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IL-33和TNF-α活性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κB水平与冠心病不同程度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鲜维 谭鑫 +4 位作者 耿嘉逸 邹仕英 杨海晨 康品方 张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心内科并行冠状动...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心内科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为CHD的病人167例(CHD组),同时期行冠脉造影正常对照27例(CON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167例CHD病人分成轻微病变组(<30分,LS组)84例、中度病变组(30~<60分,MS组)54例和重度病变组(≥60分,HS组)29例。实验室行ELISA检测血清中IL-33和TNF-α活性水平,分析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下IL-33和TNF-α的活性水平差异,探讨IL-33和TNF-α活性水平与CHD的关联性。同时取CHD组及CON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蛋白,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S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与CON组和LS组、MS组相比升高(P<0.05),HS组血清IL-33与TNF-α水平较MS组、LS组和对照组升高,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3,P<0.01);CHD组中NF-κB蛋白表达低于CON组(P<0.01)。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IL-3和TNF-α水平也逐渐升高,且两者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线性相关,同时与CON组相比,CHD病人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33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下载PDF
RIP1/RIP3-MLKL-信号通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永锋 李小荣 +5 位作者 赖薇薇 朱飞宇 谭鑫 鲜维 康品方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与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中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激酶RIP1、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的表达水平,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RIP1/RIP3-MLKL在HF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20年2月~2020年10月...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与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中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激酶RIP1、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的表达水平,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RIP1/RIP3-MLKL在HF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20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HF患者(NYHAⅡ~Ⅳ级)。正常对照组(n=21),Ⅱ级(n=20),Ⅲ级(n=33),Ⅳ级(n=43)。采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IP1/RIP3-MLKL表达水平和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对心功能Ⅳ级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的临床随访,评估临床预后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功能Ⅱ、Ⅲ、Ⅳ级组RIP1、RIP3、MLKL表达量均增加(P<0.01);与II级组相比,心功能Ⅲ、Ⅳ级组RIP1、RIP3、MLKL表达量均增加(P<0.01);与Ⅲ级组相比,心功能Ⅳ级组RIP1、MLKL表达量增加(P<0.05)。WB检测RIP1/RIP3-MLKL通路中各蛋白表达量,均存在上调趋势。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F患者RIP1/RIP3-MLKL表达量与Scr、AST、LVEDD、NT-ProBNP呈正相关(r=0.375、0.231、0.238、0.339、0.299、0.373、0.228、0.256、0.253、0.184、0.189、0.18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68、-0.234、-0.322,P<0.05)。此外对临床随访结果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RIP1/RIP3-MLKL表达量更高组临床预后指标更差。结论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在HF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加,与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慢性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与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RIP1 RIP3 MLKL 程序性坏死
下载PDF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鲜维 康品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2期2866-2868,共3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肺血管重构和阻力增加是所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肺动脉高压特异性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肺血管的阻力,同时逆转肺血管重构,进而改善右心室功能。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ATP通道)在生理情况下发挥着调节肺血管...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肺血管重构和阻力增加是所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肺动脉高压特异性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肺血管的阻力,同时逆转肺血管重构,进而改善右心室功能。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ATP通道)在生理情况下发挥着调节肺血管张力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关注于近年来有关KATP通道与肺动脉高压的致病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 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谭鑫 鲜维 +4 位作者 陈永锋 李小荣 王其一 康品方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8-1206,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HF)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per、CTD和GeneCards数据库得到槲皮素和HF相关靶点,通过在线Venn网站得到槲皮素-HF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后导入Cytoscape3.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HF)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per、CTD和GeneCards数据库得到槲皮素和HF相关靶点,通过在线Venn网站得到槲皮素-HF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后导入Cytoscape3.7.2得到槲皮素治疗HF的核心靶点。通过R包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槲皮素处理HF细胞模型的AKT1、Phospho-AKT(Ser473)、eNOS、MMP9和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分析得到80个槲皮素-HF交集靶点,槲皮素治疗HF核心靶点5个:AKT1、CASP3、MAPK1、MMP9和MAPK8。GO分析中,生物过程集中在对肽类激素的反应、磷脂酰肌醇介导的信号传导、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和炎症反应的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富集最显著的信号通路为: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PI3K-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和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对5个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00μmol/L槲皮素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细胞AKT1、Phospho-AKT(Ser473)、eNOS、MMP9和Caspase-3水平(P<0.01)。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调节AKT1-eNOS-MMP9通路抗凋亡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心力衰竭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血清ICAM⁃1和LDH活性水平在冠心病不同严重程度血管病变中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谭鑫 耿嘉逸 +4 位作者 李浩宇 鲜维 陈永锋 康品方 王洪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8期1368-1373,共6页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细胞中的黏附活性因子1(cell adhesion factor⁃1,ICAM⁃1)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因子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不同类型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病情进展中...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细胞中的黏附活性因子1(cell adhesion factor⁃1,ICAM⁃1)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因子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不同类型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180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HD的病人145例,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为对照病人35例(对照组)。145例CHD患者根据不同的冠状动脉和心血管扩张分支的狭窄部分和程度进一步细分为轻度狭窄部分程度组(a⁃CHD,狭窄程度发展进程≤49%,n=25)、中度狭窄组(b⁃CHD,狭窄程度发展进程50%~74%,n=46)和严重狭窄部分程度组(c⁃CHD,狭窄程度发展进程≥75%,n=74)。通过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CAM⁃1和LDH活性水平,统计分析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下以及对照组ICAM⁃1和LDH活性差异。结果:a⁃CHD组、b⁃CHD组和c⁃CHD组中ICAM⁃1、LDH水平和Gensini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1、LDH水平和Gensini评分随不同冠状动脉狭窄进程的加剧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D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清ICAM⁃1和LDH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AM⁃1和LDH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LDH:r=0.409,P<0.01;ICAM⁃1:r=0.463,P<0.01),ICAM⁃1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正相关(r=0.208,P<0.01),LDH和ICAM⁃1水平与HDL呈负相关(LDH:r=−0.184,P<0.05;ICAM⁃1:r=−0.175,P<0.05),LDH与总蛋白呈负相关(r=−0.218,P<0.01),ICAM⁃1与LDH呈正相关(r=0.441,P<0.01)。结论:随着不同冠状动脉狭窄进程的加剧,血清ICAM⁃1与LDH水平逐渐升高,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变狭窄程度 细胞黏附因子⁃1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线粒体ALDH2通过调控自噬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小荣 鲜维 +5 位作者 谭鑫 陈永锋 唐碧 张恒 康品方 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可以降低因缺氧所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自噬,并降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分析ALDH2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平滑肌增殖的调控关系。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N组)、常氧+ALDH2...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可以降低因缺氧所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自噬,并降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分析ALDH2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平滑肌增殖的调控关系。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N组)、常氧+ALDH2特异性激动剂Alda-1组(N+Alda-1组)、缺氧组(H组)、缺氧+Alda-1组(H+Alda-1组),将PASMCs分为6组:常氧组(N组)、常氧+Alda-1组(NA组)、缺氧组(H组)、缺氧+Alda-1组(HA组)、缺氧+ALDH2抑制剂Daidzin组(HD组)、缺氧+Alda-1+Daidzin组(HAD组)。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中肺动脉病理变化;免疫荧光鉴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CK-8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测定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ALDH2、p62、Beclin1、LC3B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H组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与HC组相比,H+Alda-1组的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减轻,管腔狭窄程度有所改善;与N组相比,H组的ALDH2表达降低(P<0.05),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B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1);与H组相比,HA组ALDH2表达明显升高(P<0.01),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B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线粒体ALDH2对缺氧诱导的PASMCs的增殖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LDH2对细胞的自噬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自噬
下载PDF
那条路,是通往故乡的唯一
7
作者 鲜维 《椰城》 2020年第9期82-86,共5页
一块石头站在一队梁上的堰塘埂子往下望,中午的太阳很亮,照在凌乱的片石上,晃得人眼睛生疼。这是从山的身上硬刨出来的一条路,炸碎的石块尖锐地朝着天,混乱地摆放着,这儿几块堆在一起,那儿一个坑。大大小小的石头歪歪斜斜,从山顶铺到山脚。
关键词 堰塘 凌乱 太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