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超声辅助定位联合动态针尖法在急诊休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鲜艺苑 张小露 +2 位作者 王志伟 江锐 邹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将改良超声辅助定位联合动态针尖法应用于需急诊手术的休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急诊手术需深静脉置管的88例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超声组和改良动态超声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将改良超声辅助定位联合动态针尖法应用于需急诊手术的休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急诊手术需深静脉置管的88例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超声组和改良动态超声组,每组各44例。由同一麻醉医师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普通超声组患者采用传统超声平面外定位技术,改良动态超声组患者采用改良超声辅助定位、超声引导平面外动态针尖法。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成功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动态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普通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7.3%(34/44)比56.8%(25/44),总成功率:95.4%(42/44)比77.3%(34/44),均P<0.05〕。与普通超声组比较,改良动态超声组成功置管时间显著缩短(min:5.8±1.0比6.8±1.4,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4.5%(2/44)比18.2%(8/44),P<0.05〕。结论改良超声辅助定位联合动态针尖法可显著提高急诊手术休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超声 颈内静脉 置管 方法 平面外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显影线辅助定位联合平面外动态针尖法在颈内静脉置管培训中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鲜艺苑 王志伟 张小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4期238-239,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显影线辅助定位联合平面外动态针尖法在麻醉科培训医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培训医师30名,按照不同穿刺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15名,两组均按计划行超声技术理论学习、模型操作...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显影线辅助定位联合平面外动态针尖法在麻醉科培训医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培训医师30名,按照不同穿刺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15名,两组均按计划行超声技术理论学习、模型操作培训及临床实践。对照组医师以传统静态超声平面外定位技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改良组医师采用超声引导下显影线辅助定位联合平面外动态针尖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使用两种穿刺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受训医师对穿刺方法临床效果的评价及满意度。结果:改良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84.4%和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和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穿刺置管时间为(10.2±2.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3.1±2.7)min,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显影线辅助定位联合平面外动态针尖法可显著提高麻醉科培训医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首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改善临床培训效果和质量,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显影线 颈内静脉 方法 平面外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丁洪艳 鲜艺苑 +3 位作者 蔺雪琴 李永容 陈航领 张雪飞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评估3种不同的镇痛方式对妇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A组术后采用静脉镇痛;B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C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术毕缝合切口时用0.25%罗哌卡因10m... 目的评估3种不同的镇痛方式对妇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A组术后采用静脉镇痛;B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C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术毕缝合切口时用0.25%罗哌卡因10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分别记录患者在术毕4、8、24、48h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总治疗费用、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 C组术后疼痛评分整体较A组和B组低,镇痛效果更好。术后排气时间,C组[(25.17±3.75)h]较A组和B组时间明显缩短(P<0.05),胃肠功能恢复更快;首次下床活动时间,C组[(17.30±2.22)h]较A组先下床活动(P<0.05),而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5.12±0.52)d]显著长于C组(P<0.05),而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费用A组[(8 876.93±297.95)元]显著高于C组(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满意度最高。结论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硬膜外镇痛的多模式镇痛方式能更有效控制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镇痛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