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1
作者 汪东 牛国旗 +4 位作者 鲍正齐 吴一凡 王金子 刘路坦 周乾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96-900,共5页
目的:分析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创伤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的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置钉组(经皮置钉组)24... 目的:分析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创伤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的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置钉组(经皮置钉组)24例和传统切开组22例,观察指标包括:椎体前缘高度变化、Cobb角变化、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疼痛等级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经皮置钉组病人与传统切开组病人相比,其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相对减少(P<0.05);2组病人术后的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升高(P<0.05);术后1周、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但术后6个月,经皮置钉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传统切开组低(P<0.05),术后JOA评分较传统切开组高(P<0.05)。结论: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为胸腰椎骨折病人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牵引 弹性按压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CyclinE和p2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鲍正齐 肖玉周 +3 位作者 张长春 吴敏 李永昊 周建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CyclinE和p27在骨肉瘤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骨肉瘤石蜡包埋组织中CyclinE和p27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的阳性率为68.52%,p27的阳性率为26.85%;CyclinE... 目的探讨CyclinE和p27在骨肉瘤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骨肉瘤石蜡包埋组织中CyclinE和p27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的阳性率为68.52%,p27的阳性率为26.85%;CyclinE和p27蛋白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病理分级、软组织浸润、远处转移、Enneking分期及患者整体生存期有关(P<0.05);CyclinE蛋白阳性组骨肉瘤患者5年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组;而p27蛋白阳性组患者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软组织浸润及远处转移状态、病理分级、Enneking外科分期、CyclinE和p27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yclinE和p27蛋白表达水平是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的新指标,联合检测CyclinE和p27蛋白表达水平对骨肉瘤的进展、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细胞周期蛋白E P27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与HIF-1α蛋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鲍正齐 柴大敏 +3 位作者 肖玉周 张长春 吴敏 周建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1-248,共8页
目的检测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旨在探寻影响骨肉瘤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方法采用CD34和PAS套染法检测108例骨肉瘤及28例骨软骨瘤中VM、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目的检测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旨在探寻影响骨肉瘤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方法采用CD34和PAS套染法检测108例骨肉瘤及28例骨软骨瘤中VM、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HIF-1α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5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VM、HIF-1α过表达及MVD≥22的阳性率分别为62.96%(68/108)、57.41%(62/108)和58.33%(63/108),骨软骨瘤中分别为0%(0/28)、32.14%(9/28)和28.57%(8/28)(P<0.05);VM、HIF-1α过表达及MVD与骨肉瘤分级、远处转移及软组织浸润和Enneking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体、组织学类型和直径无关(P>0.05);骨肉瘤中VM、HIF-1α过表达与MVD之间呈正相关(P<0.05);VM阳性、HIF-1α过表达及MVD≥22组患者5年存活率分别为8.82%(6/68)、8.06%(5/62)和3.17%(2/63);VM阴性、HIF-1α低表达及MVD<22组分别为87.5%(35/40)、78.26%(36/46)和86.67%(39/45)(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VM、HIF-1α、MVD、远处转移、软组织浸润和Enneking分期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M可能是判断骨肉瘤预后的新指标,联合检测VM、HIF-1α及MVD对骨肉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生成拟态 HIF-1Α 微血管密度 预后
下载PDF
循证医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鲍正齐 王京萍 +1 位作者 张长春 柴大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957-958,共2页
目的探究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96名实习生、规范化培养医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骨科的方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 目的探究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96名实习生、规范化培养医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骨科的方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的形式评估临床教学改革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病例分析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查阅寻找证据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住院病人对其有更高的满意度。结论应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骨科临床教学在培养具备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骨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和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柴大敏 鲍正齐 +3 位作者 胡建国 马莉 刘福兴 陶仪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C,VEGF-C)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CD34和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hiff,PAS)套染法,检测活检...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C,VEGF-C)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CD34和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hiff,PAS)套染法,检测活检术后切除组织108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中VM、VEGF-C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VM、VEGF-C过表达及MVD≥23阳性率在骨肉瘤组织分别为61.11%(66/108)、60.19%(65/108)及59.26%(64/108),在骨软骨瘤组织分别为0%(0/20)、25%(5/20)及20%(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M、VEGF-C过表达及MVD两两之间正相关,且均与骨肉瘤病理分级、软组织浸润、远处转移、Enneking分期及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均P<0.01);及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远处转移、病理分级、Enneking分期、VM和VEGF-C表达水平及MVD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VM可能是判断骨肉瘤预后的新指标,联合检测VM、VEGF-C和MVD对骨肉瘤的进展、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生成拟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血管密度 预后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及MMP-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柴大敏 鲍正齐 +3 位作者 冯振中 马莉 王丹娜 陶仪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研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与(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表达的关系,以及MMP-1过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8例食管鳞... 目的研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与(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表达的关系,以及MMP-1过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标本,每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利用CD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ECAM-1)和PAS套染观察是否存在VM,对VM组和对照组进行MMP-1染色,分析VM与MMP-1表达的关系及MMP-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1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34例(28.81%)存在VM,有VM生成组的MMP-1过表达比例显著高于无VM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MP-1过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浸润至深肌层及外膜层的MMP-1过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浸润之粘膜层和浅肌层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的MMP-1蛋白的过表达显著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存在VM,MMP-1的过表达可能促进VM形成;VM的存在和MMP-1过表达共同促进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拟态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免疫组化染色 转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5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成骨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长春 陆泉秀 +5 位作者 周新社 鲍正齐 胡建国 丁海 许刚 周建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建立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研究重组人生长分化因子-5(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rhGDF-5)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髓核细胞成骨潜能的激发作用。... 目的建立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研究重组人生长分化因子-5(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rhGDF-5)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髓核细胞成骨潜能的激发作用。方法将诱导剂rhGDF-5和bFGF分别及联合加入体外培养的髓核细胞中,观察髓核细胞的成骨表型表达和细胞学特性的变化。结果 rhGDF-5和bFGF均能促进钙盐沉积形成钙结节。rhGDF-5抑制髓核细胞增殖同时增加骨钙素表达;bFGF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表达,但对骨钙素表达无显著影响。联合使用rhGDF-5和bFGF对髓核细胞成骨潜能(促进髓核细胞增殖、Ⅰ型胶原及骨钙素表达和钙盐沉积)的激发作用均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一细胞因子。结论 rhGDF-5诱导髓核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bFGF加强该诱导作用,联合使用rhGDF-5和bFGF能充分激发髓核细胞的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髓核细胞 成骨 Ⅰ型胶原
下载PDF
空间环境对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8
作者 柴大敏 鲍正齐 +8 位作者 唐劲天 向青 房青 徐梅 徐波 李红艳 耿传营 陈志华 陶仪声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43-46,共4页
观察空间诱变后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在小鼠体内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数目的改变,并探讨可能的机理。应用细胞低温长期生存系统,将B16细胞株搭载于中国第20号返回式卫星,返地后单克隆化,从得到的110株单克隆空间诱变B16细胞株中随... 观察空间诱变后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在小鼠体内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数目的改变,并探讨可能的机理。应用细胞低温长期生存系统,将B16细胞株搭载于中国第20号返回式卫星,返地后单克隆化,从得到的110株单克隆空间诱变B16细胞株中随机选取7株,编号为38#~44#,常规培养6代后和对照细胞株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同时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又称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增殖差异较大的39#和44#细胞株接皮下种于C57BL/6J小鼠,两周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经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CD31和PAS套染的方法观测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拟态的情况,并推测其与肿瘤生长速度和转移可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B16细胞 诱变 血管生成拟态 CD31和PAS套染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与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键 鲍正齐 +3 位作者 周平辉 朱瑞直 李志想 王金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9-953,共5页
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及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fusion,ACCF)均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但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有不... 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及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fusion,ACCF)均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但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有不同的影响。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0例,其中进行LAMP治疗30例,进行ACCF治疗40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拍摄颈椎侧位X射线片,对比两组患者C_(2-7)颈椎前凸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及T_(1)倾斜角。试验获得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的T_(1)倾斜角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术后10个月的T_(1)倾斜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与术前比较,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Cobb角增大(P<0.05),LAMP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Cobb角减小(P<0.05);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Cobb角大于LAMP组(P<0.05);(3)与术前比较,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减少(P<0.05),LAMP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增加(P<0.05);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小于LAMP组(P<0.05);(4)在ACCF组中,高T_(1)倾斜角患者术后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变化值与低T1倾斜角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LAMP组中,高T_(1)倾斜角患者术后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变化值均大于低T_(1)倾斜角患者(P<0.05);(5)结果表明,相较于LAMP,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避免颈椎后凸畸形、更好地保持颈椎生理曲度、改善颈椎矢状位平衡;为了避免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失代偿,ACCF更适合高T1倾斜角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颈椎 颈椎病 颈椎手术 矢状位平衡 脊柱融合 椎管狭窄
下载PDF
Over-expression of Sox4 and β-catenin Is Associated with a Less Favorable Prognosis of Osteosarcoma
10
作者 鲍正齐 张长春 +3 位作者 肖玉周 周建生 陶仪声 柴大敏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2期193-199,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Sox4 and β-catenin with the prognosis of osteosarcoma. A total of 108 cases of conventional osteosarcoma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and 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Sox4 and β-catenin with the prognosis of osteosarcoma. A total of 108 cases of conventional osteosarcoma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and 28 cases of osteochondroma served as controls. The expression of Sox4 and β-catenin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x4 and β-catenin were over-expressed in 67(62.03%) and 62(57.41%) of 108 osteosarcoma cases, while in only 3(10.71%) and 5(17.86%) of 28 controls, respectively(P〈0.05 for all). The expression of Sox4 and β-cateni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ant metastasis, pathological grade and Enneking stage of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P〈0.05 for all). The me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and the 5-year-survival rate in osteosarcoma patients with Sox4 and β-catenin over-expressed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Sox4 and β-catenin low-expression group(P〈0.05 for all). Cox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istant metastasis, Enneking stage, and the expression of Sox4 and β-cateni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P〈0.05 for all).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Sox4 and β-catenin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of osteosar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SARCOMA OSTEOCHONDROMA Sox4 Β-CATENIN PROGNOSIS
下载PDF
Vasculogenic Mimicry and Aberrant Expression of HIF-lα/E-cad Are Associated with Worse Prognosi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柴大敏 鲍正齐 +3 位作者 胡建国 马莉 冯振中 陶仪声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3期385-391,共7页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good markers for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so- 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Vasculogenic mimicry (VM) and the expression of hy- poxia inducible factor-...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good markers for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so- 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Vasculogenic mimicry (VM) and the expression of hy- 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E-cad protein in ESCC were investigated by immunosta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M, HIF-1α/E-cad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5-year-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ESCC was analyzed. A total of 160 ESCC specimens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and 28 specimens of 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served as controls. VM channels were identified in 78 (48.75%) of the 160 ESCC specimens and none of the 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was found to have VM. The rates of high-expression of HIF-1αand E-cad in ESCC were 43.75% and 38.75%, while the rates in control were 17.86% and 71.43%, respectively (P〈0.05 for all). VM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IF-1α and E-cad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serosa infiltration, PTNM staging and 5-year-survival rates of patients with ESCC (P〈0.05 for all). VM was positively corre- lated with HIF-1α but negatively with E-cad, and HIF-le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cad (P〈0.001 for all). The 5-year-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ESCC was 6.41% (5/78) in VM group and 65% (52/82) in non-VM group, 7.14% (5/70) in high HIF-1α expression group and 57.78% (52/90) in low HIF-1α expression group. Oppositely, the 5-year-survival rate in high E-cad expression group was 80.65% (50/62) and that in low E-cad expression group was 7.37% (7/98) (P〈0.05 for all). Cox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lymph node metastasis, PTNM stage, VM and expres- sion levels of HIF-1α and E-cad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ESCC (P〈0.05 for all). Combined detection ofVM, HIF-1α and E-ca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the invasion, me- 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vasculogenic mimicry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et E-CADHERIN PROGNOSIS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VEGF和nm23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正齐 陶仪声 +3 位作者 马莉 汪国文 唐劲天 柴大敏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95-99,共5页
探讨VEGF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对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蛋白和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90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蛋白56例高表达,19例低表... 探讨VEGF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对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蛋白和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90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蛋白56例高表达,19例低表达,1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3.33%,在28例正常黏膜组织中6例低表达,阳性率为21.4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蛋白24例高表达,23例低表达,43例不表达,阳性率为52.22%,在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23例表达,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2.14%,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食管癌旁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阳性表达率64%(32/50)较有转移组的表达率37.5%(15/40)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和nm2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由此表明,VEGF阳性伴nm23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VEGF和nm2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免疫组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抑制基因23
原文传递
电子病案应用对教学医院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鲍正齐 张年庆 +3 位作者 李飞 夏文进 柴大敏 陶仪声 《中国病案》 2012年第9期42-43,共2页
本文以电子病案及教学医院为切入点,以医学生及医护人员为中心,探讨教学医院实施电子病案的必要性、现状及对医学生及医患双方的优点及不足。提出在教学医院实施电子病案应以双轨制为过渡态,最终完全实施电子病案,这样有利于提高医学生... 本文以电子病案及教学医院为切入点,以医学生及医护人员为中心,探讨教学医院实施电子病案的必要性、现状及对医学生及医患双方的优点及不足。提出在教学医院实施电子病案应以双轨制为过渡态,最终完全实施电子病案,这样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及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意识,提高教学医院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医学院校及社会各方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医院 电子病案 双轨制 医学生
原文传递
喉鳞状细胞癌中细胞周期蛋白E和p27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柴大敏 鲍正齐 +3 位作者 胡建国 马莉 冯振中 陶仪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5-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旨在寻找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法检测160例LSCC和2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NLT)中CyclinE和p27的表达情况;统...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旨在寻找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法检测160例LSCC和2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NLT)中CyclinE和p27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CyclinE和p27蛋白之间及其二者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总体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LSCC组织中CyclinE和p27阳性率分别为62.50%(100/160)和41.25%(66/160),NLT中CyclinE和p27阳性率分别为35%(7/20)和70%(14/20)(P<0.05);CyclinE和p27与LSCC患者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CyclinE和p27呈显著负相关,r=-0.767(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CyclinE和p27是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S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36.9%(P<0.05);CyclinE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阴性组为80%(P<0.05);而p27蛋白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7.27%,阴性组为5.32%(P<0.05)。结论:CyclinE基因的激活同时伴有p27基因的失活可能是LSCC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联合检测CyclinE和p27对判断LSCC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E P27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的IGF-1与PDGF基因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刚 张长春 +2 位作者 朱坤 叶雨辰 鲍正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7-914,共8页
目的观察比较人正常和退变髓核的细胞学和生物学差异,并研究IFG-1和PDGF对人退变髓核的修复作用。方法取患者自愿捐赠的人退变及正常髓核组织,一部分制作成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髓核退变前后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Ⅰ型胶原... 目的观察比较人正常和退变髓核的细胞学和生物学差异,并研究IFG-1和PDGF对人退变髓核的修复作用。方法取患者自愿捐赠的人退变及正常髓核组织,一部分制作成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髓核退变前后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Ⅰ型胶原、Ⅱ型胶原、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Bcl-2 associate X,Bax)蛋白表达;另一部分髓核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然后进行基因转染实验,分为4组,A组为退变髓核细胞;B、C、D组分别用IGF-1基因慢病毒颗粒、PDGF基因慢病毒颗粒和携带IGF-1、PDGF双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染退变髓核细胞。转染21 d,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IGF-1和PDGF阳性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示,正常组中央髓核组织可见大量脊索细胞和少量类软骨细胞;而退变组髓核细胞明显减少,且髓核组织内可见大量纤维软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退变组Ⅰ型胶原、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Ⅱ型胶原、Bcl-2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退变组Ⅱ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t=65.493,P=0.000)。基因转染后21 d,与A组比较,B、C、D组细胞活性增加,形态变得较为规则。流式细胞仪检测示B、D组IGF-1阳性率较A组明显增高,C、D组PDGF阳性率较A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A、B、C、D组Ⅱ型胶原蛋白阳性染色情况依次为(±)、(+)、(+)、(++)。Western blot检测示,A、B、C、D组Ⅱ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与PDGF均能逆转椎间盘髓核细胞的退变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为其今后应用于临床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髓核 IGF-1 PDGF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周平辉 张逸文 +5 位作者 毛颖基 管晶晶 刘翔宇 鲍正齐 官建中 张长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8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案例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医学应用之中。本研究为提高骨科的临床教学效率,故尝试采用3D打印技术集合CBL教... 目的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案例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医学应用之中。本研究为提高骨科的临床教学效率,故尝试采用3D打印技术集合CBL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探究新型教学模式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本科班二班的50名同学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学号后2位数的奇偶性分为研究组(新教学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组),每组25名。新教学法组采用3D打印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传统教学法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完成授课以后,进行统一的考核测试和评价量表调查,分析2组学生学习成绩分数及自我评定程度有无差异以评估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回收的50份有效问卷里,对照组理论平均成绩为(69.84±12.52)分、临床技能平均成绩为(68.96±12.65)分;研究组理论平均成绩为(83.16±10.46)分、临床技能平均成绩为(83.48±8.89)分。经过分析,采用新教学法学习的学生得分及其自我评定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均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应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加了学生对骨科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CBL教学模式 骨科 临床教学
原文传递
血管生成拟态、VEGF-D和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柴大敏 胡建国 +4 位作者 鲍正齐 马莉 冯振中 甘怀勇 陶仪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2-835,共4页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拟态(V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D34和PAS套染的方法,检测ESCC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M、MVD计数和VEGF-D表达水...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拟态(V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D34和PAS套染的方法,检测ESCC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M、MVD计数和VEGF-D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VM阳性、MVD≥22和VEGF-D过表达率在ESCC组织分别为63.75%、59.38%和60%,在正常食管黏膜分别为0%、32.14%和39.29%(P<0.05);VM阳性、MVD≥22和VEGF-D过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5.69%、12.63%和16.67%,低于VM阴性、MVD<22和VEGF-D低表达患者的82.76%、67.69%和65.63%(P<0.05);三者均与淋巴结转移、外膜浸润和p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VM、VEGF-D及MVD对ESCC患者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拟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微血管密度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