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硬皮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鲁静浩 周行 +2 位作者 刘超凡 朱鹭冰 李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0-743,747,共5页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表现为皮肤硬化和内脏器官纤维化的自身免疫疾病,SSc相关间质性肺病(SSc-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Sc-ILD)是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发生机制不明,治疗难度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SS...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表现为皮肤硬化和内脏器官纤维化的自身免疫疾病,SSc相关间质性肺病(SSc-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Sc-ILD)是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发生机制不明,治疗难度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SSc-ILD常用药(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及硫唑嘌呤)在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以及有关新型药(霉酚酸酯、吡非尼酮、B细胞靶向治疗药物、抗IL-6受体抗体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巴利昔单抗)治疗SSc-ILD的探索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间质性肺病 药物治疗
下载PDF
2-甲氧雌二醇对低氧条件下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水平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行 刘超凡 +2 位作者 鲁静浩 朱鹭冰 李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研究2-甲氧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低氧条件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水平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健康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传代,取第3~6代细胞,在低氧(1%O2)条件下培养。使用2-ME(0、5、10、25μmol/L)和自噬抑制剂Ba... 目的研究2-甲氧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低氧条件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水平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健康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传代,取第3~6代细胞,在低氧(1%O2)条件下培养。使用2-ME(0、5、10、25μmol/L)和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0、5、10、50 nmol/L)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P62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LC3的水平。结果成纤维细胞低氧培养24 h后,HIF-1α、Ⅰ型胶原、CTGF和LC3Ⅱ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P62蛋白质水平降低,LC3免疫荧光信号显著增强。Bafilomycin A1干预组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和CTGF水平降低,HIF-1α、LC3Ⅱ和P62水平升高,LC3免疫荧光信号增强,该效应呈浓度依赖性。2-ME干预组成纤维细胞HIF-1α、Ⅰ型胶原、CTGF和LC3Ⅱ蛋白质水平降低、P62蛋白质水平升高,LC3免疫荧光信号减弱,该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低氧条件下2-ME通过下调细胞自噬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雌二醇 低氧 成纤维细胞 纤维化 自噬
下载PDF
水疱型毛母质瘤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毓梅 鲁静浩 +2 位作者 胡东艳 李明 辛崇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69-670,共2页
水疱型毛母质瘤(bullous pilomatricoma)又叫皮肤松弛型毛母质瘤(anetodermic pilomatricoma)或淋巴管扩张型毛母质瘤(1ymphangiectatic pilomatricoma).是毛母质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水疱外观,触之质软。现报告1例水疱型毛... 水疱型毛母质瘤(bullous pilomatricoma)又叫皮肤松弛型毛母质瘤(anetodermic pilomatricoma)或淋巴管扩张型毛母质瘤(1ymphangiectatic pilomatricoma).是毛母质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水疱外观,触之质软。现报告1例水疱型毛母质瘤。并汇总既往中外文献共33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瘤 水疱型
下载PDF
皮肌炎皮疹与间质性肺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鲁静浩 周行 +2 位作者 刘超凡 朱鹭冰 李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9-781,共3页
皮肌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皮肤和骨骼肌,也可累及内脏器官(如肺、心脏、胃肠道等)。典型皮肌炎同时有皮损和肌肉损害;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有超过6个月的持续特征性皮疹而无肌炎表现。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 皮肌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皮肤和骨骼肌,也可累及内脏器官(如肺、心脏、胃肠道等)。典型皮肌炎同时有皮损和肌肉损害;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有超过6个月的持续特征性皮疹而无肌炎表现。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皮肌炎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组织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肌病性皮肌炎 间质性肺病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皮疹 相关性 临床表现 间质纤维化 内脏器官
原文传递
伴手掌疼痛性皮疹的皮肌炎合并致死性急进性间质性肺病四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鲁静浩 刘超凡 +4 位作者 周行 胡东艳 辛崇美 朱鹭冰 李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4-568,共5页
目的国内首报4例以手掌疼痛性皮疹为突出皮损表现的皮肌炎合并致死性急进性间质性肺病。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诊治4例具有手掌疼痛性皮疹的皮肌炎合并致死性急进性间质性肺病患者,分析其临床与病理... 目的国内首报4例以手掌疼痛性皮疹为突出皮损表现的皮肌炎合并致死性急进性间质性肺病。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诊治4例具有手掌疼痛性皮疹的皮肌炎合并致死性急进性间质性肺病患者,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结果患者中女3例,男1例,年龄47—59岁。4例中3例无肌肉受累。4例患者双手掌、指掌面和侧面均表现为多发红色坚实丘疹或结节,先于、晚于或与皮肌炎其他皮损同时发生。4例手掌疼痛性皮疹先于I型呼吸衰竭3周至5个月发生。早期多误诊为接触性皮炎、湿疹或多形红斑。指掌侧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附属器周围数量不等的黏蛋白样物质沉积。4例中3例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虽经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4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皮肌炎患者伴发手掌疼痛性皮疹可能预示急进性间质性肺病发生,需及早对皮损活检以助识别,及时加强免疫抑制治疗,争取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肺疾病 间质性 皮肤表现 疼痛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九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行 鲁静浩 +4 位作者 胡东艳 刘超凡 辛崇美 朱鹭冰 李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6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诊治的9例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结果9例中女6例,男3例,年龄28~73岁。9例... 目的探讨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6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诊治的9例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结果9例中女6例,男3例,年龄28~73岁。9例患者脂膜炎皮损均表现为触痛性斑块或结节,分别发生在臀、股、腰、背、腹、上肢和腮部,先于、晚于或与皮肌炎特征性皮损和肌肉损害同时发生,其中1例脂膜炎先于皮肌炎特征性皮损30年发生。皮损组织病理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血管周围及脂肪小叶和间隔内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可有脂肪细胞坏死、钙化和膜囊性改变,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管腔闭塞。脂膜炎先于皮肌炎特征性皮损发生的2例患者曾被数次误诊为狼疮性脂膜炎和深部硬斑病。多数患者对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良好,但伴脂肪膜性坏死者,对治疗反应差。结论皮肌炎的脂膜炎表现具有一定组织学特征,与皮肌炎典型皮损的发生可不同步,在皮肌炎典型损害前出现易被误诊,持续跟踪随访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脂膜炎 抗体 抗核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谱系教学方式在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超凡 周行 +3 位作者 胡东艳 鲁静浩 朱鹭冰 李明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谱系教学方式在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本科生,2016级硕士研究生124名和博士研究生5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病学谱系教学方式进... 目的 探讨谱系教学方式在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本科生,2016级硕士研究生124名和博士研究生5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病学谱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下统称学生)在皮肤病学课堂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传统教学方式和谱系教学方式下皮肤病学的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对于实施谱系教学方式的建议.结果 62.0%(170/274)的学生认为皮肤病学的病种繁多而授课时所讲解的病种少,进入临床面对多变的皮疹时诊断困难.69.3%(190/274)的学生不了解皮肤病谱系现象.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认为通过谱系教学方式对皮肤病学知识点的记忆效率较高[(4.89±1.84)比(6.75±1.75),P<0.01]、对知识点的理解力较好[(5.19±1.99)比(6.96±1.76),P<0.01]、对临床诊疗的帮助较大[(5.21±1.99)比(6.89±1.88),P<0.01].同时,76.3%(209/274)的学生认为谱系教学方式有助于记忆知识点,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掌握更多病种.结论 采用谱系教学方式能够提高皮肤病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学 疾病谱系 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血管病变在系统性硬皮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起凡 鲁静浩 +2 位作者 周行 朱鹭冰 李明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33-337,共5页
系统性硬皮病是以皮肤硬化和内脏器官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病理基础为血管病变、免疫异常激活及组织纤维化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病变可能是系统性硬皮病发病的始发事件,包括小血管痉挛、内膜增... 系统性硬皮病是以皮肤硬化和内脏器官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病理基础为血管病变、免疫异常激活及组织纤维化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病变可能是系统性硬皮病发病的始发事件,包括小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血管减少等。概述近年来系统性硬皮病相关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包括促血管新生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抗血管新生因子(如内皮抑素、正五聚蛋白3)及其受体(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紊乱、血管内皮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失衡以及血小板及其释放物的功能异常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外周血管疾病 内皮细胞 干细胞 血小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