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影响法国的主要文学批评方法概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鲍叶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40-44,39,共6页
20世纪的法国受到人文学科各种思潮的影响,它们在不同程度上给法国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视角。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影响法国文学批评的主要流派和思潮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梳理,使从事法国文学研究的学生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批评流派和批评方... 20世纪的法国受到人文学科各种思潮的影响,它们在不同程度上给法国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视角。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影响法国文学批评的主要流派和思潮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梳理,使从事法国文学研究的学生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批评流派和批评方法。同时,本文也呈现了20世纪文学批评的演变过程,对文学批评家的职能和工作,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文学 文学批评 文本 意义 批评方法 概述
下载PDF
拿破仑与法国的国民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明利 鲍叶宁 《法国研究》 2009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拿破仑对法国的国民教育所做出的贡献。拿破仑不仅创造了公立中学、研究院所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首创了法国大学教育的制度——全法高等教育的独特机构。它远比中等教育机构复杂得多,因为这一高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拿破仑对法国的国民教育所做出的贡献。拿破仑不仅创造了公立中学、研究院所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首创了法国大学教育的制度——全法高等教育的独特机构。它远比中等教育机构复杂得多,因为这一高等教育体制涉及国家集权、政府权威、制度的统一性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破仑 国民教育 公立学校 高等教育 改革
下载PDF
从恐怖到美——帕纳斯派诗人笔下的“骷髅之舞”
3
作者 鲍叶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66-70,28,共6页
作为中世纪文学和艺术偏爱的主题,"骷髅之舞"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帕纳斯派文学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兴起被赋予了新的美学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戈蒂耶、波德莱尔和法朗士塑造的三个骷髅形象来分析"骷髅舞"是怎样在帕纳斯... 作为中世纪文学和艺术偏爱的主题,"骷髅之舞"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帕纳斯派文学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兴起被赋予了新的美学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戈蒂耶、波德莱尔和法朗士塑造的三个骷髅形象来分析"骷髅舞"是怎样在帕纳斯派诗人的笔下褪去恐怖的外壳继而成为美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 骷髅舞 死神 帕纳斯派
下载PDF
翻译家的批评意识——从《阿达拉》的翻译看曾觉之的翻译观
4
作者 鲍叶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5-41,共7页
本文旨在介绍我国翻译家、法国文学专家曾觉之先生在1931年向中国翻译界提出的"翻译家必兼为批评家"的观点,并通过他对《阿达拉》的翻译来考察他怎样将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结合在一起。文章认为,尽管曾觉之的译作有得有失,且... 本文旨在介绍我国翻译家、法国文学专家曾觉之先生在1931年向中国翻译界提出的"翻译家必兼为批评家"的观点,并通过他对《阿达拉》的翻译来考察他怎样将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结合在一起。文章认为,尽管曾觉之的译作有得有失,且无法摆脱时代的整体特点,但他对翻译家的批评意识的要求无疑走在时代的前面,他的翻译思想和工作态度更值得今日的译者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觉之 翻译 文学批评 《阿达拉》
下载PDF
开花与失贞——从《莎乐美》中花的象征看王尔德对美与自由的追求
5
作者 鲍叶宁 《法国研究》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分析了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花的主题,通过"露"和"看"、贞洁和欲望、斩首和失贞三方面的关系,结合古希腊和巴比伦神话以及给王尔德带来艺术灵感的文学作品,探讨了以"月亮之花"为象征的莎... 本文分析了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花的主题,通过"露"和"看"、贞洁和欲望、斩首和失贞三方面的关系,结合古希腊和巴比伦神话以及给王尔德带来艺术灵感的文学作品,探讨了以"月亮之花"为象征的莎乐美如何完成了象征性的失贞,并论述了这一过程如何象征了美摆脱世俗和道德,最终获得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贞 王尔德 莎乐美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书写转向
6
作者 鲍叶宁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20世纪50年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书写不仅是法国文学里中国形象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书写对象、写作风格和想象方式上与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长期以来,法国作家执着于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目光一直未触及当下的、现实的... 20世纪50年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书写不仅是法国文学里中国形象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书写对象、写作风格和想象方式上与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长期以来,法国作家执着于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目光一直未触及当下的、现实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知识分子 想象方式 法国作家 形象谱系 自我精神 书写对象 写作风格
原文传递
要不要布吕纳介?——由法国文学批评引发的一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争
7
作者 鲍叶宁 《法国研究》 2019年第3期84-92,共9页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开始大规模译介西方、特别是法国的文学批评。作为十九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布吕纳介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刊物上,他的批评观引发了中国学者就应该怎样从事文学批评的问题展开讨论。本文...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开始大规模译介西方、特别是法国的文学批评。作为十九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布吕纳介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刊物上,他的批评观引发了中国学者就应该怎样从事文学批评的问题展开讨论。本文从创造社的成仿吾和郑伯奇于1924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出发,分析"判断派"与"鉴赏派"各自的立场和观点,查考两派所引证的法国文学批评理论来源,探索不同文学选择背后的深层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吕纳介 判断 鉴赏 印象主义批评
下载PDF
阿维菌素研究进展与产业综述 被引量:13
8
作者 缑仲轩 和凤 +3 位作者 李紫萱 鲍叶宁 张庆 程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9-1148,共10页
阿维菌素是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结构与米尔贝霉素相似,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和动物的杀虫杀螨,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消炎和醒酒等功效。它通过抑制RNA复制酶,阻止病毒蛋白进入细胞核以及封闭剌突蛋白等方... 阿维菌素是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结构与米尔贝霉素相似,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和动物的杀虫杀螨,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消炎和醒酒等功效。它通过抑制RNA复制酶,阻止病毒蛋白进入细胞核以及封闭剌突蛋白等方式,阻止病毒的复制感染和传播。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分枝杆菌和金黄色葡球菌也能被阿维菌素抑制。阿维菌素世界上年需求量为5000吨左右,基本由中国企业生产。本文回顾了阿维菌素在菌种技术、发酵技术、提取技术、制剂技术发展和组合生物学手段在本产业中的应用,建议通过菌种筛选技术、胞壁通透性调整、途径工程指导的基因改造、发酵过程的代谢流控制、气升式发酵罐应用及细胞融合育种来提高发酵水平,将阿维链霉菌与米贝霉素链霉菌细胞融合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生物活性 产业 综述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书写转向
9
作者 鲍叶宁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20世纪50年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书写不仅是法国文学里中国形象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书写对象、写作风格和想象方式上与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本文以这一时期来华访问的萨特、波伏瓦、利科、莱里斯和罗阿的中国纪行... 20世纪50年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书写不仅是法国文学里中国形象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书写对象、写作风格和想象方式上与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本文以这一时期来华访问的萨特、波伏瓦、利科、莱里斯和罗阿的中国纪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二战之后亚非人民民族解放运动背景下这些作家书写中国的共同特征,揭示影响其书写的原因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行 社会主义中国 异域情调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北京中法大学(1920-1950)校刊中的“个人”观念
10
作者 鲍叶宁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18年第1期83-89,93,共7页
作为新词的"个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中国使用,从清末到"五四",中国知识分子在思考"个人"观念时,似乎无可避免地将其带入集体、进步以及线性历史观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发表在一所民国私立大学——北京... 作为新词的"个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中国使用,从清末到"五四",中国知识分子在思考"个人"观念时,似乎无可避免地将其带入集体、进步以及线性历史观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发表在一所民国私立大学——北京中法大学(1920—1950)校刊上的两篇重要文章出发,界定该刊对西方"个人"观念的理解。北京中法大学的校刊致力于向中国公众介绍法国文学,编者对人的主观心灵世界给予了广泛关注。法国文化使国人向往,并不仅仅因为其代表着历史的进步,同时也在于它对人的内在世界的探索。中法大学的知识分子们在文化传播中强调个体性,并将其视为创作的基础。他们重审了"个人"观念,努力证明文学上发展个人主义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个性 北京中法大学校刊
原文传递
张若名对象征主义文学几个核心概念的阐述——兼论三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11
作者 鲍叶宁 《法语学习》 2017年第6期43-48,60,共7页
本文从张若名(1902—1958)1937年发表的重要文章《法国象征派三大诗人鲍德莱尔、魏尔莱诺与蓝苞》出发,通过她对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思潮背景、对象征主义提出的诗学主张等问题的论述,提炼出张对"神秘"、"颓废&qu... 本文从张若名(1902—1958)1937年发表的重要文章《法国象征派三大诗人鲍德莱尔、魏尔莱诺与蓝苞》出发,通过她对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思潮背景、对象征主义提出的诗学主张等问题的论述,提炼出张对"神秘"、"颓废"、"真实"三个象征主义关键概念的思考,并结合三十年代我国文学批评界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考察张对法国象征主义文学译介工作的贡献,同时展现以张若名为代表的我国文学研究前辈们对原作品扎实的阅读、对中国文化深刻的反观,以及在对两种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若名 象征主义 神秘 颓废 真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