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郑汴洛黄河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研究
1
作者 鲍君惠 姜维 王凤玲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2,共5页
郑汴洛丰富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具备联合打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在目前黄河文化旅游项目推进的基础上,建议:深度挖掘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内涵,创新黄河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整合郑汴洛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系... 郑汴洛丰富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具备联合打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在目前黄河文化旅游项目推进的基础上,建议:深度挖掘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内涵,创新黄河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整合郑汴洛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系统规划国际旅游目的地,明确建设任务和目标;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汴洛 黄河 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下载PDF
略论宋代嵩山的隐士 被引量:2
2
作者 鲍君惠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北宋时期,嵩山作为京畿地区唯一的名山,是众多官员心目中理想的归隐之所,宋庠、欧阳修和苏辙等人,多次表达自己隐逸嵩山的愿望。致仕高官及文人墨客等纷纷来此隐居,张昇、刘几和晁说之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因为嵩山靠近西京洛阳,与京城... 北宋时期,嵩山作为京畿地区唯一的名山,是众多官员心目中理想的归隐之所,宋庠、欧阳修和苏辙等人,多次表达自己隐逸嵩山的愿望。致仕高官及文人墨客等纷纷来此隐居,张昇、刘几和晁说之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因为嵩山靠近西京洛阳,与京城开封相距不远,恰好位于北宋的统治中心区域,山中隐士的大名很容易被外界所知,所以部分隐士将嵩山作为进入仕途的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嵩山 隐士
下载PDF
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的传承
3
作者 鲍君惠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41-45,共5页
隋朝开凿通济渠后,在两岸多种植柳树用来保护河堤,河堤柳景由此肇始并传承于后世。因通济渠的开凿而形成汴河新柳景观,为郑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重现汴河新柳景观,郑州市通过制定相关规... 隋朝开凿通济渠后,在两岸多种植柳树用来保护河堤,河堤柳景由此肇始并传承于后世。因通济渠的开凿而形成汴河新柳景观,为郑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重现汴河新柳景观,郑州市通过制定相关规划、整治河道河堤、栽种柳树和绿化草坪以及开展生态保遗工作等,打造了一条柳青水秀的美丽运河,为通济渠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济渠 汴河新柳 郑州
下载PDF
宋代名臣吕夷简和陈尧佐交往补证——从《湘山野录》一则史料谈起
4
作者 鲍君惠 《华夏文化》 2023年第1期23-26,共4页
北宋中期的僧人文莹,常出入于朱门显宦之家,其笔记《湘山野录》记载了众多北宋前中期的名人轶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一则关于陈尧佐和吕夷简的资料,为他书所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在简述此资料的基础上,引出相关资... 北宋中期的僧人文莹,常出入于朱门显宦之家,其笔记《湘山野录》记载了众多北宋前中期的名人轶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一则关于陈尧佐和吕夷简的资料,为他书所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在简述此资料的基础上,引出相关资料,补充学界对吕夷简和陈尧佐这两位名臣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夷简 陈尧佐 名人轶事 北宋中期 名臣 《湘山野录》 史料价值
下载PDF
开封樊楼的前世今生
5
作者 鲍君惠 《开封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5-20,共6页
樊楼(又名丰乐楼等)是北宋都城开封最为知名的酒楼,其经营状况甚至得到了宋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往学界普遍认为,樊楼首次出现在史籍中的时间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其实,在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樊楼就已经出现在宋朝的官方... 樊楼(又名丰乐楼等)是北宋都城开封最为知名的酒楼,其经营状况甚至得到了宋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往学界普遍认为,樊楼首次出现在史籍中的时间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其实,在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樊楼就已经出现在宋朝的官方档案之中了。宋代的高官名流,甚至宋徽宗本人,常来樊楼饮酒作乐,使樊楼声名远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开封 樊楼 丰乐楼
下载PDF
宋代郑州知州政事活动考
6
作者 鲍君惠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9-43,共5页
在宋代,郑州作为距离国都东京最近的城市,其发展状况颇受朝廷的重视。此地的知州,要么是受到优渥的元老勋臣,要么是即将拔擢的青年才俊。绝大多数的知州能够针对郑州的具体状况,作出符合历史发展的举措,或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发展经济... 在宋代,郑州作为距离国都东京最近的城市,其发展状况颇受朝廷的重视。此地的知州,要么是受到优渥的元老勋臣,要么是即将拔擢的青年才俊。绝大多数的知州能够针对郑州的具体状况,作出符合历史发展的举措,或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发展经济,或兴学重教、选贤任杰、教化民众,从而名垂青史;也有少部分知州无所作为,甚至违法乱章,徇私舞弊,为后人所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郑州 知州 政事活动
下载PDF
宋代郑州文化论略
7
作者 鲍君惠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2-37,共6页
宋代的郑州,位于东西两京之中,深受首善之地的熏陶,文化状况较好。数不胜数的名师大儒在此地宦游、暂居,留下了有关郑州的大量佳作。在宋代重视教育的背景下,郑州州学的发展态势良好,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郑州人梁周翰、杨朴、毕仲游等... 宋代的郑州,位于东西两京之中,深受首善之地的熏陶,文化状况较好。数不胜数的名师大儒在此地宦游、暂居,留下了有关郑州的大量佳作。在宋代重视教育的背景下,郑州州学的发展态势良好,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郑州人梁周翰、杨朴、毕仲游等,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学风醇厚、名家辈出是宋代郑州的发展特色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郑州 文化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考述 被引量:5
8
作者 鲍君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18,共11页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隋唐时期,郑州段运河西连洛阳通长安,东接淮河达杭州,位居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郑州段运河作为...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隋唐时期,郑州段运河西连洛阳通长安,东接淮河达杭州,位居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郑州段运河作为汴河上游,直通国都开封,在国家漕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元时期,因黄河泛滥而开凿的贾鲁河,沟通了黄淮水系,郑州段运河成为贾鲁河一部分,在元明清时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现为郑州市一条重要的排涝河和景观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郑州 鸿沟 通济渠 汴河 贾鲁河
下载PDF
古代郑州浮波亭历史文化内涵考
9
作者 鲍君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宋代郑州知州陈尧佐在州衙之北的湖泊中建造浮波亭后,与王随、范雍、吕夷简唱和了《浮波亭诗》。四人的唱和诗不仅描述了浮波亭的风采,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特别是为陈尧佐和吕夷简的交游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宋代郑州知州陈尧佐在州衙之北的湖泊中建造浮波亭后,与王随、范雍、吕夷简唱和了《浮波亭诗》。四人的唱和诗不仅描述了浮波亭的风采,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特别是为陈尧佐和吕夷简的交游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浮波亭诗》在宋代和明代都被镌刻于碑,曾出现于西安和郑州,是后人收集、编撰诗集的重要依据,在文化传播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波亭诗》 陈尧佐 宋代 郑州
下载PDF
“天地之中”观念下的嵩山儒释道融合进程
10
作者 鲍君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6-52,共7页
从西天而来的佛教、本土的道教以及作为正统思想的儒教,在嵩山这一区域内长时间和谐共处,广泛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繁荣了学术,推动了禅宗、天师道、理学、孔门禅、全真教的传播。"天地之中"观念的强大... 从西天而来的佛教、本土的道教以及作为正统思想的儒教,在嵩山这一区域内长时间和谐共处,广泛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繁荣了学术,推动了禅宗、天师道、理学、孔门禅、全真教的传播。"天地之中"观念的强大文化凝聚力成就了儒释道三教的兴盛,是嵩山三教发展的外在物质支撑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山 天地之中 儒释道
下载PDF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11
作者 袁升飞 鲍君惠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8-51,共4页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在申遗成功后,其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存在开发利用工作处于浅表层次、遗产价值的研究挖掘工作尚待加强、专业人才短缺、世界文化遗产衍生发展和经济社会融合...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在申遗成功后,其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存在开发利用工作处于浅表层次、遗产价值的研究挖掘工作尚待加强、专业人才短缺、世界文化遗产衍生发展和经济社会融合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对此,建议树立科学理念,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战略保障;注重人才培养,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智力保障;以人为本,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利用高新科技,全面提高遗产的展示利用水平,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世界文化遗产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通济渠郑州段 遗产保护利用
下载PDF
古代郑州第一高塔——开元寺塔考述
12
作者 施榕 鲍君惠 刘效廷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第12X期50-55,65,共7页
郑州开元寺塔建于宋代,共13级,高50余米,历经宋金元明清千年风雨,形成了'古塔晴云'的壮美景观,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坍塌。尽管已经消失了70余年,但开元寺塔及'古塔晴云'的美景一直令人念念不忘。鉴于目前有关开元寺塔的... 郑州开元寺塔建于宋代,共13级,高50余米,历经宋金元明清千年风雨,形成了'古塔晴云'的壮美景观,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坍塌。尽管已经消失了70余年,但开元寺塔及'古塔晴云'的美景一直令人念念不忘。鉴于目前有关开元寺塔的建造年代、重修经过等历史事实众说纷纭,相关的诗歌、图片等尚未得到全面的整理,笔者不揣谫陋,从五个方面对开元寺塔试作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寺塔 杨廷宝 郑州志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乐伎图
下载PDF
论题:神人同居、祠满天下——从祠神来解读宋代社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民生 于善维 +6 位作者 鲍君惠 任贵松 侯军伟 范自青 李书永 张凤阁 马亮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2,共10页
主讲人简介:程民生,男,回族,1956年5月出生,河南开封人,原籍河南武陟。1971年初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1975年到开封纱厂当工人,1977年考入河南大学。1981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9... 主讲人简介:程民生,男,回族,1956年5月出生,河南开封人,原籍河南武陟。1971年初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1975年到开封纱厂当工人,1977年考入河南大学。1981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9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室,分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社会 河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 初中毕业 同居 神人 论题 解读
原文传递
宋真宗驻跸郑州考述——兼谈灵显王庙及《灵显王庙赞》碑
14
作者 鲍君惠 《郑州师范教育》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景德四年,宋真宗在拜谒皇陵的来回途中,曾在郑州休憩。大中祥符四年,在西祀汾阴的来回途中,他同样在郑州短暂停留。在这四次驻跸期间,除了处理政务,宋真宗还宴请郑州父老,遣使祭祀后周皇陵,游幸开元寺,召见隐士杨朴,观赏仆射陂美景,临... 景德四年,宋真宗在拜谒皇陵的来回途中,曾在郑州休憩。大中祥符四年,在西祀汾阴的来回途中,他同样在郑州短暂停留。在这四次驻跸期间,除了处理政务,宋真宗还宴请郑州父老,遣使祭祀后周皇陵,游幸开元寺,召见隐士杨朴,观赏仆射陂美景,临幸灵显王庙。宋真宗所作的《驻跸郑州》诗,历来为郑州人所津津乐道。宋真宗御制的《灵显王庙赞》碑,至今仍伫立在郑州街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真宗 驻跸 郑州 灵显王庙 《灵显王庙赞》碑
原文传递
宋代嵩阳书院兴衰史新探——以李廌的《嵩阳书院诗》为中心
15
作者 鲍君惠 《郑州师范教育》 2017年第5期73-76,共4页
作为私学教育的嵩阳书院,在宋代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衰败,甚至有被变卖的经历。居住在嵩山脚下的文学家李廌,在其长诗《嵩阳书院诗》中叙述了嵩阳书院在宋代的兴衰发展历程,是后人了解嵩阳书院历史和宋代私学教育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 宋代 嵩阳书院 李廌 《嵩阳书院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