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区氮添加和间作种植互作对燕麦和豌豆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鲍根生 李媛 +2 位作者 冯晓云 张鹏 孟思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4,共12页
种间根系的相互作用是禾豆间作体系系统生产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外源氮素添加也能显著改变植物根系构型。然而,有关氮添加和间作种植方式对燕麦和豌豆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和豌豆为对象,比较氮添加和不同间作... 种间根系的相互作用是禾豆间作体系系统生产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外源氮素添加也能显著改变植物根系构型。然而,有关氮添加和间作种植方式对燕麦和豌豆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和豌豆为对象,比较氮添加和不同间作种植方式对燕麦和豌豆生物量、根系形态及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氮隔行间作燕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而高氮单播豌豆生物量最高;2)高氮隔行间作燕麦除根体积和根尖数外,其他根系形态参数显著高于单播燕麦,高氮单播豌豆的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最高,而未添加氮单播豌豆的分叉数、内部和外部连接数最高;3)高氮间作燕麦拓扑指数和分形维数较高,未添加氮单播豌豆分形维数较高;4)氮添加和间作种植可增加燕麦根体积、根表面积、外部连接数和促进侧根生长,而间作种植和氮添加却降低豌豆根系连接数、根尖数、内部连接数和抑制侧根发育。由此可见,氮添加和间作种植通过增加燕麦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强化燕麦获取土壤的能力,进而使间作燕麦生物量快速增加,这将为燕麦和豌豆间作体系中燕麦常表现出强竞争力和积累高生物量提供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豌豆 间作 根系形态 拓扑结构
下载PDF
氮添加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冯晓云 侯统璐 +3 位作者 鲍根生 张鹏 李媛 梁国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0-461,共12页
为分析无机氮肥对燕麦(Avena sativa)/豌豆(Pisum sativum)间作体系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本研究以燕麦和豌豆为试验材料,设置单播、隔行间作、同行混合间作3种种植方式和对照(0 kg·ha^(-1))、低氮(50 kg·ha^(-1))、高氮(20... 为分析无机氮肥对燕麦(Avena sativa)/豌豆(Pisum sativum)间作体系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本研究以燕麦和豌豆为试验材料,设置单播、隔行间作、同行混合间作3种种植方式和对照(0 kg·ha^(-1))、低氮(50 kg·ha^(-1))、高氮(200 kg·ha^(-1))3个氮添加水平,探究不同间作种植方式和氮添加水平对燕麦、豌豆茎叶及根系碳(C)、氮(N)和磷(P)含量和C/N、C/P、N/P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和燕麦茎叶、根系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在不同种植方式和氮添加水平下均表现不同;不同种植方式和氮添加水平下,豌豆和燕麦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RDA分析表明,间作种植方式和氮添加水平与二者茎叶、根系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正负相关。因此,可通过植物组织养分含量变化特征揭示其养分利用状况,进而为高寒区草地退化修复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种植 氮添加 茎叶 根系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高寒区燕麦、豌豆农艺性状对氮添加和间作模式的响应
3
作者 冯晓云 张鹏 +3 位作者 李媛 马婧娟 梁国玲 鲍根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730,共13页
间作种植与氮添加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新品系‘青永久872’和饲用豌豆‘青建1号’为试验对象,比较间作种植模式和氮添加对间作燕麦、豌豆关键农艺性状的... 间作种植与氮添加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新品系‘青永久872’和饲用豌豆‘青建1号’为试验对象,比较间作种植模式和氮添加对间作燕麦、豌豆关键农艺性状的调控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和氮添加均影响燕麦和豌豆农艺性状表现;2)低氮添加和隔行间作种植的燕麦、豌豆间作体系总土地当量比最高,且在N_(2)(50 kg·hm^(−2))和N_(3)(200 kg·hm^(−2))处理下燕麦种间竞争力强于豌豆;3)冗余分析(RDA)表明,种植方式和氮添加水平与燕麦株高、分蘖等与草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正相关,氮添加水平与豌豆草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正相关,种植方式与豌豆种子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正相关;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未添加氮N1(0 kg·hm^(−2))时,单播燕麦分蘖和豌豆始荚节数、隔行间作燕麦单株籽粒数和豌豆荚数以及同行混合间作燕麦分蘖和豌豆荚数与草产量关联系数最大;在低氮添加N_(2)(50 kg·hm^(−2))时,单播燕麦分蘖和豌豆单株籽粒数、隔行间作燕麦粒长和豌豆荚数以及同行混合间作燕麦单株小穗数和豌豆单株籽粒数与草产量关联系数最大;在高氮添加N_(3)(200 kg·hm^(−2))时,单播燕麦茎粗和豌豆荚数、隔行间作燕麦单株籽粒重和豌豆单株籽粒数以及同行混合间作燕麦单株籽粒数和豌豆荚数与草产量关联系数最大。由此可见,合理安排种植方式和精准施氮是高寒区高品质栽培草地建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豆混播 农艺性状 土地当量比 种间竞争力 灰色关联分析 草产量
下载PDF
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柴达木旱区的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4
作者 徐航 何霖 +4 位作者 宋美琪 金玲 鲍根生 刘勇 魏小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省柴达木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20—2022年对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评比试验,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适合柴达木旱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在2021年,东苜2号的干草产量最高...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省柴达木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20—2022年对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评比试验,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适合柴达木旱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在2021年,东苜2号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1373.44 kg·hm^(-2);在2022年,龙牧803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3485.54 kg·hm^(-2);(2)5909在两年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分别为14.71%和126.01、14.07%和128.01,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38.67%和36.90%;东苜2号两年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3.68%和51.35%;(3)基于隶属函数法对各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东苜2号、龙牧803和5909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柴达木干旱区适应性强、饲草产量及品质最优,建议在本地优先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柴达木旱区
下载PDF
磷添加对青海扁茎早熟禾各器官生物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5
作者 王佳豪 何克燕 +3 位作者 鲍根生 徐航 何霖 魏小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磷对植物体内氮代谢和氮效率均有促进作用,添加适量的磷肥有助于提高牧草产量和抗逆性。为探究不同磷添加下牧草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元素浓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设置7个磷添加梯度(0、30、60、90、120、150、180 kg/hm^(2)),分析了5龄青海... 磷对植物体内氮代谢和氮效率均有促进作用,添加适量的磷肥有助于提高牧草产量和抗逆性。为探究不同磷添加下牧草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元素浓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设置7个磷添加梯度(0、30、60、90、120、150、180 kg/hm^(2)),分析了5龄青海扁茎早熟禾各器官(根、茎、叶)生物量的分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施磷量的增加能够显著影响青海扁茎早熟禾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其中90 kg/hm^(2)施磷水平下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73.99%、7.31%;(2)随施磷量增加,青海扁茎早熟禾各器官碳、氮、磷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150 kg/hm^(2)施磷水平下,根系氮和磷含量最高,较对照组增加37.05%和34.63%,而90 kg/hm^(2)水平下,叶片氮和磷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60%和37.66%;(3)不同器官碳、氮、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叶片碳、氮含量高于根系,而根系磷含量却高于叶片;(4)各器官生物量与碳、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地上植株生物量(叶片、茎秆)与碳氮比、碳磷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由此可见,磷添加能显著调控青海扁茎早熟禾营养元素吸收和平衡能力,适度磷添加(90 kg/hm^(2))对高效利用高龄青海扁茎早熟禾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添加 青海扁茎早熟禾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生物量
下载PDF
高寒区氮添加对禾豆间作系统牧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鲍根生 张鹏 +3 位作者 马祥 贾志锋 刘文辉 马兴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10-2219,共10页
禾豆间作是农作物增产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经典种植方式,有关燕麦(Avena sativa)与豌豆(Pisum sativum)不同间作种植模式对饲草和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开展氮添加对燕麦与豌豆单播、同行混合及隔行间作三种植模式饲草和种子... 禾豆间作是农作物增产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经典种植方式,有关燕麦(Avena sativa)与豌豆(Pisum sativum)不同间作种植模式对饲草和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开展氮添加对燕麦与豌豆单播、同行混合及隔行间作三种植模式饲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添加能增加单播、同行混合和隔行间作系统燕麦和豌豆的生物量,相同氮水平下,隔行间作系统生物量最高;同时,氮添加能提高单播、间作燕麦及单播豌豆种子产量。(2)隔行间作燕麦和豌豆的土地当量比高于同行混合间作模式。(3)同行混合和隔行间作燕麦的竞争系数显著高于豌豆。由此可见,燕麦和豌豆隔行间作种植并适量氮素添加是实现高寒区人工草地增产提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豌豆 同行混合间作 隔行间作 种子产量 氮添加
下载PDF
温度对高寒地区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思宇 李晓青 +3 位作者 魏小星 刘文辉 张永超 鲍根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0-768,共9页
为探讨温度对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青海省和四川省5个地理种群的发草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发草萌发、幼苗生长特性影响及预测发草萌发的温度阈值。结果表明:25℃是发草萌发的最适温度。四川省... 为探讨温度对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青海省和四川省5个地理种群的发草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发草萌发、幼苗生长特性影响及预测发草萌发的温度阈值。结果表明:25℃是发草萌发的最适温度。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发芽基本温度(1.84℃)明显高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基本温度(-8℃~-5℃);其萌发最适温(23.06℃)明显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25℃~26℃);萌发最高温(41.1℃)显著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最高温(48℃~57℃)。同时,除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外积温模型能准确预测供试发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进程。由此可见,采集地的年均气温温度会影响种子萌发的可塑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不同地理种群发草种质资源筛选、确定不同生境发草最佳播期及利用发草进行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草 种子萌发 温度 积温模型
下载PDF
高寒区150份豌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张鹏 鲍根生 +1 位作者 贾志锋 刘文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16-2127,共12页
高寒区匮乏的豆科牧草限制了其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发展产量高、品质优的豌豆是高寒人工饲草基地建设的关键。为筛选高寒区优良的豌豆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国内外150份豌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豌豆种质资... 高寒区匮乏的豆科牧草限制了其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发展产量高、品质优的豌豆是高寒人工饲草基地建设的关键。为筛选高寒区优良的豌豆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国内外150份豌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豌豆种质资源开展农艺性状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豌豆种质资源的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大,6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与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22%和0.96,17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与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是41.39%,1.79。17个农艺性状简化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2.25%;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150份豌豆材料分为产草量、籽粒数量和籽粒大小3大类群。因此,本研究可为适宜高寒区种植优异豌豆种质资源筛选、选育及豌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高寒区41份春蚕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张鹏 鲍根生 +2 位作者 刘文辉 滕长才 刘玉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44-1855,共12页
为筛选出适宜高寒区种植的蚕豆材料,本研究对41份春蚕豆(Vicia faba)种质的19个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41份春蚕豆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9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0.80%和1.715;籽粒产量与株高... 为筛选出适宜高寒区种植的蚕豆材料,本研究对41份春蚕豆(Vicia faba)种质的19个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41份春蚕豆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9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0.80%和1.715;籽粒产量与株高、茎干重、单株籽粒重、地上生物量、荚数、根瘤数量、根瘤干重、地下生物量、叶干重和单株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百粒重与株高、茎粗、茎干重、地下生物量、荚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利用主成分分析降维获得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9.521%,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籽粒产量,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籽粒的长宽(大小),这两个主成分较大程度上反映了41份春蚕豆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系统聚类法将41份春蚕豆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群,类群I包含36份材料,类群Ⅱ包含5份材料,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发现,类群Ⅱ中21、25、29和37号蚕豆种质综合表现最好,可以作为高寒区培育优质高产牧草及牧草种子生产的优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下载PDF
150份豌豆(Pisum sativum L.)种质资源开花期关键性状评价
10
作者 冯晓云 鲍根生 刘文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7,共8页
为筛选适宜高寒区种植的草产量高、绿肥特性优的豌豆品种,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50份国内外豌豆种质资源花期关键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豌豆种质资源花期根瘤数量和花干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65和0.41,... 为筛选适宜高寒区种植的草产量高、绿肥特性优的豌豆品种,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50份国内外豌豆种质资源花期关键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豌豆种质资源花期根瘤数量和花干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65和0.41,其次为叶干重、茎干重和根干重。根瘤数量、茎、叶和花干重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花期主要性状主成分分析发现,前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2.76%,分别代表草产量和绿肥特性。系统聚类可将供试豌豆种质资源分为草产量低、草产量高且绿肥特性好、固氮能力最强三大类群。其中,第Ⅱ大类群的保加利亚豌豆、173、秋复5号豌豆、311、A-65豌豆和A-73豌豆等可作为高寒区适宜种植的豌豆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种质资源 花期性状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形成时间高原鼢鼠鼠丘土壤养分分配规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鲍根生 王宏生 +3 位作者 曾辉 卡着才让 马志贵 刘生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4-1831,共8页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作为青藏高原唯一营地下生活的鼠类,其造丘活动不仅能影响草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进程,而且对鼠丘土壤养分含量和分配造成空间异质性。关于不同形成时期的高原鼢鼠鼠丘养分含量及在垂直高度的分配规律研究报...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作为青藏高原唯一营地下生活的鼠类,其造丘活动不仅能影响草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进程,而且对鼠丘土壤养分含量和分配造成空间异质性。关于不同形成时期的高原鼢鼠鼠丘养分含量及在垂直高度的分配规律研究报道尚少。基于此本研究以不同形成时期的鼢鼠鼠丘为研究对象,对鼠丘土壤养分含量及空间分配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鼠丘形成时间的推移,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1年鼠丘>多年鼠丘>对照区;与非鼠丘区相比,随着土壤土层增加,土壤养分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表现为1年鼠丘>3年鼠丘>5年鼠丘>对照区;0—10cm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变化总体表现为多年鼠丘>1年鼠丘>对照区,10—30cm土层1年鼠丘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最高。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随着鼠丘形成时间推移总体表现为:1年鼠丘>5年鼠丘>3年鼠丘;其中在10—30cm土层,1年鼠丘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多年鼠丘和对照区。由此可见,高原鼢鼠造丘活动能显著改变土壤养分分配格局,短期内形成养分富集的肥力岛,为鼠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萌发和植被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鼠丘 土壤养分 分配规律
下载PDF
狼毒斑块对狼毒型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鲍根生 王玉琴 +5 位作者 宋梅玲 王宏生 尹亚丽 刘生财 杨有武 杨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61,共11页
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影响草地土壤养分数量和分布格局,而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会加速原生植物被更适生于此土壤条件下的植物所代替。狼毒在退化草地中斑块状集群分布的格局可能会影响草地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以退化... 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影响草地土壤养分数量和分布格局,而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会加速原生植物被更适生于此土壤条件下的植物所代替。狼毒在退化草地中斑块状集群分布的格局可能会影响草地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以退化草地中未防除狼毒和防除狼毒的狼毒斑块为研究对象,分析斑块内和斑块间草地植物群落的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未防除狼毒和防除狼毒斑块间的地上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未防除狼毒斑块内,而防除狼毒斑块内和斑块间的地上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 2)未防除狼毒斑块内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斑块间;同时,未防除狼毒斑块内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防除狼毒斑块内,而防除狼毒斑块内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未防除狼毒斑块内。由此可见,狼毒斑块内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比斑块间高,表现出明显的"肥岛"效应。针对狼毒型退化草地治理应严格控制草地载畜量并辅以防除狼毒、围封、施肥等草地改良措施,实现狼毒型退化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斑块 多样性指数 土壤养分 肥岛 除草剂
下载PDF
高原鼢鼠造丘活动对高寒草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鲍根生 王宏生 +3 位作者 王玉琴 曾辉 马戈亮 洛藏昂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103,共9页
高原鼢鼠的造丘活动影响草地土壤营养循环、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物活动,造成草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然而,有关不同形成时间的"圆锥状"鼠丘土壤养分在垂直和斜边方向变化规律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1,3及5年以上鼠丘为研究对象,探... 高原鼢鼠的造丘活动影响草地土壤营养循环、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物活动,造成草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然而,有关不同形成时间的"圆锥状"鼠丘土壤养分在垂直和斜边方向变化规律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1,3及5年以上鼠丘为研究对象,探索土壤养分在鼠丘垂直和斜边方向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年以上鼠丘土壤的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随鼠丘顶点到鼠丘底部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快速降低,而1和3年鼠丘呈缓慢降低的变化。其中,1和3年鼠丘顶点到鼠丘底部0~10cm土层的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未出现鼠丘区域0~10cm土层的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1和3年鼠丘全氮、速效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从鼠丘顶点沿斜边方向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5年以上鼠丘的全氮、速效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从鼠丘顶点沿斜边方向距离的增加而降低;5年以上鼠丘顶点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1和3年鼠丘顶点土壤的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而1年鼠丘从鼠丘顶点沿斜边方向30cm处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3年和5年以上鼠丘从鼠丘顶点沿斜边方向30cm处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1,3年鼠丘边缘(不同形成时间鼠丘对照区)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高于鼠丘斜边方向各点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由此可见,鼠丘"圆锥状"几何构造造成鼠丘表面温度和雨水径流出现差异,影响土壤矿质化进程,导致鼠丘顶部和基部养分异质性,在鼠丘边缘形成养分富集地带,从而出现鼠丘边缘植被生长旺盛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鼠丘 土壤养分 异质性 边际效应
下载PDF
有机硅助剂对“狼毒净”防除狼毒效果及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鲍根生 王宏生 曾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在青海省海南州江西沟乡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危害严重的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天然草地上,以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研制的"狼毒净"为主剂,选用展扩100、禾泽和Quick为助剂,开展防效组合优化试验及对草地群落... 在青海省海南州江西沟乡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危害严重的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天然草地上,以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研制的"狼毒净"为主剂,选用展扩100、禾泽和Quick为助剂,开展防效组合优化试验及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狼毒净"是影响狼毒防效的主控因子,助剂种类和助剂浓度是次要因子,112.5mL·hm-2 Quick和675mL·hm-2"狼毒净"是最佳处理组合,对狼毒防效高达96.8%。施药后第1年草地群落多样性各项指数均低于对照区,第2年各项指标与第1年相比均有所增加,草地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同时各处理对禾本科牧草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种类 狼毒 防效 多样性
下载PDF
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资源的调查和分离 被引量:4
15
作者 鲍根生 张兴旭 +2 位作者 李秀璋 魏小星 李春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97-2007,共11页
青海高原的高寒特性决定其生境内禾草植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然而有关青海高原地区禾草内生真菌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青海高原地区48个样点内禾草植物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内生真菌分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平均... 青海高原的高寒特性决定其生境内禾草植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然而有关青海高原地区禾草内生真菌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青海高原地区48个样点内禾草植物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内生真菌分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平均感染率低于50%,而12种植物内生真菌平均感染率大于50%。其中,缘毛鹅观草(Roegneria pendulin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微药羊茅(F.nitidula)、毛稃羊茅(F.kirilowii)和紫羊茅(F.rubra)的平均带菌率均超过80%。同时,同属禾草植物内生真菌带菌率存在差异。禾草内生真菌分离率较低,其中紫花针茅、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光稃早熟禾(P.psiolepis)和异针茅(S.aliena)内生真菌在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上存在差异。可见,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带菌率较高,同时不同禾草内生真菌可能存在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内生真菌 带菌率 分离率 形态 禾草种类
下载PDF
甘肃马先蒿对高寒地区几种优良牧草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鲍根生 王宏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4,共7页
研究了青藏高原退化草地常见毒杂草甘肃马先蒿地上部分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水浸液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不断增强;4种牧草... 研究了青藏高原退化草地常见毒杂草甘肃马先蒿地上部分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水浸液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不断增强;4种牧草种子萌发对甘肃马先蒿水浸液敏感性强弱顺序为: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Qinghai No.1)>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sKeng F.cv.Qinghai),牧草幼苗生长对甘肃马先蒿水浸液敏感性强弱顺序为: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牧1号老芒麦>短芒老芒麦;4种牧草对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的敏感性强弱顺序为: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牧1号老芒麦>短芒老芒麦;4种牧草幼苗生长对甘肃马先蒿水浸液敏感性强于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甘肃马先蒿 化感作用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优势禾草—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鲍根生 李春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2,共11页
紫花针茅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群落中主要优势禾草之一,关于该植物所感染禾草内生真菌的形态和分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离培养获取不同样点的紫花针茅内生真菌菌落,利用特异性引物克隆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序列,并与Genbank中下载... 紫花针茅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群落中主要优势禾草之一,关于该植物所感染禾草内生真菌的形态和分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离培养获取不同样点的紫花针茅内生真菌菌落,利用特异性引物克隆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序列,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青海省紫花针茅样品带菌率高达100%,而其他区域样品均不带菌。分离的内生真菌菌落从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分生孢子形态等特征均与Epichloё属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相似。系统进化关系表明,它们分别与北美洲竖针茅体内无性态内生真菌Epichloёchisosa、醉马草内生真菌Epichloёinebrians及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ёgansuensi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说明紫花针茅所感染内生真菌与宿主间未体现出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紫花针茅 内生真菌 系统发育 宿主
下载PDF
氮、钾不同配比施肥对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0
18
作者 鲍根生 周青平 韩志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48-53,共6页
以白燕7号燕麦Avena sativa cv.BaiyanNo.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氮(N)肥和钾(K)肥对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施钾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种子... 以白燕7号燕麦Avena sativa cv.BaiyanNo.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氮(N)肥和钾(K)肥对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施钾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种子产量、秸秆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施氮和施钾与种子和秸秆产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2=0.862,P<0.05;R2=0.838,P<0.05);N75K105水平下,燕麦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均最高,分别为4.90×103和9.86×103kg/hm2;燕麦籽粒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随着施肥量的不同有规律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围封和防除狼毒对狼毒斑块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鲍根生 宋梅玲 +2 位作者 王玉琴 尹亚丽 王宏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3-72,共10页
狼毒是青藏高原高寒退化草地主要滋生的毒害草种类,采用化学除草剂和草地围封方法能有效遏制狼毒种群扩张的现状。然而,针对狼毒形成微斑块对使用除草剂和草地围封措施后植被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量响应变化的研究较少。... 狼毒是青藏高原高寒退化草地主要滋生的毒害草种类,采用化学除草剂和草地围封方法能有效遏制狼毒种群扩张的现状。然而,针对狼毒形成微斑块对使用除草剂和草地围封措施后植被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量响应变化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狼毒型退化草地采用短期围栏封育(1年),以围封地未防除和除草剂处理的狼毒微斑块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狼毒斑块内外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1)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内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高于狼毒斑块外,而防除狼毒斑块外生物量高于狼毒斑块内。2)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内表层土壤的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有机质和土壤含水量高于狼毒斑块外,而防除狼毒斑块外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和全钾含量高于狼毒斑块内;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内深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斑块外,防除狼毒斑块外深层土壤速效磷、铵态氮和有机质含量高于斑块内。3)防除狼毒和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外土壤微生物量碳高于狼毒斑块内,防除狼毒斑块外土壤微生物量氮增加而微生物量磷却快速降低。由此可见,狼毒型退化草地治理需采用“狼毒净”化学除草剂快速降低狼毒种群并辅以长期围封(禁牧)措施,可提高禾本科等优良牧草比例、调节草地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和加速土壤养分循环,并最终实现狼毒型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围封 防除 微斑块 多样性指数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量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盐胁迫复水后野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0
作者 蔡宗程 张鹏 +1 位作者 孟思宇 鲍根生 《青海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为探究内生真菌侵染对不同盐类型和盐浓度胁迫复水后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带菌(E+)野大麦和不带菌(E-)野大麦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单盐(NaCl、Na_(2)SO_(4)、Na_(2)CO_(3)、NaHCO_(3))和1种复合盐(NaCl∶Na_(2... 为探究内生真菌侵染对不同盐类型和盐浓度胁迫复水后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带菌(E+)野大麦和不带菌(E-)野大麦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单盐(NaCl、Na_(2)SO_(4)、Na_(2)CO_(3)、NaHCO_(3))和1种复合盐(NaCl∶Na_(2)CO_(3)=1∶1),分别设定低盐(100 mmol/L)、中盐(200 mmol/L)、高盐(300 mmol/L)3个盐浓度对带菌(E+)野大麦和不带菌(E-)野大麦种子萌发进行盐胁迫处理,分析内生真菌对盐胁迫复水后带菌(E+)野大麦和不带菌(E-)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菌状态、盐类型和盐浓度均对野大麦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极显著影响。其中,带菌状态与盐浓度、盐浓度与盐类型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带菌状态、盐浓度和盐类型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三者交互作用。不同类型盐胁迫复水后对带菌(E+)野大麦和不带菌(E-)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带菌(E+)野大麦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度显著高于不带菌(E-)野大麦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度。由此可见,盐碱地自然复水条件下,内生真菌可提高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成活能力,进而增强野大麦对盐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这将为利用野大麦内生真菌进行耐盐性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盐胁迫 内生真菌 复水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