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雄 马正学 +3 位作者 张亚莉 鲍双玲 吴利华 马建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 033只。节肢...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 033只。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和线虫动物门(Nemata)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7.50%和26.08%;环节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为常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4.95%和9.26%;扁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缓步动物门为罕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25%、0.66%和0.30%。节肢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构成了土壤动物的主体,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16个湿地斑块中,2#样地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最多;7#样地的类群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4.496 7)最高;14#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都最少。各样点土壤动物间的相似性指数在0.594 6~1之间,表明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为中等不相似到中等相似,这反映了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6个湿地斑块保护状况良好,受外来影响较少;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斑块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与人类活动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落针病初步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鲍双玲 张亚莉 +1 位作者 朱学泰 马正学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8,41,共5页
2014年3月—2015年10月系统调查了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落针病的发生危害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为:经形态学鉴定,引起该地区松落针病的病原菌为斑痣盘菌科Rhystimataceae 2属4种,即针叶树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conige... 2014年3月—2015年10月系统调查了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落针病的发生危害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为:经形态学鉴定,引起该地区松落针病的病原菌为斑痣盘菌科Rhystimataceae 2属4种,即针叶树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conigenum、松针散斑壳菌L.pinastri、光亮散斑壳菌L.nitens、华山松舟皮盘菌Ploioderma pini-armandi,其中松针散斑壳菌分布广泛,感染率高,针叶林感病率34.7%,苗木感病率32.6%;主要寄主有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P.armandii和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几种常用药剂防治,45%代森铵200~300倍液防治率为86%,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落针病 病原菌 调查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陇东地区主要树种的病害研究——以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鲍双玲 张亚莉 +2 位作者 马雄 晏民生 马正学 《甘肃科学学报》 2014年第4期32-35,共4页
研究分四个季节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2010年10月—2013年12月的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华山松(Pinus armandii)的有害生物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研究分四个季节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2010年10月—2013年12月的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华山松(Pinus armandii)的有害生物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78号病害标本中鉴定出植物病原真菌17种,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2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15种.调查基本反映了林区病害的种类和分布状况,为该林区天然林保护提供了依据,并为林木病害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真菌病害 调查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锈病病原及发生规律
4
作者 鲍双玲 张亚莉 +1 位作者 朱学泰 马正学 《甘肃科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3-37,共5页
山杨锈病是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中对山杨林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害。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该保护区内山杨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病原真菌进行了采样、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发生的山杨锈病病原菌属于松... 山杨锈病是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中对山杨林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害。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该保护区内山杨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病原真菌进行了采样、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发生的山杨锈病病原菌属于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该病原生物的发生规律主要表现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初山杨开始发病,6月下旬危害程度逐渐加重,7月中、下旬病害快速蔓延,危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到7月底感病率达到100%;8月中、下旬约有60%叶片发黑,30%的叶片脱落,山杨的长势受到严重影响。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该区域山杨锈病的发生规律,为该林区山杨林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山杨锈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山杨锈病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鲍双玲 张君盛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期42-43,46,共3页
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研究,旨在为该区蕨类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该区分布的蕨类植物共有12科23属46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有24种,观赏蕨类植物有7种,可食用蕨类植物... 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研究,旨在为该区蕨类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该区分布的蕨类植物共有12科23属46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有24种,观赏蕨类植物有7种,可食用蕨类植物有3种,有毒种蕨类植物3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蕨类植物有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 蕨类植物 资源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的害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亚莉 鲍双玲 +2 位作者 马雄 晏民生 马正学 《甘肃科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4-49,共6页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按照调查线路和固定样地,分四个季节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杨树、山桃、华山松林的害虫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到太统—崆...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按照调查线路和固定样地,分四个季节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杨树、山桃、华山松林的害虫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到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害虫286种,隶属于昆虫纲的7目51科198属.其中鳞翅目(Lipidoptera)24科117属174种,占总种数的60.84%,为第一大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11科42属61种,占总种数的21.33%,为第二大类群;半翅目(Hemiptera)21种,同翅目(Homoptera)17种,分别各占总种数的7.34%和5.94%;其余有直翅目(Orthoptera)10种、膜翅目(Hymenoptera)2种、竹节虫目(Phasmida)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害虫 防治对策 平凉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花尺蛾群落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亚莉 鲍双玲 马正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8,共8页
2006—2013年,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昆虫标本1 380号.共鉴定出花尺蛾141种及亚种,隶属56属.其中,保护区新记录种138个、甘肃新记录属2个(Gagitodes、Thera)和甘肃新记录种18个.保护区的花尺蛾... 2006—2013年,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昆虫标本1 380号.共鉴定出花尺蛾141种及亚种,隶属56属.其中,保护区新记录种138个、甘肃新记录属2个(Gagitodes、Thera)和甘肃新记录种18个.保护区的花尺蛾分别占甘肃省分布总属的81.16%和总种数的79.66%.优势属有Photoscotosia、Laciniodes、Rheumaptera、Xanthorhoe.区系组成特点是:保护区分布有花尺蛾141种及亚种,东洋界种类占总种数的2.84%,古北界种类占总种数62.41%,两界兼有种占总种数的34.75%,即以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因此,花尺蛾昆虫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花尺蛾亚科 昆虫 群落特征 区系分析
下载PDF
甘肃省天蛾科昆虫的群落特征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亚莉 鲍双玲 马正学 《甘肃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24-30,共7页
于1994—2013年间采集到甘肃省境内的天蛾科昆虫标本1 050号,经鉴定有天蛾85种及亚种(包括2个未定名种),隶属5亚科35属(其中分布于小陇山以南地区的属种占到甘肃省总属的91.43%、种数的88.24%),有4个甘肃省新记录种.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 于1994—2013年间采集到甘肃省境内的天蛾科昆虫标本1 050号,经鉴定有天蛾85种及亚种(包括2个未定名种),隶属5亚科35属(其中分布于小陇山以南地区的属种占到甘肃省总属的91.43%、种数的88.24%),有4个甘肃省新记录种.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类群,有11属33种,属的优势度为31.43%,种的优势度为38.82%;透翅天蛾亚科有4属6种,属的优势度为11.43%,种的优势度为7.06%,为罕见类群.区系特点是:属于东洋界的物种有25种,占31.25%;属于古北界的物种有21种,占25.00%;两界兼有39种,占43.75%.结果表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由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地跨东洋和古北两界,因此,天蛾科昆虫物种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天蛾科 群落特征 古北界 东洋界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保护局“七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9
作者 鲍双玲 《甘肃林业》 2018年第5期48-48,共1页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近期,太统一崆峒山保护局对本系统“七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通过自查,保护局“七五”普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组织保障到位,系统各级始终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作为本...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近期,太统一崆峒山保护局对本系统“七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通过自查,保护局“七五”普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组织保障到位,系统各级始终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了年度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二是加强了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普法宣传教育制度和普法工作人员职责,坚持开展领导干部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教育 崆峒山 保护 宣传教育工作 领导干部 治理工作 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保护局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0
作者 鲍双玲 《甘肃林业》 2018年第3期48-48,共1页
今年以来,太统-崆峒山保护局采取五项工作举措,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保护区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结合工作实际,从正反典型教育入手,组织开展权利教育、警示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廉政报... 今年以来,太统-崆峒山保护局采取五项工作举措,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保护区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结合工作实际,从正反典型教育入手,组织开展权利教育、警示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廉政报告、廉政承诺等,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律意识,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风廉政建设 保护区 崆峒山 党员领导干部 警示教育 反腐倡廉 教育引导 自律意识
下载PDF
黄土高原“孤岛绿洲”——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纪实
11
作者 鲍双玲 《甘肃林业》 2018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我国陇东黄土高原的腹地,有一块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保护相对完整,关乎泾河、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适合万物生存的地方,即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0月,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 在我国陇东黄土高原的腹地,有一块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保护相对完整,关乎泾河、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适合万物生存的地方,即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0月,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地处黄河支流的泾河源头,总面积16283公顷,南北最长为17.1公里,东西最宽为17.7公里,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南部,地貌以石质山区和黄土山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建设 陇东黄土高原 崆峒山 甘肃 绿洲 孤岛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毒菌物种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喆 鲍双玲 杨鹏举 《绿色科技》 2021年第6期162-164,共3页
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大型毒菌资源调查,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到该区有大型毒菌15种,隶属6科6属。结果表明:该林区内大型毒菌资源种类较少,但分布较为广泛,且极毒种有2种。旨在为... 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大型毒菌资源调查,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到该区有大型毒菌15种,隶属6科6属。结果表明:该林区内大型毒菌资源种类较少,但分布较为广泛,且极毒种有2种。旨在为该地区大型毒菌资源研究提供参考,并警示当地居民在采食蘑菇过程中要谨防误食毒蘑菇,以防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大型毒菌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红星 杨鹏举 +1 位作者 杨喆 鲍双玲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期42-44,共3页
通过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到该区分布的单子叶植物共有18科111属247种;其中野生植物有203种,栽培种4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13种,且全部为兰科植物;药用植物有15种。单子叶植物占该保护区维管植... 通过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到该区分布的单子叶植物共有18科111属247种;其中野生植物有203种,栽培种4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13种,且全部为兰科植物;药用植物有15种。单子叶植物占该保护区维管植物(1412种)的17.49%,表明该区单子叶植物丰富度较高;通过分析单子叶植物的物种特征,表明该区单子叶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且有经济价值的物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 单子叶植物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子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晓亮 杨鹏举 +1 位作者 杨喆 鲍双玲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20-22,共3页
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子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该区分布的裸子植物共有8科13属23种(含1个变型)。其中有栽培种4属6种,野生裸子植物有17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药用植物2种。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裸子植物中松科(Pi... 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子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该区分布的裸子植物共有8科13属23种(含1个变型)。其中有栽培种4属6种,野生裸子植物有17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药用植物2种。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裸子植物中松科(Pinaceae)和柏科(Cupressaceae)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种数的39.13%和30.43%;苏铁科(Cycad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杉科(Taxodiaceae)和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为单属种科,占到总种数的17.40%;且油松和落叶油为该保护区优势树种。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区的裸子植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 裸子植物 调查研究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动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鹏举 杨喆 +2 位作者 薛彦铭 朱彦辉 鲍双玲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2期40-42,共3页
2019~2020年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以及在水域区采用试捕调查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开展了调查研究,旨在为该区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支撑。通过调查记录到该保护区分布的鱼类有3... 2019~2020年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以及在水域区采用试捕调查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开展了调查研究,旨在为该区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支撑。通过调查记录到该保护区分布的鱼类有3目5科22属27种及亚种,其中人工放养种类8种,野生种类19种;按动物区系成分,东洋界2种(占总数的7.41%),古北界13种(占总数的48.15%),广布型12种(占总数的44.44%),且27种鱼全部为留居型,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鱼类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16
作者 禹晓勇 王红星 鲍双玲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0期68-71,共4页
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及研究,统计了收集到区内所分布的各种植物有1412种,隶属134科611属,其中裸子植物23种,隶属8科13属,蕨类植物47种,隶属12科24属,被子植物1342种,隶属114科574属。表明该区植物群落... 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及研究,统计了收集到区内所分布的各种植物有1412种,隶属134科611属,其中裸子植物23种,隶属8科13属,蕨类植物47种,隶属12科24属,被子植物1342种,隶属114科574属。表明该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程度较高,分析了植物种类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具有明显的新生代特征,同时具有古老特征,保护区植物区系总体表现为一种次生演替区系;根据区系地理分布特征分析,该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特征,特别是北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 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下载PDF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建设美丽太统崆峒山 被引量:2
17
作者 鲍双玲 《中国林业》 2016年第12期42-43,共2页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地处六盘山东麓,黄河二级支流泾河中上游,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带,距离平凉市区仅15公里。其范围东起平泾公路甘沟大湾梁,西至泾源县界,南至大阴山,北至西兰公路,总面...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地处六盘山东麓,黄河二级支流泾河中上游,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带,距离平凉市区仅15公里。其范围东起平泾公路甘沟大湾梁,西至泾源县界,南至大阴山,北至西兰公路,总面积16,28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4,678公顷,非林业用地1605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90.1%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崆峒山 保护建设 森林资源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林业用地 自然保护 平凉市 甘肃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