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纱帐—甘蔗林》试析
1
作者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5-77,共3页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为新诗创作所用,这是不少诗人在探求着的课题。诗人郭小川在这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青纱帐——甘蔗林》吸取古典诗歌营养,创造了新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值得重视的。在古典诗...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为新诗创作所用,这是不少诗人在探求着的课题。诗人郭小川在这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青纱帐——甘蔗林》吸取古典诗歌营养,创造了新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值得重视的。在古典诗歌中,前人总结出赋、比、兴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甘蔗
郭小川
传统表现手法
表现形式
新诗创作
民族风格
民族气派
历史内容
突出成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明文教学探析
2
作者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9-62,共4页
说明文是说明、表述客观事物性质和特征的文章。它在日常生活、科技学习和文化教育之中广泛运用,在现代各种文体中占有重要位置。掌握说明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加强学生读写能力、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世...
说明文是说明、表述客观事物性质和特征的文章。它在日常生活、科技学习和文化教育之中广泛运用,在现代各种文体中占有重要位置。掌握说明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加强学生读写能力、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中学语文说明文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事物特征
本质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中学语文
农作物
科学精神
内在联系
中心点
文化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造我们的学习》逻辑结构简析
3
作者
鲍寄望
《乐山师专学报》
1991年第2期67-68,59,共3页
讲解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要着重领会毛泽东同志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形势,出色地指导工作,在清除主观主义学风、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时进行的透彻、深刻的论述,同时,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本文在写作...
讲解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要着重领会毛泽东同志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形势,出色地指导工作,在清除主观主义学风、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时进行的透彻、深刻的论述,同时,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色:章法的严密显示出论辩的逻辑力量,语言的鲜明、活泼。这些都堪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风
逻辑力量
方法科学
堪称典范
思想要求
内容关系
历史学习
论述内容
同语
横向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记一辆纺车》的艺术构思
4
作者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68-69,共2页
吴伯箫同志烩炙人口的散文《记一辆纺车》,热情赞颂了抗日战争岁月里延安军民的战斗生活,它通过纺线劳动的记述,尽情地抒发了延安军民紧紧团结在毛主席、党中央周围,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的火热情景和乐...
吴伯箫同志烩炙人口的散文《记一辆纺车》,热情赞颂了抗日战争岁月里延安军民的战斗生活,它通过纺线劳动的记述,尽情地抒发了延安军民紧紧团结在毛主席、党中央周围,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的火热情景和乐观精神。表现了对延安精神的由衷赞美。作者对延安战斗生活有着真实的感受,对纺车有过不平常的关系,所以“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象想起旅伴。想起战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构思
纺车
延安精神
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
战斗
纺线
新生活
党中央
毛主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談《小橘灯》和《夜走灵官峽》
被引量:
1
5
作者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5期83-84,共2页
《小橘灯》和《夜走灵官峡》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两篇散文。作品中的两个小主人翁,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里。作品通过两个儿童的思想、生活,生动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儿童的斗争生活。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小橘灯》和《夜走灵官峡》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两篇散文。作品中的两个小主人翁,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里。作品通过两个儿童的思想、生活,生动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儿童的斗争生活。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小橘灯》中的小女孩,生活在国民党进行白色恐怖的重庆。她爸爸是个革命者,突然“失踪”后,她承担了照顾重病在床的妈妈的责任。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脸色苍白,咀唇冻得发紫,头发很短,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衭,光脚穿着一双草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生活
白色恐怖
国民党
社会主义建设
思想内容
不同历史时期
社会制度
革命者
铁路工人
作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崇高的情怀 远大的理想——学习毛主席词《念奴娇·昆仑》
6
作者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53-55,共3页
毛主席《念奴娇·昆仑》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借助比、兴这一诗歌创作手段,创造出十分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洋溢着豪迈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全词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深刻地体现了毛主席对历史、对现实生...
毛主席《念奴娇·昆仑》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借助比、兴这一诗歌创作手段,创造出十分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洋溢着豪迈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全词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深刻地体现了毛主席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深切理解和对全世界人民的无限关怀。学习这首词,不仅能加深我们对形象思维特征的了解,而且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形象思维
昆仑
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中国革命
共产主义理想
相结合
艺术形象
思维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奇石的审丑
7
作者
鲍寄望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6年第9期86-88,共3页
在奇石审美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审美情趣,这便是对石的瘦、漏、皱、透的一种丑陋形态的美感喜爱。越丑的石头越是美的、是石中的上品乃至精品,这是人们早巳达成的共识。此时,奇石的形体美、画面美竟然不是一种轮廓...
在奇石审美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审美情趣,这便是对石的瘦、漏、皱、透的一种丑陋形态的美感喜爱。越丑的石头越是美的、是石中的上品乃至精品,这是人们早巳达成的共识。此时,奇石的形体美、画面美竟然不是一种轮廓清晰、完整无缺、稳定雅致的美的呈示,而是让丑怪的形态与奇诡的画面占了上风,大自然对坚硬石体以风雨剥蚀与水火洗练形成少有的丑、漏、怪、皱等奇形怪状:在残损中组构成一种相对的统一与和谐,在透漏中展示沧桑万变之痕,在丑怪中激发万象百变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丑
形体美
完整无缺
祭侄文稿
美学价值
王文兴
《兰亭序》
八大山人
发现美
审美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棵树
8
作者
鲍寄望
《边疆文学》
1999年第7期48-48,共1页
一棵树有一棵树的独特经历,一棵树能演释出一道兴味浓郁的风景,一棵树也有自己的一个丰富的人生,那生命中包含的理喻更意味深长。你说黄山迎客松,就是体现了中国人国民性中热情与友善的一种守望,哪怕永远立在那千川万壑的飘渺云端之中;...
一棵树有一棵树的独特经历,一棵树能演释出一道兴味浓郁的风景,一棵树也有自己的一个丰富的人生,那生命中包含的理喻更意味深长。你说黄山迎客松,就是体现了中国人国民性中热情与友善的一种守望,哪怕永远立在那千川万壑的飘渺云端之中;你说那南国水乡的"小鸟天堂"的巨榕,繁衍茂盛的生机正如慈祥的老祖母为家族建造的温馨的堂宇。还有西双版纳的独木成林、十万大山的九岔古松,都可以看做是一部朴素而又古老的诗稿,一首富于民情风俗的村歌,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灵。足以自豪与膜拜。生出这个念头,是在云南武定狮山。狮山,大殿气度高惶,巍峨凌空,还有明朝永历帝落难剃度的传说,以及有这两株气宇轩昂的孔雀杉。两棵树与大殿对称得似黄金分割。注明是元杉,通体笔直为美髯公,含威俊逸;皮肤滑润,岁月惧怕落下一块疤痕。你要找到意志的苍老与内心世界衰弱的外露吗?绿团怒耸,翠盖蔽云,每枚叶片都拱出春意,每根枝都壮得充盈,叠叠层层紧紧依靠,真让你越看越豪气蓬勃,融进了一种强劲生殖的气势与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
西双版纳
国民性
黄金分割
云南武定
民情风俗
特定内涵
内心世界
人生
狮山
原文传递
世纪的年礼——献给’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9
作者
鲍寄望
《边疆文学》
1999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昆明
世界园艺博览会
新世纪
云南
世界公民
绿色
机遇
雨滴
高黎贡山
全球互联网
原文传递
奇石欣赏的独特性
10
作者
鲍寄望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5年第3期84-86,共3页
奇石欣赏充分展示了艺术欣赏的深度,即由景到情,由情到趣,由趣到韵,从外到内的欣赏。"外师造化"是自然界赋予奇石的外貌,"中得心源"则是人们对奇石理解的认知。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其欣赏与个人的人生经历、艺术感悟紧密联系,当一...
奇石欣赏充分展示了艺术欣赏的深度,即由景到情,由情到趣,由趣到韵,从外到内的欣赏。"外师造化"是自然界赋予奇石的外貌,"中得心源"则是人们对奇石理解的认知。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其欣赏与个人的人生经历、艺术感悟紧密联系,当一枚奇石与人的情绪、思考、艺术体验相结合时,便会产生审美愉悦。奇石的个体具有非凡的独特性,与绘画雕塑的同质、模拟相比更具唯一性,充满了个性特质艺术语言的表达。数千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石欣赏
特性
艺术欣赏
人生经历
艺术语言
自然界
大自然
艺术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之灵
11
作者
鲍寄望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4年第5期86-87,共2页
石不能言最有情是藏石者的心语。 藏石为人生一件乐事,藏石者在寻找与收藏美石中寻求感情、心灵的皈依。美石为石之胎化结晶,是大自然的灵性所现。石之生命,缘自大自然的运动。这种运动的过程十分漫长,或许是千百年之功,亦可能是...
石不能言最有情是藏石者的心语。 藏石为人生一件乐事,藏石者在寻找与收藏美石中寻求感情、心灵的皈依。美石为石之胎化结晶,是大自然的灵性所现。石之生命,缘自大自然的运动。这种运动的过程十分漫长,或许是千百年之功,亦可能是亿万年之力。山体的运动与江河湖海的运动自远古以来向来都是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盆景
盆景
观赏园艺
赏石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站马栈
12
作者
鲍寄望
《滇池》
2000年第7期54-56,共3页
铁路志的书稿里,一小节简短的人物传记叫人读出疑问,把这个人放在沉甸甸的志书里,值?已第三稿,难翻覆。志书中占个平凡人物位置,也盖脸,便不想添烦。想了解一下,乘火车到嵩营,找个朋友,点支烟,喝盅酒。他不在,失望便让我踏向一条半截小...
铁路志的书稿里,一小节简短的人物传记叫人读出疑问,把这个人放在沉甸甸的志书里,值?已第三稿,难翻覆。志书中占个平凡人物位置,也盖脸,便不想添烦。想了解一下,乘火车到嵩营,找个朋友,点支烟,喝盅酒。他不在,失望便让我踏向一条半截小巷,封巷口是青砖大门,石灰勾缝,线条爽朗。门头冲眠的瓦当是黑陶烧成的一排坐狮,怕上百年了,耐得寂寞,狰猛张口,情意十足地守这条小巷。半掩半开的门扇显出古旧沧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散文
怀旧题材
当代
原文传递
画读滇东北高原
13
作者
鲍寄望
《中国铁路文学》
2000年第3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散文
旅游随笔
当代
原文传递
题名
《青纱帐—甘蔗林》试析
1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5-77,共3页
文摘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为新诗创作所用,这是不少诗人在探求着的课题。诗人郭小川在这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青纱帐——甘蔗林》吸取古典诗歌营养,创造了新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值得重视的。在古典诗歌中,前人总结出赋、比、兴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关键词
古典诗歌
甘蔗
郭小川
传统表现手法
表现形式
新诗创作
民族风格
民族气派
历史内容
突出成就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明文教学探析
2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9-62,共4页
文摘
说明文是说明、表述客观事物性质和特征的文章。它在日常生活、科技学习和文化教育之中广泛运用,在现代各种文体中占有重要位置。掌握说明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加强学生读写能力、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中学语文说明文的教学。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事物特征
本质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中学语文
农作物
科学精神
内在联系
中心点
文化教育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造我们的学习》逻辑结构简析
3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乐山师专学报》
1991年第2期67-68,59,共3页
文摘
讲解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要着重领会毛泽东同志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形势,出色地指导工作,在清除主观主义学风、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时进行的透彻、深刻的论述,同时,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色:章法的严密显示出论辩的逻辑力量,语言的鲜明、活泼。这些都堪称典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风
逻辑力量
方法科学
堪称典范
思想要求
内容关系
历史学习
论述内容
同语
横向发展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记一辆纺车》的艺术构思
4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68-69,共2页
文摘
吴伯箫同志烩炙人口的散文《记一辆纺车》,热情赞颂了抗日战争岁月里延安军民的战斗生活,它通过纺线劳动的记述,尽情地抒发了延安军民紧紧团结在毛主席、党中央周围,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的火热情景和乐观精神。表现了对延安精神的由衷赞美。作者对延安战斗生活有着真实的感受,对纺车有过不平常的关系,所以“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象想起旅伴。想起战友。
关键词
艺术构思
纺车
延安精神
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
战斗
纺线
新生活
党中央
毛主席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談《小橘灯》和《夜走灵官峽》
被引量:
1
5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5期83-84,共2页
文摘
《小橘灯》和《夜走灵官峡》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两篇散文。作品中的两个小主人翁,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里。作品通过两个儿童的思想、生活,生动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儿童的斗争生活。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小橘灯》中的小女孩,生活在国民党进行白色恐怖的重庆。她爸爸是个革命者,突然“失踪”后,她承担了照顾重病在床的妈妈的责任。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脸色苍白,咀唇冻得发紫,头发很短,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衭,光脚穿着一双草鞋。”
关键词
儿童生活
白色恐怖
国民党
社会主义建设
思想内容
不同历史时期
社会制度
革命者
铁路工人
作品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崇高的情怀 远大的理想——学习毛主席词《念奴娇·昆仑》
6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53-55,共3页
文摘
毛主席《念奴娇·昆仑》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借助比、兴这一诗歌创作手段,创造出十分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洋溢着豪迈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全词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深刻地体现了毛主席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深切理解和对全世界人民的无限关怀。学习这首词,不仅能加深我们对形象思维特征的了解,而且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关键词
毛主席
形象思维
昆仑
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中国革命
共产主义理想
相结合
艺术形象
思维特征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奇石的审丑
7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6年第9期86-88,共3页
文摘
在奇石审美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审美情趣,这便是对石的瘦、漏、皱、透的一种丑陋形态的美感喜爱。越丑的石头越是美的、是石中的上品乃至精品,这是人们早巳达成的共识。此时,奇石的形体美、画面美竟然不是一种轮廓清晰、完整无缺、稳定雅致的美的呈示,而是让丑怪的形态与奇诡的画面占了上风,大自然对坚硬石体以风雨剥蚀与水火洗练形成少有的丑、漏、怪、皱等奇形怪状:在残损中组构成一种相对的统一与和谐,在透漏中展示沧桑万变之痕,在丑怪中激发万象百变之谜,
关键词
审丑
形体美
完整无缺
祭侄文稿
美学价值
王文兴
《兰亭序》
八大山人
发现美
审美视角
分类号
TS933.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棵树
8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边疆文学》
1999年第7期48-48,共1页
文摘
一棵树有一棵树的独特经历,一棵树能演释出一道兴味浓郁的风景,一棵树也有自己的一个丰富的人生,那生命中包含的理喻更意味深长。你说黄山迎客松,就是体现了中国人国民性中热情与友善的一种守望,哪怕永远立在那千川万壑的飘渺云端之中;你说那南国水乡的"小鸟天堂"的巨榕,繁衍茂盛的生机正如慈祥的老祖母为家族建造的温馨的堂宇。还有西双版纳的独木成林、十万大山的九岔古松,都可以看做是一部朴素而又古老的诗稿,一首富于民情风俗的村歌,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灵。足以自豪与膜拜。生出这个念头,是在云南武定狮山。狮山,大殿气度高惶,巍峨凌空,还有明朝永历帝落难剃度的传说,以及有这两株气宇轩昂的孔雀杉。两棵树与大殿对称得似黄金分割。注明是元杉,通体笔直为美髯公,含威俊逸;皮肤滑润,岁月惧怕落下一块疤痕。你要找到意志的苍老与内心世界衰弱的外露吗?绿团怒耸,翠盖蔽云,每枚叶片都拱出春意,每根枝都壮得充盈,叠叠层层紧紧依靠,真让你越看越豪气蓬勃,融进了一种强劲生殖的气势与渴望。
关键词
十万大山
西双版纳
国民性
黄金分割
云南武定
民情风俗
特定内涵
内心世界
人生
狮山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世纪的年礼——献给’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9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边疆文学》
1999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昆明
世界园艺博览会
新世纪
云南
世界公民
绿色
机遇
雨滴
高黎贡山
全球互联网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奇石欣赏的独特性
10
作者
鲍寄望
机构
云南昆明
出处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5年第3期84-86,共3页
文摘
奇石欣赏充分展示了艺术欣赏的深度,即由景到情,由情到趣,由趣到韵,从外到内的欣赏。"外师造化"是自然界赋予奇石的外貌,"中得心源"则是人们对奇石理解的认知。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其欣赏与个人的人生经历、艺术感悟紧密联系,当一枚奇石与人的情绪、思考、艺术体验相结合时,便会产生审美愉悦。奇石的个体具有非凡的独特性,与绘画雕塑的同质、模拟相比更具唯一性,充满了个性特质艺术语言的表达。数千年来,
关键词
奇石欣赏
特性
艺术欣赏
人生经历
艺术语言
自然界
大自然
艺术感
分类号
TS933.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之灵
11
作者
鲍寄望
机构
云南昆明
出处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4年第5期86-87,共2页
文摘
石不能言最有情是藏石者的心语。 藏石为人生一件乐事,藏石者在寻找与收藏美石中寻求感情、心灵的皈依。美石为石之胎化结晶,是大自然的灵性所现。石之生命,缘自大自然的运动。这种运动的过程十分漫长,或许是千百年之功,亦可能是亿万年之力。山体的运动与江河湖海的运动自远古以来向来都是激烈、
关键词
花木盆景
盆景
观赏园艺
赏石版
分类号
S688.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站马栈
12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滇池》
2000年第7期54-56,共3页
文摘
铁路志的书稿里,一小节简短的人物传记叫人读出疑问,把这个人放在沉甸甸的志书里,值?已第三稿,难翻覆。志书中占个平凡人物位置,也盖脸,便不想添烦。想了解一下,乘火车到嵩营,找个朋友,点支烟,喝盅酒。他不在,失望便让我踏向一条半截小巷,封巷口是青砖大门,石灰勾缝,线条爽朗。门头冲眠的瓦当是黑陶烧成的一排坐狮,怕上百年了,耐得寂寞,狰猛张口,情意十足地守这条小巷。半掩半开的门扇显出古旧沧桑。
关键词
叙事散文
怀旧题材
当代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画读滇东北高原
13
作者
鲍寄望
出处
《中国铁路文学》
2000年第3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散文
旅游随笔
当代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纱帐—甘蔗林》试析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说明文教学探析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造我们的学习》逻辑结构简析
鲍寄望
《乐山师专学报》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记一辆纺车》的艺术构思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談《小橘灯》和《夜走灵官峽》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崇高的情怀 远大的理想——学习毛主席词《念奴娇·昆仑》
鲍寄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奇石的审丑
鲍寄望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一棵树
鲍寄望
《边疆文学》
1999
0
原文传递
9
世纪的年礼——献给’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鲍寄望
《边疆文学》
1999
0
原文传递
10
奇石欣赏的独特性
鲍寄望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石之灵
鲍寄望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小站马栈
鲍寄望
《滇池》
2000
0
原文传递
13
画读滇东北高原
鲍寄望
《中国铁路文学》
200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