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局在胸 决胜千里——漫议马克思的战略思维 被引量:2
1
作者 鲍世修 《国防》 2018年第6期22-26,共5页
马克思的战略思维深邃卓越,他善于从全局来透析错综复杂形势下各次政局、战局形成和演变的关键推力和各次事件中各方人士所追求的目标,因而他对各次相关事件所作出的判断和所下的结论慧眼独具。如从区域、世界全局看一国战略谋划,从新... 马克思的战略思维深邃卓越,他善于从全局来透析错综复杂形势下各次政局、战局形成和演变的关键推力和各次事件中各方人士所追求的目标,因而他对各次相关事件所作出的判断和所下的结论慧眼独具。如从区域、世界全局看一国战略谋划,从新生和衰亡力量对比全局看战场对决双方最后成败的归属,从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看战争的性质等,让人不得不心悦诚服,至今仍具经典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军事思想 战略思维
下载PDF
“纳粹主义”是“民族社会主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鲍世修 《真理的追求》 2000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民族社会主义 纳粹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纳粹党 希特勒
下载PDF
肩负起民族希望的伟大壮举——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3
作者 鲍世修 《中国产经》 2016年第11期64-67,共4页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同志强调:"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今天...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同志强调:"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涵养伟大的民族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这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胜利 中华民族 纪念 中国革命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 民族精神 长征精神
下载PDF
日本顾问对中国晚清军队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5期19-20,共2页
上一世纪90年代,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清政府军队长期存在的各种弊端得到又一次暴露,要求改革军队的呼声十分强烈。既要进行改革,就有一个向外国学习的问题。在军队建设上,当时可资清廷仿效的,在西方主要有德国和英国,在东方... 上一世纪90年代,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清政府军队长期存在的各种弊端得到又一次暴露,要求改革军队的呼声十分强烈。既要进行改革,就有一个向外国学习的问题。在军队建设上,当时可资清廷仿效的,在西方主要有德国和英国,在东方则是日本。由于日本在地理上距中国较近,两国关系一向比较密切。加之,中国负责开展这次改革的某些要员,像袁世凯等人,本身就是亲日派;而当时的日本政府和军方,出于在中国培植亲日势力和了解中国情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改革 军队建设 中日甲午战争 亲日势力 两国关系 亲日派 军队干部 军事院校 军事干部 部队干部
下载PDF
外层空间:回归的威慑 被引量:1
5
作者 鲍世修 《卫星应用》 2007年第2期30-34,共5页
正在形成的威胁 美国2006年10月发布的《国家航天政策》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一新政策阐述了布什政府保卫美国太空安全的愿景,强化了美国单方面处理太空安全的立场,表现在美国反对任何可能会限制其进入或使用太空的国际... 正在形成的威胁 美国2006年10月发布的《国家航天政策》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一新政策阐述了布什政府保卫美国太空安全的愿景,强化了美国单方面处理太空安全的立场,表现在美国反对任何可能会限制其进入或使用太空的国际协议。总而言之,布什新政策所追求的太空霸权,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不能忽视的重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层空间 回归 国家安全 布什政府 航天政策 国际协议 重大风险 美国
下载PDF
中芬友谊永葆青春——访芬兰驻华大使鹿特宁先生
6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2000年第1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驻华大使 芬兰 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春 友谊 斯堪的纳维亚 鹿 1950年 50周年 合作前景 新中国 建交 国家 文化
下载PDF
“迪克西使团”出使延安——纪念美国军事观察组访问延安七十周年
7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2014年第7期56-58,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7月22日,9个美国人乘坐一架运输机到达延安,他们是美国军事观察组——"迪克西使团"的第一批成员,是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派遣来到延安的。"迪克西"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对南方联邦的称谓,有些"叛乱者"的意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7月22日,9个美国人乘坐一架运输机到达延安,他们是美国军事观察组——"迪克西使团"的第一批成员,是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派遣来到延安的。"迪克西"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对南方联邦的称谓,有些"叛乱者"的意味,使团的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当时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最初理解。这个观察组两批共18人,先后在延安地区留住两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克西使团 延安精神 美国军事 总统罗斯福 中国军民 观察组 国民党军队 敌后抗日根据地 谢伟思 抗日军民
下载PDF
关于“纳粹主义”译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商榷
8
作者 鲍世修 《对外传播》 2005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国家社会主义 纳粹主义 纳粹党 希特勒 民族社会主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犹太人 德国历史 民族沙文主义 德文
下载PDF
三家美国公司联手合作拓展中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市场
9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7年第7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企业 美国公司 联手合作 数据库平台 企业管理现代化 INFORMIX 应用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客户机/服务器
下载PDF
诺基亚为中国云南省GSM网络扩容
10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7年第3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GSM网络 中国云南省 诺基亚公司 邮电管理局 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话设备 设备和技术 蜂窝网络 引进先进技术 市场开发
下载PDF
摩托罗拉资助中国教育事业
11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7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摩托罗拉 中国教育事业 人民币 中国高等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 执行委员会 教育问题 长远计划 战略目标 力量源泉
下载PDF
世代相因的中国情──访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
12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6年第7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伊戈尔 毛泽东 邓小平 世代 大使 高寿 俄罗斯 前苏联 《西游记》 相因
下载PDF
活跃在中华大地的“移动之声”──访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总裁赖炳荣
13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6年第4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指导思想 中国政府 产品国产化 供应商 元器件 清华大学 管理人才 总裁
下载PDF
蓝翼之子──访帕沃·倪米宁先生
14
作者 鲍世修 姜冰冰 《国际人才交流》 1996年第9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芬兰航空公司 赫尔辛基 中国地区 飞行员 芬兰人 航空事业 总经理 服务质量 北大西洋航线 航空运输
下载PDF
心系祖国 情有独钟──访华裔企业家叶明钦
15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5年第6期13-18,共6页
关键词 SSA公司 企业家 企业管理现代化 计算机软件 中国政府 留学生 加拿大 计算机化 管理软件 副总理
下载PDF
目标指向全球的航空企业家
16
作者 鲍世修 高岩 《国际人才交流》 1995年第Z1期17-20,共4页
Finland is a beautiful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y.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an outstanding manager of this country——ANTTI POTILA, the Chairman of the Board and the Chief Manager of the Finland Airline Company.
关键词 芬兰航空公司 航空企业 目标指向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强将手下无弱兵 总经理 发展历史 董事长 航空人员 敬业精神
下载PDF
掌握辩证法的统帅
17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5年第1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软件产品 罗杰 辩证法思想 经营目标 电脑管理 从零开始 企业解决方案 中国情结 小型计算机
下载PDF
一颗闪亮的星──访加拿大中国北电董事长麦当劳
18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5年第11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加拿大 麦当劳 董事长 光纤传输系统 同步数字系列(SDH) 合资企业 交换系统 中国现代化 超节点 合资公司
下载PDF
“腾原”之道
19
作者 鲍世修 《国际人才交流》 1995年第10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设计制作 档案夹 改造工程 遮阳帽 微机绘图技术 平面设计 电脑设计 招标单 设计力量 印刷厂
下载PDF
NOKIA:瞄准中国市场
20
作者 鲍世修 高岩 《国际人才交流》 1995年第6期47-48,共2页
As the biggest factory ofportable phone in Europeand the second biggest factory in the world, NOKIAGroup in Finland has entered the Chinese Marketwhich has been thought tohave tremendous potentialities.
关键词 诺基亚公司 移动电话系统 NOKIA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市场 合资企业 中国地区 公司副总裁 数字式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