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鲍永珍 裴雪婷 +1 位作者 李明武 胡亦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和球面IOL植入术后在视力相同的情况下其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收集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例(60眼),其中植入非球面IOL Tecnis ZA9003者24例30眼,植入球面IOLSensar AR40e者25... 目的观察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和球面IOL植入术后在视力相同的情况下其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收集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例(60眼),其中植入非球面IOL Tecnis ZA9003者24例30眼,植入球面IOLSensar AR40e者25例30眼,所有病例术后裸眼LogMAR视力均>0.1。术后3个月时采用CSV-1000对比敏感度测试仪分别测量明视、暗视和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用F.A.C.T对比敏感度表测量近距离对比敏感度。结果在明视和暗视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IOL组均高于球面IOL组,两组在空间频率6、12、18周/度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视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IOL组高于球面IOL组,两组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T对比敏感度测试卡测得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IOL组高于球面IOL组,两组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的视力表检查视力正常和相同的情况下,非球面IOL植入术后较球面IOL植入术后患眼具有较好的对比敏感度,提示非球面IOL可以提高功能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人工晶状体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中的后囊处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鲍永珍 李明武 +1 位作者 梁勇 黎晓新 《眼科学报》 2001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的处理。方法: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22例30只眼,平均眼轴长度31.62mm,行3.0mm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12只服,行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18只眼,未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所...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的处理。方法: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22例30只眼,平均眼轴长度31.62mm,行3.0mm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12只服,行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18只眼,未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裸眼视力提高,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组视力≥0.1者100%,其中视力≥0.3者占58.3%;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组视力≥0.1者为88.9%,其中视力≥0.3者占50%。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组中未出现并发症;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组一例出现脉络膜脱离,二例3只眼发现视网膜破孔。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是减少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未植入人工晶体眼也适用。眼科学报2001;17:232~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 超声乳化
下载PDF
重视白内障手术技术发展相关并发症的演变 被引量:7
3
作者 鲍永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任何一种手术治疗方式都存在着发生相应手术并发症的风险,眼科手术也是如此。近年来,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但临床上一些新的白内障手术相关并发症也逐渐呈现,眼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进一... 任何一种手术治疗方式都存在着发生相应手术并发症的风险,眼科手术也是如此。近年来,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但临床上一些新的白内障手术相关并发症也逐渐呈现,眼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进一步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减少或避免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提高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同时对于各种手术技术相关并发症的认真剖析和有效防范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新技术的改进和医疗器械的创新。因此,重视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发展而衍生的相关并发症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疗法 并发症 技术 发展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思路及其视功能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鲍永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视功能评价 临床应用 非球面 白内障手术 屈光性手术 生理功能 正常晶状体
下载PDF
再适应视网膜电图——一种客观的暗适应功能检测方法
5
作者 鲍永珍 黎晓新 徐秀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用电生理方法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暗适应过程。方法利用标准杆体反应的记录条件检测再适应视网膜电图(Re-ERG)。52例正常眼Re-ERG的b波振幅随暗适应时间的延长呈现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并趋于稳... 目的探讨用电生理方法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暗适应过程。方法利用标准杆体反应的记录条件检测再适应视网膜电图(Re-ERG)。52例正常眼Re-ERG的b波振幅随暗适应时间的延长呈现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并趋于稳定的过程,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平均为(27.08±2.58)min。结果不同时期的DR眼Re-ERG结果显示DR患者的暗适应功能下降,下降幅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未出现DR的糖尿病患者组与正常组相比其Re-ERG的b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e-ERG是一种客观的暗适应功能检测方法,但不能作为DR的早期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适应视网膜电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常对照 暗适应功能 电生理方法 检测
下载PDF
养生,别忘了眼睛
6
作者 鲍永珍 朱承华 +1 位作者 李由 杨春霞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2年第6期10-15,共6页
谈到养生,人们常关注肾、心、肺、胃肠和皮肤,眼睛却是“被遗忘的角落”。眼睛不但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而且是“心灵的窗户”。但现代人电视电脑看得过多过频。用眼过度而不知保养。给视力带来损害。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谈到养生,人们常关注肾、心、肺、胃肠和皮肤,眼睛却是“被遗忘的角落”。眼睛不但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而且是“心灵的窗户”。但现代人电视电脑看得过多过频。用眼过度而不知保养。给视力带来损害。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本期特别话题,我们就来谈谈眼睛的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 养生 全国爱眼日 用眼过度 现代人
下载PDF
黄斑前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前后屈光状态改变 被引量:14
7
作者 余盈盈 黎晓新 鲍永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5-1029,共5页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而确定术前计算IOL屈光度时所用的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眼轴长度是...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而确定术前计算IOL屈光度时所用的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眼轴长度是否受黄斑前膜的影响对术眼术后获得准确的屈光度至关重要.目的 了解IMEM患者行白内障联合玻璃体手术后屈光变化的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IMEM合并ARC的患者42例42眼为IMEM合并ARC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同期纳入单纯ARC患者47例47眼为单纯ARC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术前应用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术眼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应用SRK-T公式计算出IOL植入后的预期屈光度.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医学验光,计算其等效球镜度数作为术后实际屈光度,并对术后实际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进行对比分析.对两个组间术眼手术前后屈光度的误差进行比较,对IMEM合并ARC患者术后屈光度误差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两个组间患者年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63、0.704、0.770).IMEM合并ARC组和单纯ARC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IMEM合并ARC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实际屈光度绝对值均明显高于术前预期屈光度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ARC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实际屈光度绝对值明显高于术前预期屈光度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01);但IMEM合并ARC组与单纯ARC组间手术前后的屈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417,P=0.520).IMEM合并ARC组术眼术后1个月、3个月的屈光度误差分别为(-0.727±0.666)D和(-0.628±0.627)D,单纯ARC组分别为(-0.664±0.644)D和(-0.642±0.55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36,P=0.849;F时间=1.523,P=0.221);IMEM合并ARC组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474.89±135.76) μm,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值为(-83.84±91.12)μm,术后3个月为(-158.53±113.03)μm.IMEM合并ARC组术眼术后1个月和3个月屈光度误差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0.200,P=0.229;r=0.065,P=O.698).结论 IMEM合并ARC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玻璃体手术后呈现的近视漂移现象和程度与单纯ARC患者术后相似,证实IOL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眼轴长度不受黄斑前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 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玻璃体切割术 屈光度 眼轴 近视漂移 生物测量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慧娟 鲍永珍 +2 位作者 任泽钦 侯宪如 刘国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方法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各30例纳入研究,随机选取受试者一侧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方法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各30例纳入研究,随机选取受试者一侧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ectralis OCT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视盘周RNFL厚度测量,应用"随诊"模式进行3次扫描。计算出受试者内部标准差(Sw)、变异系数(CV)和同类相关系数(ICC),以评价该仪器测量的可重复性。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评估每位受试者RNFL厚度平均数值与其3次测量的标准差之间的关系。结果非青光眼受试者的CV数值范围为1.44%(全周厚度平均值)~2.58%(颞侧象限),青光眼患者的CV为1.73%(全周)~3.24%(颞侧象限);非青光眼受试者的ICC数值范围为0.977(颞侧象限)~0.990(鼻下45°扇形区),青光眼患者的ICC数值范围为0.981(颞侧象限)~0.997(下方象限);非青光眼受试者的Sw为1.33μm(全周)~2.36μm(颞上45°扇形区),青光眼患者的Sw为1.13μm(全周)~2.26μm(鼻上45°扇形区);RNFL厚度数值与测量变异性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速扫描和眼跟踪系统使Spectralis OCT在测量非青光眼受试者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周RNFL厚度均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是青光眼长期随诊中对于其结构性损害可信赖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频域OCT 重复性 青光眼
下载PDF
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时机及视功能改变 被引量:10
9
作者 苗恒 侯宪如 鲍永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9-262,共4页
背景 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严重危害患儿的视觉发育,已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的患儿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是理想的屈光矫正方式,但其植入时机目前尚存争议。 目的 分析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二期IOL植入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 背景 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严重危害患儿的视觉发育,已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的患儿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是理想的屈光矫正方式,但其植入时机目前尚存争议。 目的 分析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二期IOL植入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探讨二期IOL的植入时机。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摘除-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二期IOL植入的患儿29例5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于出生1年内接受双眼白内障摘出术及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行配戴框架眼镜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后于2岁之后接受双眼同期二期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时行双眼扩瞳验光并记录BVCA(LogMAR),比较二期IOL植入前后单眼BCVA的差异、分布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患儿接受白内障摘出术的平均年龄为(3.26±2.07)个月,二期IOL植入时平均年龄为(4.79±1.38)岁,2次手术间隔时间平均为(4.28±1.33)年。二期IOL植入术前1周患儿单眼BCVA(LogMAR)为0.790±0.422,术后3个月为0.570±0.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P〈0.001)。二期IOL植入术后单眼BCVA≥0.5的眼数明显多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31,P〈0.001)。二期IOL植入术前1周与术后3个月间单眼BCVA呈正相关(R2=0.232,F=17.037,P〈0.001)。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实施白内障摘除-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二期IOL植入的系统性治疗,有利于BCVA的改善和弱视治疗,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依从性差和效果欠佳的患儿应及时行二期IOL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摘出术 白内障摘出术后无晶状体眼/手术疗法 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 视力预后 婴儿 儿童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槲皮素对高压氧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畅立斌 鲍永珍 +2 位作者 陈宜 于文贞 黎晓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背景氧化应激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信号通路有关;槲皮素能抑制JNK细胞信号通路并且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但其对高压氧诱导的人LECs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有待研究。目的研究高压氧诱导人LECs凋... 背景氧化应激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信号通路有关;槲皮素能抑制JNK细胞信号通路并且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但其对高压氧诱导的人LECs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有待研究。目的研究高压氧诱导人LECs凋亡的作用及槲皮素对高压氧处理的人LECs的保护作用,探讨JNK细胞信号通路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人LECs细胞系SRA01/04在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进行实验。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压氧组(体积分数99%O2+体积分数1%CO2)、高压氧+SP600125组和高压氧+槲皮素组,实验前2h分别在后2个组人LECs培养基中加入20μmol/L JNK2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或1μmol/L槲皮素预孵育,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个组于588kPa高压氧舱处理6h后收集人LECs。应用MTT法检测各组人LECs的细胞活力,以570nm处吸光度(A)值表示。用流式细胞仪以Annexin V—FITC试剂盒检测人LECs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人LECs中JNK/p—JNK、c—Jun/p—c— Jun、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6h后,高压氧组、高压氧+SP600125组、高压氧+槲皮素组人LECs活力分别为0.450±0.083、0.654±0.079、0.649±0.090,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0.835±0.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压氧+SP600125组、高压氧+槲皮素组人LECs活力明显高于高压氧组(P=0.003、0.002)。高压氧组、高压氧+SP600125组、高压氧+槲皮素组人LECs凋亡数分别为19.77±1.44、8.45±0.93、7.79±0.7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3.17±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压氧+SP600125组、高压氧+槲皮素组人LECs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高压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同时,高压氧组人LECs中p-JNK、p-c—Jun、o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高压氧+SP600125组、高压氧+槲皮素组人LECs中p-JNK、p—c—Jun、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高压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NK细胞信号通路在高压氧诱导的人LECs凋亡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P600125和低浓度的槲皮素能抑制JNK细胞通路和细胞内源性凋亡途径,减轻高压氧引起的人LECs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高压氧 晶状体上皮细胞 氨基末端激酶 凋亡
下载PDF
青海省平安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晓光 鲍永珍 +5 位作者 胡建信 朱彤 陈捷 曲进峰 王金良 黎晓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调查青海省平安县50岁及以上人群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率,了解当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省平安县10个自然村1486例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视力和眼部检查。诊断采用LOCSⅡ分级标准。结果... 目的调查青海省平安县50岁及以上人群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率,了解当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省平安县10个自然村1486例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视力和眼部检查。诊断采用LOCSⅡ分级标准。结果调查应答率为86.20%。在1281例受检者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率为41.84%。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明显升高,50~59岁患病率为18.79%,60~69岁为51.17%,70岁以上为86.51%。女性和文盲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43.69%及48.70%。按照WHO的盲与低视力的诊断标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导致的双眼盲占2.58%,导致的双眼低视力占6.56%。结论青海省平安县≥50岁老年人群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率为41.84%,老龄、女性及文盲者患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晶状体密度测量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裴雪婷 鲍永珍 黎晓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Pentacam系统测量晶状体密度在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LOCSⅢ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成核型白内障核混浊度(NO)1~5、核颜色(NC)1~5,皮质型白内障(C)1~4和后囊下型白内障(P)1~4,每级30眼。采用Pen... 目的探讨应用Pentacam系统测量晶状体密度在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LOCSⅢ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成核型白内障核混浊度(NO)1~5、核颜色(NC)1~5,皮质型白内障(C)1~4和后囊下型白内障(P)1~4,每级30眼。采用Pentacam系统测量晶状体密度。分析晶状体密度值与LOCSⅢ评分值和LogMAR视力的相关性。结果核型白内障眼的晶状体密度值与LOCSⅢ评分值呈线性正相关(r=0.973,r=0.822);晶状体密度值与LogMAR视力的相关系数r=0.867。皮质型白内障眼的晶状体密度值与C分级评分值的相关系数r=0.634;晶状体密度值与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均呈负相关(r=-0.453;r=-0.380)。结论核型白内障的晶状体密度值与LOCSⅢ评分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反映晶状体混浊程度及视力损害程度。晶状体密度和前房深度的变化可用于评价皮质型白内障的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密度 PENTACAM Scheimpflug系统 LOCSⅢ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何燕玲 黎晓新 +2 位作者 鲍永珍 孙建民 刘金荣 《眼科学报》 2006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干眼症患者65例及正常对照73例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ER基因的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干眼症患者65例及正常对照73例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ER基因的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眼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E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ER基因的XbaⅠ酶切多态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E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发病存在相关性,不同个体的基因差异可能影响干眼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干眼症 绝经
下载PDF
紫外辐射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机制中TGF-β2/Smad-4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晓光 鲍永珍 +1 位作者 胡建信 黎晓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4-588,共5页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4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否参与B波段紫外线(UVB)辐射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Cs)的凋亡过程,探讨HLEC紫外线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HLECs预先在含0.01μg/ml AF-302-NA的培养基中孵育24h,行480...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4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否参与B波段紫外线(UVB)辐射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Cs)的凋亡过程,探讨HLEC紫外线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HLECs预先在含0.01μg/ml AF-302-NA的培养基中孵育24h,行480mW/cm2的UVB照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检测TGF-β受体(TβRs)和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Smad-4蛋白定位。结果UVB照射组HLECs凋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βRs和凋亡促进子bax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UVB照射后Smad-4表达量明显升高,并从HLECs细胞胞浆转移到细胞核内;AF-302-NA可以抑制UVB引起的Smad-4由细胞浆向细胞核的转移,部分抑制UVB照射引起的TβRs和bax mRNA表达量的增高,并可降低HLECs的凋亡比例。结论在UVB诱导HLECs凋亡机制中,凋亡信号通过TGF-β2/Smad-4信号传导通路传递,阻断TGF-β2/Smad-4信号传导通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UVB照射所引起的HLE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 TGF-Β2 Smad-4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胡小凤 吴夕 +1 位作者 鲍永珍 黎晓新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69-272,262,共5页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特点及视功能检查方法,及时发现患儿视功能障碍,掌握最佳治疗时机。视功能检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为心理物理方法,另一种为客观检查法。①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测分为定性和定量检查或电生理方法[如视觉诱发电位(vis...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特点及视功能检查方法,及时发现患儿视功能障碍,掌握最佳治疗时机。视功能检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为心理物理方法,另一种为客观检查法。①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测分为定性和定量检查或电生理方法[如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等。②对立体视的检查方法有Titmus偏振光立体图、颜少明立体视检查图及随机点立体图、计算机立体觉检测和视差诱发电位(disparity evoked potentials,DEP)检测法等。③分析综述国内外常见眼病如斜视、弱视的最新动向和研究现状。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具有规律性和特殊性,采用适合于各年龄段视觉功能检测手段进行筛查和检查,才能真正落实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儿童眼病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视觉发育 视功能
下载PDF
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婷婷 鲍永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0-953,共4页
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PEX)是一种以纤维状剥脱物广泛沉积于眼部及全身其他组织为特征的年龄相关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可加速白内障的进展,部分患者可继发青光眼。目前研究表明,PEX的发病与基底膜损伤、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以及遗传因素... 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PEX)是一种以纤维状剥脱物广泛沉积于眼部及全身其他组织为特征的年龄相关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可加速白内障的进展,部分患者可继发青光眼。目前研究表明,PEX的发病与基底膜损伤、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以及遗传因素相关,但确切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就PEX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PEX的预防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 发病机制 基底膜学说 免疫学说 遗传学说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4
17
作者 裴雪婷 鲍永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14-717,共4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白内障有多种遗传方式,其致病基因、基因突变的位点和引起先天性白内障的表现型相继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的致病基因有16个,共有40多个...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白内障有多种遗传方式,其致病基因、基因突变的位点和引起先天性白内障的表现型相继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的致病基因有16个,共有40多个基因位点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逐步明确,使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诊断,特别是产前诊断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基因型 表现型 基因诊断
下载PDF
JNK细胞通路在高压氧和过氧化氢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畅立斌 鲍永珍 +1 位作者 黎晓新 肖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3-926,共4页
目的研究JNK细胞信号通路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活力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实验分为对照组、SP600125组(20μmol·L-1)、HBO组(体... 目的研究JNK细胞信号通路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活力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实验分为对照组、SP600125组(20μmol·L-1)、HBO组(体积分数95%O2+体积分数5%CO2,600 Pa)、HBO+SP600125组、H2O2组(200μmol·L-1)和H2O2+SP600125组,处理6 h后收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凋亡试剂盒处理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JNK、p-JNK、c-Jun、p-c-Jun、caspase 3、caspase 9的表达情况。结果作用6 h后,HBO和H2O2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A570分别为0.423±0.047和0.406±0.069,较对照组的0.824±0.065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为(19.773±1.147)%和(29.206±1.678)%,较对照组的(2.184±1.015)%明显上升(P<0.05),SP600125可部分抑制HBO和H2O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HBO和H2O2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p-JNK、p-c-Jun蛋白表达量及caspase 3、caspase 9蛋白表达量升高,Sp600125可部分抑制高压氧和H2O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p-JNK、p-c-Jun、caspase 3、caspase 9蛋白高表达。结论 HBO和H2O2可激活晶状体上皮细胞中JNK细胞信号通路,促使细胞凋亡,提示JNK细胞信号通路在HBO和H2O2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过氧化氢 晶状体上皮细胞 JNK细胞信号通路 caspase 9
下载PDF
紫外线-B激光照射对α晶状体蛋白的影响及3-吲哚甲醇对其分子伴侣活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钦 曹晓光 +1 位作者 裴雪婷 鲍永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8-542,共5页
背景紫外线照射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形成的诱因之一。研究表明,3-吲哚甲醇(I3C)可抑制氧化作用导致的细胞损害及淀粉样纤维变性的形成,氧化损伤及淀粉样纤维变性的形成均与白内障有关,而I3C与α晶状体蛋白活性的关系尚有待证实。目... 背景紫外线照射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形成的诱因之一。研究表明,3-吲哚甲醇(I3C)可抑制氧化作用导致的细胞损害及淀粉样纤维变性的形成,氧化损伤及淀粉样纤维变性的形成均与白内障有关,而I3C与α晶状体蛋白活性的关系尚有待证实。目的评估紫外线-B激光照射对α晶状体蛋白结构和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探讨I3C对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鲜1岁龄牛眼球的晶状体,采用凝胶层析法提纯牛的α晶状体蛋白,并按照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吸收谱线收集α晶状体蛋白。然后分别以23.75、118.75、475.00、1187.50、2375.00、4750.00、11875.00和23750.00mJ/cm^2的紫外线-B激光照射在凸透镜后一固定位置的α晶状俸蛋白,然后通过改变仅晶状体蛋白在凸透镜后的位置达到改变照射能量的目的,使各组照射能量分别为28535.00、6730.00、3435.00、1910.00、1040.00mJ/cm^2。使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紫外线-B激光照射前后α晶状体蛋白的紫外吸收谱线(色氨酸荧光谱)。在照射能量为475.00、1187.50、2375.00、4750.00、11875.00mJ/cm^2照射后的α晶状体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50μmol/L和100μmol/L的I3C,并进行过氧化氢酶(CAT)热凝聚实验,判断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未加入50μmol/L和100μmol/L I3C的α晶状体蛋白溶液进行相同的实验作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仪测量360nm波长处各组α晶状体蛋白抑制CAT热凝聚的吸光度(A360)值,计算各干预组与对照组A值的百分数作为评价分子伴侣活性的指标。结果α晶状体蛋白紫外吸收谱测定发现,紫外线-B激光照射能量为1187.50mJ/cm^2时,α晶状体蛋白A280值降到10%左右,当照射能量达到23.75J/cm^2时,α晶状体蛋白A280值降到2%以下,二者呈负相关(R^2=0.925)。色氨酸荧光光谱测定表明,紫外线-B激光照射强度与色氨酸荧光强度呈负相关(R^2=0.996),而与色氨酸代谢产物N-甲酰犬尿氨酸(N—FK)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R62=0.949)。CAT热凝聚实验表明,加入50μmol/L和100μmol/L的I3C后,各强度的激光照射组α晶状体蛋白的相对A360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子伴侣活性随着激光照射能量的增加与不加入I3C的α晶状体蛋白相比降低变慢。结论紫外线-B激光照射可以造成α晶状体蛋白分子结构的变化及分子伴侣活性的降低,I3C对于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3-吲哚甲醇 紫外线-B激光 分子伴侣活性
下载PDF
猪眼经内路准分子激光小梁部分切除术后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慧娟 鲍永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眼在经内路准分子激光小梁部分切除术(ELT)后,小梁网在一段时间内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对4只小型猪行ELT,分别于术后1h、3d、1周和1个月取眼球,并分别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光学显微镜... 目的研究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眼在经内路准分子激光小梁部分切除术(ELT)后,小梁网在一段时间内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对4只小型猪行ELT,分别于术后1h、3d、1周和1个月取眼球,并分别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在术后1h、3d和1周时,有从前房到Schlemm’s管的通道形成,在术后1个月时有持续的小梁网组织的消融。术后1h时激光作用部位有少量渗出,直到1个月时未见到明显的纤维增生现象。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4个阶段的标本均可看到小梁网上的直径为200μm或400μm的洞样结构缺损,在1周和1个月的标本中,可以看到在洞的边缘有轻微的组织愈合缘。结论ELT可以形成前房到Schlemm’s管的通道,且激光引起的组织消融的作用在术后1个月内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路准分子激光小梁部分切除术 小梁网 形态学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