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MRI在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陆婷 鲁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4,共6页
认知障碍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中非常普遍,这种障碍涉及一系列认知领域,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力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这种神经认知缺陷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在早期阶段检测和管理这种... 认知障碍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中非常普遍,这种障碍涉及一系列认知领域,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力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这种神经认知缺陷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在早期阶段检测和管理这种认知障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近年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并有望选择出指导早期筛查及诊断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认知缺陷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本文将简要阐述多种MRI新兴技术及人工智能在ESR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尝试揭示ESRD患者脑结构、功能、灌注、代谢及神经血管耦合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帮助临床了解ESRD患者大脑缺陷的潜在神经元机制,有利于合并认知障碍ESRD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脑功能成像 血液透析 脑损伤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诊断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倩颖 鲁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70-174,共5页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是由于气管缺少应有的软骨硬度导致的气管管腔呼气时过度塌陷的一种病理现象。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TBM的诊断金标准是纤维支气...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是由于气管缺少应有的软骨硬度导致的气管管腔呼气时过度塌陷的一种病理现象。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TBM的诊断金标准是纤维支气管镜检,呼气时气道管腔面积减少>50%则判断为阳性。TBM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临床往往因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故本文就TBM的诊断进展予以综述,旨在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支气管镜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元皓 鲁际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154-158,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目前已成为女性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对患者的预后判断、肿瘤分期、治疗方式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目前已成为女性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对患者的预后判断、肿瘤分期、治疗方式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并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巨大潜能。因此,本文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组学 瘤周区域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及影像组学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骆凡昕 鲁际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冠心病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冠脉炎症在冠心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作为临床上检测冠心病的一线研究工具,由此延伸的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oronary Calcium Score,CACS)及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风险... 冠心病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冠脉炎症在冠心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作为临床上检测冠心病的一线研究工具,由此延伸的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oronary Calcium Score,CACS)及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风险分层及限流性狭窄方面提供了更多信息,但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的预测价值仍较有限,而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有增量价值。本文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结合相关实验研究,归纳冠脉周围FAI及其影像组学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旨在为检测早期冠心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影像组学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姝妮 易明慧 鲁际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4期161-165,共5页
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是一种通过酰胺质子与水质子发生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获得组织内蛋白质浓度及pH信息的新型分子成像技术,由于其从分子层面反映疾病生化信息的特性及无须外源性造影剂的特点,近年来,该成像技术... 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是一种通过酰胺质子与水质子发生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获得组织内蛋白质浓度及pH信息的新型分子成像技术,由于其从分子层面反映疾病生化信息的特性及无须外源性造影剂的特点,近年来,该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乳腺癌。目前APT成像主要应用于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组织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预测及治疗疗效的评估,本文旨在对APT成像在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分子成像
下载PDF
双血供CT灌注用于肺部疾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泊宁 鲁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7-510,共4页
双血供CT灌注(DI-CTP)可同时定量评估肺动脉(PA)和支气管动脉(BA)供血,显示病理状态下二者供血比例变化,提供肺部病灶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本文就DI-CTP用于肺部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鲁际 戴洪修 +3 位作者 谭光喜 张安莹 王洁兵 肖治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确诊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纯采用螺旋CT轴扫法图像分析,诊...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确诊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纯采用螺旋CT轴扫法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84.2%,8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并有明显强化,其中4例阑尾内见结石;盲肠和(或)周围炎10例;右下腹局限性脓肿5例,其中2例伴有斑点状钙化.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2例,盆腔炎1例,误诊率15.8%.采用螺旋CT MPR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94.7%,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1例,误诊率5.3%.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螺旋CT MPR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计算机体层摄影 多平面重建 诊断
下载PDF
中上纵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
8
作者 王元皓 鲁际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本文报告了1例53岁女性中上纵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CT表现。胸部常规增强CT检查示,中上纵隔可见不规则团块状等密度影,病灶内强化的高密度影内可见弱强化或不强化的等低密度片状影(为部分病灶坏死囊变改变),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渐... 目的本文报告了1例53岁女性中上纵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CT表现。胸部常规增强CT检查示,中上纵隔可见不规则团块状等密度影,病灶内强化的高密度影内可见弱强化或不强化的等低密度片状影(为部分病灶坏死囊变改变),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渐进性强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表现病灶呈高摄取。病理诊断结果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影像表现 淋巴瘤 渐进性强化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临床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鲁际 李丽亚 +2 位作者 张安莹 谭光喜 王洁兵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考虑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多平面重建(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8例表现为阑尾增粗、...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考虑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多平面重建(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8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并有明显强化,其中4例阑尾内见结石;盲肠和(或)周围炎10例;右下腹局限性脓肿5例,其中2例伴斑点钙化。采用螺旋CT轴扫法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2例,盆腔炎1例,误诊率15.8%,诊断符合率84.2%。采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法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1例,误诊率5.3%,诊断符合率94.7%。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螺旋CTMPR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重组技术在颌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鲁际 李丽亚 +1 位作者 谭光喜 张安莹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MPR、SSD和CPR三种重组方法在颌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颌骨进行1.25mm/4i薄层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将原始轴面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MPR、SSD和CPR重组。结果16例颌骨良恶性肿瘤在MPR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MPR、SSD和CPR三种重组方法在颌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颌骨进行1.25mm/4i薄层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将原始轴面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MPR、SSD和CPR重组。结果16例颌骨良恶性肿瘤在MPR重组图像上较好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并且很好地显示了肿瘤周围软组织受浸程度。SSD很直观地、立体地显示了皮肤软组织及颌骨肿瘤的表面全貌。CPR将颌骨重组成平行于颌弓的曲面全景图像,不仅很好地显示了颌骨内肿瘤,并良好地显示了肿瘤与齿槽骨和牙齿的关系。结论MPR、SSD和CPR在颌骨肿瘤的显示上各有其优点,三种显示方法联合应用对临床帮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颌骨肿瘤 重组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的临床与CT表现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际 张安莹 +1 位作者 向超 喻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CT特点,探讨鼻腔淋巴瘤相对特异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结果 21例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病理上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其中9例为NK/T细...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CT特点,探讨鼻腔淋巴瘤相对特异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结果 21例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病理上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其中9例为NK/T细胞淋巴瘤,4例为T细胞淋巴瘤,2例为B细胞淋巴瘤,1例为鼻黏膜相关淋巴瘤,5例未分型。CT显示原发性鼻腔淋巴瘤多发生于鼻腔前部外侧壁,主要累及中下鼻甲,肿块多沿鼻甲形状蔓延生长;15例发生于单侧,6例发生于双侧;16例密度均匀,5例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鼻前庭皮肤受累8例;NK/T细胞淋巴瘤中骨质破坏3例,6例未见明显骨质破坏,2例B细胞淋巴瘤中鼻甲及钩突骨质部分吸收,鼻窦受累9例;经放、化疗后19例好转,其中2例行单纯化疗先好转后复发,1例未愈,1例放弃治疗。结论 CT发现单侧鼻腔前部肿物,主要位于中下鼻甲,密度均匀,鼻前庭皮肤受侵,应考虑鼻腔淋巴瘤的可能。CT能直接全面地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及程度,淋巴结受累的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观察,可以做出较为可靠的诊断,并对治疗及疗效评估、随访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的CT容积测量
12
作者 鲁际 戴洪修 +4 位作者 谷家林 周建雄 刘卫红 肖治明 李海涛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495,共2页
目的比较一维、二维CT和CT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 目的比较一维、二维CT和CT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分为四组,即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和病变稳定。结果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维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病人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因此,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转移瘤 CT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总动脉常规造影与长时间低流率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谭一清 余建明 +6 位作者 张晓磷 谭光喜 余成新 谭运海 亢德洪 鲁际 龚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9-962,共4页
目的比较腹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常规参数造影(RA)与长时间低流率造影(LTLRA)对肝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并研究肝癌病灶的造影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对就诊的220例肝癌患者行DSA肝总动脉双参数造影(RA与LTLRA),对造影图像进行评价并对... 目的比较腹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常规参数造影(RA)与长时间低流率造影(LTLRA)对肝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并研究肝癌病灶的造影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对就诊的220例肝癌患者行DSA肝总动脉双参数造影(RA与LTLRA),对造影图像进行评价并对检出病灶在大小及数量方面进行测量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对220例肝癌患者行RA共检出病灶562个,病灶直径最小0.8cm;行LTLRA共检出病灶691个,直径最小0.3cm。220例病例中,140例在两种参数下造影检出病灶数相同,80例出现病灶检出数及染色差异。经统计学卡方检验,RA与LTLRA对肝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RA与LTLRA相比,LTLRA可明显提高病灶检出率,特别是对血供不丰富及较小病灶的检出更敏感;但RA对显示血供丰富的病灶更明显。(2)RA与LTLRA联合应用对肝癌病灶的检出有更高的敏感性,肝总动脉双参数造影可作为肝脏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的常规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总动脉 长时间低流率造影 肝癌
下载PDF
良恶性胃壁增厚的CT鉴别 被引量:9
14
作者 戴洪修 谷家林 +4 位作者 鲁际 周建雄 刘卫红 肖治明 李海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886-2888,共3页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4wk内作过钡餐检查的患者.复习其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4wk内作过钡餐检查的患者.复习其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最后诊断胃炎20例、食道裂孔疝4例、良性溃疡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胃肿瘤8例、正常2例.40例胃壁平均厚度14mm(7-65mm).胃壁厚度≥10mm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100%,特异性为43%,而局限性、偏心性、强化型胃壁增厚的敏感度分别为93%、71%、43%,特异性为8%、75%、88%.综合≥10mm的胃壁增厚,且呈局限性、偏心性、强化者,其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上升到92%.结论:综合胃壁增厚呈局限性、偏心性且有强化等特点,则诊断恶性胃壁增厚的特异性可上升到92%.因此,这些患者须在近期内作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钡餐 CT 肿瘤
下载PDF
正常人下颌下腺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运成 鲁际 +7 位作者 李丽亚 谭光喜 张晓磷 曾志华 龚捷 宋浩 陈慧 潘均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下颌下腺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解剖,为临床判断有无异常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选择无颈部疾病和无下颌下腺疾病、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健康自愿者100名(男女各50名),对下颌下腺进行MS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 目的研究正常人下颌下腺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解剖,为临床判断有无异常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选择无颈部疾病和无下颌下腺疾病、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健康自愿者100名(男女各50名),对下颌下腺进行MS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的多平面重组(MPR)软件测量下颌下腺轴位最大截面积及左右径的大小;冠状位最大截面积及上下径的大小;矢状位最大截面积及前后径的大小;测量左右两腺体间的最近距离(腺间距)、两侧下颌下腺后缘连线与颈椎前缘的距离(腺-椎间距)并检测腺体CT值,用SPSSl0.0统计分析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位和矢状位最大截面积及最大径线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椎间距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间距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上下径线和腺间距小于成人。CT值同体形者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结论应用MSCT扫描和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下颌下腺各截面积及各径线长度简单、廉价、易行,是对头颈部影像学研究、测量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下颌下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运成 谭光喜 +5 位作者 张晓磷 李丽亚 鲁际 覃晓燕 王俊 潘君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4-525,共2页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壁内血肿,是因主动脉内膜破溃或溃疡,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或由于主动脉中膜或外膜滋养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因无明显内膜破口,与真腔也无明显交通而命名。但可继续发展成为典型主动脉夹层或...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壁内血肿,是因主动脉内膜破溃或溃疡,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或由于主动脉中膜或外膜滋养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因无明显内膜破口,与真腔也无明显交通而命名。但可继续发展成为典型主动脉夹层或自行吸收,也被认为是一种变异的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夹层的早期阶段,死亡率与典型主动脉夹层相似。因此、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与活检针内径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熊晓琦 丁文柏 +2 位作者 陈世雄 鲁际 曾凡军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5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粗针(14G、16G)、细针(18G、20G)经皮穿刺活检肺部病变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168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0例采用细针活检,88例采用粗针活检,比较两组穿刺结果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结果... 目的探讨粗针(14G、16G)、细针(18G、20G)经皮穿刺活检肺部病变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168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0例采用细针活检,88例采用粗针活检,比较两组穿刺结果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结果粗针穿刺组中肺癌72例,阳性率为98.6%;良性病变16例,阳性率为81.3%。细针穿刺组中肺癌66例,阳性率81.8%;良性病变14例,阳性率64.3%。粗针穿刺组发生气胸9例,肺出血7例,并发症发生率18.2%;细针穿刺组发生气胸7例,肺出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13.8%。结论粗针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针内径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
下载PDF
肾动脉假性动脉瘤21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志刚 张晓磷 +3 位作者 余成新 陈晓林 鲁际 谭光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DSA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肾动脉DSA造影表现、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等,并随访1~3个月。结果 21例患者中单纯假性动脉瘤16例(76.2%)、假性动脉瘤伴... 目的探讨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DSA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肾动脉DSA造影表现、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等,并随访1~3个月。结果 21例患者中单纯假性动脉瘤16例(76.2%)、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3例(14.3%)、假性动脉瘤伴对比剂外溢2例(9.5%)。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介入栓塞术,栓塞材料包括线段、丝线颗粒、明胶海绵颗粒及弹簧圈。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表现。术后血清肌酐轻度异常2例。患者2 d后肉眼血尿消失,随访无血尿复发。结论肾动脉DSA造影能明确诊断肾动脉假性动脉瘤,选择性或超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能有效止血并能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是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假性动脉瘤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栓塞
下载PDF
肾动静脉畸形九例的DSA造影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志刚 冯丹 +4 位作者 张晓磷 鲁际 陈晓林 余成新 谭光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动静脉畸形(AVM)DSA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9例突发性全程肉眼血尿患者。DSA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明确诊断为肾AVM,并了解病变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然后选择靶血管进行... 目的 探讨肾动静脉畸形(AVM)DSA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9例突发性全程肉眼血尿患者。DSA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明确诊断为肾AVM,并了解病变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然后选择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包括海绵颗粒、丝线颗粒及弹簧圈。栓塞方式:丝线颗粒结合海绵颗粒;丝线颗粒、海绵颗粒结合弹簧圈;单纯弹簧圈等。术后随访1 ~ 24个月。结果 9例患者经DSA明确诊断为静脉曲张型肾AVM,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病变位于左肾3例,右肾6例。8例成功进行栓塞治疗,1例病变范围广泛且伴健侧肾重度萎缩放弃治疗。采取丝线颗粒结合海绵颗粒栓塞1例,丝线颗粒、海绵颗粒结合弹簧圈6例,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肉眼血尿明显减轻,36 h内消失。随访期间未见血尿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是诊断肾AVM的金标准,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微创、疗效好等特点,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曲面重建在颌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谭光喜 鲁际 +4 位作者 罗薇 余成新 张晓磷 王小鹏 谭一清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468-469,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2 4例颌骨疾病的曲面重建图像分析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及曲面重建在颌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MSCT对颌骨进行 1.2 5mm / 4i薄层扫描 ,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 ,将原始轴位图像用曲面重建软件 ( panorexdis... 目的 :通过对 2 4例颌骨疾病的曲面重建图像分析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及曲面重建在颌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MSCT对颌骨进行 1.2 5mm / 4i薄层扫描 ,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 ,将原始轴位图像用曲面重建软件 ( panorexdisplay)重建成平行于颌弓的曲面断层图像和垂直于颌弓的矢状断面图像。 结果 :12例颌骨骨折都完整地显示出骨折的部位、类型及与上颌窦、牙槽骨的关系以及颞颌关节脱位情况。明确了含牙囊肿 ,龋齿 ,根尖脓肿等病变的部位、病灶大小 ,及病变对上颌窦和牙槽骨的浸润程度。结论 :多层面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 ,时间短 ,因而减少了移动伪影 ,提高了图像质量。曲面重建能充分显示颌骨病变的全貌 ,展现每颗牙齿与牙槽骨、上颌窦、鼻腔底、切牙管与下颌管的关系和测量 ,给牙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曲面重建 颌骨疾病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