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对模仿认知的违背
1
作者 鲁迪格·海因策 金敏娜 《叙事(中国版)》 2011年第1期27-44,共18页
本文综合了詹姆斯·费伦的叙事人物理论、乔纳森·卡勒的全知叙事理论、塔玛·雅克比的整合机制理论等众多学者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的多叙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将这一现象规范化、分类化和理论化。... 本文综合了詹姆斯·费伦的叙事人物理论、乔纳森·卡勒的全知叙事理论、塔玛·雅克比的整合机制理论等众多学者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的多叙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将这一现象规范化、分类化和理论化。此外,作者还探讨了卡勒的自然化观点和弗卢德尼克的叙事化观点及其重要性。作者认为,在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叙述者并不具备类似上帝的全知性,因此,当第一人称叙述者发生视界越界,即所叙信息多于其本应该拥有的信息时,作者主张用"多叙"一词来代替"全知叙事",并尝试提出分类:虚幻的多叙、幽默的多叙、记忆的多叙、整体的多叙和局部的多叙五大类型。在分析完其代表性文本后,作者重点分析了整体多叙和部分多叙两大现象的特点。两种多叙最大的区别在于:在整体多叙中,非自然的框架中包含着自然的元素,而在局部多叙中,自然的框架中包含着非自然的元素。对于整体多叙,读者只需暂时性地搁置自己的怀疑,就能将其自然化,而对于局部多叙,读者则必须诉诸作者的"功能设计"方能理解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多叙自然化并不难,因为人类诠释陌生故事情节的能力是无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叙 第一人称叙述者 整体多叙 部分多叙 人物功能 叙述者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