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凤菜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和奎宁酸类成分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鲜新 吕寒 +4 位作者 孟秀花 马丽 刘艳 任冰如 陈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68,共3页
红凤菜〔Gynura bicolor(Willd.)DC.〕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菊三七属(Gynura Cas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为药食两用植物被人们利用。红凤菜全草均可入药[1],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奎宁酸类和萜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止血、降血... 红凤菜〔Gynura bicolor(Willd.)DC.〕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菊三七属(Gynura Cas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为药食两用植物被人们利用。红凤菜全草均可入药[1],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奎宁酸类和萜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止血、降血糖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2-6]。目前,从红凤菜地上部分已经分离鉴定出多种酚酸类[2,7]和黄酮类成分[8-9],并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10],但对红凤菜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的差异尚缺乏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凤菜 黄酮类 奎宁酸类 HPLC法 药用部位
下载PDF
不同月份白子菜叶片中酚类成分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剑 鲜新 +3 位作者 吕寒 刘艳 任冰如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77,共3页
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Linn.)DC.〕又名白背三七,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菊三七属(Gynura Cass.),为多年生草本[1]。白子菜是中国传统中草药,用于治疗咳嗽、疮疡、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疼痛等[2],在部分地区亦基于其保健作用作为蔬菜... 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Linn.)DC.〕又名白背三七,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菊三七属(Gynura Cass.),为多年生草本[1]。白子菜是中国传统中草药,用于治疗咳嗽、疮疡、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疼痛等[2],在部分地区亦基于其保健作用作为蔬菜栽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子菜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治疗糖尿病等功效[3-6]。白子菜中丰富的酚类成分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等[6-8]。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气候和季节变化等外部因子密切相关[9]。本研究选择白子菜中含量较高的10个代表性酚类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生长周期4月至11月白子菜叶片中酚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为确定白子菜的最佳采收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子菜 酚类成分 采收期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对软化型菊苣根和芽球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冰如 陈剑 +7 位作者 李维林 简暾昱 吕寒 丁晓琴 马丽 赵磊 鲜新 刘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5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田间种植的软化型菊苣植株的适宜采收时间。方法:采用自选的菊苣种子,于2019年9月9日播种,20 d后移栽,分别于2019年12月16日、2020年1月2日、1月19日和2月19日采收田间生长的植株,考察形态指标;取肉质根,在4~6℃冷藏20 d后进... 目的:探讨田间种植的软化型菊苣植株的适宜采收时间。方法:采用自选的菊苣种子,于2019年9月9日播种,20 d后移栽,分别于2019年12月16日、2020年1月2日、1月19日和2月19日采收田间生长的植株,考察形态指标;取肉质根,在4~6℃冷藏20 d后进行软化,对所形成的芽球进行考察。结果:适当延迟采收时间,可使菊苣肉质根增粗增重,其软化形成的芽球产量增加,芽球转化率提高,软化天数减少;在不同批次中,芽球产量与根重量均有极显著正相关,而芽球转化率与植株的叶片数、叶片长度、根直径、根重量均不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南京地区菊苣的适宜采收时间为1月20日至2月2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采收期 软化培养 芽球产量 芽球转化率
下载PDF
不同产地菊三七根中6个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成分的比较
4
作者 刘艳 鲜新 +5 位作者 汪泓江 李密密 任冰如 吕寒 陈剑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84,共3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检测5个产地菊三七〔Gynura japonica(Thunb.)Juel.〕根中6个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菊三七根中PAs总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云南... 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检测5个产地菊三七〔Gynura japonica(Thunb.)Juel.〕根中6个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菊三七根中PAs总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云南昆明产菊三七根中的PAs总含量最高(3107.12μg·g^(-1)),而四川乐山产菊三七根中的PAs总含量最低(310.47μg·g^(-1))。在5个产地菊三七根中均检出千里光菲灵N-氧化物和千里光宁N-氧化物。除湖北恩施外,其余产地菊三七根中并未检出全部6个PAs成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菊三七根中PAs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三七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 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
下载PDF
HPLC法比较不同产地枇杷叶中倍半萜苷A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佳伟 吕寒 +5 位作者 刘艳 鲜新 丁晓琴 简暾昱 任冰如 陈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1,共3页
枇杷叶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为中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和保肝护肝的功效[1-3]。枇杷叶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4]、三萜酸类... 枇杷叶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为中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和保肝护肝的功效[1-3]。枇杷叶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4]、三萜酸类[5-7]、倍半萜苷类[8]、多酚[9]和多糖[10]等。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叶中倍半萜苷类成分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11],枇杷叶中的倍半萜苷A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倍半萜苷A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产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