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影像学评估
1
作者
鲍铭贵
杨进城
+6 位作者
季伟
林少毅
邹小宝
葛苏
朱思远
马向阳
陈建庭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1年第1期5-13,共9页
目的对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寰枕复合体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评估,明确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角度和长度。方法纳入71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的颈椎CT数据,测量舌下神经管高度、所处象限以及寰枕复合体矢状面...
目的对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寰枕复合体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评估,明确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角度和长度。方法纳入71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的颈椎CT数据,测量舌下神经管高度、所处象限以及寰枕复合体矢状面侧块上底、下底、高度和冠状面上底、下底。以舌下神经管及椎动脉切迹为标识,将寰枕复合体划分为6部分,测量各部分进钉角度及所对应的进钉长度。比较上述参数的性别及侧别差异,分析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范围。结果71例患者共获取112侧寰枕复合体数据(双侧41例,单侧30例)。患者左右两侧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矢状面侧块上底及下底较女性大(P<0.05),其余参数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舌下神经管主要位于第二象限(101/112)。男女患者进钉角度差异不大(P>0.05),但男性患者进钉长度较女性长约2 mm(P<0.05)。结论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角度为41.93°~66.74°,进钉长度为20.96~22.3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寰椎
枕骨大孔
颅底凹陷
寰枕融合
寰枕复合体
前路螺钉固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复位效果
2
作者
季伟
鲍铭贵
+3 位作者
许攀杰
杨进城
陈建庭
张忠民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71-1578,共8页
目的评估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复位效果。方法收集2009至2021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50例患者的资料,男16例、女34例;年龄(45.04±11.78)岁(范围...
目的评估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复位效果。方法收集2009至2021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50例患者的资料,男16例、女34例;年龄(45.04±11.78)岁(范围18~65岁)。于侧位X线片、CT矢状面重建及MRI T2WI测量手术前后寰枢关节间隙高度、寰枢关节夹角、寰枢关节位移、Claus高度、寰齿前间距、椎管储备间隙、延髓脊髓角、C_(0)~C_(2) Cobb角和C_(2)~C_(7) Cobb角。前路与后路手术患者各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前路手术组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为(45.24±9.86)岁,随访时间为(6.48±3.14)个月(范围3~14.5个月);后路手术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为(44.72±14.06)岁,随访时间为(7.04±2.87)个月(范围3~1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随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laus高度、寰齿前间距、椎管储备间隙、延髓脊髓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寰枢关节间隙高度、寰枢关节夹角较术前增大,寰枢关节位移减小,但后路手术组仅寰枢关节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术后C_(0)~C_(2) Cobb角(36.54°±11.13°)较术前(16.08°±9.36°)增大,而C_(2)~C_(7) Cobb角(13.21°±10.23°)较术前(22.96°±11.07°)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手术组术后C_(0)~C_(2) Cobb角(18.50°±10.95°)与术前(18.37°±11.42°)无变化,C_(2)~C_(7) Cobb角(17.13°±14.89°)较术前(20.22°±16.64°)略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各参数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或后路手术均可改善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脊髓压迫,前路手术行寰枢关节间隙的撑开复位更为充分,但上颈椎前凸角度过度增大将导致下颈椎前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颈寰椎
枢椎
脱位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题名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影像学评估
1
作者
鲍铭贵
杨进城
季伟
林少毅
邹小宝
葛苏
朱思远
马向阳
陈建庭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脊柱骨科
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1年第1期5-13,共9页
文摘
目的对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寰枕复合体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评估,明确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角度和长度。方法纳入71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的颈椎CT数据,测量舌下神经管高度、所处象限以及寰枕复合体矢状面侧块上底、下底、高度和冠状面上底、下底。以舌下神经管及椎动脉切迹为标识,将寰枕复合体划分为6部分,测量各部分进钉角度及所对应的进钉长度。比较上述参数的性别及侧别差异,分析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范围。结果71例患者共获取112侧寰枕复合体数据(双侧41例,单侧30例)。患者左右两侧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矢状面侧块上底及下底较女性大(P<0.05),其余参数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舌下神经管主要位于第二象限(101/112)。男女患者进钉角度差异不大(P>0.05),但男性患者进钉长度较女性长约2 mm(P<0.05)。结论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角度为41.93°~66.74°,进钉长度为20.96~22.36 mm。
关键词
颈寰椎
枕骨大孔
颅底凹陷
寰枕融合
寰枕复合体
前路螺钉固定
Keywords
Cervical atlas
Foramen magnum
Basilar invagination
Atlas assimilation
Atlantooccipital complex
Anterior screw fixation
分类号
R682.11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复位效果
2
作者
季伟
鲍铭贵
许攀杰
杨进城
陈建庭
张忠民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脊柱骨科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71-157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252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A1515010488)。
文摘
目的评估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复位效果。方法收集2009至2021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50例患者的资料,男16例、女34例;年龄(45.04±11.78)岁(范围18~65岁)。于侧位X线片、CT矢状面重建及MRI T2WI测量手术前后寰枢关节间隙高度、寰枢关节夹角、寰枢关节位移、Claus高度、寰齿前间距、椎管储备间隙、延髓脊髓角、C_(0)~C_(2) Cobb角和C_(2)~C_(7) Cobb角。前路与后路手术患者各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前路手术组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为(45.24±9.86)岁,随访时间为(6.48±3.14)个月(范围3~14.5个月);后路手术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为(44.72±14.06)岁,随访时间为(7.04±2.87)个月(范围3~1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随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laus高度、寰齿前间距、椎管储备间隙、延髓脊髓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寰枢关节间隙高度、寰枢关节夹角较术前增大,寰枢关节位移减小,但后路手术组仅寰枢关节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术后C_(0)~C_(2) Cobb角(36.54°±11.13°)较术前(16.08°±9.36°)增大,而C_(2)~C_(7) Cobb角(13.21°±10.23°)较术前(22.96°±11.07°)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手术组术后C_(0)~C_(2) Cobb角(18.50°±10.95°)与术前(18.37°±11.42°)无变化,C_(2)~C_(7) Cobb角(17.13°±14.89°)较术前(20.22°±16.64°)略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各参数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或后路手术均可改善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脊髓压迫,前路手术行寰枢关节间隙的撑开复位更为充分,但上颈椎前凸角度过度增大将导致下颈椎前凸减小。
关键词
颅底
颈寰椎
枢椎
脱位
治疗结果
Keywords
Skull base
Cervical atlas
Axis
Dislocations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影像学评估
鲍铭贵
杨进城
季伟
林少毅
邹小宝
葛苏
朱思远
马向阳
陈建庭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复位效果
季伟
鲍铭贵
许攀杰
杨进城
陈建庭
张忠民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