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患者预后列线图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徐政杰 方堃 +3 位作者 麦吉元 刘西洋 崔静 张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构建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MPT)预后列线图,并验证其效能。预测MPT患者1、3和5年生存率。方法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局(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有完整数据记录的508例MPT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356例)... 目的构建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MPT)预后列线图,并验证其效能。预测MPT患者1、3和5年生存率。方法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局(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有完整数据记录的508例MPT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356例)和验证组(152例),对建模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将预后指标纳入列线图的构建并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列线图模型共纳入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级别、N分期、M分期5个预后影响因素,建模组与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45(95%CI:0.802~0.888)和0.784(95%CI:0.688~0.88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对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做出较准确的评估,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SEER OS 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
下载PDF
乳腺派吉特病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评价
2
作者 麦吉元 方堃 张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Paget病(MPD)患者预后风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筛选2004-2014年期间MPD患者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中影响MPD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筛选影响其1,3,5年生存率...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Paget病(MPD)患者预后风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筛选2004-2014年期间MPD患者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中影响MPD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筛选影响其1,3,5年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模型,利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估其预测价值并用1000次Bootstrap法检验其预测效能;后利用校准曲线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决策曲线(DCA)分别评估模型较AJCC分期系统的敏感性及实用性。结果该模型的C指数为0.795(95%置信区间(CI)0.773~0.818)。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一致性;ROC曲线显示了模型预测MPS 1、3、5年生存率的敏感性;DCA证实了模型预测MPD患者1、3、5年生存率优于AJCC分级。结论年龄、婚姻状态、AJCC分级、手术、放疗、化疗和婚姻状态转换MPD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依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较传统的AJCC分级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病 SEER数据库 列线图模型 预后 总生存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玉 麦吉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1期2976-2977,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实时线阵变频探头对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5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每个占位性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实时线阵变频探头对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5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每个占位性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结果:56例患者中单侧乳腺病变者20例,双侧乳腺病变者36例;其中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20例(35.71%),乳腺囊肿14例(25.00%),乳腺增生12例(21.43%),乳腺炎性包块4例(7.14%),乳腺恶性肿块者6例(10.71%);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瘤18例(32.14%),乳腺囊肿14例(25.00%),乳腺增生12例(21.43%),乳腺炎性包块3例(5.36%),乳腺恶性肿块9例(16.07%);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100.0%、100.0%、75.0%、6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动态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乳腺肿瘤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占位性疾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肝包虫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焦涛 周玲 麦吉元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比较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手术和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60例肝包虫病患者分为两组:22例行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手术,38例行肝切除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切除手术组患... 目的比较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手术和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60例肝包虫病患者分为两组:22例行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手术,38例行肝切除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切除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原位复发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包虫病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对术者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外科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