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鲁顺立
吕豹
+1 位作者
刘伟
张宁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8期82-85,共4页
目的 研究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X线扫描及CT三维重建。观察并记录不同Tile分型骨盆骨折患者的X线及CT表现...
目的 研究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X线扫描及CT三维重建。观察并记录不同Tile分型骨盆骨折患者的X线及CT表现。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线、CT三维重建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的价值。结果 手术结果显示,120例骨盆骨折中A型22例,B型71例,C型27例;X线扫描提示,A型16例,B型55例,C型20例;CT三维重建提示,A型21例,B型64例,C型25例。CT三维重建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准确率高于X线扫描(P<0.05)。CT三维重建诊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的敏感度、准确率及Kappa值均高于X线扫描。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骨盆骨折患者Tile分型的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骨盆骨折患者提供准确Tile分型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Tile分型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摄影术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鲁顺立
邢丽娜
+1 位作者
许艳峰
张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1期75-79,共5页
目的观察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研究组行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切口手术。观察比较...
目的观察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研究组行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切口手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应激程度指标、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3个月时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两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周,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研究组优良率85.71%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8.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应激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且骨盆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3D打印
腹直肌旁切口
精准微创治疗
临床结果
皮质醇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3
作者
鲁顺立
吕豹
张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观察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T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疼痛程度,骨折复位情况(Matta),骨折功能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4.52±0.57)周和(5.14±0.63)周,负重时间分别为(9.75±1.12)周和(11.53±1.26)周、住院时间分别为(10.35±1.26)天和(12.78±1.31)天、手术时间分别为(65.78±6.62)分钟和(85.49±8.67)分钟,术后1周VAS评分分别为(4.72±0.64)分和(5.11±0.78)分,2周分别为(4.01±0.57)分和(4.65±0.64)分,4周分别为(2.31±0.27)分和(3.45±0.3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7.50%)、骨折功能恢复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疼痛,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前方钢板
CT三维重建技术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鲁顺立
吕豹
刘伟
张宁
机构
秦皇岛市骨科医院综合骨科
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行唐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8期82-85,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20201319)。
文摘
目的 研究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X线扫描及CT三维重建。观察并记录不同Tile分型骨盆骨折患者的X线及CT表现。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线、CT三维重建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的价值。结果 手术结果显示,120例骨盆骨折中A型22例,B型71例,C型27例;X线扫描提示,A型16例,B型55例,C型20例;CT三维重建提示,A型21例,B型64例,C型25例。CT三维重建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准确率高于X线扫描(P<0.05)。CT三维重建诊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的敏感度、准确率及Kappa值均高于X线扫描。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骨盆骨折患者Tile分型的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骨盆骨折患者提供准确Tile分型影像学信息。
关键词
骨盆骨折
Tile分型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摄影术
诊断
Keywords
Pelvic fracture
Tile classification
Computer tomography
Radiography
Diagnosis
分类号
R683.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鲁顺立
邢丽娜
许艳峰
张宁
机构
秦皇岛市骨科医院骨二科
任丘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
沧州和平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1期75-79,共5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20201319)。
文摘
目的观察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研究组行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切口手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应激程度指标、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3个月时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两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周,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研究组优良率85.71%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8.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应激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且骨盆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
骨盆骨折
3D打印
腹直肌旁切口
精准微创治疗
临床结果
皮质醇
血管紧张素
Keywords
Pelvic fractures
3D printing
Rectus abdominis incision
Precise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Treatment outcome
Cortisol
Angiotensin
分类号
R681.6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3
作者
鲁顺立
吕豹
张宁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市骨科医院骨二科
河北邢台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出处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20201319)。
文摘
目的观察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T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疼痛程度,骨折复位情况(Matta),骨折功能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4.52±0.57)周和(5.14±0.63)周,负重时间分别为(9.75±1.12)周和(11.53±1.26)周、住院时间分别为(10.35±1.26)天和(12.78±1.31)天、手术时间分别为(65.78±6.62)分钟和(85.49±8.67)分钟,术后1周VAS评分分别为(4.72±0.64)分和(5.11±0.78)分,2周分别为(4.01±0.57)分和(4.65±0.64)分,4周分别为(2.31±0.27)分和(3.45±0.3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7.50%)、骨折功能恢复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疼痛,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前方钢板
CT三维重建技术
疗效
Keywords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anterior sacroiliac joint plate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fficac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鲁顺立
吕豹
刘伟
张宁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D打印辅助腹直肌旁切口精准微创治疗骨盆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鲁顺立
邢丽娜
许艳峰
张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鲁顺立
吕豹
张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