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69
1
作者 鲍献文 万修全 +1 位作者 高郭平 吴德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5-133,共9页
关键词 季节变化 AVHRR资料 订正方法 渤海 黄海 东海 SST 海表温度场
下载PDF
北黄海温盐分布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鲍献文 李娜 +1 位作者 姚志刚 吴德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3-562,共10页
利用2006~2007年夏冬春秋4个季节北黄海的大面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北黄海温度和盐度大面以及典型断面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2007年冷水团势力范围强于2006年,北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受地形影响。黄海暖流冬春季较强,冬季最强,夏... 利用2006~2007年夏冬春秋4个季节北黄海的大面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北黄海温度和盐度大面以及典型断面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2007年冷水团势力范围强于2006年,北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受地形影响。黄海暖流冬春季较强,冬季最强,夏季最弱,秋季开始形成。鲁北沿岸流冬季最强,春季减弱,夏秋季消失,但夏季鲁北沿岸存在冬季鲁北沿岸流水的残余体,即鲁北沿岸水。辽南沿岸水4个季节都以低盐为特征,除夏季低盐中心位于庄河口外,其它3个季节低盐中心均位于调查区域的东北角。渤海与北黄海之间的水交换4个季节都存在。春季,断面盐跃层形成滞后于温跃层;秋季,断面盐跃层消失滞后于温跃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温盐 黄海冷水团 黄海暖流
下载PDF
东海陆架环流季节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鲍献文 林霄沛 +1 位作者 吴德星 山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6,共8页
在改进POM模式基础上,建立1个中国东部海域斜压准预报模式,利用全球海洋模式结果并结合实测资料以及高精度卫星遥感SST资料,进行了东海陆架海域温盐及环流年循环的数值模拟,并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环流系统及其季节变化、各暖流的路径等... 在改进POM模式基础上,建立1个中国东部海域斜压准预报模式,利用全球海洋模式结果并结合实测资料以及高精度卫星遥感SST资料,进行了东海陆架海域温盐及环流年循环的数值模拟,并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环流系统及其季节变化、各暖流的路径等广为关注的问题。模式结果表明:黑潮主轴主体沿陆架坡折走向,中段黑潮流幅由南至北增宽,流速变大,流核所达深度变浅。浙闽沿岸流是一典型的季风环流,台湾暖流终年表现出东、北两分支结构,其分支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东海东北部陆架海域,冬季黑潮以其分支形式向北入侵,夏季则主要以大陆边缘流的形式向北进入陆架。论文对各暖流的水源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环流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东海
下载PDF
黄、渤海热结构及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4
作者 鲍献文 苏洁 +1 位作者 郭心顺 吴德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522,共10页
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POM)的基础上 ,利用经过资料同化处理的周平均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 (SST) ,考虑了潮流混合和上层风混合的作用 ,成功模拟了渤黄海海域热结构的时、空变化 ;在此基础上 ,系统描述了渤黄海季节性温度跃层、黄海冷水... 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POM)的基础上 ,利用经过资料同化处理的周平均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 (SST) ,考虑了潮流混合和上层风混合的作用 ,成功模拟了渤黄海海域热结构的时、空变化 ;在此基础上 ,系统描述了渤黄海季节性温度跃层、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等重要水文现象及其与之相应的温度垂直结构 ;分析黄海余流流场断面结构及随季节的变化 ,并对黄海暖流的分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结构 数值模拟 黄海 渤海 环流
下载PDF
2000年夏末和翌年初冬渤海水文特征 被引量:25
5
作者 鲍献文 万修全 +1 位作者 吴德星 郭心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4,共11页
利用2000年夏季和2001年冬季渤海两次CTD资料,系统分析了渤海冬、夏季温盐密度的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渤海现有的水文特征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存在一些新现象,表现在:夏季在渤海海峡、辽东湾口和渤海湾口中部中、下层存在3个低温中心,在渤... 利用2000年夏季和2001年冬季渤海两次CTD资料,系统分析了渤海冬、夏季温盐密度的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渤海现有的水文特征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存在一些新现象,表现在:夏季在渤海海峡、辽东湾口和渤海湾口中部中、下层存在3个低温中心,在渤海中部则出现1个上下均匀一致的高温中心;冬季等温线以渤海海峡暖中心向西和向北两个方向伸入渤海,而从秦皇岛外海有一冷水舌向东南方向伸展,在渤海中部海域形成"马鞍状"等温线结构.冬、夏季渤海盐度比以往有显著升高,并明显高于北黄海西部,盐度分布势态表现为渤海湾高盐,渤海海峡低盐特征.密度分布表明:夏季渤海的密度流较强,并在中部可能存在多个密度流涡环;冬季渤海"马鞍状"温盐结构反映其环流结构要比以往研究结果复杂得多,黄海暖流(余脉)在渤海存在分支现象.利用模式对其进行密度流的诊断模拟,结果和实测温盐场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水文特征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冬、夏季北黄海悬浮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6
作者 鲍献文 李真 +1 位作者 王勇智 李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6,共9页
利用国家908专项ST02区块(北黄海)水体专项调查2007年夏、冬资料,应用浊度观测资料对悬浮物质量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在北黄海海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9个断面,利用反演的悬浮物质量浓度,综合温度、盐度等水文要素,辅... 利用国家908专项ST02区块(北黄海)水体专项调查2007年夏、冬资料,应用浊度观测资料对悬浮物质量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在北黄海海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9个断面,利用反演的悬浮物质量浓度,综合温度、盐度等水文要素,辅以冬、夏季山东半岛沿岸流、北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的季节变化特征,着重分析了冬、夏季北黄海悬浮物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冬、夏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成山头海域和老铁山水道以及旅顺湾附近海域始终为高悬浮物浓度区,呈现出近岸高,离岸低,底层高,表层低的态势。夏季,水体垂向层结显著,受北黄海冷水团以及沿岸流的作用,老铁山水道附近及山东半岛北部沿岸的高悬浮物浓度值区基本不能进入北黄海,只能沿岸分布,并且由于海底底质为粘土质以及沿岸流的共同作用,成山头附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值很高,但基本为局地再悬浮,没有向外输送的趋势。冬季受强劲东北风的影响,水体垂向混合均匀,悬浮物浓度值比夏季高得多,悬浮物的分布受黄海暖流、沿岸流以及地形的影响,特别是成山头附近海域,存在一个显著的高悬浮物浓度值区,并具有向南输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浊度 线性拟合 北黄海冷水团 黄海暖流
下载PDF
ECOM模式在胶州湾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鲍献文 闫菊 +1 位作者 赵亮 石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0,共4页
将ECOM模式应用于胶州湾分潮的潮汐与潮流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符合较 好。模拟获得了三维潮流水平与垂直分布结构以及若干个潮致余流涡的水平分布状况。湍 流封闭模式所获得的垂向湍粘性系数水平分布形态与地形的分布极为相似... 将ECOM模式应用于胶州湾分潮的潮汐与潮流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符合较 好。模拟获得了三维潮流水平与垂直分布结构以及若干个潮致余流涡的水平分布状况。湍 流封闭模式所获得的垂向湍粘性系数水平分布形态与地形的分布极为相似,并有中层大, 底、表层小的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余环流 三维模式 胶州湾 ECOM模式
下载PDF
北黄海潮流、余流垂直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鲍献文 宋军 +3 位作者 姚志刚 乔璐璐 鲍敏 万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8,共8页
基于对2006年夏季与2007年冬季在123.51°E,38.00°N的各1个月潮流和水位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夏季余流呈现两层结构,上层流向为西北,下层流向东南,并且当大潮日期附近,在跃层附近深度存在若干流速较强的水层;冬季余流除了个别... 基于对2006年夏季与2007年冬季在123.51°E,38.00°N的各1个月潮流和水位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夏季余流呈现两层结构,上层流向为西北,下层流向东南,并且当大潮日期附近,在跃层附近深度存在若干流速较强的水层;冬季余流除了个别层以外基本上均为西北向流入北黄海,从中可以看到风场改变所引发的异常增减水和强流出现。对潮流椭圆的分析表明,半日潮族分潮流的最大流向自夏季至冬季存在着顺时针的旋转,旋转角大约为16(°)~18(°),并且夏季半日潮族随深度顺时针,全日潮族逆时针旋转,而冬季基本上上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余流 潮流 低通滤波
下载PDF
吕宋海峡120°E断面水交换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鲍献文 鞠霞 吴德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76,共7页
利用2007年7~8月吕宋海峡120°E断面(18.5°N~21.5°N)CTD观测数据,分析了该断面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特征,并用动力计算方法计算了断面的流速,得到了通过该断面的海水体积通量。计算结果显示,通过断面的海水主要由南... 利用2007年7~8月吕宋海峡120°E断面(18.5°N~21.5°N)CTD观测数据,分析了该断面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特征,并用动力计算方法计算了断面的流速,得到了通过该断面的海水体积通量。计算结果显示,通过断面的海水主要由南海向太平洋输送,总的交换量为3.15 Sv。19°30′N~20°30′N之间,南海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太平洋,而19°30′N以南和20°30′N以北至21°30′N之间,海水由太平洋进入南海。此外,流出吕宋海峡的表层流速最大可达1.3 m/s,流入南海的表层流速最大可达60 cm/s,位于19°30′N以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动力计算 运输量 水交换
下载PDF
渤海、黄海热结构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鲍献文 王赐震 +1 位作者 高郭平 黄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31,共8页
在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 ,以月平均风应力和周平均海表水温 (SST)作为外强迫 ,对黄海、渤海热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显示渤海的热结构特征自 1 0月至翌年 3月为水温垂直均一的冬季型 ;5~ 8月为分层结构 (由上混合层、跃层、潮混... 在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 ,以月平均风应力和周平均海表水温 (SST)作为外强迫 ,对黄海、渤海热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显示渤海的热结构特征自 1 0月至翌年 3月为水温垂直均一的冬季型 ;5~ 8月为分层结构 (由上混合层、跃层、潮混合层组成 )的夏季型 .4月和 9月为两型的过渡期 ,最低水温出现在 2月 ,最高水温表层出现在 8月 ,底层则在 9~ 1 0月 .黄海沿岸浅水区与渤海有相似的热结构 ,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对其中央槽深水区的热结构有重要影响 .对底层水的影响而言 ,前者夏季显著而后者冬季显著 ,从而导致黄海 (槽 )的底层水与环境相比呈现夏季冷而冬季暖的特征 ,底层水温基本上与表面水温的年变化反相 ;深水区的热结构与渤海相比 ,均一型结构 ( 1~ 3月 )变短 ,分层型结构 ( 5~ 1 1月 )变长 ,底温年变幅 ( 5℃以内 )变小 ,跃层强度增强 .模拟结果还表明 ,黄海暖流的动力仍然是季风环流 ,而对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和发展有无动力影响提出质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海 热结构 数值模拟 海表温度 水团 海流
下载PDF
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1
作者 鲍献文 陈波 +1 位作者 侍茂崇 邱绍芳 《广西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375-378,384,共5页
采用潮流控制方程和湍流封闭方程构建完整的三维浅海潮波定解方程组 ,通过建立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计算钦州湾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 .模拟结果与同步进行的岸边潮位及海上潮流的观测值校验结果表明 ,实测潮位资料与对应时间的... 采用潮流控制方程和湍流封闭方程构建完整的三维浅海潮波定解方程组 ,通过建立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计算钦州湾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 .模拟结果与同步进行的岸边潮位及海上潮流的观测值校验结果表明 ,实测潮位资料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潮位变化为 1d中出现 1次高潮和 1次低潮 ,1个月内出现2次大潮和 2次小潮 ,大潮潮流约 4 0m ,小潮潮流约 1 0m .实测潮流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 .最大流发生时刻、转流时间以及潮流性质与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潮流速度和潮流方向也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模拟计算结果真实地反映钦州湾的潮位变化和潮流运动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潮流模型 潮位 潮流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海啸数值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鲍献文 褚芹芹 于华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总结海啸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当今主要海啸数值预报模型的不同特点,如美国NOAA海啸研究中心应用的MOST模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COMCOT模型、特拉华大学的FUNWAVE/GEOWAVE、日本的TUNAMI系列预报模型以及中国的CTSU海啸数值模... 总结海啸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当今主要海啸数值预报模型的不同特点,如美国NOAA海啸研究中心应用的MOST模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COMCOT模型、特拉华大学的FUNWAVE/GEOWAVE、日本的TUNAMI系列预报模型以及中国的CTSU海啸数值模型等系统,最后总结指出了海啸数值模型的发展方向和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 数值模型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关于《海洋调查方法》课程的建设 被引量:3
13
作者 鲍献文 高郭平 +1 位作者 郭佩芳 侍茂崇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z1期62-64,共3页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海洋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围绕着名牌课程建设的总目标,阐明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系统介绍了在教材、多媒体教案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试方法、教学实习及师资培养等方面...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海洋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围绕着名牌课程建设的总目标,阐明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系统介绍了在教材、多媒体教案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试方法、教学实习及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改革内容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调查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海洋细结构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鲍献文 方欣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52-559,共8页
回顾海洋细结构研究发展过程,阐明海洋细结构基本概念、成因和类型,简单介绍几种用于细结构研究的多参数测量仪器,概述细结构谱特性的研究成果及几个解释模式,总结Cox数与Richardson数的统计特性。最后,阐述目前钢结构研究的几个... 回顾海洋细结构研究发展过程,阐明海洋细结构基本概念、成因和类型,简单介绍几种用于细结构研究的多参数测量仪器,概述细结构谱特性的研究成果及几个解释模式,总结Cox数与Richardson数的统计特性。最后,阐述目前钢结构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并预测近期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结构 内波 小尺度过程 海洋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emi-diurnal Internal Tides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Around 1°45′S,156°E
15
作者 鲍献文 张义钧 +2 位作者 孙丽 杜涛 方欣华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6年第2期12-20,共9页
The analyses of a data series obtained during TOGA- COARE show the existence of remarkable semi-diurnal intemal tides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around 1°45'S, 156°E. Some characteristic parame... The analyses of a data series obtained during TOGA- COARE show the existence of remarkable semi-diurnal intemal tides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around 1°45'S, 156°E. Som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internal tides are vertical wavenumber -1.6×10^-3 m^-1, horizontal wavenumber (wavelength) 3.3×10^-2 km^-1 (210 km), vertical propagation speed -3.8 cm/s and horizontal propagation speed 2.0 m/s. The waveforms propagate downwards slantingly, that is, the wave energy transfers upwards slantingly. Depth-distribution of the'rotary spectral levels is a saddle-shape. The depths of the trough and the deeper peaks are almost coincident with those of the south boundaries of the South Equatorial Current and the Equatorial Undercurrent, respectively. The mean orientation of the rotary spectral ellipse changes with depth: 30° from north to east at 40 m, and changes into 14° from east to south at 324 m, and generally, it points to northeastward, which indicates "that waves come from the south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waves internal tides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TOGA-COARE
下载PDF
渤、黄、东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与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朱学明 鲍献文 +3 位作者 宋德海 乔璐璐 黄必桂 石新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3-1113,共11页
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式,采用高分辨率的三角形网格,对渤、黄、东海的潮汐、潮流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比较120个沿岸验潮站和14个潮流观测站的实测与模拟结果进行模型验证,两者符合较好。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四个主要分潮的潮汐同潮图和5... 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式,采用高分辨率的三角形网格,对渤、黄、东海的潮汐、潮流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比较120个沿岸验潮站和14个潮流观测站的实测与模拟结果进行模型验证,两者符合较好。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四个主要分潮的潮汐同潮图和5m层潮流最大流速及最大潮流同潮时分布。渤、黄、东海共有5个半日分潮和3个全日分潮的独立旋转潮波系统,且都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半日潮流和全日潮流各有12个圆流点;在冲绳岛和奄美岛两侧的4个半日潮流圆流点分别呈对称分布,其中有3个为本文首次给出;在日本九州岛西侧还新给出2个全日潮流圆流点。有关它们的存在性需要实测资料的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海 东海 潮汐 潮流 数值模拟 FVCOM
下载PDF
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潮流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7
作者 万修全 鲍献文 +2 位作者 吴德星 郭心顺 姜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6,共6页
采用曲线网格技术,将ECOMSED模式应用于胶州湾的潮流和污染物COD的稀释扩散研究,建立了一个三维保守污染物COD输运的对流扩散数值模型,对胶州湾M_2分潮和COD污染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存在许多大小、强弱和旋转... 采用曲线网格技术,将ECOMSED模式应用于胶州湾的潮流和污染物COD的稀释扩散研究,建立了一个三维保守污染物COD输运的对流扩散数值模型,对胶州湾M_2分潮和COD污染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存在许多大小、强弱和旋转方向不同的余流涡;湾内COD浓度东部比西部高,湾口外的COD浓度等值线成舌状分布,向东伸展;余流和COD浓度垂向分布差异并不显著。模拟结果与胶州湾的实测资料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潮流 污染物 扩散 数值模拟 ECOMSED模式 余流
下载PDF
近岸强海流切变锋作用下悬浮沉积物的输送和沉积——以山东半岛东端外海为例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勇智 乔璐璐 +3 位作者 杨作升 鲍献文 赵美训 王关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利用2007年国家908专项ST02区块(渤海海峡及北黄海)水体专项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调查的温度、浊度和悬浮体浓度数据,选取了跨越山东半岛东端外海泥质沉积体的B1和B2两个断面,结合该区浅地层剖面资料,辅以研究海域的冬季环流数值模拟,着... 利用2007年国家908专项ST02区块(渤海海峡及北黄海)水体专项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调查的温度、浊度和悬浮体浓度数据,选取了跨越山东半岛东端外海泥质沉积体的B1和B2两个断面,结合该区浅地层剖面资料,辅以研究海域的冬季环流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山东半岛东端外海强海流切变锋作用下的悬浮体输送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端外海悬浮体向外海输送存在类似"夏储冬输"的规律:夏季,北黄海海水浊度普遍小,不仅北黄海温跃层抑制了底层悬浮体向中上层水体扩散,而且北黄海冷水团在中底层与山东半岛东部沿岸水也形成了显著的温度和悬浮体锋面,阻碍了悬浮物的纬向输送,故夏季应是悬浮体沉积的主要时节;冬季,温跃层消亡,在强风的作用下,山东半岛东部悬浮体浓度高且垂向混合较好,然而在泥质沉积体顶积层两侧,山东半岛东部沿岸中下层北上的逆风补偿流和北上的黄海暖流与位于顶积层上方表中层南下的沿岸流构成了两道显著的强海流切变锋,使得底积层上大量的再悬浮沉积物不能越过山东半岛东部陆架末梢,从而有助于形成山东半岛东端外海特有的Ω状泥质沉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体 北黄海冷水团 海流切变锋 黄海暖流 泥质沉积体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域卫星遥感PFSST和现场观测资料的差异 被引量:25
19
作者 高郭平 钱成春 +1 位作者 鲍献文 侍茂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海面温度 PFSST 现场资料 校正参数 卫星遥感
下载PDF
渤海夏季潮致-风生-热盐环流的数值诊断计算 被引量:30
20
作者 万修全 鲍献文 +1 位作者 吴德星 姜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7,共7页
基于正交曲线坐标的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 ,并考虑了潮汐、风和实测温盐场 ,诊断计算了渤海夏季三维潮致 -风生 -热盐环流 ,分析了渤海夏季潮致余流、风生和热盐环流的分布结构。结果显示 ,在夏季 ,渤海中部海区明显存在一个顺时针向... 基于正交曲线坐标的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 ,并考虑了潮汐、风和实测温盐场 ,诊断计算了渤海夏季三维潮致 -风生 -热盐环流 ,分析了渤海夏季潮致余流、风生和热盐环流的分布结构。结果显示 ,在夏季 ,渤海中部海区明显存在一个顺时针向的涡旋 ,同时渤海还存在着多个逆时针向的涡旋。通过分析和比较各个分量在总环流中的作用 ,认为夏季潮致余流是相对弱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致余流 风生-热盐环流 ECOMSED模式 渤海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