间分辨为0.42 ns,已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清华大学的核反应实验中使用。该实验中使用了主束40Ar直接轰击Au靶,产生裂变碎片,使用了4个这种大型位置灵敏的PPAC,用来探测裂变碎片的飞行时间和速度,实验表明,PPAC对裂变碎片有90.3%的效率,给出了裂变碎片的位置分布,为理论分析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 大型位置灵敏探测器 裂变碎片
原文传递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of 300 MeV/nucleon^(28)Si on carbon and data analysis
18
作者 王长建 郭戈 +28 位作者 王惠仁 宋雨楠 孙保华 谷畑勇夫 寺嶋知 魏秀琳 徐俊瑶 徐晓栋 张寂潮 郑勇 竺礼华 曹勇 樊广伟 高丙水 韩加星 李光帅 鲁辰桂 齐浩天 秦赟 孙志宇 万鲁平 王凯龙 王世陶 王昕旭 张湄雪 张文文 张小彬 章学恒 周子铖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21,共9页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σcc)measurements via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have recently seen significant progress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charge radii of exotic nuclei.In this work,we report a newσcc measur...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σcc)measurements via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have recently seen significant progress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charge radii of exotic nuclei.In this work,we report a newσcc measurement of 304(9)MeV/nucleon^(28)Si on carbon at the second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RIBLL2)and describe the data analysis procedure in detail.This procedure is essential for evaluating the systematic uncertainty in the transmission method.The determinedσcc of 1125(11)mb is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data at similar energies.The present work will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σcc determinations at RIBL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jectile fragmen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harge-changing cross section particle identi-fication
原文传递
用于快中子探测的裂变电离室实验及模拟结果比较
19
作者 关远帆 杨贺润 +13 位作者 段利敏 张俊伟 袁小华 贺智勇 张雪荧 胡荣江 鲁辰桂 马朋 魏向伦 李蒙 甘再国 杨春莉 张宏斌 陈亮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1-476,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快中子测量的裂变电离室的实验及模拟结果对比,该电离室的裂变材料为238U,分别电镀在电离室的阳极和阴极。裂变电离室通常有三种工作模式:脉冲模式、均方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从而在大动态范围内实现中子注量测量。我...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快中子测量的裂变电离室的实验及模拟结果对比,该电离室的裂变材料为238U,分别电镀在电离室的阳极和阴极。裂变电离室通常有三种工作模式:脉冲模式、均方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从而在大动态范围内实现中子注量测量。我们利用252Cf中子源对工作在脉冲模式的裂变电离室效率进行了测量,同时为了评估均方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测量了裂变电离室在不同气压下的脉冲幅度,并通过Geant4蒙特卡罗软件对裂变电离室的脉冲幅度进行了模拟。模拟可以解释实验结果,当工作气压是2.64×10^5 Pa时探测效率最高[(4.30±0.7)×10^-7],且裂变碎片能谱清晰,表明裂变电离室可以工作在不同模式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电离室 快中子探测 探测效率 脉冲幅度 蒙特卡罗模拟
原文传递
HIRFL-CSR外靶装置上的放射性束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20
作者 孙亚洲 赵亦轩 +13 位作者 金树亚 王世陶 孙志宇 章学恒 闫铎 唐述文 马朋 余玉洪 岳珂 段利敏 杨贺润 鲁辰桂 方芳 苏弘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2-748,共7页
开发了HIRFL-CSR外靶实验装置的大型数据分析程序(ANAETF),并成功应用于核物理实验数据分析。详细阐述了该程序中的数据分析流程、漂移室寻迹算法、粒子鉴别方法和反应截面提取技术。利用本程序分析了240MeV/u能量下^(12)C次级束流打碳... 开发了HIRFL-CSR外靶实验装置的大型数据分析程序(ANAETF),并成功应用于核物理实验数据分析。详细阐述了该程序中的数据分析流程、漂移室寻迹算法、粒子鉴别方法和反应截面提取技术。利用本程序分析了240MeV/u能量下^(12)C次级束流打碳靶的实验数据,实现了清楚的碳和硼剩余核的粒子鉴别,总探测效率达到~90%,本工作提取的反应截面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FL-CSR外靶实验装置 数据分析架构 核反应 磁谱仪 ANAET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