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样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麦跃 刘荣卿 +3 位作者 伍津津 程波 唐书谦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以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促进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行为 ,观察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经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后 ,促进形成凝集性生长团 ,... 目的 以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促进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行为 ,观察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经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后 ,促进形成凝集性生长团 ,再与毛囊上皮细胞共同移植于裸鼠皮下 ,分别于 8、12周进行组织学检查 ,观察毛囊形成及分化程度。结果  8周后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的毛乳头细胞组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 ,未处理组仅见松散细胞团 ;12周后两组均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 ,但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诱导形成毛囊样结构分化更成熟 ;真皮成纤维细胞组未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结论 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特性对其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细胞呈凝集性生长后 ,其生物学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毛囊重建 细胞外基质 裸鼠
下载PDF
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与细胞外基质分泌关系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麦跃 伍津津 +3 位作者 刘荣卿 程波 钟白玉 唐书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 研究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方式与其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人头皮分离的低传代毛乳头细胞与毛发上皮细胞共同培养形成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区及非凝集生长区的毛乳头细胞进行阿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观察染... 目的 研究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方式与其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人头皮分离的低传代毛乳头细胞与毛发上皮细胞共同培养形成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区及非凝集生长区的毛乳头细胞进行阿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观察染色反应的强弱。结果 新分离的毛乳头 ,阿新蓝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均呈强阳性 ,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区阿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亦显示强阳性 ,而非凝集区的毛乳头细胞显色呈弱阳性。结论 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凝集性生长 细胞外基质 分泌 组织化学 研究
下载PDF
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对毛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麦跃 史春梦 +3 位作者 屈纪富 姜晓勇 徐辉 程天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232-233,T003,共3页
目的:了解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对毛囊生长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去真皮成分毛囊与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每天检测毛囊的生长长度,以毛乳头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为阳性及阴性对照组,并用免疫组化检测真皮多能间充... 目的:了解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对毛囊生长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去真皮成分毛囊与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每天检测毛囊的生长长度,以毛乳头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为阳性及阴性对照组,并用免疫组化检测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细胞生长因子。结果:在两周内,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及毛乳头细胞组毛囊生长净长度分别0.92,0.89mm,而成纤维细胞组为0.29mm;统计学显示干细胞组和毛乳头细胞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38P>0.05),与成纤维细胞组之间有明显差异(χ2=7.34P<0.01);免疫组化显示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结论: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能支持毛囊的生长,具有毛乳头细胞促进毛囊生长的功能,其作用基础可能与分泌多种细胞生长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毛囊生长 DMMSC 脂肪组织 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皮肤组织工程中毛囊外根鞘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角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麦跃 史春梦 +3 位作者 屈纪富 粟永萍 徐辉 程天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548-3549,T001,共3页
目的:通过培养人毛囊外根鞘细胞群,观察其增殖活性及细胞角蛋白K19的表达。方法:利用人头皮拔出的毛发,以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毛囊外根鞘细胞,用四氮噻唑蓝(MTT)法比较其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免疫组化检测培养外根鞘细胞... 目的:通过培养人毛囊外根鞘细胞群,观察其增殖活性及细胞角蛋白K19的表达。方法:利用人头皮拔出的毛发,以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毛囊外根鞘细胞,用四氮噻唑蓝(MTT)法比较其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免疫组化检测培养外根鞘细胞中细胞角蛋白K19的表达。结果:外根鞘细胞具有较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更强的增殖能力,而且在培养的外根鞘细胞中有大量细胞角蛋白K19阳性的细胞。结论:由于外根鞘细胞具有较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更强的增殖能力,同时含有大量K19阳性细胞,可以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工程 毛囊外根鞘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角蛋白K19
下载PDF
黄褐斑的激光治疗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麦跃 杨慧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828-1831,共4页
黄褐斑俗称妊娠斑、肝斑,临床表现多见于面颊、前额和上唇部等呈不规则的棕色或浅灰棕色的色素沉着,日晒后加重,不同程度影响个人自信及社交活动,是一种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 黄褐斑俗称妊娠斑、肝斑,临床表现多见于面颊、前额和上唇部等呈不规则的棕色或浅灰棕色的色素沉着,日晒后加重,不同程度影响个人自信及社交活动,是一种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不当的护肤美容产品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激光治疗 中青年女性 临床表现 色素沉着 社交活动 生活方式 美容产品
下载PDF
原位杂交法检测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DNA型别 被引量:2
6
作者 麦跃 李文维 谭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以非放射性地高辛配基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6b、11、16、18型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重庆地区50例经临床病理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石蜡组织切片中HPVDNA型别,杂交条件分别采用严格条件(Tm-12℃)和非严格... 以非放射性地高辛配基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6b、11、16、18型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重庆地区50例经临床病理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石蜡组织切片中HPVDNA型别,杂交条件分别采用严格条件(Tm-12℃)和非严格条件(Tm-35℃)进行。结果:尖锐湿疣中HPVDNA阳性率为82%,其中HPV6b、11、16型分别为62%、24%、10%,HPV18型未检出。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表皮浅中层,且许多分布于空泡细胞内,但并非所有杂交信号均在空泡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皮肤真皮修复中日益被关注的毛囊真皮细胞 被引量:1
7
作者 麦跃 程天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934-935,共2页
毛囊真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诱导毛囊形成、促进毛囊再生、维持毛发生长及调节毛囊周期中起主导性的作用,而且在体外传代培养的毛囊真皮细胞仍保留诱导毛囊形成的特性。日益增多的迹象表明毛囊真皮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起作用,... 毛囊真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诱导毛囊形成、促进毛囊再生、维持毛发生长及调节毛囊周期中起主导性的作用,而且在体外传代培养的毛囊真皮细胞仍保留诱导毛囊形成的特性。日益增多的迹象表明毛囊真皮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起作用,从而提出毛囊真皮细胞参与皮肤真皮修复的假设,经过研究证实毛囊真皮细胞能参与真皮修复,而且在修复过程中毛囊真皮细胞还可能参与伤口局部毛囊的形成或再生,明确表明毛囊真皮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由于毛囊真皮细胞具有一些干细胞的特性,特别是传代培养的细胞仍保留诱导毛囊形成的特性,将其应用在皮肤组织工程中,不仅能行使真皮成纤维细胞修复真皮的功能,还能重建皮肤附属器,为构建符合正常生理功能的人工皮提供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皮 修复 毛囊真皮细胞 皮肤创伤 创伤愈合 生物学特性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毛囊细胞——一种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被引量:2
8
作者 麦跃 程天民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4年第5期266-269,共4页
毛囊的上皮细胞和真皮细胞与皮肤的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和更多的生物学特性,并且毛囊真皮细胞具有干细胞的一些特性,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更独特的优势,在构建带有皮肤... 毛囊的上皮细胞和真皮细胞与皮肤的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和更多的生物学特性,并且毛囊真皮细胞具有干细胞的一些特性,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更独特的优势,在构建带有皮肤附属器的组织工程皮肤上有潜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皮肤 毛囊 种子细胞
下载PDF
基因治疗的新策略——外源基因直接注射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麦跃 谭骏 李文淮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3年第2期66-70,共5页
基因治疗是目前开展起来的新技术,基因转移按实验步骤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二步法步骤复杂,但技术较为成熟,一步法简便迅速,技术尚在完善之中,但具有许多优点,更接近于临床应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如果能进一步完善的话,将对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目前开展起来的新技术,基因转移按实验步骤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二步法步骤复杂,但技术较为成熟,一步法简便迅速,技术尚在完善之中,但具有许多优点,更接近于临床应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如果能进一步完善的话,将对基因治疗进入临床应用带来不可估量的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方法的进展和实验方法的改进,在以后的基因治疗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外源基因
全文增补中
毛乳头细胞与雄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麦跃 刘荣卿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46-348,共3页
雄激素在体内对毛发的生长发育起一定的刺激作用 ,但对局部毛发亦能诱导毛发脱失 ,导致雄激素性脱发 ,在这个过程中毛乳头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毛乳头细胞与雄激素代谢及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 ,以进一步了解雄激素性脱发的机理。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雄激素 雄激素性脱发
下载PDF
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与细胞DNA合成的研究
11
作者 麦跃 刘荣卿 伍津津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4,共2页
目的 了解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状态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培养的毛乳头细胞诱导形成凝集性生长状态后,进行^3H-TdR掺入,放射显影观察细胞DNA合成情况。结果 细胞凝集性生长区DNA合成功能较非凝集性生长区明显增强。结论 ... 目的 了解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状态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培养的毛乳头细胞诱导形成凝集性生长状态后,进行^3H-TdR掺入,放射显影观察细胞DNA合成情况。结果 细胞凝集性生长区DNA合成功能较非凝集性生长区明显增强。结论 毛乳头细胞呈凝集性生长后,其增殖能力增强,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凝集性生长 细胞DNA合成 细胞增殖能力
下载PDF
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伍津津 刘荣卿 +4 位作者 麦跃 程波 吕中法 鲁元刚 朱堂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 探讨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条件下诱导毛囊形成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得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毛囊上、下段及球部细胞 ,进行毛囊组织工程重建 ,或用游离细胞混合移植于裸鼠 ,组织学观察毛囊形成情况。 结果 毛... 目的 探讨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条件下诱导毛囊形成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得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毛囊上、下段及球部细胞 ,进行毛囊组织工程重建 ,或用游离细胞混合移植于裸鼠 ,组织学观察毛囊形成情况。 结果 毛囊间表皮细胞、毛囊上段上皮细胞、下段上皮细胞和球部细胞在间质细胞凝胶上均可形成双层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 ,在真皮鞘细胞胶原凝胶上毛囊的上、下段上皮细胞形成了毛囊结构 ,移植于裸鼠后 8周毛乳头细胞胶原凝胶诱导毛囊上、下段细胞形成了毛囊。低代毛乳头细胞与毛囊上皮细胞混合移植形成了数量较多、结构典型的毛囊 ,并有肉眼可见的毛发纤维产生。结论 毛囊的真皮成分细胞即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 ,通过与毛囊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诱导毛囊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毛囊形成 酶消化法 组织工程皮肤
下载PDF
正常人头皮毛囊角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白玉 程波 +2 位作者 麦跃 刁庆春 尹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 了解毛发角蛋白家族在正常人头皮毛囊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毛发角蛋白家族在正常人头皮毛囊切片上进行检测 ,同时比较了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 (含抗原热修复 )上的检测差异。结果 RCK10 2 (K5、K8)在皮脂腺... 目的 了解毛发角蛋白家族在正常人头皮毛囊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毛发角蛋白家族在正常人头皮毛囊切片上进行检测 ,同时比较了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 (含抗原热修复 )上的检测差异。结果 RCK10 2 (K5、K8)在皮脂腺、汗腺、毛干、内外根鞘中阳性 ,LPIK(K7)在皮脂腺、汗腺、内根鞘中阳性。RKSE6 0 (K10 )在汗腺表达 ,RCK10 7(K14 )在基底层阳性。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抗原热修复后表达效果较单纯石蜡切片好。结论 毛发角蛋白家族在毛囊中的分布差异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毛囊 角蛋白 免疫组化 正常人 冰冻切片
下载PDF
银屑病Th1/Th2模式的体外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阎衡 叶庆佾 +3 位作者 郝飞 项贵明 黄东平 麦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 研究银屑病的Th1/Th2反应模式。方法 标本取自 3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 2 0名正常对照者 ,利用植物血凝素 (PH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分别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 ,通过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中IL 2、IFN γ和IL 4水平。... 目的 研究银屑病的Th1/Th2反应模式。方法 标本取自 3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 2 0名正常对照者 ,利用植物血凝素 (PH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分别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 ,通过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中IL 2、IFN γ和IL 4水平。结果 SEB显著促进银屑病组 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P <0 .0 1) ;SEB和PHA刺激组中 ,进行期IFN γ/IL 4的比值均明显高于静止期 (P <0 .0 1)。结论 银屑病属于Th1型反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细胞因子 葡萄球菌肠毒素B Th1/Th2反应模式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硫酸肝素对毛乳头细胞粘附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波 伍津津 +3 位作者 麦跃 刘荣卿 钟白玉 唐书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在毛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寻找毛乳头细胞 (DPC)生长的调节因素。方法 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PC ,并通过免疫组化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ctin)染色证实。测定硫酸软骨素A ,硫酸软骨素C及硫酸肝素对DPC粘附及生长...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在毛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寻找毛乳头细胞 (DPC)生长的调节因素。方法 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PC ,并通过免疫组化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ctin)染色证实。测定硫酸软骨素A ,硫酸软骨素C及硫酸肝素对DPC粘附及生长的影响。结果 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PC效率高 ,纯度高 ,方法简单易行。硫酸软骨素A和硫酸肝素明显促进DPC粘附及生长 ,而硫酸软骨素C作用不明显。结论 某些细胞外基质可调节DPC的生长 ,从而影响毛囊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细胞外基质 硫酸软骨素 硫酸肝素 毛囊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真皮来源成体多能干细胞体外自发恶性转化现象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史春梦 麦跃 +6 位作者 程天民 粟永萍 徐辉 郑怀恩 王军平 黄跃生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研究真皮来源成体多能干细胞体外恶性转化现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对分离的真皮多能干细胞克隆体外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观察其生长性状的改变 ,通过裸鼠皮下接种实验观察其是否恶性转化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转化前后细胞基因表... 目的 研究真皮来源成体多能干细胞体外恶性转化现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对分离的真皮多能干细胞克隆体外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观察其生长性状的改变 ,通过裸鼠皮下接种实验观察其是否恶性转化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转化前后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 经过长期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后 ,真皮多能干细胞可发生恶性转化 ,在裸鼠体内形成肉瘤样组织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显示 ,转化后细胞仍表达多种类型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转录子 ,提示其仍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但转化后细胞多种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升高 ,代谢反应酶类基因表达升高 ,生长因子和受体的表达下调 ,符合肿瘤细胞的特征 ;c ki ras基因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在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初步筛选鉴定了一个与干细胞增殖调控相关的候选基因。结论 体外长期连续传代培养可诱发真皮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恶性转化 皮肤
下载PDF
斑秃患者血清IL-1α、IL-1β和TNF-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白玉 麦跃 +2 位作者 程波 伍津津 刘荣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 : 检测炎性因子IL - 1α、IL - 1β、TNF -α在斑秃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以了解其与斑秃发生的临床关系。方法 : 用ELISIA法检测进行期、静止期斑秃患者血清IL - 1α、IL - 1β、TNF -α的水平。 结果 : 斑秃患者血清中IL - 1α、... 目的 : 检测炎性因子IL - 1α、IL - 1β、TNF -α在斑秃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以了解其与斑秃发生的临床关系。方法 : 用ELISIA法检测进行期、静止期斑秃患者血清IL - 1α、IL - 1β、TNF -α的水平。 结果 : 斑秃患者血清中IL - 1α、IL - 1β、TNF-α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有较显著增高 (P <0 .0 1)。其中病程小于 3个月 ,其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 ;病程大于 3个月 ,其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较正常人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 血清中IL - 1α、IL - 1β、TNF -α水平增高与斑秃发生有密切关系 ,病程越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血清 IL-1Α IL-1Β TNF-Α 检测 炎性因子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体外长期培养人毛乳头细胞生长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志强 郝飞 +2 位作者 钟白玉 杨卫兵 麦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人毛乳头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生长特性,为深入阐明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毛乳头后,于DMEM培养基中培养,观察长期传代培养中毛乳头细胞生长方式的改变,并用计数法绘制不同传代水平... 目的:观察人毛乳头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生长特性,为深入阐明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毛乳头后,于DMEM培养基中培养,观察长期传代培养中毛乳头细胞生长方式的改变,并用计数法绘制不同传代水平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培养中的毛乳头细胞多呈梭形,细胞在融合前出现多层凝集性生长的细胞团,并具有周期性,凝集性生长状态下毛乳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凝集性生长随着传代次数增加而减弱,表现为凝集性生长的细胞团数目减少、体积变小。结论: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具有周期性凝集性生长的特性,凝集性生长的特性可能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毛乳头细胞 细胞培养 凝集性生长
下载PDF
慢性应激抑郁型黄褐斑动物模型建立与现有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鹏 杨慧兰 +3 位作者 麦跃 戴勇 孙林潮 鲁东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349-354,共6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慢性应激抑郁型黄褐斑动物模型,并与现有其他模型进行比较。方法:在注射黄体酮同时,进行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应激刺激,并紫外线局部照射。结果:黄体酮+紫外线+慢性应激抑郁法造模较其他方法更能导致皮肤丙二醛(Malondiald... 目的:建立并验证慢性应激抑郁型黄褐斑动物模型,并与现有其他模型进行比较。方法:在注射黄体酮同时,进行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应激刺激,并紫外线局部照射。结果:黄体酮+紫外线+慢性应激抑郁法造模较其他方法更能导致皮肤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升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降低以及皮肤黑素细胞的增加,并且具有抑郁症的行动学表现。与空白组比较,经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的动物体重显著下降,敞箱试验中穿格次数、理毛时间和次数、直立次数得分显著下降,液体消耗试验中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下降,而纯水消耗显著提高。结论:黄体酮+紫外线+慢性应激抑郁法建立的抑郁型黄褐斑豚鼠多因素模型获得成功。与现有其他模型比较,其皮肤MDA、SOD与皮肤黑素细胞等客观指标的变化也更加接近人类黄褐斑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抑郁症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鹏 麦跃 +1 位作者 李娟 孙林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例面部黄褐斑患者,采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光斑直径5mm,脉宽0.3~0.4ms,能量13~15J/cm2,频率7~10Hz,全面部每次扫描约6000~12000个脉冲,共治疗10次... 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例面部黄褐斑患者,采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光斑直径5mm,脉宽0.3~0.4ms,能量13~15J/cm2,频率7~10Hz,全面部每次扫描约6000~12000个脉冲,共治疗10次,每2周1次,术后严格防晒。每次治疗前采用MASI评分和前后照片比较改善效果。结果:12例经过10次治疗,黄褐斑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3例的改善率达到了60%,5例达到50%以上的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副反应,同时还有改善皮肤质地的作用,80%以上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脉宽 ND:YAG激光 黄褐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