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远程教授分期论治帕金森病经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向 金珊 鲍远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鲍远程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探究鲍远程教授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分期治疗的观点,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分析其验案以佐证。[结果]鲍远程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的根本病... [目的]探讨鲍远程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分析、探究鲍远程教授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分期治疗的观点,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分析其验案以佐证。[结果]鲍远程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肝肾亏虚为主的本虚标实,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标本虚实各有侧重,根据其特点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临证时应分期与分型相结合,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时间的差异,分别采取早期祛邪为先、中期攻补兼施、晚期脾肾同治为主的治疗方法,临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所举医案,充分应证了其上述学术经验。[结论]鲍远程教授按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分期论治帕金森病观点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肝风 分期论治 平衡阴阳 辨治思路 鲍远程 医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鲍远程辨证治疗肝风(肝豆状核变性)经验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斌 鲍远程 《河南中医》 2017年第2期227-229,共3页
鲍老认为,肝风(肝豆状核变性)的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铜毒内聚,湿热蕴结,痰瘀阻滞等,病位在肝肾。本病一般的特点为早期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中期以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为主;后期多虚实夹杂。鲍老认为,治疗应放在"排铜... 鲍老认为,肝风(肝豆状核变性)的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铜毒内聚,湿热蕴结,痰瘀阻滞等,病位在肝肾。本病一般的特点为早期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中期以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为主;后期多虚实夹杂。鲍老认为,治疗应放在"排铜毒"上,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产生不同的病理产物,如风、火、痰、湿、瘀等邪而出现实证的突出表现,应辨别轻重缓急,在保护肝肾的基础上,首先祛除为害最大之邪,尽量减少其对正气的损伤,祛邪后,采取滋补肝肾,补精填髓,控制病情发展。针对不同病因病机,综合运用解毒、泻热、祛瘀、通络等治疗方法,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铜毒 鲍远程
下载PDF
鲍远程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守运 姜蕾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1042-1043,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名医经验 鲍远程
下载PDF
鲍远程运用《内经》病机十九条临证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瀚 桂明进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鲍远程教授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每于临证之中尽演国医之神奇妙用。病机十九条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仅176字,... 鲍远程教授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每于临证之中尽演国医之神奇妙用。病机十九条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仅176字,却已成为中医纲领性文献之一,强调对于病因病机的了解分析,对较复杂的病症有执简驭繁的作用,达到“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要求,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历代名医皆较为推崇。鲍远程教授亦常用其指导临证用方,多有建树,笔者跟师临证,感悟颇多,故借此一角,聊举数例,以表浅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远程 病机十九条 临证举隅
下载PDF
鲍远程治疗情志病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汪瀚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11期1158-1159,共2页
心理社会因素和情绪紧张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躯体健康影响越来越强烈,国内外与心理、环境相关的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已跃居前列,综合性三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亦多见精神情绪心理障碍患者。鲍远程教授是安徽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医... 心理社会因素和情绪紧张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躯体健康影响越来越强烈,国内外与心理、环境相关的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已跃居前列,综合性三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亦多见精神情绪心理障碍患者。鲍远程教授是安徽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鲍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采用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疗众多情志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幸跟师学习,传授点拨,本人受益匪浅,有所心得。现将鲍师对情志病的认识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远程 情志病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鲍远程临床辨治中医脑病经验撷粹 被引量:1
6
作者 汪瀚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10期913-915,共3页
鲍远程主任医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脑病的f临床与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证治思路独特,谴方用药精妙... 鲍远程主任医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脑病的f临床与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证治思路独特,谴方用药精妙,亲睹鲍师临床辨治脑病,每获良效,现将鲍师治疗辨治脑病的有关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脑病 鲍远程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鲍远程教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证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婷 鲍远程 匡春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2期95-97,共3页
鲍远程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脑病工作五十余年,中医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博采诸家之成,对中医脑病有独到的见解。鲍远程教授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根本病机在于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常见证型为肾精亏虚、气血两虚、痰瘀阻窍... 鲍远程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脑病工作五十余年,中医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博采诸家之成,对中医脑病有独到的见解。鲍远程教授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根本病机在于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常见证型为肾精亏虚、气血两虚、痰瘀阻窍、肝郁气滞,予以填精益髓、补益气血、消痰化瘀、疏肝理气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远程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病
下载PDF
鲍远程治疗睑废临床经验
8
作者 张娟 鲍婷婷 +1 位作者 周涛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11期1160-1161,共2页
睑废,是指上睑下垂的一类病证,又称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眼睑垂缓。本病属胞睑疾病,当胞筋不养,胞络受阻,气血瘀滞,精气不能上承于胞睑,皆可发为本病。睑废临床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性,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 睑废,是指上睑下垂的一类病证,又称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眼睑垂缓。本病属胞睑疾病,当胞筋不养,胞络受阻,气血瘀滞,精气不能上承于胞睑,皆可发为本病。睑废临床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性,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另一类属后天性,多与神经源性、肌源性、外伤性及机械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远程 睑废 治疗经验
下载PDF
鲍远程运用玉女煎治疗胃热扰神致不寐经验
9
作者 方向 金珊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9期1419-1421,共3页
鲍远程(1944-),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癫痫、神经痛、眩晕等疾病的诊治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方面具有较深的... 鲍远程(1944-),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癫痫、神经痛、眩晕等疾病的诊治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名医经验 鲍远程
下载PDF
鲍远程辨证治疗睡眠障碍临床经验
10
作者 桂明进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1079-1080,共2页
睡眠障碍为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根据资料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鲍远程 临证举隅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房如意 鲍远程(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34-136,共3页
临床上,罹患脊柱相关疾病如腰、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及强直性脊柱炎等,会逐步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疼痛,迄今尚无特效疗法。鲍远程教授认为,脊柱疼痛应分清病因病机,从督脉辨治,分型遣方用药。本文归纳总结鲍教授论治脊柱疼痛经验,并附... 临床上,罹患脊柱相关疾病如腰、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及强直性脊柱炎等,会逐步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疼痛,迄今尚无特效疗法。鲍远程教授认为,脊柱疼痛应分清病因病机,从督脉辨治,分型遣方用药。本文归纳总结鲍教授论治脊柱疼痛经验,并附临证医案,以彰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鲍远程 督脉 脊柱疼痛
下载PDF
鲍远程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向 金珊 鲍远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184-1185,共2页
总结鲍远程教授辨治脑出血急性期经验,认为脑出血多因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血逆乱而发病。在治疗中应辨病、辨证相结合,紧抓时机、分清主次,急性期以治标祛邪为主,兼顾其本。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 名医经验 鲍远程
原文传递
23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孙娟 马守亮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934-938,共5页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疗指南》作为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将入组患者分为3组:肝型、脑型、肝-脑型。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3组中的两两比较均经过邦弗伦尼法(Bonferroni)校正。结果:230例患者中男146例,女84例,其中≤18岁者27例(11.7%)。肝型和脑型、肝型和肝-脑型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部影像学异常率高于肝型和肝-脑型(P<0.05),脑型患者有脑萎缩93例(89.4%),可能是由于铜沉积在脑组织中引起广泛变性,从而使脑室系统扩张,脑沟、脑裂增多增宽,造成脑萎缩。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见青少年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肝损害和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脑型患者中脑萎缩多见,可能与铜离子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疾病特征 肝功能异常 脑萎缩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临床分析
14
作者 马守亮 李悦悦 +6 位作者 鲍远程 杨文明 韩冰 许志豪 李崇慧 盛玉琴 李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在隔离观察下治疗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临床疗效及舌象变化。方法将2022年4月—2022年6月上海崇明岛复兴馆方舱医院收集的100例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奥密克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在隔离观察下治疗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临床疗效及舌象变化。方法将2022年4月—2022年6月上海崇明岛复兴馆方舱医院收集的100例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奥密克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隔离观察下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加常规护理;对照组在隔离观察下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 d(第1疗程)、6 d(第2疗程)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疏风解毒胶囊常规治疗3 d后,发热、咳嗽及咽痛患者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6 d后,发热、乏力、头痛、鼻塞、咽痛、咳痰及流涕的患者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9.0(8.0,11.0)d,平均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2.0(11.0,14.0)d。治疗组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7.0(6.0,8.0)d,平均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0.0(9.0,11.0)d。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可有效改善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 轻型患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肝豆灵片对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莉 马守亮 +3 位作者 鲍远程 韩辉 王艳昕 侯志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豆灵片联合二巯丙磺酸钠对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1月—2021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56例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治疗组给... 目的 探讨肝豆灵片联合二巯丙磺酸钠对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1月—2021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56例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治疗组给予肝豆灵片联合二巯丙磺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二巯丙磺酸钠治疗,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画钟实验、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倒背)、连线测试A、连线测试B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倒背)评分均明显升高,连线测试A、连线测试B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画钟实验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肝豆灵片能够显著改善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灵片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下载PDF
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鲍远程 汪瀚 +5 位作者 张波 陈怀珍 王晓阳 徐国存 王艳昕 杨兴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讨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 (PD)大鼠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胺微量注射损毁左侧黑质致密区复制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抗震止痉胶囊 (中药组 )、左旋多巴 (西药组 )和生理盐水 (模型组 )治... 目的 :探讨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 (PD)大鼠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胺微量注射损毁左侧黑质致密区复制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抗震止痉胶囊 (中药组 )、左旋多巴 (西药组 )和生理盐水 (模型组 )治疗 30天 ,并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旋转行为 ,处死后测定各组左侧纹状体、黑质相关指标。结果 :中药组大鼠旋转行为有一定改善作用 (P <0 0 5) ;与模型组比较 ,纹状体多巴胺 (DA)含量、DA/高香草酸 (HVA)比值均增高 (P <0 0 1) ,黑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均显著升高 (P <0 0 1) ,丙二醛降低 (P <0 0 1)。西药组大鼠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抗震止痉胶囊能部分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 ,提高纹状体DA含量及DA/HVA比值 ,其机制可能在于减轻自由基损害 ,减少DA分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止痛胶囊 帕金森病 旋转行为 多巴胺 高香草酸 脑黑质 氧化应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鲍远程 周厚广 +8 位作者 汪瀚 张波 陈怀珍 杨文明 王晓旸 徐国存 童建兵 王艳昕 杨兴涛 《安徽医学》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黑质抗氧化系统及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 6-OHDA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选取 2 4只模型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4只 ) :模型组 ,... 目的 观察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黑质抗氧化系统及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 6-OHDA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选取 2 4只模型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4只 ) :模型组 ,中药组 ,左旋多巴 (L -dopa)组 ,中药 +GSH组 ,另设正常组 6只。分别予相应处理 ,45d后测定黑质区GSH -Px、MDA和ROS水平 ,测定尾状核DA、HVA及MAO -B水平。结果  (1)中药组和中药 +GSH组均为可部分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 (P均 <0 .0 5 ) ,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中药组可提高GSH -Px活性 ,降低ROS、MDA水平 (P均 <0 .0 1) ,中药 +GSH组的上述作用优于中药组 (P <0 .0 5或P <0 .0 1)。L -dopa组使GSH-Px活性降低 ,ROS和MDA水平升高 (P均 <0 .0 5 )。 (3 )中药组和中药组 +GSH组均可降低MAO -B活性 ,增加DA含量及DA/HVA比值 (P <0 .0 1或P <0 .0 0 1) ,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L -dopa组MAO -B活性增强 (P <0 .0 5 ) ,DA、HVA含量及DA/HVA比值均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抗震止痉胶囊联合GSH能部分改善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 ,并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降低MAO -B活性 ,调节纹状体DA含量及其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抗震止痉胶囊 还原型谷胱甘肽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抗震止痉胶囊合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抗氧化酶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鲍远程 周厚广 +6 位作者 汪瀚 张波 陈怀珍 杨兴涛 王艳昕 王晓汤 徐国存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抗震止痉胶囊合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将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明显衰减的PD病人 8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 ( 30例 )、中药加谷胱甘肽组 ( 2 9例 )及西医常规治疗组 ( 2 9例 ...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抗震止痉胶囊合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将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明显衰减的PD病人 8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 ( 30例 )、中药加谷胱甘肽组 ( 2 9例 )及西医常规治疗组 ( 2 9例 ) ,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 ,另设正常对照组2 0例 ,观察其疗效 ,并检测各组用药前后的血抗氧化酶活性。结果 :①显效率比较 :中药组 56.7% ,中药加谷胱甘肽组为 75.8% ,西医常规治疗组为 4 4 .8%。中药加谷胱甘肽组与中药组及西医常规治疗组比较 ,其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P <0 .0 1)。②Webster评分比较 :中药组和中药加谷胱甘肽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P <0 .0 1)。③对血抗氧化酶的影响 :中药组、中药加谷胱甘肽组、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抗氧化指标均较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 <0 .0 5,或P <0 .0 1) ,中药加谷胱甘肽和中药组对PD患者血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增强效应 (P<0 .0 5,P <0 .0 1) ;而西医常规治疗组血抗氧化酶活性治疗后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抗震止痉胶囊合谷胱甘肽对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明显衰减的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其对PD可能具有神经保护性治疗作用 ,而西医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D病人的抗氧化能力 ,提示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 抗震止痉胶囊
下载PDF
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鲍远程 汪瀚 +6 位作者 陈怀珍 张波 王晓阳 徐国存 童建兵 王艳昕 杨兴涛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古拉定 ,GLT)对帕金森病人治疗效果 ,观察GLT治疗后病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 Px)、丙二醛 (MDA)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 30例临床未治疗或服用美多巴因副反应被迫减药病人 ,应用GL...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古拉定 ,GLT)对帕金森病人治疗效果 ,观察GLT治疗后病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 Px)、丙二醛 (MDA)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 30例临床未治疗或服用美多巴因副反应被迫减药病人 ,应用GLT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行血SOD、GSH PX、MDA测定 ,并设立对照组、正常人组比较 ;治疗、Px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H Y分级及Webster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正常人组比较 ,血SOD、GSH Px显著减低 (P <0 0 1) ,MDA显著增高 (P <0 0 1) ;GLT治疗后 ,SOD、GSH Px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 ,MDA值下降 (P <0 0 5 ) ,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评分 ,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GLT对PD病人有较显著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治疗 帕金森病 临床观察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8、12号外显子突变的DN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鲍远程 吴鹏 +2 位作者 余元勋 蒋怀周 汪鸿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ATP7B基因的外显子8、12进行DNA测序分析并建立直接基因诊断方法。方法102例WD患者和82例对照正常人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ATP7B第8、12号外显子,8号外显子及12号外显子扩增产物分别行MspⅠ及Tai... 目的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ATP7B基因的外显子8、12进行DNA测序分析并建立直接基因诊断方法。方法102例WD患者和82例对照正常人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ATP7B第8、12号外显子,8号外显子及12号外显子扩增产物分别行MspⅠ及Tail内切酶酶切分析;后对所有患者及对照组DNA外显子扩增产物行直接测序。结果102例WD患者,8号外显子35例存在MspⅠ酶切反应异常,测序示Arg778Leu纯合或杂合突变(占34.31%),其中12例伴Leu770Leu多态性;12号外显子13例存在Tail酶切反应异常,测序示Thr935Met杂合错义突变(占12.75%),1例存在Arg919Gly杂合错义突变,Arg952Lys在患者及对照组中均检出。结论ATP7B基因外显子8、12为WD突变热点,其中8号外显子以Arg778Leu、12号外显子以Thr935Met为主要突变形式,临床上可用PCR-MspⅠ酶切、PCR-Tail酶切反应作为WD患者初步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WD基因8、12号外显子 MspⅠ酶切 Tail酶酶切 DNA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