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睡眠剥夺对认知与情绪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麦子峰 许鸿燕 马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653-3659,共7页
急性睡眠剥夺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功能,造成注意、工作记忆、抑制控制、情绪识别以及情绪调控等认知与情绪功能的损伤。在认知任务上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急性睡眠剥夺主要影响额顶网络、突显网络、默认网络、丘脑等脑区的功能,在情... 急性睡眠剥夺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功能,造成注意、工作记忆、抑制控制、情绪识别以及情绪调控等认知与情绪功能的损伤。在认知任务上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急性睡眠剥夺主要影响额顶网络、突显网络、默认网络、丘脑等脑区的功能,在情绪任务上则主要影响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突显网络等脑区的功能。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的问题:(1)突显网络在认知与情绪功能中的“调节者”角色;(2)动态功能连接分析在急性睡眠剥夺研究的应用;(3)急性睡眠剥夺影响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急性睡眠剥夺 认知 情绪 神经机制 动态功能连接 综述
下载PDF
个体行为的昼夜节律效应:来自华南地区的证据 被引量:6
2
作者 麦子峰 孙瑞 +2 位作者 张群 梁华 马宁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关于个体日间节律的研究大多来自西方,结果表明个体在主观感受与认知行为任务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在一天内有显著的差异。但在国内少有研究对中国群体的日间节律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不同的主客观心理指标对昼夜节律效... 关于个体日间节律的研究大多来自西方,结果表明个体在主观感受与认知行为任务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在一天内有显著的差异。但在国内少有研究对中国群体的日间节律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不同的主客观心理指标对昼夜节律效应的敏感性的差异也缺乏实证研究的验证。因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个体在一天内,其主观疲劳程度、警觉性注意、以及抑制控制行为表现进行了考察。结果与昼夜节律的双过程模型基本一致,但与国外研究发现不同的是,我国个体在9点时会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与警觉性水平,在19点时的表现则会变差。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与警觉性注意能力相比,个体的主观感受以及在抑制控制任务中的辨别力对昼夜节律效应的敏感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双过程模型 警觉性注意 抑制控制 疲劳程度
下载PDF
印象形成和更新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宁 麦子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3,192,共8页
对他人印象的形成与更新是人们日常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以往的印象形成与更新神经机制研究,梳理相关脑区在不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总结发现:(1)自发性与有意识的印象形成共同激活了人的心智化网络(包括mPFC和TPJ),而有意识... 对他人印象的形成与更新是人们日常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以往的印象形成与更新神经机制研究,梳理相关脑区在不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总结发现:(1)自发性与有意识的印象形成共同激活了人的心智化网络(包括mPFC和TPJ),而有意识的印象形成还额外激活了镜像神经系统、前楔叶、颞上沟等脑区,说明有意识的印象形成需要占用更多认知资源;(2)结合ERP与fMRI的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推理是有层次性的序列加工过程。未来研究应更注重研究内容与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社会神经科学的研究能更好地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形成 印象更新 神经机制 双重加工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