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一厂与香港首次合拍《火龙小子》
1
作者 鸣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八月二十五日晚,河北涿州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灯火辉煌,一座仿唐建筑的大院内。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原来,八一电影制片厂首次与香港有关制片公司合作拍摄的大型古装武打喜剧故事片《火龙小子》将在这里举行开镜仪式。《火龙小子》是一... 八月二十五日晚,河北涿州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灯火辉煌,一座仿唐建筑的大院内。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原来,八一电影制片厂首次与香港有关制片公司合作拍摄的大型古装武打喜剧故事片《火龙小子》将在这里举行开镜仪式。《火龙小子》是一部故事引人、武打火爆并具喜剧色彩的影片。该片反映了我国唐代宫廷争权。阉臣当道,妄图篡权夺位的六皇爷指使武功过人又怀火门奇术的爱妻霞与雪残害忠良,荼毒无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一电影制片厂 合作拍摄 制片公司 喜剧色彩 叶全真 中国电影 巫刚 著名影星 林青霞 出片
下载PDF
杭州民企擒“大鳄”
2
作者 鸣金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4年第7期52-53,共2页
就因为同样生产一个小小的螺栓,杭州一家民营企业,被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拥有24家子公司的德资跨国"大鳄"认定"专利侵权"。在强大的"专利打压"下,这家中资公司不得不同样擎起"专利"大旗,以20... 就因为同样生产一个小小的螺栓,杭州一家民营企业,被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拥有24家子公司的德资跨国"大鳄"认定"专利侵权"。在强大的"专利打压"下,这家中资公司不得不同样擎起"专利"大旗,以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反诉对方诽谤及不正当竞争——2004年6月底,杭州斯泰幕墙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斯泰")总裁徐跃华,接到了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公司起诉德国费希尔公司(下称"费希尔")不正当竞争的胜诉判决书,"费希尔"被判向"斯泰"赔付15万元,并在《中国建材报》上公开道歉。徐跃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是他接到的第3份胜诉判决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希尔 中级人民法院 武汉市 不正当竞争 知识产权 中级法院 智力成果权 财产权 慧鱼 背栓 幕墙装饰 徐跃华 中国建材报 浙江 杭州 民事纠纷 专利侵权 自主研发
下载PDF
刘伯承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
3
作者 鸣金 《党史博览》 2017年第4期37-42,共6页
1957年深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因病到黄山疗养,面对巍峨耸立的险峰奇石和变幻飘渺的云山雾海,他写下这样一首抒怀诗:"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刘伯承戎马一生... 1957年深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因病到黄山疗养,面对巍峨耸立的险峰奇石和变幻飘渺的云山雾海,他写下这样一首抒怀诗:"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刘伯承戎马一生,很少赋诗抒怀,这首诗作不仅是他对黄山险峰云海的咏叹,也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学院 抒怀诗 陆军大学 现代化建设 中共中央西南局 钟期光 山雾 筹建陆军 泸顺起义 军事教学
原文传递
第二届“光威钓王杯”北京站预赛圆满结束
4
作者 鸣金 《钓鱼》 2004年第10期5-5,共1页
4月24日,“憋”了年时间的北京钓友终于露出笑颜,第二届“光威钓王杯”预选赛在京郊小汤山常兴庄渔场隆重举行。153名焦急等待的钓手摩拳擦掌,为争取决赛的10个名额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关键词 “光威钓王杯” 第二届 北京站 圆满 预赛 小汤山 预选赛 钓友 钓手
原文传递
杭州民企擒“大鳄”
5
作者 鸣金 《世界》 2005年第4期14-15,共2页
就因为同样生产一个小小的螺栓,杭州一家民营企业,被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拥有24家子公司的德资跨国“大鳄”认定“专利侵权”。在强大的“专利打压”下,这家中资公司不得不同样擎起“专利”大旗,以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反... 就因为同样生产一个小小的螺栓,杭州一家民营企业,被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拥有24家子公司的德资跨国“大鳄”认定“专利侵权”。在强大的“专利打压”下,这家中资公司不得不同样擎起“专利”大旗,以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反诉对方诽谤及不正当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民营企业 专利权 跨国公司 不正当竞争 螺栓生产
原文传递
有感于商品画
6
作者 鸣金 《新美术》 1980年第2期100-,共1页
我国的国画家,本来有一个不为名利左右的好传统,即使是画画成了名,那也是由于劲学苦练,精通画理,刻意求工,终归于成的结果。因为任何艺术家的名,都是得之于他的艺术成就,是不能用别的方法攫取的。我国古代,凡是不存名利之见,艺术造诣高... 我国的国画家,本来有一个不为名利左右的好传统,即使是画画成了名,那也是由于劲学苦练,精通画理,刻意求工,终归于成的结果。因为任何艺术家的名,都是得之于他的艺术成就,是不能用别的方法攫取的。我国古代,凡是不存名利之见,艺术造诣高深的画家,对自己的作品总是精益求精,要求很严的。正因为这样,总是感到自己的作品有不足之处,往往不愿轻易示人,更不愿随便赠送给别人。“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虽然有些孤高,但却是一个艺术家的本色。靠画画求名不容易,但是靠画画求利却是古己有之。不过求利的方法不象现在这样直接了当。“他们初下笔时胸中先有成算,某幅赠某达官必不虚发,某幅赠某富翁必得厚惠。”这样的画家不要说他根本画不出多好的作品,就算有点笔头功夫,也是不会再有长进的,不过是指靠那点功夫弋取货利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画 画理 国画家 艺术成就 绘画传统 艺术造诣 逸笔草草 画商 艺术生命 按期交货
原文传递
维拉斯贵支的艺术
7
作者 鸣金 《美术研究》 1957年第1期69-79,105+107-108,共14页
我們展現十七世纪西班牙現实主义艺术的卓越代表者維拉斯貴支的艺术遺产,会很自然地感到这个艺术家的艺术是非常亲切易懂的。可以这样說,我們从那些充滿着生活感情和高度技巧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出作者的观点和技巧,所有的只是人物形象的... 我們展現十七世纪西班牙現实主义艺术的卓越代表者維拉斯貴支的艺术遺产,会很自然地感到这个艺术家的艺术是非常亲切易懂的。可以这样說,我們从那些充滿着生活感情和高度技巧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出作者的观点和技巧,所有的只是人物形象的无比真实和由此而产生的巨大的艺术說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 艺术家 人物形象 宫廷 十七世纪 现实主义 作品 日常生活 美术 画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