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机动车臭氧前体物时空分布特征评价
1
作者 孙大光 刘威 +1 位作者 刘德敏 鲍秋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第11期66-70,共5页
近年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正在由PM2.5向臭氧转变,因此臭氧的污染特性及成因被日渐关注。目前由机动车排放的各类臭氧前体物转化而来的臭氧,在人为污染源排放总量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升高,对于臭氧排放的研究也已成为控制其... 近年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正在由PM2.5向臭氧转变,因此臭氧的污染特性及成因被日渐关注。目前由机动车排放的各类臭氧前体物转化而来的臭氧,在人为污染源排放总量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升高,对于臭氧排放的研究也已成为控制其产生量的重要前期手段。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典型区域、典型时段的机动车排放的臭氧前体物进行监测分析,总结排放的规律特点,为后续减少环境空气中臭氧的产生量提供时空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臭氧 臭氧前体物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吉林市大气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鲍秋阳 王毅勇 +1 位作者 张学磊 张世春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74-79,共6页
2014年在吉林市设立7个大气PM_(2.5)采样点,分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采样分析了吉林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吉林市大气颗粒物以PM_(2.5)为主,PM_(2.5)年均值65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86%,PM_(2.5)/PM10的年... 2014年在吉林市设立7个大气PM_(2.5)采样点,分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采样分析了吉林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吉林市大气颗粒物以PM_(2.5)为主,PM_(2.5)年均值65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86%,PM_(2.5)/PM10的年平均值为61%;PM_(2.5)中,休闲生活区各个时间段金属元素浓度相对较低,工业混合区浓度较高;非金属离子SO2-4、NH+4、NO-3、Cl-是PM_(2.5)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份,其和占PM_(2.5)质量的13.31%,在采暖期浓度质量全部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OC和EC来源基本相同,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在非采暖期OC和EC来源差异性较大,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燃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 大气PM2.5 污染特征 来源分析
下载PDF
北方某家具厂VOCs治理技术分析
3
作者 刘颖 王玉 +5 位作者 于凤洋 林晓晟 鲍秋阳 李东秋 张天祥 刘春雨 《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第1期51-52,共2页
以北方某家具厂VOCs污染物治理为实例,从设计参数、设备组成、工艺流程、治理效果及经济费用等各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VOCs污染物治理方法的特点及其可行性。行业从而得出结论,该方法对于家具制造VOCs污染物治理是可行... 以北方某家具厂VOCs污染物治理为实例,从设计参数、设备组成、工艺流程、治理效果及经济费用等各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VOCs污染物治理方法的特点及其可行性。行业从而得出结论,该方法对于家具制造VOCs污染物治理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吸附 催化燃烧 污染物治理 治理效果 家具制造 家具厂 设计参数 工艺流程
下载PDF
东北长春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洋 神祥金 +1 位作者 陈卫卫 鲍秋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1-1217,共7页
民用散煤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民用散煤活动水平获取难度较大,目前有关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研究较少。计算了2016年长春6个城区内民用散煤燃烧产生的CO、SO2、NOx、PM2.5、PM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量,... 民用散煤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民用散煤活动水平获取难度较大,目前有关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研究较少。计算了2016年长春6个城区内民用散煤燃烧产生的CO、SO2、NOx、PM2.5、PM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量,编制了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春城区燃煤棚户区共计287处,总面积26.64km2,棚户区户均燃煤量约为2.1t/户,住户燃煤比在0.6~0.8;2016年长春城区民用散煤CO、SO2、NOx、PM2.5、PM10、VOCs的排放量分别为12462、329、142、961、1201、356t,CO为长春地区民用散煤燃烧主要污染物,占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物总排放量的80.7%;长春各城区民用散煤燃烧总排放量为绿园区>宽城区>朝阳区>双阳区>二道区>南关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日变化峰值在6:00—7:00、12:00、19:00;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周变化差异不大,周末排放量较工作日稍高;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月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同步,排放量呈现1月>12月>2月>11月>3月>10月>4月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民用散煤 大气污染物 时空分布 长春
下载PDF
吉林省秸秆打包减排及综合利用分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光义 赵红梅 +5 位作者 鲍秋阳 童全松 张学磊 张世春 陈卫卫 修艾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4期8-13,共6页
为量化秸秆打包政策对防控大气污染的影响,基于吉林省2016年秸秆产量、秸秆打包地亩数、卫星火点数据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吉林省秸秆打包产生的大气环境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打包秸秆量为220.36×10~... 为量化秸秆打包政策对防控大气污染的影响,基于吉林省2016年秸秆产量、秸秆打包地亩数、卫星火点数据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吉林省秸秆打包产生的大气环境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打包秸秆量为220.36×10~4t,约占秸秆年产量的5.5%,假如全部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2016年至少减少14.54×10~4t污染物排放;2)吉林省秸秆打包政策执行以来,秸秆露天燃烧量及秸秆燃烧主要月份的卫星火点数显著下降;3)随着露天燃烧量的减少,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降低,空气质量改善。秸秆燃烧主要月份的PM_(2.5)和PM_(10)浓度从2014年的104.5μg·m^(-3)、164μg·m^(-3)分别下降到2016年的48.5μg·m^(-3)、69·μg·m^(-3)。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打包 污染物排放 大气环境 吉林省
下载PDF
东北地区吉林市大气PM2.5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刁格乐 鲍秋阳 马玉芹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为深入探究东北地区雾霾天气污染现状,选取吉林省吉林市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夏季(非采暖期)和冬季(采暖期)各时期连续24h采集PM2.5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了18种金属的浓度水平,选取其中的As、Al、Cr、Mn、Cu、Z... 为深入探究东北地区雾霾天气污染现状,选取吉林省吉林市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夏季(非采暖期)和冬季(采暖期)各时期连续24h采集PM2.5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了18种金属的浓度水平,选取其中的As、Al、Cr、Mn、Cu、Zn、Pb、Na、Ca、K和Mg 11种主要金属进行了细致研究;同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吉林市采暖期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89μg/m^3,非采暖期平均为33μg/m^3;PM2.5中主要的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为除Ca以外采暖期均高于非采暖期,工业区>居住区>对照区.采样期间,冬季PM2.5中重金属污染较夏季严重,这可能与东北地区冬季供暖有关.吉林市PAHs采暖期质量分数为0.03~1 304.83mg/kg,非采暖期为0~223.13mg/kg,采暖期污染水平高于非采暖期,其中工业区污染较严重.源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石油化工、扬尘(建筑扬尘和土壤扬尘)、车辆混合污染,而且工业尘对PM2.5的贡献则是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PM2.5 重金属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吉林省2015~2017年臭氧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成江 张萌铎 +4 位作者 王晓红 于洋 陈学伟 陈卫卫 鲍秋阳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95-102,共8页
基于吉林省2015~2017年32个国控站点逐小时的近地面臭氧(O_(3))和气象在线监测数据,研究了该地区9地市O_(3)污染的年际变化、时空特征、气象影响和来源传输。结果表明,2015~2017年吉林省9城市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浓度(简称MDA8)第90%... 基于吉林省2015~2017年32个国控站点逐小时的近地面臭氧(O_(3))和气象在线监测数据,研究了该地区9地市O_(3)污染的年际变化、时空特征、气象影响和来源传输。结果表明,2015~2017年吉林省9城市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浓度(简称MDA8)第90%分位呈显著上升趋势;高O_(3)浓度(O_(3)MDA8浓度>160μg/m_(3))主要分布在以“四平-长春-吉林”为中心城市的水平条带上,并逐步向周围其他城市扩展和递减;O_(3)季节变化呈单峰型,峰值浓度出现在5~8月。在研究时段内,采暖季的大气O_(3)浓度明显低于非采暖季,但其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燃煤、机动车排放和灰霾天气改善有关;当风速为2~6 m/s,风向为正南和东南方向时,各监测站点O_(3)污染较为严重,表明除本地化学反应生成外,来自各地监测点位正南和东南方向的外来传输也会提高本地大气O_(3)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近地面臭氧 时空特征 主成分分析 吉林省
下载PDF
长春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凤洋 鲍秋阳 +1 位作者 王玉 刘德敏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6期149-151,155,共4页
以长春市2015~2017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针对长春市煤烟型污染、秸秆露天焚烧污染、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机动车排放污染和城市扬尘污染等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以加快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 以长春市2015~2017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针对长春市煤烟型污染、秸秆露天焚烧污染、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机动车排放污染和城市扬尘污染等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以加快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展,同时大力推广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对改善长春市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变化趋势 污染防治 长春市
下载PDF
2017年秋末长春地区重霾成因分析
9
作者 吴雪伟 陈卫卫 +3 位作者 鲍秋阳 于洋 高超 修艾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采用多源数据和产品(地面监测、气象、卫星遥感和颗粒物组分信息),详细分析了2017年秋末长春地区发生的霾污染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2017年秋末发生了两次(10月14—21日和23—29日)持续时间较长的霾污染过程,均以细粒子(PM2.5)污染为主;... 采用多源数据和产品(地面监测、气象、卫星遥感和颗粒物组分信息),详细分析了2017年秋末长春地区发生的霾污染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2017年秋末发生了两次(10月14—21日和23—29日)持续时间较长的霾污染过程,均以细粒子(PM2.5)污染为主;气象资料显示,霾污染过程期间伴随着较高的相对湿度(59%))、较低的风速(<2.8 m/s)和边界层高度(<927 m);卫星火点监测数据显示,长春的西南(四平市)和东南(榆树市)方向均有较多的秸秆焚烧事件;PM2.5源解析表明,中度及重度污染情况下秸秆露天焚烧是主要的污染源(37.4%),燃煤源、机动车和扬尘分别占26%,15.4%和8%.加强控制区域尺度的秸秆焚烧、重污染企业错峰生产和减少区域散煤用量是长春地区霾污染防控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过程 气象因素 污染物特征 源解析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吉林省空气质量研判分析系统设计
10
作者 于凤洋 王玉 +2 位作者 林晓晟 刘颖 鲍秋阳 《中国科技信息》 2021年第16期82-83,共2页
为更好掌握十四五期间吉林省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本文设计一套吉林省空气质量研判分析系统,以汇集吉林省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存储于后台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和分析,集数据管理、分析和日报功能模块于一体。该系统的运用,可以快... 为更好掌握十四五期间吉林省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本文设计一套吉林省空气质量研判分析系统,以汇集吉林省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存储于后台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和分析,集数据管理、分析和日报功能模块于一体。该系统的运用,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吉林省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大气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可为环境管理人员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管理 空气质量 决策分析 气象数据 管理人员 功能模块 分析系统设计
下载PDF
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重度污染成因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陈卫卫 刘阳 +7 位作者 吴雪伟 鲍秋阳 高枞亭 张学磊 赵红梅 张世春 修艾军 程天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10-4823,共14页
东北已成为我国又一个霾污染多发和重发区域.采用2013~2017年东北区域大气污染物地面监测数据、卫星数据和气象数据等信息,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与重度污染成因.结果表明,"沈阳-长春-哈尔滨"带状城市群是... 东北已成为我国又一个霾污染多发和重发区域.采用2013~2017年东北区域大气污染物地面监测数据、卫星数据和气象数据等信息,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与重度污染成因.结果表明,"沈阳-长春-哈尔滨"带状城市群是全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污染最严重,春季吉林省西部周围为椭圆形污染区,夏季和秋季大部分时间空气质量最佳.3个典型的霾污染时期是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即秋末和初冬,时期一),12月下旬和1月(即冬季最冷的时候,时期二),及4月到5月中旬(即春季沙尘和农业耕作期).时期一,季节性作物残茬焚烧和冬季采暖用煤燃烧产生的PM2.5强排放是极端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AQI> 300);时期二,在最严寒月份里,重度霾污染事件(200 <AQI <300),主要由燃煤和汽车燃料消耗的PM2.5排放量高,大气边界层较低,以及大气扩散性差等共同引起;时期三,春季PM10浓度较高,主要是由内蒙古中部退化草原的风沙和吉林省西部裸地的区域性扬尘传输造成的.同时,当地农业耕作本身也释放PM10,并提升了裸土的人为源矿物尘的排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云-气溶胶激光雷达与红外探路者卫星观测(CALIPSO) 农业活动 燃料消耗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